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幼儿园中班社会优质课教案《中秋节》含反思(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社会优质课教案《中秋节》含反思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2、愿意在集体前大胆表述,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
1、中秋夜圆月图片
2、《嫦娥奔月》故事与视频
3、各地过中秋节相关习俗的图片
4、准备几块月饼
活动过程:
1、看图引入出示中秋节夜景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中秋节的夜景,鼓励幼儿想象月亮上有什么?
2、介绍《嫦娥奔月》的传说,引导幼儿说说他们知道的中秋节习俗。
①播放《嫦娥奔月》的动画视频,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传说。
教师引导幼儿说说故事的内容,并与幼儿讨论故事内容: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后,西王母送给后羿什么东西作为奖励?
嫦娥吃下仙丹后,飞到了什么地方?
月亮上除了嫦娥,还有谁呀?
②了解各地过中秋节的习俗。
引导幼儿讲述中秋节的习俗;教师出示各地过中秋节的照片。
赏月:
吃月饼:
北京-玩兔儿爷:
3、吃月饼,感受中秋节的快乐教师把准备好的月饼切块,大家一起分享品尝月饼。
延伸活动区角活动:在阅读区,投放中秋节相关的绘本,幼儿可以自行阅读,并与伙伴讨论故事内容。
家园共育:爸爸妈妈和幼儿一起讨论当地的中秋节习俗。如,浙江观潮活动资料嫦娥奔月(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天上同时出现了十个太阳。天气变得很热很热,太阳晒干了河流,小花小草也都枯死了。
有一个叫后羿的人,为了受苦的人们,勇敢的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西王母十分欣赏后羿的勇气,送了后羿一颗仙丹作为奖励。后羿只要吃了这个仙丹,就可以飞到天上住。可是,后羿舍不得离开嫦娥,就让嫦娥把仙丹收了起来。有一个坏人知道了这件事,想抢夺仙丹。他趁后羿不在家,冲进了后羿家里。为了不让坏人得到仙丹,嫦娥没有办法,只好自己吃下了仙丹。吃下仙丹后,嫦娥发现自己飘了起来,还越飘越高,向天上飞去。嫦娥舍不得后羿,于是飞到了离地面最近的月亮上住下。月亮上一个人都没有,只有一只不知道哪里来的小兔子陪着嫦娥。从此以后,后羿都只能在夜里,望着月亮思念嫦娥。
人们听说了这件事,都在自家的院子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喜欢吃的食物,在月亮下祭拜嫦娥,祈求后羿与嫦娥可以早日团圆。也祈求自己的家人平安喜乐。从此以后,中秋节赏月、拜月、祭月的习俗也慢慢流传了下来。
兔儿爷兔儿爷是中秋节期间,给孩子们玩耍娱乐的一种泥塑玩具。
兔儿爷是北京的吉祥物,平安的守护神,深得北京人的喜欢与尊敬。
关于兔儿爷的'来历有一个神奇的传说故事:
古时候,老北京城里发生了一场奇怪的瘟疫,几乎家家都有人染上了重病,一旦病了就无药可医,郎中们一个个束手无策。一时间京城的老百姓死难无数,到处是一片凄惨的景象。
嫦娥在月宫里看到此情景,心里十分难过,就派月宫中捣药的玉兔下界去为百姓们治病。得了嫦娥的令旗,玉兔变成了一个白衣郎中怀抱着玉杵和药臼来到了民间。
老百姓不知道玉兔的来历,都忌讳玉兔的一身白衣,不愿意给他开门。机灵的玉兔就来到庙里借了神像的一身盔甲衣装穿上,这下老百姓感觉玉兔像下凡的神仙,纷纷打开家门迎接他。
玉兔挨家挨户地走,很快治好了很多人。
为了尽早结束老百姓的苦难,地上的老虎、大象、梅花鹿、天上的麒麟等各种动物们都来帮助玉兔,日夜载着玉兔东奔西走,玉兔在大伙的齐心帮助下很快消除了京城内外的瘟疫,回月宫去了。
北京城的老百姓感激玉兔的恩德,就请能工巧匠用泥塑彩绘做成玉兔的样子供奉在堂前,尊称为:"兔儿爷",逢年过节或有喜事的日子会摆上新鲜的果蔬五谷供奉祭拜,在老百姓心里兔儿爷会保佑全家平安吉祥,是幸福平安的守护之神。
教学反思:
最后,在时间的紧迫下我结束了这节课,总体来说幼儿对中秋节还是有点了解的但幼儿对这个故事的内容还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会利用平时的时间多讲两遍这个故事来提问幼儿使幼儿加深对这个故事的了解。
幼儿园中班社会优质课教案《中秋节》含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民族节日,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3、知道吃月饼的意义,体会分享的愉快。
4、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活动准备:
1、每一个孩子准备一块月饼,并请家长告诉孩子月饼的品名。
2、民间故事《嫦娥奔月》
活动过程:
1、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3、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问: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
4、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A、月饼有很多种,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月饼?
——引导孩子们从形状、颜色、味道来介绍。
B、月饼为什么是圆的呢?
C、老师小结。
D、分享月饼。
5、听故事《嫦娥奔月》。
活动反思: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以中秋节为主题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感受花好月圆和合家团圆的美好氛围。
从本次活动的整个开展情况来看,对孩子进行节日文化教育,孩子的直接体验是非常重要,只有直接体验到的,感受才会更加深刻,教育目标的达成度才会更好,当然这对于教师和家长的要求就会高些,但是只要对孩子是好的,老师就应该用心去做好的,相信也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
幼儿园中班社会优质课教案《中秋节》含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感受与教师、家长、同伴共同庆祝佳节的快乐,萌发爱老师、父母、同伴的情感。
2、乐于交往与分享,能积极、主动、大胆地表达与表现。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请家长帮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共同收集有关资料。开展观察月亮变化的记录活动。
2、物质准备:与幼儿共同制定庆祝中秋节亲子活动的计划、确定布置方案后,共同准备布置活动会场所需要的材料,月饼及分享食物等。活动前幼儿通过张贴海报、制作邀请函的形式,邀请父母来园参加庆祝活动。
活动过程:
1、庆典活动(幼儿主持活动):
(1)、幼儿交流观察月亮边哈的情况,进一步感知月亮变化的奥秘。
(2)、请家长介绍中秋节的来历。
(3)、开展亲子活动:师、幼、家长共同表演自己编排的节目。
2、团团圆圆过中秋,赏月、分享活动。
3、结束:举办化装舞会。(扮演自己喜欢的形象并跳邀请舞)
活动反思:
今天是中秋节,手机中的短信从昨天开始便不断地闪现着,有同事、有学生,更多的.是朋友的问候。虽然有许多明显是从网上下载的,但此时,心中还是装满了温暖的感觉。因为忙碌,有的好朋友,已经许久没有联络了。此刻,一声问候,表明心中的牵记:老友,我没有忘记你哦!
真的挺感谢中秋节的假期,和家人在一起,才有了节日的感觉。虽然没有看到月亮,但在饭桌上吃着传统的芋艿、鸭子,品尝着月饼,其乐融融的,家的感觉真切而幸福。
都说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但真正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许只有在此时,才会潜移默化地滋生发芽吧,地地道道的,只有中国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韵味。
此时,心中有一轮圆月,正挂在当空向着我们微笑呢!
幼儿园中班社会优质课教案《中秋节》含反思 篇4
设计意图:
中秋节对中班的幼儿来说还是比较陌生,本次活动设计主要是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渊源的喜爱与认识。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所以本次活动通过听故事,吃月饼和欣赏音乐,使孩子对中秋节有一些认识。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来历、习俗。
2、体验与同伴一起过节的快乐。
3、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活动重难点:
知道中秋节的由来,以及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与向往。
活动准备:
有关中秋节的图片,月饼(每人一块)、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提问: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月饼吗?
2、你们知道什么时候吃月饼吗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图片,请小朋友一块看一下图中都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2、接下来,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小朋友们仔细听,听完之后,请小朋友说一说为什么要吃月饼(故事开始,从前……)
小结:明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大家一块过中秋节,吃月饼、赏月。
3、教师宣布中秋节的活动开始了,首先,给每位幼儿一边吃月饼,一边听音乐。感受与同伴在一起过节的快乐。
4、音乐停止,教师同幼儿再一次说出“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也希望小朋友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听。
5、中秋节的活动结束。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今天是不是过的很开心呀,晚上回家后跟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块赏月。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设计幼儿已经知道了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有许多小朋友都表现的很被动,所以,这类活动应放在中秋节前后来搞更能加深对节日的概念,以及深入到活动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