《大卫不可以》读后感

多美网

2025-09-21读后感

欢迎阅读《大卫不可以》读后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卫不可以》读后感 篇1

今天,我读了绘本《大卫,不可以》。书中大卫踩着板凳,探着身子在拿饼干,非常危险,快要掉下来了。

妈妈看到后说:“大卫,不可以!”大卫掉进了泥里,他回家时,妈妈刚刚拖干净的地,他把地踩的脏兮兮的,妈妈说:“大卫,不可以!”妈妈让大卫去洗澡间洗澡,大卫不好好洗澡,而是打开水龙头,跳进澡盆里,澡盆里的水都流了一屋子,他还是不关水龙头,还在玩呢!大卫光着身子去上学了,妈妈看到后说:“大卫,不可以!”大卫想给妈妈演奏音乐,当时是大上午,只见大卫一手拿着平底锅,一手拿着一把勺子,大声地敲了起来,妈妈说:“大卫,不要吵!”大卫吃饭的时候,在玩食物,妈妈看到了说:“不可以玩食物!”大卫在吃东西,他一下子放了很多的东西在嘴里,妈妈说道:“大卫,不要吃了!“晚上,该睡觉了,大卫不睡觉,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妈妈大声说:“大卫,回房间去!”大卫回到房间后,他没有睡觉,而是在房间里扮演超人。妈妈看到后说:“大卫,躺下来!”大卫在用手指挖鼻孔,妈妈看到说:“大卫,不可以挖鼻孔!”大卫在房间里玩,把玩具扔的是乱七八糟,妈妈看到后说:“大卫,把玩具收好!”大卫在屋子里打橄榄球,把妈妈最喜欢的花瓶打碎了,妈妈嚷道:“我说过,大卫,不可以!”大卫知道自己错了,蹲在墙角。妈妈走过来说:“宝贝,来这里!妈妈以后不让做的事情,一定不要做,这样才是一个乖孩子。妈妈永远爱你!”

从故事里,我看到了大卫是一个能知错改错的好孩子,我们要向大卫学习,做一个知错改错的好孩子。不管我们犯什么样的错误,都要去主动改正错误。爸爸妈妈依然会爱着我们。

《大卫不可以》读后感 篇2

《大卫,不可以》这本书出自一位36岁的中年男子的手绘画,书中主人公其实是作者的小时候,一个三角鼻、满口尖牙、头发稀少看着不讨人喜欢的小男孩,他总是触犯妈妈规定的所有不可以的东西,踩脏地板、打坏东西、不好好吃饭等等,所有手绘画中几乎只有“David”!或者“No”!这几个词,全程都没有妈妈的出现,读到绘画的最后,呈现出的是妈妈抱着大卫充满爱意说:“David,I love you!”,是的,不管孩子犯了什么错误,就算妈妈可能有过责怪,但是心里始终都是爱着自己的孩子的,觉得一切都是可以被原谅。

读到这里,不经想到了自己的小时候,旧时光仿佛就在眼前,脑海中浮现妈妈又爱又气的表情,然后后悔小时候的自己不懂事,不该让妈妈生气,现在的我不管已经长多大,在妈妈眼中,我可能永远都是个长不大的孩子,也许我在外面表现得很独立、很好强、很能干,回到家里仿佛就好像回到了小时候,可以撒撒娇、可以任性、可以孩子气,家始终是最永远温暖的港湾,那里的人始终也是我心里最柔软的一部分。时光不返,我也不再是孩子了,努力向前,变成更好的自己是我现在的目标,期待时间能给我一个好的答案。

《大卫不可以》读后感 篇3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无关乎身形的高矮胖瘦,外表的可爱平庸。故事一开始,绘本作家刻意把故事的主人翁大卫,形塑成一个也许在一般外人眼中,并不是长得特别可爱讨喜的小朋友,加上一些会让父母抓狂的典型熊小孩失控行为,乍看之下小大卫就是个天天让大人头疼的调皮捣蛋鬼,肯定是不讨父母欢心的,以如此鲜明活脱的小主人公特色作为吸引父母与小朋友阅听者注意力的开头。

作家精准地把一些学龄前懵懂未知的儿童普遍会发生的脱序行为透过活泼有趣的笔触,生动的场景,一一描绘出来,对大多数的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与经验中都能产生共鸣,从市场行销的角度,作家成功的打造了一款能解决消费者(父母)”痛点”的产品,与消费者的实际生活体验产生连结,大大增加了产品的市场接受度。

作为绘本讲师,接触到这样题材与内容的绘本,相对是比较好发挥的,透过故事中小主人公大卫的各种让妈妈经常喝斥或制止的不受控行为,可以让经常会产生类似行为的小朋友们了解到,这些行为并不是只有他们会做,而受到父母的责备与限制,也不是只有发生在这些小朋友身上,让孩子不会因为父母的良善管教而产生否定自我价值的负面思维,绘本讲师也可以在描述大卫的各种脱序行为时,适时告诉孩子们这些行为带来的危险与负面效应,所以妈妈为什么不让大卫做这些事。故事的`最后,饱受妈妈责备限制而处处受挫又意兴阑珊的大卫,终于心灵受挫的对自己产生怀疑: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

当然最后绘本老师会告诉小朋友们,虽然他们经常犯错惹妈妈生气,虽然偶而妈妈会处罚他们,但是妈妈还是爱他们的,限制,责备与处罚,都只是要告诉孩子们,妈妈是希望他们平安健康的长大。

《大卫不可以》读后感 篇4

《大卫,不可以》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绘本故事,画面形象、生动,故事情节也贴近幼儿的生活,能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它简直就是日常生活的翻版,大卫一会儿站在椅子上颤颤巍巍去够糖罐;一会儿满身污泥地跑回家,弄得地毯上全是泥;一会儿又在浴缸里扎猛子,卫生间里水漫金山;妈妈一不留神,大卫又光着屁股跑到了大街上;刚穿好衣服,又拿起厨房间的锅碗瓢盆做起了鼓手……小家伙的所作所为,绝对挑战了所有妈妈的底线!每个页面里都有妈妈的怒喊“大卫,不可以”!

故事的结尾,大卫不听话,在屋里打大卫在屋子里打棒球,把花瓶打破了。这回可闯大祸了,大卫被罚面壁思过,伤心地流下了眼泪。此时,妈妈心软了说:“宝贝,来这里。”妈妈给了他一个温暖的拥抱,温柔的说:“大卫乖,我爱你”!所有的委屈都在妈妈的怀里化解。好温馨的画面!

本书一本二十多页的书,每一页只有几个大字,而且每一页的字几乎就是“不可以”这几个字,每次带孩子们看这本书时,孩子们特别喜欢,我也特别喜欢,因为每次打开这本书与孩子们讨论大卫的所作所为时,我都能看到孩子们的影子,好像看到他们在家里小调皮的样子,他们就是一群小“大卫”,因此,每一幅画都可以挖掘到很多教育价值。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