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欢迎阅读幼儿园说课稿大班(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篇1

说教材

《采茶》是大班下学期的韵律活动,这4曲子分为四个乐句,讲述了春光明媚,采茶姑娘高高兴兴走到茶园,忙着采茶的欢快场面。音乐节奏欢快,每一句都以长音结尾,让学生比较容易地区分乐句。现在正是春暖花开,茶香飘逸的时期,苏州名茶“碧螺春”已家喻户晓。前两天还组织了学生到东山茶庄去亲自尝试了采茶、制茶、品茶的活动。为了能进一步深化这次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表达学生的内心体验,我选择了这个教材,让学生将生活化的动作向着细腻化的表达。

说目标

《纲要》明确地强调,丰富学生的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我班有部分学生信心不足不愿意表演给别人看,特别是韵律活动中,孩子们大部分趋向模仿教师的示范,创新意识不强。所以结合《纲要》的要求和本班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在学生熟悉音乐旋律和结构的基础上,学习采茶的基本动作。

启发学生创编不同节奏、方位及幅度的采茶动作,根据图谱组成一只完整的舞蹈。

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学生采茶的活动录象资料

采茶课件一个

茶园情景布置

摄象机一个

活动过程: 本节课的主要步骤分为四个

1、看采茶活动的录象资料,讲述自己是怎么采茶的,学习采茶的基本动作。

2、听音乐,了解音乐的性质。

3、看图谱创编动作。

4、拍摄录象自由表演。

观看录象,讲述生活经验,重点学习采茶动作。

1.提问:小朋友你们看电视里是谁呀?在干什么?那你们都是怎么采茶的?请你用动作试一试。

(这个录象资料是小朋友在采茶时拍摄的,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影象后会非常高兴,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有的学生会说“我是两只手同时采摘的”有的说“我是左右手交替采的,一根一根放……艺术允许学生自由参与,自由发挥,容许参与者将自身内在信息与外在信息广泛交流,这种开放性特点给学生的自我表达提供了丰富而广泛的天地。

2.学习采茶动作,将动作细腻化,体现教师的引导功能。教师除了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之外,传播性内容也要把握好。所以将镜头定格在采茶姑娘的手部动作上,让学生观察她们是那两个手指动的,向什么方向动的,怎么动的?可以运用示范、讲解、练习的方法来学习基本动作。特别致意“凤点头”的手型和拇指、食指的曲伸节奏,接受力强的还可以提示他们通过提压手腕来夸张动作,将韵律感表现得更优美、柔和,协调性差的就将手关节动起来就行了。

熟悉音乐,了解音乐性质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曲子,名字就叫《采茶》想听吗?让学生对音乐有一个初步、完整的感知。

3。听了这首曲子有什么感觉?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听了这首曲子就能想到茶园里非常热闹,有的托起茶篓,学生忙着采茶,有的寻找茶叶忙碌得很。通过提问总结将抽象的音乐,情景化、具体化,有利于学生有内容有动作可表达,而不是空洞的,将音乐于生活经验相结合,儿发展规律中的“建构性”原则。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篇2

一、目标确定

大班幼儿对事物表面特征的观察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本次活动中通过寻找、探索发现影子的奥秘,激发幼儿探索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科学教育活动是在引导幼儿亲自探索和发展获得有关经验的过程.因此,针对本班幼儿科学教育特点,我确定以下目标:

1、萌发

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及求知欲望。

2、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实践操作活动,并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即: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光线就产生影子。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合作、判断能力。

二、教材分析

玩影子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游戏,教师紧紧抓住幼儿这一特征设计了本次活动,以玩手影为导入,在循序渐进深入,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影子的舞蹈——进一步探索影子舞蹈的奥秘——到户外寻找影子,结束本次活动。从而让幼儿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即: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光线就产生了影子。

活动中,提供大量的图片等操作材料,并分层次逐步投入,鼓励幼儿想办法,让这些材料跳起舞来,这种与材料互动的学习方法,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激发幼儿探索欲望,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

重点:如何让影子动起来.

难点: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光线就产生影子.

三、教学准备

根据教学目标,我做了物质方面的准备和知识方面的准备。

知识方面准备:

1、知道镜子会反光,了解平面镜的特征。

2、知道产生影子所需要的条件。

物质方面准备:

1、白纸、手电筒、固体胶若干。

2、乌龟、小鸟、风车、风扇等。

3、教师范例一份,应集灯一个。

四、教法与学法

根据教学目标,我用集体教学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探索式教学法,满足幼儿探索事物本质特征的愿望,充分做到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幼儿探索科学实践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让幼儿养成从小就主动探索科学的习惯,提倡幼儿自己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且进一步体验自信带来的愉悦感。

五、教学过程:

本次活动涉及了以下五个环节:

(一、)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首先我设计玩影子的游戏,并教几种手影,如孔雀、小鸟、狐狸、小狗更手影。(用应集灯放在桌子上,手放在灯光中间,射到墙上的各种形态的影子,让幼儿自由操作感受到乐趣。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愿望激发出来。)

向幼儿提问:为什么会产生影子呢?(通过幼儿自由发言,体现幼儿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原则,引出本次课题。)

(二、)了解影子是怎样的

为由而提供手电筒和一些立体物体,请幼儿用手电筒往物体上照,看看不同角度的光照的方向的影子有什么不同,关掉手电,观察还有没有影子,并提问影子是怎样产生的。

通过实验观察,在不同角度的光照方向产生的影子有什么不同,并小结初,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了光线产生了影子,让幼儿发现光照方向与投影的关系。

(三、)跳舞的影子

1、教师操作游戏材料表演,幼儿观察小鸟飞起来跳舞,但不结实操作过程。

2、为幼儿提供材料:手电、纸、小鸟、固体胶,通过实验操作,启发幼儿想办法上小鸟跳舞。

3、

教师鼓励幼儿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4、幼儿讨论:为什么小鸟会飞起来?

小结:要让小鸟跳舞,翅膀之间必须有距离,同翅膀的角度折的正反合适有关。

(四、)进一步探索影子跳舞的奥秘

1、提供各种形象,请幼儿人选一种材料,想一想这些物体哪些部分便于活动,然后设法让他们动起来。

2、幼儿探索,根据情况指导,如当幼儿未能让风车转起来,可启发幼儿思考,风车的角度折叠是否合适,手电移动的'角度方向是否与风车的活动有关。

3、幼儿讲述方法并交流,引导幼儿观察和体验,物体是怎样活动的?

小结;当手电移动时,光线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是影子也发生了变化,这样他们就跳起来了。

(五、)活动延伸

1、到户外去寻找各种物体和自己的影

子,并玩踩影子的游戏,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课题。这一环节调动幼儿身体各个部分,充分满足幼儿好动的个性,是幼儿直接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认识和感受影子带来的有趣现象。

2、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光和影子”的有趣现象。

本次活动通过幼儿观察、操作,鼓励幼儿自己动脑解决问题,并通过交流讨论是幼儿感知,光线位置变化,影子也随之变化的现象,即: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光线就产生影子,从中获得“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篇3

关于幼儿园说课稿大班汇编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说课稿大班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篇4

说活动教材:

长城,若将其从字面上翻译成英文,应为“longwall”,但稍懂英语知识的人都知道,“长城”在英文中用法为“greatwall”——伟大的城墙。那是一种特定用法。是不可更改的。因为长城这一概念已渗入国人心中、深人世界人民的心中,那是一道伟大的城墙,它在中国,它是中国的骄傲。

中国万里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战争时代的国家军事性防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同时长城又是一座历史的丰碑,记述着各代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历史,附会着雄略的将帅和聪明工匠的事迹,也凝聚着无数战士和百姓的血汗。

关于长城这一教材,至今为止不知有多少幼教工作者曾经使用。对于这样一个孩子们耳熟能详,老得不能再老的教材,还有必要如此大张旗鼓地拿到教学中来吗?那么。让我们先来挖掘一下这一教材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吧。

教材《长城》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科学领域:了解长城的构造、起止地等科学知识。

社会领域:通过学习长城的悠久文化历史,激发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

艺术领域:欣赏长城的雄伟之类,开展再造想象绘画活动。

健康领域:通过长城游戏,锻炼幼儿的大肌肉,小肌肉动作。

语言领域:通过讲述,表达“我见到的长城”,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现今。由于“四二一”家庭结构的普及,孩子成为一家人的中心,他们游戏、玩乐,去的地方多,获取知识的媒介多,知识面也越来越广。但是,家长们对孩子的关注更多的是成长方面的.,真正意义上思想方面的教育(诸如关心爱护他人、爱集体、爱祖国等)可谓是少之少。但是,我们知道。要成为一个社会人,为社会所接受的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只有具有良好素质的人,才可以真正称得上是一个中国人。那么,万里长城这一中国瑰宝在新世纪的教育价值就显而易见了——“通过学习,激发幼儿爱祖国的美好情感”,这是出发点,也是最终的归宿。

鉴于幼儿情感发展的趋势,我把“万里长城”这一教学内容定在大班年龄段,因为此时的孩子情感脉络日益丰富起来,已经可以了解集体、国家这种宽泛的概念,所以在这一年龄段进行改教材的学习较为合适。同时。“万里长城”这一教材所蕴含的知识点丰富,并非一个活动就可以囊括其中,因此对这样的教材应有目的地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

说活动目标:

本次活动选取的是主题网络中的一个内容:大班科学——万里长城。目标定位如下:

(1)引导幼儿了解长城是中国的代表性建筑,初步掌握其在古时、现今的作用。

(2)知道长城是由劳动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建成的,激发幼儿对劳动人民的敬爱和爱国主义情感。

说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世界各国的标志性建筑。

2、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关于世界各国的标志性建筑、万里长城的雄伟景象、古时人们建造长城的景象、古时抵御外敌入侵打仗时的景象、现今长城作为旅游胜地的景象。

说活动特色

首先是老教材与新媒介的完美结合。作为被许多教育工作者曾经反复使用的老教材,如何上出新意,如何挖掘其适合现今社会的教育价值至关重要。本次活动运用最新的教学媒介——多媒体课件,重现了古时人们的建造场面,古时长城抵御外敌入侵时的场景,使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该老教材的独特魅力。原来长城是如此雄伟,它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中国人是这么伟大,这一切目标的达成都得归功于新教学媒介带来的感官享受。

其次。突出情感教育功能。活动始终围绕着中国的万里长城——人类的骄傲开展,包括长城在古时、现今的作用,都为更好地抒发情感做了铺垫。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