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欢迎阅读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

教材说明:

这首诗是作者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春末夏初畅游庐山时,书写在庐山西林寺墙壁上的。作者通过写观察庐山的各种不同感受,提示出一个带有哲理性的问题。尤其是后两句诗历来为人们赞赏。因为作者在人们十分熟悉、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巧妙地说出了一个“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特别是这个道理一经作者用诗的形象语言说出,就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是训练学生欣赏美,感悟美,以及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的好教材。

课前准备:

(1)师生收集有关这首诗的资料。

(2)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和一个地方有关。江西,我们班有哪些同学是来自江西的?江西有一座很有名的山叫庐山。多媒体欣赏庐山风光。

二、读题、解题。

庐山的出名不光是因为它秀美的风光,还因为一首诗。大家知道是哪首诗吗?引出试题,齐读课题。结合书下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题”“西林”的意思。

三、简介作者苏轼及写作背景

1、有关苏轼的自然情况及写作风格。

2、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庐山的有关情况。

3、教师讲述苏轼少年时代“发奋识尽天下字,立志读遍人间书”的轶闻趣事。

四、初读课文,感知美

师:通过汇报资料,相信你们对作者苏轼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他写的这首《题西林壁》,距今已有920年了,为什么仍被历代的人们所喜爱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

1、学生自由反复读古诗。说说诗中的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读后谈感受,初步感知庐山的`美。

五、朗读展示,感悟美

(一)请学生朗读这首诗。示范朗读。

(二)交流第一、二行诗句

1、学生汇报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结合“横看”和“侧看”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庐山的“岭”和“峰”是什么样子的,感悟庐山的美。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两句诗,读出庐山的不同姿态。

4、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句中三组反义词(横————侧,远————近,高————低)的运用,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二)交流第三、四行诗句。

1、学生自由表达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针对学生理解上遇到的困难,结合辞海中的义项,帮助学生选择“只”“缘”在诗中的正确意思。

3、结合“真面目”字面的意思,讨论: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从而帮助学生体味诗所蕴含的道理。

4、引发创造。引导学生像诗人那样用诗句说明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5、说一说:联系实际并结合诗中所表达的哲理,说说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看人、看事、看问题呢?

6、朗读第三、四行诗句。

六、个性诵读,表达美

1、教师语言激励,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假如你就是苏轼,看到庐山峰峦奇丽,云雾缭绕,山中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宛如仙境一般,你的心情怎样?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呢?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组内交流体会。

3、引导学生谈感受,结合感受进行个性化朗读。

4、教师示范读

5、学生再读,读出诗的韵味。最后齐声吟诵。

七、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联系盲人摸象、《画杨桃》,加深对诗句所揭示哲理的理解。

2、出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记一次游戏习作,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游戏的乐趣,激发习作兴趣。

2、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体验出发,创造性地展开话题,在叙事中真实、具体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按照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的顺序把活动的过程写以及自己当时的心情清楚。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体验出发,创造性地展开话题,在叙事中真实、具体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认真仔细地把游戏过程写清楚的能力。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导入()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都做过什么游戏?你怎样介绍这个游戏?(指学生回答)

师:看来丰富多彩的游戏都是大家最喜欢的活动,有一位小朋友也和大家一样喜欢游戏,他不仅在游戏中享受着快乐,还把游戏写了下来,你们想看看吗?

(屏幕出示)今天就让我们来做一做,写一写这个游戏。(板书:记一次游戏)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们尽快搜集写作的材料。】

新课教学()分钟

二、学习范文,提炼写法。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文,边读边想:你觉得这个游戏怎么样?

2、交流:

师:你认为这个游戏怎么样?你是从哪些语句的描写中感受到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

(1)游戏前你做哪些准备。

(2)在游戏中,做了些什么?印象比较深的是什么?

(3)游戏结束后,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板书: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感受)

三、做游戏,提炼素材。

1、同学们现在你们想不想做游戏?好,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盲人敲锣”。听老师这么一说你心情怎么样?

2、明确游戏规则。(站在起点先后,用布蒙住双眼,手握锣锤原地做左三圈,右转三圈,然后向前直走去敲锣,落发出声响为胜,每人有两次机会。)

3、谁愿意第一个做游戏?(准备好后提出要求:在感受快乐的同时,要用心观察参加者和同学们的表现。)

4、做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指导,让学生明白游戏特点及具体要求,同时,通过口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

四、根据写法,说游戏:

师:游戏进行到这里,刚才两位同学做游戏,你认为谁做的有意思?回忆一下他当时是怎么做的,游戏过程中他有哪些表现?你自己的感受如何?想好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小组同学边听边根据你的观察给他补充,一会儿老师要看看谁说的最有意思。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3、在作文草稿本上列一个提纲。

4、交流提纲。

五、根据写法,写游戏:

1、再次强调写法:刚才你们不但在游戏中感受着快乐,还把游戏中人物的表现观察的那么细,那你们想不想把游戏写下来,让没玩过的人分享一下,那就要向里文中的小作者一样,既要把游戏过程写完整,又要把游戏过程中人物的表现写进去,既要写做游戏的人的表现,又要写同学们的表现。

2、起草作文,教师巡视。

3、分享草稿。

(1)想一想,应该怎样做能保证自己一气呵成的文章不会有错别字,不会有不通顺的地方?

(2)写完作文要检查。检查的最好办法就是朗读,那么现在拿起你的大作大声地给我们朗读一下吧。如果在朗读过程当中发现什么有问题的地方,那就改吧,直到你读起来觉得很顺畅,听起来很舒服为止。还可以请同伴提提意见,然后再进行修改。

【设计意图:设计“动笔练习”这个环节,能让学生把理论运用到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六、分析小结:

这节习作课,我们学习了怎样写游戏,要抓住特点,详略得当,做到中心突出,写出真实感受。

板书设计

记一次游戏

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感受

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好一篇文章,这是值得我深思的问题。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总结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1、在导入环节,我便以谈学生平时喜欢的游戏为话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游戏是学生最熟悉也是最喜欢的活动,所以上课时大家积极发言,兴趣很浓,为以下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2、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尤其是在指导说游戏这一环节上,虽然这方面的意识很强,但还是不但没有很好的落实这两点,还占用了大部分时间,造成了后面写作时间的不充足,我想,这除了与学生的语言积累有关外,重要的还是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差。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体验、感受生活,学会通过写作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2、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感受家中的亲情,让学生们能够健康成长。

3、学会从日常生活中,搜集整理写作素材,挖掘有价值的典型材料。

【过程与方法】

创设交流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写作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家中的亲情,让学生们能够健康成长。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真观察家人的神态、动作、语言,写出真情实感。

难点

发现并理解生活中亲人的爱,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自己的习作。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写自己的家人。

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想想自己的家人和哪种动物比较像?什么地方像?

难点

真实感受该怎样去表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小动物,每个小动物也都有不同的个性,它们能反映出你的生活态度、处事原则和人生追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你的家人最像哪种小动物吧。

二、明确要求,选择内容

1、明确习作要求。

(1)学生自读教材中的内容,了解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2)小组交流,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明确要求。

(4)总结与板书。

内容:我的一家人

要求:给家里的每个人都写上一段。写完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再认真改一改。

2、交流素材,确定内容。

(1)交流家人和哪种动物比较像?有什么地方像?每天生活在这个“动物园”里,你感觉怎么样?和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2)全班交流。交流过程中,学生互相启发,确定写的`内容。(如果多数学生说的内容相似,教师要加以引导)

三、整理思路,点拨写法

1、整理思路,拟写提纲。

(1)你想怎样写,在脑海中列出一个框架,打算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和同桌说一说。

(2)然后全班交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

(3)学生自己试着拟写提纲。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不要统一学生的思路,教师要鼓励有新意的想法)

2、重点指导,点拨写法。

(1)怎样才能写出家人的特点?

(2)指学生回答。在交流中明确: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进行描写。

(3)要通过描述发生在人物身上的具体、生动的事情,来突出他们的个性与特点。

四、个性表达,下笔成文

1、学生动笔写作,教师巡视,提醒学生给自己的习作起个新颖的名字。

2、教师巡视中做个别指导或疑难解答。

板书设计:

小小“动物园”

明确要求→交流素材→下笔成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习作要求进行互评互改、自评自改,使文章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2、引导学生掌握修改文章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根据习作要求进行互评互改、自评自改,使文章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难点

能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写出家人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回顾要求,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进行了习作指导,同学们也已经完成了习作。下面我们来回忆一下习作要求,根据习作要求,进一步完善习作。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习作要求。

二、互评互改,完善习作

1、集体评改,回顾方法。

(1)回顾修改习作的方法,全班交流。

(2)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习作,放到投影仪上,全班同学针对习作提出修改意见。(交流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方式去修改。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2、自读自改,完成习作。

(1)自读习作,没完成的接着写完整。

(2)读自己的习作,按照习作要求和修改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

(3)教师巡视指导修改情况。

3、互评互改,完善习作。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更好的修改建议。

(2)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作重点,评价事例是否具体,表达情感是否真挚。

三、再次交流,布置作业

1、指名读修改后的习作,引导学生交流改后的感受。

2、布置作业。

回家后,将习作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再认真改一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谓、扳、拳”等8个生字,会写“摸、甚、跪”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我”由怕鹅到不怕鹅的思想转变过程,明白要站在正确的角度看事物,看到自己的力量,不盲目恐惧,也不盲目欺负别人。

3、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

教学重点

体会童年的快乐、丰富多彩和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

教学难点

明白要站在正确的角度看事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导入( )分钟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两幅图片,你看这是什么?(牛和鹅)

是的,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鹅有什么特点?

2、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牛和鹅》,看看你会得到什么启发。(板书:18 牛和鹅)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走进课文,探究学习的愿望。】

新课教学( )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型,把课文读通顺。

生读文、识字,教师巡视指导,相机板书学生询问的生字。(如:扳、拳、怖)

【设计意图: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每一个字使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适时教读

(1)(课件出示,指名开火车读)

(2)男女生赛读

(3)指读象声词

(4)指读课文中较难读的词语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根据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层次。】

3、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记叙我们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的故事。)

4、 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能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先写我们对身躯庞大的牛一点不害怕,甚至还去欺负它;对小小的鹅却心怀畏惧。接着写金奎叔对付老雄鹅。写金奎叔根本不怕鹅,且轻松地对付鹅的过程。最后写了我听了金奎叔的话以后,转变了对牛和鹅的看法和态度,从中也明白了道理。)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识字,重视对学生自主识字的引导和交流,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谓、拳、捶、膊、瓶、怖、凭、欺、掐”

“捶”的'部首都是提手旁; “谓——猥”是形近字。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摸、甚、跪、捶、顽、脖、脱、概、惹、昏、握、摔、凭、掐”

指导书写:“摸、跪、捶、脖、脱、概、握、摔、掐”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昏”下面的“日”要比上面窄;“脱”的右下面是“儿”不是“几”;“凭”的下面是“几”不是“儿”。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课下搜集有关牛和鹅的知识,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拼音,写词语。

1、妹妹得了小儿麻痹症,suī( )然下肢瘫痪,但是她pínɡ( )着wán( )强的毅力依然坚持学习,有时shèn( )至读书到深夜。她大ɡài( )是太累了, 天明时,才hūn hūn( )沉沉地睡着了。

2、我tuō( )掉棉袄,扑进奶奶的怀里,搂着奶奶的bó( )子撒娇。

二、给下面的生字加上“扌”,写出表示动作的词语,填入括号里。

莫 屋 率 垂 臽 殳

盲人( )象 ( )胸顿足 ( )跤能手

( )手言和 能( )会算 ( )石问路

【答案】

一、

1、 虽 凭 顽 甚 概 昏

2、脱 脖

二、摸 捶 摔 握 掐 投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复述课文,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一件事情。

2、区分形近字,积累形近字。

3、理解,准确概括句子表达意思,长话短说。

4、练习书写,提高书写速度。

5、通过感悟、体验朗读词语,帮助小学生积累形容人的成语。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学习复述课文,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一件事情。

2、区分形近字,积累形近字。

3、积累形容人的成语。

【教学难点】

1、学习复述课文,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一件事情。

2、理解,准确概括句子表达意思,长话短说。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建议使用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课件页码

一、学习“交流平台”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这一单元的课文我们学完了,我们都有了许多的收获。

2、同学们,学习了这一单元,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3、学生各抒己见。

4、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________的文章,课文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就像《王戎不取道旁李》是________,王戎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让人深受感动;《西门豹》中,西门豹就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故事两则》中的两则_________故事让我们明白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道理。

5、故事蕴含的道理我们都知道了,谁想复述课文呢?

出示复述要领:

(1)复述前要多读几遍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重点复述主要情节,次要情节可以适当省略,注意语言简洁。

(3)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复述,要注意课文中一些提示顺序的词语。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能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课文内容,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

(二)理解运用

1、复述本单元课文中的故事,《西门豹》中重点部分详细复述,次要的情节可以简单复述。

2、体会《扁鹊治病》注意按事情发展顺序的叙述,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

二、识字加油站。

出示认识生字:

ɡānɡshòu

冈——纲(提纲)受——授(授予)

Jiàn pǔ

建——键(键盘)普——谱(乐谱)

fázhuān

伐——阀(阀门)专——砖(砖头)

zōnɡjù

宗——综(综合)具——俱(俱乐部)

1、学生自读,说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我发现些字都是加上一个偏旁变成另一个字。

3、你还能说出像这样的字来吗?

4、学生举例子。

5、师总结:这些汉字都是同音形近字,而且是熟字加上偏旁组成的同音形近字。字形相近的字大多都是形声字。形声字的特点是形旁表字义,声旁标字音。所以根据它们不同的形旁,我们可以辨别它们不同的字义。

三、词句段运用。

(一)词语积累。

1、抄写词语,注意不要写错字。

课件出示:

茂、盛投降、赞、叹麻雀、胸、怀既、然暮、色拔、河比赛、出塞、担忧、严厉、

2、了解特点。

(1)仔细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2)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读一读这些词语就可以发现,这些词语中加点的汉字在书写时都容易出现笔画容易多写一笔或者少写一笔的情况,所以我们在书写时要注意观察汉字的笔画,还要根据词语的意思书写汉字,这样就不会在书写中出现错别字。

3、练一练,学运用。

读一读,写一写这些易错的汉字。

①堵口与不堵口。

“己”jǐ——记、纪、起、忌、岂(凯、铠)、改、妃。

“已”yǐ

“巳”sì——包、苞、导、异、巷、祀、圯、汜、巽、熙。

“犯”的右旁——范、苑、宛(碗)厄(扼)、卮、危、卷(倦)。

②“仑与仓”要分开:

“仑”——伦、沦、抢、论轮。

“仓”——伧、沧、抢、枪、苍。

4、读一读,体会每组两个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

体会句子的意思表达。

(一)出示:缩写句子的方法和步骤

1、删去“的”前修饰成分。

2、删去“地”前的修饰、限制成分。

3、删去“得”后补充说明成分。

4、删去数量短语。

5、“不、无、没有”等否定词要保留,6、“着、了、过”和“啊、吗、呀、呢”等语气词要保留,7、抓住句子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就可迅速地缩句。

8、缩句有时需要各种方法综合运用。

师小结:只要把一个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提取出来连成一句话就是一个最简练的短句了

(二)缩写句子练习。

a、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官绅跪地求饶。

b、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悄悄地跑掉了?”蔡桓公派人问扁鹊,他为什么不说话就跑掉了。

c、纪昌用一根长头发,缚了一只虱子,挂在窗口,天天目不转睛地注视那只虱子。

d、山上的果树在春风中欢快地摆动着细小的枝叶。果树摆动着枝叶。

e、颤颤巍巍的母鸡顺着墙根,扯长了如怨如诉的声音。母鸡扯长了声音。

(三)体会每组句子表达的不同。

(1)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官绅跪下求饶。

第一句中用了“吓得面如土色、头都磕破了,直淌血”这些词语描写形象,生动表现了官绅们吓得魂飞魄散的狼狈情形;第二句,没有这些词语,只说了重点,没有这些词语就这样的表达效果。

(2)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悄悄地跑掉了?”蔡桓公派人去问扁鹊他为什么跑掉了。第一句中用了“觉得奇怪,语言表达,疑问句”这些描写形象,生动表现了蔡桓公疑问的神态;第二句,没有这些词语,只说了重点,没有这些词语就这样的表达效果。

(3)文成公主听说松赞干布死了,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她就在达尤龙真修了一座石屋子住了下来,还咬破了指头,在石壁上写了血书来纪念松赞干布。公主心里难过,没有心思梳妆,右边的头发散了也不理会。因此,这个地方北岸的树木稀,南岸的树木密,两边长得不一样。

文成公主听说松赞干布死了,心里很难过。

第一句中用了“还咬破了指头,在石壁上写了血书,没有心思梳妆”这些描写形象,生动表现了文成文成公主做了一些具体的事情,心里很难过;第二句,没有这些语句,只说了重点,没有这些语句就这样的表达效果。

师总结:长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严密、精确、细致,语意贯通,气势磅礴。短句的修辞效果是短小精悍、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性强,能简明扼要地叙述事实,简洁生动地表现人物、事物的迅速变化,表达作者(人物)紧张、激越的情绪或果断、肯定的语气。长句短句交错,诵读起来,音韵铿锵,琅琅上口,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

四、书写提示

提高书写速度的方法指导:

1、写字时,除了要写工整,还要有书写速度。

2、学生讨论,交流。

(1)集中注意力。

(2)掌握正确的运笔方式。

(3)一句话要连贯地写出来。

(4)书写速度要均匀,不要忽快忽慢。

学生练习书写一段话,老师指导。

五、日积月累。

师:我们再来看下下面的成语,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谁能来给大家读一读这些词语?

眉清目秀亭亭玉立明眸皓齿文质彬彬

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膀大腰圆浓眉大眼

白发苍苍鹤发童颜慈眉善目步履蹒跚

1、小组交流,理解词语的意思。

2、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指导并小结:眉清目秀:形容人容貌清秀不俗气。

造句:这孩子长得眉清目秀,真惹人爱。亭亭玉立:形容女子身材细长。

造句:这些树有的好似窈窕淑女,亭亭玉立。明眸皓齿: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造句:她丰润高挑,明眸皓齿,十分美丽迷人。文质彬彬:是指人的文采和实质配合适当,形容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文雅有礼貌。

造句:小明是个谈吐不凡,文质彬彬的人。相貌堂堂:形容人的仪表端庄,举止大方。

造句:这人相貌堂堂,肚子里却空洞无物。

威风凛凛: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造句:这位平常的日子里威风凛凛的老太爷今天竟像吃了败仗一样垂头丧气。膀大腰圆:形容魁梧粗壮的人。

造句:他身材粗壮,膀大腰圆,像个丰硕的秋冬瓜。浓眉大眼:意思是又黑又密的眉毛,大大的眼睛。形容眉目有神的人。

造句:我的爷爷个子不高,浓眉大眼,显得很是精神。白发苍苍:意思是形容人的苍老。

造句:白发苍苍的邻居张奶奶拄着拐杖,脸上笑得像一朵绽开的菊花。

鹤发童颜: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造句:老爷爷天天坚持锻炼,虽然已年逾古稀,却仍是鹤发童颜,神采奕奕。

慈眉善目: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

造句:小草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仰望着慈眉善目的太阳。

步履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子。

造句:老奶奶躬着腰,手里拄着根拐杖,步履蹒跚的走着。

3、学生读读背背。

4、考一考。

师小结: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人物面部、头发、身材等外貌和神态等的。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了解词语含义的理解,积累运用到写作中。】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怎样抓住重点,复述课文,学会了长话短说,体会不同的句子表达效果不同,还学积累了一些描写人的成语。以后运用到我们的'写作当中去。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在扎实上下了功夫,进行了拓展,并设计了合理的练习形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在“词句段”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让学生根据不同语境造句的环节,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了知识。

2、在“日积月累”的授课中,我通过朗读、讲解,让他们理解词语的意思,背诵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不足之处:

美中不足的是,在讲授词语时,讲得不够详细练习不到位,没有照顾到学困生的接受能力,应该让学生试着造句,因此,有的同学没能真正理解。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让自己的教学有较大幅度地提高。

语文园地八

课题

语文园地八

课型

语文园地

授课时间

1课时

教学目标

1、识字积累,掌握识字的方法和技巧。

2、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复述一件事情。

3、理解,准确概括句子表达意思,长话短说。

4、积累形容人的成语。

教学

重点

1、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复述一件事情。

2、积累形容人的成语。

教学难点

理解,准确概括句子表达意思,长话短说。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这一单元学完了。现在,我们来到语文园地这个版块,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八,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板书:语文园地)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新课教学()分钟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

同学们,学习了这一单元,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和大家交流一下吧?(出示课件2)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________的文章,课文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就像《王戎不取道旁李》是________,王戎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让人深受感动;《西门豹》中,西门豹就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故事两则》中的两则_________故事让我们明白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道理。(板书:完成填空)

2、识字积累

冈——纲()受——授()

建——健()普——谱()

伐——阀()专——砖()

宗——综()具——俱()

(板书:识字积累)

2、理解运用

(1)复述本单元课文中的故事,《西门豹》中重点部分详细复述,体会《扁鹊治病》注意按事情发展顺序的叙述,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

(2)抄写词语,注意不要写错字。

(3)大声朗读书中的句子,思考并概括主要意思,学会长话短说。(板书:复述课文)

缩写句子。(出示课件3)

a、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b、蔡桓侯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跑掉了?”

c、纪昌用一根牛尾毛拴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能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课文内容,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朗读句子,抓住重点,学会长话短说。】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了解词语含义的理解,积累运用到写作中。】(板书:长话短说)

师总结:通过练习,学会理解大意,概括大意,学会长话短说。

3、日积月累。

(1)学生读读背背(出示课件4)眉清目秀亭亭玉立明眸皓齿文质彬彬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膀大腰圆浓眉大眼白发苍苍鹤发童颜慈眉善目步履蹒跚

(2)解释词语:文质彬彬鹤发童颜步履蹒跚(出示课件5)(板书:说说词语的意思)

文质彬彬:指人的文采和实质配合适当,形容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文雅有礼貌。

鹤发童颜: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步履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子。

上面的这些词语可以形容阳光帅气、英俊潇洒、温尔儒雅这样的人。

(3)仿照例句,用下面画横线的词语说一句话。(出示课件6)

A、这孩子长得眉清目秀,连说话也那么文雅,真讨人喜欢。

B、李爷爷年近九十,依然鹤发童颜,身体硬朗。

C、战士们个个威风凛凛,昂首挺胸、迈着坚定的步伐向前走去。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三、课堂小结。(出示课件7)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怎样抓住重点,长话短说,复述课文,还学积累了一些描写人的成语。收获不少呀!

【设计意图:将写法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板书内容

完成填空

识字积累

语文园地复述课文

长话短说

说说词语的意思

教学反思

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在扎实上下了功夫,进行了拓展,并设计了合理的练习形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在“词句段”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让学生根据不同语境造句的环节,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了知识。

2、在“日积月累”的授课中,我通过朗读、讲解,让他们理解词语的意思,背诵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美中不足的是,在讲授词语时,讲得不够详细练习不到位,没有照顾到学困生的接受能力,应该让学生试着造句,因此,有的同学没能真正理解。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让自己的教学有较大幅度地提高。

备课素材

形容人的词语

英姿飒爽,喜形于色,婀娜多姿,国色天资,艳若桃李,花枝招展,秀色可餐,面若桃花,如琬似花,宛如天仙,气质非凡,秀而不媚,喜出望外,察言观色,眉飞色舞,面面相觑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