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纸的力量》(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纸的力量》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究纸的力量,体验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乐趣。
2、能对问题做出假设,并通过“纸能支撑物体”的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3、探索通过改变纸的形状,增加纸的支撑力,明白只有尝试才能有新发现的科学道理。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收集废旧的A4纸、同样大小的书本、废报纸做的高跷。
2、记录纸、笔若干,磁条。
活动过程:
1、出示纸张,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不用手扶、不用任何辅助材料,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纸张站起来?
(2)幼儿操作,自由探索让纸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小结:原来,用折、卷等方法都可让纸张站起来。
2、挑战行动1:分组尝试用纸支撑书本。
教师出示纸和书本,提出问题:用一张站起来的纸支撑书本,你觉得有可能吗?
(1)自由猜测,教师记录猜测结果。
(2)分组参与实验并交流发现。
提问:你的挑战成功了吗?你是用的什么方法?
小结:折、卷的方法都可以支撑起书,但是先要让纸自己能站稳,再小心地轻放书本。
3、挑战行动2:分组尝试用一张纸支撑更多的书本。
(1)操作尝试并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你有什么办法让这张薄薄的废纸支撑起更多的书本吗?
(2)分组参与挑战活动,并记录。
(3)教师引导幼儿小结:卷起来的方法放的书本最多。
4、看废报纸做的高跷,知道纸的支撑力还可以服务生活。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纸的力量》 篇2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纸的力量》(精选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纸的力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纸的力量》 篇3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纸的承受力的秘密。
2、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纸的承受力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纸若干、实验材料:纸棒、绳子、钩子、小桶、积木等。
(三)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1)出示纸,请幼儿和纸比力气。
(2)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在纸的上面的一个小点上用力,纸很容易就撕开了。
2、出示另一张纸,请幼儿用拉的方法和纸比力气。
3、交流引导,寻找原因。
(1)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同样的纸,我轻轻一撕就能撕开,而拉纸时,用了很大的力气也拉不开?
(2)观察纸宝宝图片,了解原因。
4、游戏验证:
(1)幼儿实验,把纸制作成纸秤,和一桶积木比力气。
(2)师生共同实验,让纸和小椅子比力气。
(四)生活延伸:
工人叔叔阿姨很聪明,利用纸的这个道理做了许多东西。(如:食品包装撕口)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纸的力量》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尝试让纸站起来,并探索让纸站得稳的多种方法。
2.探索通过改变纸的形状,增加纸的支撑力。
3.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白纸若干张、书若干本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书和纸师:书和纸是一对好朋友,可是他们今天吵架了,小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为什么吵架?
瞧!书神气地说道:"当我站起来的时候,能稳稳地站住!"(老师操作:书本稳稳地站着)可是,纸听了很不服气地说:"哼,你能站,我也能稳稳地站着!"
2.猜想:你们觉得纸能站起来吗?(请幼儿交流自己的猜测)
二、幼儿第一次实验
1.到底纸能不能稳稳地站起来,老师今天为小朋友准备了纸,我们一起试一试,好吗?
2.幼儿操作,老师巡回了解幼儿操作情况。
3.请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方法。
4.小结:小朋友的手真巧,通过折、卷等方法,使纸站了起来,纸这会儿开心极了。
三、幼儿第二次实验可是,书这会儿又说了:"我不仅能站住,而且还能把你纸稳稳地托起来呢!"(老师演示:书托起一张薄薄的纸)
1.猜测:纸也能托起书吗?
2.到底能不能,我们试一试。(幼儿再次实验)
3.幼儿尝试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4.教师进行小结。
四、提升难度(幼儿第三次实验)你们听,书又说了:"你才托起一本书,我可是能托起好多纸呢!"(老师演示:书托起好多纸)
1.纸也能托起很多书吗?(幼儿猜测)
2.教师交代操作要求:
可以任意改变这张纸的形状,让它变小、变矮能托起更多的书。
3.幼儿操作尝试,教师观察指导,并给予幼儿一些提示和帮助。
五、教师总结:
纸的支撑力跟它接触的地方和纸的高度都有关,上下接触的面大,它的支撑力就大,相反,接触的面小,力就小。
活动延伸:
1.老师:工人叔叔阿姨根据纸的这些特性,用纸做出了很多物品,你知道的有哪些?(纸杯、纸箱、纸袋)
2.我们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再找找身边还有什么物品是跟纸的特性有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