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犹如童话—读《猫王》有感

多美网

2025-09-13读后感

欢迎阅读生活犹如童话—读《猫王》有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活犹如童话—读《猫王》有感 篇1

《猫王》的作者是黄舂华。

这本书主要讲了图米国是一个猫的国度。

老猫王有俩个儿子,但是他对大儿子白不拉特别偏爱。这在小儿子黑不拉的心田里,种下了嫉妒的种子。谁知,俩个兄弟长大后同时爱上了猫美人巴奇拉,而巴奇拉选择了哥哥白不拉,这让弟弟黑不拉更加嫉妒,产生了报复心里。

巴奇拉为白不拉生了俩个小儿子,分别叫左黄拉和右黄拉,这更加激起了黑不拉的嫉妒之心,于是他和野猫国的国王勾结起来成功纂夺王位。

就在这危机关头,巴奇拉的好朋友奇果拉把自己的儿子乔装成左黄拉的模样,将其救出。但黑不拉很快就看出了破绽,于是带上兵马一路追杀左黄拉,左黄拉如有神助,逃跑的路上霎时间土地翻转,祝他逃出了黑不拉的魔掌。不可思议的是,猫鼠可以轮回,左黄拉偶然来到了鼠界,并信用的认识了一只名叫“贼”的小老鼠。

勇敢、善良的左黄拉和他的朋友在猫鼠俩界叙写来了一段恢弘的成长史诗......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兄弟之间为了争夺王位而互相残杀。

生活犹如童话—读《猫王》有感 篇2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虽然是童话,但给我的教育意义很深很深。这本书,叫《猫王》。

刚从母亲手里夺过这本书,只见封面上一只身披铠甲,威风凛凛的黑猫。猫的毛粗黑浓重,衬上阴森森的绿色眼睛,显得很阴险,他深邃的目光注视远方,仿佛在回忆过去。文章的扉页,写着这样一句话“这个故事没有文字记载,但的的确确真实存在”,我看到这样一句话就觉得这本书不一般。初读文章,只觉得是对战乱的一种描写,文中主人“猫”对战争的厌恶。而等你细细品读文章,却发现这篇文章蕴含着教育意义,有母爱,有父爱,有偏爱,还有那浓浓的友谊。每次读猫王,我的角色在不断不断的变化。刚开始读猫王,我是站在一个小学生,一个外人的角度去品文章。只觉得这本书意义不大,只描写了战争的惨痛。而没有教育意义。第二遍品读文章,我则以一个长辈的角度去看待猫王。从中发现,小儿子黑布拉之所以产生报复心理,是因为父亲老猫王格拉拉偏爱大儿子,而对年纪小的黑布拉没有关爱。所以我希望全天下的父母们要给孩子平均的爱,不能因为一个好,一个不好,就偏爱好的,而对不好的视之不理。第三遍读,我则跟着作者的笔,和勇敢、喜爱和平自由的左黄拉来了一次不平常的奇遇。进鼠界,遇到小老鼠“贼”,战胜黄鼠狼,打败蛇王……这一系列的闹剧中,看似混乱,其实里面的联系异常紧密。

说是写围绕主人公左黄拉产生的一系列故事,倒不如说是写左黄拉的一段恢弘的成长史诗。这本书吸引人的不光是曲折的故事情节,更吸引人的是故事里诠释着经典儿童文学“成长”的主题,两个猫儿子,一个自然顺利地成长,并轻易地获得幸福;另一个却剑走偏锋,在幸福快乐的反面费尽心机,这是常用的对比手法,但作家赋予了这部长篇幻想童话以成长的复杂性和生命的新选择。让我们在猫鼠蛇鱼不同的境界中,有不同的体会。

我读过的类似的书,除了《猫王》还有一本,就是《哈利波特》。这两本书都有着同样的科幻色彩,故事情节同样曲折,写作手法也很类似。不过《猫王》却技高一筹,以动物为主人公,引发的一系列故事,显得更加贴切自然。猫王使我懂得学会爱,心中就永远风平浪静,学会爱,心中就永远海阔天空,用宽容去化解仇恨,用爱心化解战争。

从前的我,是家里的小皇帝,谁都听我的。看完了《猫王》,我被左黄拉的勇敢与善良感动,为右黄拉的宽容感动,为鼠王的大公无私而为之一振。

我笔尖微微颤动,流泻一时的感受:

读完《猫王》,我才知道,什么叫做人,什么叫爱……

生活犹如童话—读《猫王》有感 篇3

我花了三个晚上读《猫王》。这是一次很奇怪的阅读,因为阅读中,我的身份在不断变化。开始时,当然是成年人,用冷静理智的眼光,甚至挑剔怀疑的眼光阅读。我品味文字,分析文本,试图跟上作者的思想节奏。

一节过去,我感觉与黄春华近期的作品相比,他的故事,他的情感,他的思想,还有他的语言,都有了变化――虽然变化并不那么明显。接下来,我的身份再次变化,我慢慢地沉浸于故事之中,被作者牵引着前行。我迫不及待想知道故事将如何变化如何结尾,想知道每个人物的未来和最终的命运。这感觉很像我十二三岁时读金庸,激动、紧张、痴迷。后来,身份又一次不知不觉地变化。

我回到了儿童的时代,我爱上并且变成了其中的左黄拉,我和他一样经历生死巨变,流浪,冒险和生死轮回,经受亲情、友情、爱情、仇恨带着心灵的快乐、迷惘和痛苦折磨……第二种和第三种的阅读境界很美好但很短暂,因为我毕竟是个成年人,能从现有的躯壳和精神中逃回青涩的年代,本身已经是一种幸福,怎能奢求长久呢?几分钟的恍惚过后,我回到成年人的状态,叹一口气,继续那种所谓成熟的理性的阅读。一本书,三种年龄,如此的阅读很奇怪,也很有趣。成年以后,与此类似的阅读我只经历过一次,那就是读《哈利·波特》。我这样说,并不是想用这两部作品的比较作为引子或者主线,来完成这篇读后感,那太牵强附会了,它们并没有太多的的可比性。我只是说出阅读的感觉而已。事实上,黄春华的《猫王》是一本很难定位的小说,武侠?童话?玄幻?动物小说?都无法肯定。它与很多儿童文学作品都有相似之处,却无法划归一路,因而无法比较分析。我以为黄春华笔下的猫王成长其实有两条轨迹,一明一暗,一深一浅。明白的浅显的那条轨迹当然是孩子向成年人转变的艰难痛苦历程;白布拉经过自身努力和战斗的洗礼变为真正君王;黑布拉由于嫉妒,堕落成奸佞狡诈而又矛盾挣扎之徒;右黄拉先是在爱和仇恨的双重教育教育冲击下浮沉,而后蜕变为宽恕仁爱顾大局的君王;左黄拉,经过逃亡、流浪、饥饿、历险、友情和爱情的温暖以及艰难的选择后,出人意料地回到异国他乡,成为了老鼠公主的丈夫和鼠民的君王。以上的转变是显而易见的,我想,所有的读者都能轻易发现作者的意图。

然而我认为,描述这样的成长,并不是黄春华写作此文的全部初衷,也就是说,不能反映他在转型期间所作的思考以及思考后得出的结论。近几年来,黄春华数次和我谈起他的文字,他说他想做出改变,力求叙述方式、人物、故事、境界、思想都能前进,乃至突破,从而写出更吸引孩子而且更有深度的作品。他如此思想,也如此尝试,我对比了他两个时期的作品,近来的《杨梅》《天堂里的尖叫》《一滴泪珠掰两瓣》,以前的开皮豆系列和《坏小子不放弃!》,文字更为流畅从容,基调更为深沉厚重,甚至书名都简练朴实,不再那么张扬。这种变化是明显的,也是成功的。所以,这本最新完成的《猫王》,一定是他自认为已经相对成熟的思考结果,代表着他最新的尝试和探索。扉页上的引言――“这段故事从来没有文字记载,但它们一直真实地存在。”――最能代表作者写作此书的动机和思想。我想,如果把王位――图米国的王位、野猫国的王位,鼠国的王位――当成一个魔球,一个黑白两种材料制成,而且这种材料在不停地相互融合、想互分离、相互掺杂的魔球,那条隐藏起的轨迹就会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下现形。

两种材料中,黑色是权力和欲望,白色是爱与责任,它们是改变人生的诸多因素中决定性的两种因素。书中的每一个人物,无论正反角色,谁的手里没有这样一个魔球?谁没有品尝过它赐予的痛苦的折磨?谁没有经受过它的考验呢?以书为鉴,现实世界中,又有谁的手中没有这样一个变幻无常的魔球呢。孩子、青年、成年人?又有谁能够逃脱它的考验?怎样把魔球把握在手中,不对白色视而不见,不迷失不沉沦在黑色中,这是一个人成长中的最大问题,也是作者试图用猫鼠蛇鱼的成长暗示的大成长吧!我以为,黄春华描述的第一种成长是成功的,这一点从孩子们的喜爱程度和成年人的评语中得到证明。但他表达的第二种成长并不完全成功,有点晦暗,有点欲说还休,有点天才的手忙脚乱;也许是人物太过有趣,故事太过精彩,反而隐藏了或者掩盖了他真正想说的话。以上是我对《猫王》的粗浅的评价。我是认真的,但作为一个浮躁沉重童心尽失的成年人读者,我认为自己的议论不值得重视。相反,我觉得孩子们的评价虽然简单直接,但真实。所以,对黄春华来说更有价值和意义。

毕竟《猫王》归根结底是一部给孩子阅读的小说,孩子们说“很好看,很有趣”,就是最好也是最真实的褒奖。文章结尾之前,我再次翻阅《猫王》,我不希望以成年人的眼光再读血迹斑斑的历史,我希望自己作为一个孩子,再次进入猫鼠蛇鱼争斗之界,喜悦于刀光剑影侠骨柔肠的亲情、爱情和友情之内,愤慨在阴谋诡计、杀戮逃亡和你死我活之中,沉浸于悲伤、无奈、宽恕、忏悔和领悟的水流之中,我再一次享受阅读的单纯乐趣。我想再一次享受成长的欢乐和痛苦。我几乎成功了。在片刻的恍惚中,我觉得自己如同一片秋叶,飘荡于一部色彩绚丽的动画片之。我在每一个人物的头顶飘过,在故事的每一个情节上飘过。

生活犹如童话—读《猫王》有感 篇4

《猫王》是一篇精彩绝伦、引人入胜的童话作品。很早以前,我就听说了这部作品,可一直没有机会去看,直到今年寒假,我才有目共睹了它的精彩和有趣。

格拉拉的大儿子白布拉武艺超群,父王和大将军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他的身上。可这却引起了弟弟黑布拉的嫉妒。后来,白布拉和黑布拉同时爱上了巴奇拉,而巴奇拉最后选择了白布拉,这更加激起了黑布拉的报复心理。结果,在一次与野猫的交锋中,黑布拉和野猫王康基杜串通一气,用药毒死了白布拉,篡夺了王位。并连连追杀左黄拉。幸亏左黄拉误入鼠界,才避过了追杀。在鼠界,左黄拉与老鼠“贼”和黄鼠狼结为朋友,帮助鼠王打败蛇王后,成了新一代鼠王。而右黄拉在山神的启示下,“认贼作父”拜杀父仇敌为父,誓死保护黑布拉,最后也成为了叱咤风云的猫王。

其实,白布拉之死,全是因为嫉妒。如果猫王没有过分偏爱白布拉,没有对黑布拉过于忽视,黑不拉也一定不会断了手足情。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天使和魔鬼,而文中正是乌谷拉这个毒瘤环环相扣,逼迫甚至是威胁黑布拉一步步变成魔鬼,而最后,是右黄拉对黑布拉的信任和忠心使得他开始忏悔、反思,最后用自己的生命来赎罪,换回了左黄拉的灵魂。所以,我们也要常常关心身边的人,让他们感受到爱。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