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你像一个巨人》教案

欢迎阅读一年级语文《你像一个巨人》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语文《你像一个巨人》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充分利用联想与比较,培养学生敢于冲破常规,自由、大胆、快乐地想象与表现,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创新的能力。

2.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在创作中激发探索欲,培养个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利用灵活的比较,启发多种奇妙的联想,力求创新。

难点:画面的布局与形象的对比。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出示格列佛图片他的名字叫格列佛,是德国的一位酷爱航海旅行的人。他曾经到过一个很神奇的地方,有过很神奇的经历。你们想不想知道?

(播放视频格列佛来到小人国)

格列佛这是来到了(小人国),而且还被小人国的人捆绑了起来。同学们你们猜后来格列佛和小人国的人相处得怎样了(出示课件)后来呀他们和平相处,并成为了好朋友,在一起玩耍。有些人还在格列佛的头发里玩捉迷藏的游戏。但是小人国经常发生战争,同学们你们说战争好不好?格列佛也是这么认为的。(出示课件)于是他用绳子将邻国的战船扎在一起,不让他们航行。这样战争就不会发生了,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看了格列佛的故事,你认为格列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课件出示善良、勇敢、热爱和平的人)。你们想不想做一个像格列佛一样的巨人?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出示课题)假如我是巨人。

(二)热新授

师:咱们班有两位同学就做了一回想格列佛一样的巨人。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在干什么?(出示课件)对,咱们班的?他在干什么?(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我们教室的窗户这么高,擦起玻璃来可太危险了,这可怎么办?(出示课件)你看咱们班的,现在变成了巨人,这个难题就帮我们解决了。同学们听什么声音?

师:塔塔塔塔塔塔,原来是脚步声,(出示格利佛图片),是格列佛来到了我们的城市,同学们你们猜,格列佛来到我们这里会干什么呢?(学生回答)请允许老师也像你们一样大胆的想象一下好吗老师想好了,(板书绘画)格列佛来到我们的城市,他看到我们的城市很美丽,蓝天白云,绿绿的草地,有挺拔的大树,还有高大的楼房,但楼房再高大和巨人比起来也很小了,路上还有飞驰的汽车。看,大树上还有一个鸟窝,咦,鸟宝宝哪儿去了?奥,原来她自己玩的时候,一不小心掉了下来,这可怎么办?这时巨人轻轻的拿起它,把她送回了家。鸟宝宝高兴极了!

师:同学们看,一幅巨人画展现在我们眼前,谁能说说老师刚才怎样添画出的这幅画?(学生回答)对老师看到格列佛以后大胆的想象(板书),然后又添画(板书)老师刚才添画的时候把高楼、大树、车这些背景画的小,为什么?(这样就会显得巨人更加高大。)但老师觉得还不够漂亮,怎样让它更漂亮呢?缺少什么?(课件出示)。板书:涂色

师: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来当个小小评审员,(出示课件)老师这儿有几幅巨人画,你觉得哪幅最好?(四幅对比)对于其他几幅你有什么合理的建议?(学生回答)

师: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优秀的巨人画。我们一起看看小朋友们添画的巨人画表现了一个什么有趣的情节?(出示课件)《过河》、《狮子来了》、《海底探宝》,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月亮上玩?可是月亮太高了,怎么办?

师:对,巨人轻轻地一伸手就把他们送到月亮上去了,(出示课件《到月亮上玩》)。小朋友们添画的画面真饱满,故事情节那么有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还把巨人也带到了咱们身边,他们就藏在老师的魔法袋子里,待会老师要送给你们每人一个,但老师是有要求的

(出示小组讨论:拿到巨人以后,想一想巨人可能在干什么?说一说你想怎样添画?)学生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学生回答讨论内容。

师:同学们都回答的很精彩,想法很独特。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添画出非常有趣、漂亮的巨人画。好,我们一起看一下作业提示(出示课件)

(三)学生开始绘画,老师巡回辅导。(课件音乐播放)

(四)展评作业

师:谁能把你画的巨人故事给我们分享一下呀?(学生回答)

(五)小结:

师: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添画的也非常有趣、漂亮。你们和格列佛一样是成功、快乐的。那我们全体起立,和格列佛一起跳起胜利之舞吧!(视频播放《格列佛胜利之舞》)老师带领学生跳胜利之舞。老师真切的感受到了你们的快乐!请坐。同学们,虽然我们的身体不能象格列佛一样巨大,但我们的内心要巨大、要强大,用我们力所能及的力量去帮助我们身边的人!最后老师祝愿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插上(板书)想象和快乐的翅膀,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

一年级语文《你像一个巨人》教案 篇2

一年级语文《你像一个巨人》教案(精选11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你像一个巨人》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语文《你像一个巨人》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故事内涵,收获能力和经验。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能力来体现的。知识与能力是传统教学合理的内核,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西。

2、在教学的时候讲求方式方法,通过寓教于乐让学生渴望知识。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

3、在正确的情感,态度,以及端正的价值观引导下教学,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美术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大胆地、自由地表现他们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但是动手能力比较差。一般意义上美术学科分类界限非常模糊,造型活动均是看看、画画、做做、玩玩融为一体,强调体验和游戏性,丰富学生的感受。低段年级的学生,通过感官体验各种媒材、工具的特性,运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尝试简单的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在1—2年级中,能从对事物的形和色有一定的了解,从培养他们对欣赏活动中的兴趣入手,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简短的话语表现自己的感受受。

在低年级,综合探索的内容是以美术学科内部的综合,通过过造型游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教师还需要做的就是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端正学习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

人物刻画较为灵活,人物对比较为突出,故事利用灵活的比较,人美版小学美术启发多种奇妙的联想,力求创新。

难点

形象的对比与画面的布局

教学过程

1、引起学生兴趣2、欣赏3、想象4、欣赏学生作品

1、引起学生兴趣

同学们,你们看过卡通片《小人国》吗故事讲的是海上的风浪打翻了一艘轮船,水手格列佛河漂流到了一个神奇小岛,这个小岛就是小人国。你们知道格列佛在小人国里看到了什么遇到了哪些奇怪的事情吗

2、欣赏

卡通片《小人国》片断。

引导学生观察格列佛在小人国的奇遇,及小人国景物与格列佛的对比。

3、想象

(1)你们想像格列佛一样成为巨人吗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去现代的小人国,让你们每个人都成为巨人。

板书课题:假如我是巨人

播放多媒体课件:

出现一个“巨人”和小人国城门。学生设想在小人国的各种场面组织在一个画面中,讲给同学们听。学生操作时,可以任意放大或缩小各种景物。

(3)小组讨论:

把你在小人国里和别人不一样的奇遇讲给小组的同学听,并把你们小组同学认为最有创意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

4、欣赏学生作品

分析教材作品,让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谈感受。

5、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想象你成为巨人的奇遇,并把它画下来,要注意画面的布局与形象的对比。

一年级语文《你像一个巨人》教案 篇4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学生了解形象的大小对比和横竖构图的区分。

2.过程与方法

目标:充分利用联想和比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作品中创造性的表现出巨人的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在创作中激发学生探索,培养学生个性。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于绘画有比较高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中,我尽可能的多让孩子们交流感受,用语言描述所画形象。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画面的布局和形象的对比。

教学难点:

启发多种奇妙的联想,力求创新。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假如我是巨人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有趣的人,他叫做格列佛。故事讲得是海上的风浪打翻了一艘轮船,水手格列佛漂流到了一个神奇的小岛,这个小岛就是小人国.你知道格列佛在小人国里看到了什么遇到了那些奇特的事情吗

(创设教学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

二.欣赏

1.出示《小人国》故事图片

2.引导学生观察格列佛在小人国的奇遇.及小人国景物与格列佛的对比.

(创设学习情趣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想象

你们想象格列佛一样成为巨人吗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去现代的小人国.让你们每个人都成为巨人.

板书课题:假如我是巨人

活动2【讲授】假如我是巨人

四.新课

1.课堂上学生相互交流书中的作品,讨论总结出“成为巨人”的方法。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教师补充,共同总结出使形象变大的原因——放大、缩小、对比。)

2.出示学生作品,由学生具体分析每幅作品所运用的对比方法。

3.创设情境,学生实践练习使形象变大的方法。教师展示图片,“画中的小朋友有一个愿望,他想变成一个向格列佛一样的巨人,请同学们想办法帮助他。”学生积极发言,说说自己想到的办法,加深学生对“成为巨人”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4、借鉴学习,学生欣赏优秀学生作品,了解横构图和竖构图不同的表现方式,教师以同一内容的不同横、竖构图表现形式的相互对比,使学生以直观的视觉感受,了解构图与人物动态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构图表现能力。

5.师做范画,根据学生的分析总结,画出一幅完整的作品,并作讲解。

三、展示点拨

学生以“假如我是巨人”为题,选择合适的构图,将自己成为巨人的故事画出来,教师在绘画过程中进行指导。

学生小组内部评选出优秀的学生作品,小画家向大家展示作品,介绍自己的故事设想与构思,教师进行点评。培养学生的自己认知能力和对他人的认同感,相互学习。

四、归纳升华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想象加上我们的努力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许多的发明创造都来自于人们的想象。在生活中,做一个精神上的“巨人”,勇敢、善良、乐于助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