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习作》教学反思

欢迎阅读语文《习作》教学反思(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习作》教学反思 篇1

本次“习作”是“小小动物园”,要求是把自己的家想象成动物园。写的时候,想一想你的'家人和哪种动物比较像?什么地方像?每天生活在这个“动物园”中有什么感觉。给家里的人都写上一段。

一、教学效果

“习作”先自己想一想,根据家人的性格特点进行写作,写完后同桌之间互听互改,再推荐代表全班交流。

二、成功之处

在进行“习作”的教学活动时,我事先为学生开辟活动空间,先自己想一想,知道写人物要抓住特点,通过这些方面的描写,展开叙述。同时,写作要围绕中心句来写,这样写出来的习作更加具体生动。

三、不足之处

在进行“习作”时,学生只是一味地因写作而写作,不能把实际生活的画面融入其中,写出来的文章内容略显生涩。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激趣导入,让孩子产生幽默和共鸣,了解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包括性格、脾气和爱好等个性品质,积极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生活经验,仔细观察,学会通过细节和事例把人物特点写具体。细细品读绘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固定格式:“我叫......其实呢......我是.......”和“这是我......其实呢.......他/她是......”这两个短句可以让孩子去模仿学习,并用来介绍自己或身边的人。

语文《习作》教学反思 篇2

这节课讲了作文宗旨:用自己的口说自己的事,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情。从三个方面入手,和学生讨论了三个问题,

1、作文材料从哪儿来?从每个人的生活中来,一花一木皆入文。

2、作文中好词句哪来的?无字词典与有字词典中的,就是积累。3作文中的感情哪来的?心中所感,抒发胸意。

分析了例文,《好阿姨》中帮助学生了解要将人写的清楚具体,就要写清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学生自己总结的')。讲清楚事,要有一定的顺序,可以是事情发展的顺序。《假如我有一只神笔》,学生获得的就是作文要有想像力,指云为马,看水如玉,都是想像来的。

我告诉孩子们,作文不是今天才会写的,以前我们写的都是作文,今后我们积累更多、经历更多、感受更多,我们的作文就会写的更好。

学生兴趣高涨,都想伸手试一试。这算是开了个好头,有兴趣就要保护,今后如何保护这种兴趣,是我作文教学的关键。

习作一的第二课时,我用来给学生小组交流学习,并指导修改。宗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讲了托尔斯泰改小说的故事作为范例。修改入手的几个方面

1、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读两遍,不通的句子改过来,不会改,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添词句。方法:小组讨论,互提建议。

修改效果自评办法:自己读读修改前后的作文,觉得有进步就给自己画上一朵红花。

互评办法:请小组其他成员或班上其他同学读两篇作文,有进步就给打朵红花,看谁得的红花多。

语文《习作》教学反思 篇3

读后感,顾名思义,读了后才有的感想,因此要写好读后感,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读是前提

首先要指导学生用心地“读”,理解地“读”,有情感地“读”。没有这样的“读”,不可能有“感”。

二、感要有物。

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的读后感,可“感”的“物”很多,要写好读后感,必须选好“物”。感悟是由书中某一个地方的内容引起的,引发我们体会的地方,它不是凭空产生的。一篇文章,给学生的感受是多方面的,或者说学生从中得到的体会不止一个。面对众多的物,我们必须指导学生善于从众多的物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最善于写的一个或几个物,作为自己写读后感的切入点,不可面面俱到。

三、实际充实。

读了一篇文章,产生了对现实生活或自己思想上某些问题的思考,于是激发了“感”。首先,是联系个人实际。这个“实际”,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没有情感的读后感苍白无力,有情感的读后感才能感染人。用作品上的人物、事迹观点,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人物言行,这样的读后感才是有价值的读后感,这样的读后感才是真实感想。

总之,写读后感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可以先叙述文章内容,后集中谈体会,这种写法适于只谈一点体会。还可以边叙边谈体会,“读”和“感”交叉写,这种写法可以谈几点体会。不离开文章的内容,要真切联系自己的实际抒发感想,即实事求是,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想。

语文《习作》教学反思 篇4

第九册《习作4》要求学生写自己最想对某个人说的心里话,在备课前我就想这应该是学生们最容易写的作文了,因为孩子们心里都有心里话。

而要怎样激发学生内心最想说的话呢?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作文中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呢?教材中给了我们很好的资源,一是范文《请您原谅我》,二是写作提示及要求。

在这堂课中,我首先让学生读一读这篇范文,找到写出作者的心理变化的语句,并从老师的角度来想一想,如果你是老师,你看到这封信你会怎样想?(会原谅他)为什么呢?因为他表达出了真情实感,而这些真情实感就是通过这些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来表达出来的。因此就让学生明白了本次作文应该怎样表达真情实感。

接着,就是选材方面了。范文之后是本次作文的提示和要求,除了可以向老师诉说心里话还可向谁诉说呢?除了请求原谅之外,还可以说些什么呢?得到启发后,学生说可以对爸爸、妈妈等亲人,可以说自己的委屈、诉说自己歉意、表达自己的问候、提出自己的意见等等。一下子学生的思路就打开了。之后我请了一个学生来说说自己想说的话,她想对爸爸说说话要算话。她一边说我一边在旁边对她的.叙述进行点评,让学生们明白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理活动很重要,这样就能让读者看到自己的真情实感。

作文草稿收上来,教学是有一定实效的,这说明只要抓住了学生内心的世界,你就能指导学生把想说的话用文字表达出来。

语文《习作》教学反思 篇5

写人的看似简单,然实属不易,看完学生的作文发现问题不少:

1.没有内容可以写。大多数学生想不到与老师之间发生的事。(询问才知:老师对他们的关心、爱护、体贴才是事情,那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想不到内容可写了。)

2.不知道用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来刻画人物,让人物鲜活起来,而是把自己知道的一股脑儿地说完。

3.对于细节描写还比较的陌生。许多同学认为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都不是典型事例,惊天动地的事才能体现老师的品质,这也是造成学生没有内容可写,空洞的主要原因。

4.学生的词语匮乏。学生原先的词语、句子的积累少,也造成学生写不出好;学生平时的阅读量少,“肚子”中没有东西,又怎么能好?

针对这些问题,我加强了对“用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来刻画人物,让人物鲜活起来”“用小事刻画人物”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用细节描写去刻画人物,用小事刻画人物,让自己笔下的人物活起来,掌握最基本的写人方法,这样,学生才头脑清楚,有话可写,才能写出自己与老师真正发生过的事,而不是胡编乱造或随意抄袭。我这节课总体来说目标明确,学生习得写法,教学任务顺利晚完成。但是听了陈阿莉老师的课以后,我觉得自己对习作的习作设计还过于呆板,不够多元化的实施这节习作教学,只是按照教材教教材,不能从教材中跳出来,改教教材为用教材,经过这样的指导,学生才能写出新颖富有个性化的习作,真正达到“我手写我心”的初衷。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