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欢迎阅读《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精选8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篇1

1、 钝角和锐角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P38~3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战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3、使学生通过看、说、摆、画、互问、互答、互评等活动形式,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会提出问题并运用一定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评价意识。

4、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能辨认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理解锐角和钝角的特征,并能正确画角。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尺、活动角。学具:活动角、尺、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建立概念

找直角的姐姐和直角的妹妹。

出示有锐角、钝角、直角的漂亮房子。

师:这座漂亮房子是“角”的家。今天我们去角的家里作客。你们看!话外音:“嘿!小朋友,我是直角娃娃。你们还认识我吗?”

A:你能在房子的平面中找出直角吗?根据学生说电脑操作演示。

说说生活中哪里有直角。(温故而知新,为学习新知做好充分准备)

B:看,直角的姐姐和直角的妹妹也热情地迎接我们来了。仔细观察,找找哪里的角是直角的姐姐,哪里的角是直角的妹妹。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直角娃娃的生活情境,在感情上贴近儿童,并让学生的在想和说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到有两种角,一种比直角大,一种比直角小)

C:集体汇报。屋顶上的角是直角的姐姐,你为什么说它是直角的姐姐?

屋檐上的角是直角的妹妹。你为什么认为它是直角的妹妹?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把它们都找出来了,其实,直角的姐姐和直角的妹妹也有自己非常好听的名字。直角的姐姐叫钝角,直角的妹妹叫锐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锐角和钝角。(板书课题,标出拼音并齐读)。

操作实践,综合内化做角

1、老师用活动角做一个角,请学生判断。

2、 师:用桌上的纸片、活动角或你身边的任何东西做出三种角。

要求:小组合作,由小组长安排,一个做直角,一个做锐角,一个做钝角。待会儿向组长汇报。比一比哪组做得又快又多。

小组展示汇报。

全班展示。

2、判断角:我会认!P39练习第二题。

抢答。并问学生是怎么看出来的?强调*开的比直角大还是比直角小。比较这些角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归纳: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你有什么好办法吗?或者说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最后一个角是什么角呢?究竟谁说的对呢?像这个角,不能用眼睛很快看出来,我们可以怎么办?这是什么角?为什么?用三角板的直角帮助判断要注意什么?

(从简单到复杂,从直观到操作,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学生探究出量角的方法。 )

3、我们来给角的三姐妹排排队。(板书)你是怎么想的?

(二)画角。回想画角的方法。(先画顶点再画两条边)

要求:画一个锐角、一个钝角和一个直角。并写上它们的名称。比一比,谁画得又多又好。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评价。

老师黑板上来画角,规范画法。强调先画端点,再画两条边。老师画两个,钝角请学生画。

联系实际,应用概念

电脑出示图画。直角一样,生活中可以找到许多的锐角和钝角。欣赏杭州湾大桥。(听说过杭州湾大桥吗?南起宁波慈溪,北到嘉兴市,全长 公里。建立后将成为世界上最长跨海大桥。这是桥梁的主支撑部分。看似简单,这可是凝结了多少桥梁工程师的心血和汗水,设计和施工时角度不能有丝毫差错。)

P37主题图,找一找、指一指三种角,同桌之间交流。

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的锐角和钝角。

当小小设计师。设计要求:应用直角、锐角、和钝角以及所学习过的图形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先构思,再动手画,比一比,谁的图案最美,并给自己的画取一个好听的名字。最后展示作品,评价。

(练习的设计又把锐角和钝角放在了现实的生活中,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着角,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也让学生体验到使用数学的乐趣。)

总结质疑,自我评价

看看书P38~40

我们在“角”的家里作客,你有什么收获?

你的表现怎么样?

还有什么数学问题?和大家交流交流。

课后作业:P40第4题。

板书: 认识锐角和钝角

钝角 >直角 >锐角

比直角大 比直角小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努力让学生在亲身初中中进行自主探索。课堂教学中,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如找角、画角、折角、剪角、评角、应用角、创造角等,使学生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不是停留在机械的理解和记忆之上,而是经历了一个亲身体验和不断反思的认识过程,在“做数学”的活动中,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要改变传统的“传授——接受”模式为“探索——发现”的学习模式。因此,在学习中很多知识我都尽量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学习,去感悟。如让学生给角进行分类这个环节就充分的体现了这个意图,先让学生动手分类,再经过小组合作、积极主动地思考分类的理由,学生自己不知不觉地就找到了要找的答案,表现出了很强的求知欲,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到后来的亲自动手实践量一量的活动中更进一步的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去验证,同学们都积极地去参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37—38页,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九中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实例,建立直角、锐角、钝角的表象。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学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建立直角、锐角、钝角的表象。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三角板一套,各种不同形状的角若干袋,卡通头饰3个。学生准备三角板一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节假日,同学们一定去儿童公园玩过,谁愿意把你都玩过些什么告诉大家?(让学生充分地说。)

师:今天,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去儿童公园去玩玩,好吗?

师:出示教材37页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根据上学期所学的有关角的知识,说说图上哪里有角?哪些是直角?哪些不是直角吗?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交流后谈话导入:你们知道吗?在数学王国里,“角氏家族”有三兄弟,我们已经认识了它们中的老二──直角。你们还想认识直角的弟弟和哥哥吗?今天,我们比一比,看哪位小朋友最先认识它们,并和它们交上朋友!(赋抽象的角予生命,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1.操作体验,初步感知直角、锐角和钝角。

(1)组织学生分组活动:

①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装有各种角卡的袋子,把这些角展开在桌面上,看看你能把它们分成几类?

②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辅导。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生:我们分成了两类:一类是直角;一类不是直角。

生:我们分成了三类:直角三角形是一类,比直角小的分为一类;比直角大的又分为一类。

2.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明确锐角和钝角的含义。

师:比直角小的就是直角的弟弟,比直角大的就是它的哥哥。我们来为它们分别起个名字好吗?

让学生充分交流后引导小结:比直角小的叫锐角,比直角大的叫钝角。

相互讨论:怎样判断一个角是不是锐角或钝角?学生讨论(得出和直角比、用眼睛看等方法。)

3.体验练习:给下面的角填上正确的名字。

投影出示练习题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练习九的1、2题。

2.画一画:请你分别画出一个直角、锐角和钝角。

四、游戏活动

1.折一折,比一比。

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折出不同的角,并相互认一认是什么角?

2.摸摸、猜猜。(分小组活动)

活动规则:把一同学眼睛蒙住,另一同学用活动角掰成不同大小的角,让蒙住眼睛的同学通过用手摸后说出是什么角?其它同学当裁判。然后组内同学交换活动。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六、课外拓展

观察你家的日常用品,看看这些物品上都有些什么角?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38~3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角”、“边”、“顶点”、“直角”的认识,熟悉比较角的大小。力求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大小的比较。

2、在新课的导入中提示一种角比直角大,还有一种角比直角小。从而揭示出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力求以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导思想。在运用板书画一画,学生读一读的方法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理解。

3、实践练习,注重学生知识的的形成过程,从判断推理、寻找发现、到小组合作的画一画、拼一拼、折一折的实践练习,在充分展示学生个体的优势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4、整个过程体现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的乐趣。充分体现生活数学、快乐数学。

教学重点:

1、认识锐角和钝角,并理解与直角的关系。

2、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动手折叠或正确的画出锐角和钝角。

3、围绕生活,通过比赛的方式,巩固理解锐角和钝角。

教具准备:三角尺,纸张

学具准备:学生三角尺,纸张

教学过程:

一、引导入课,复习旧知。

1、复习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关于角的知识。

出示角。根据图例回答这是一个( 角 )

角是怎么组成?请你在图上填出“边”“顶点”“边”

出示直角。这是一个什么?(直角)除了这些,你还知道了哪些知识?小组讨论汇报

2、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两组:一组是移动后完全重合,即相等;一组是移动后不能完全重合,即不等。(第二组可请学生指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3、比较锐角和钝角的大小(注意,此处不揭示出两个角的概念,只当作两个普通的角出现)。采用借助直角的方法完成比较。

二、自主探究,导入新知的学习。

1、出示上海杨浦大桥的情境图,请大家认真观察,在这幅图中,你们能找出角吗?指一指它在什么地方?

2、采用回忆的方式,进一步的加深对新知的认识理解。并进行板书。①、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板书“锐角”和“钝角”)

②、说一说锐角与直角的.关系。(在锐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小”);在回忆钝角与直角的关系。(在钝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大”)

③、按照学过的方法请学生分别在“锐角”和“钝角”字样上方板演两个直角。④、根据概念用不同色彩的笔在一个直角上画出锐角,在另一个直角上画出钝角。以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理解。

⑤、读一读,加深记忆。并在练习本上分别画一个锐角和钝角,教师巡视。⑥、抢答。教师根据锐角和钝角概念的不同说法进行提问。活跃课堂气氛。例:A、锐角比直角()B、比直角大的是()

三、巩固实践阶段,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实行小组活动教学,在合作中完成。

1、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1)请大家用事先准备好的纸片折出一个直角。

(2)请在大家再折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3)请大家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一个锐角、一个钝角和一个直角。

2、自由活动:找一找!

老师带我你们去小海龟的家。瞧!小海龟的家都是由我们学习过的图形组成的,

有锐角,钝角,还有直角。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哪些角是直角?哪些角是锐角?哪些角是钝角?并说出原因。

3、出示两道判断题:(课件板演比较的方法)

A、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锐角? B、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钝角?

4、小组合作完成三部分内容,限制时间。关注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任务、时间的合理统筹。

A、拼一拼。把小组内所有小朋友的三角尺集中在一起,拼出大小不相等的锐角和大小不等的钝角。

B、画一画。以固定点为顶点分别画一个锐角和钝角,

C、折一折。用纸张折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四、总结,深化阶段。

①、小组内讲解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角是钝角?

②、体会,在我们做早操时,经常有两臂的运动,想一想,两臂伸展到什么程度时是锐角,什么程度时是钝角,什么时候又是直角。

五、课堂练习作业:p39第1、2、3题。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篇4

教学难点:理解锐角和钝角的特征,并能正确画角。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三册第37--38页,完成39页练习九中的习题。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7~39页。

二、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点。

②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③使学生通过看、说、画、分、互问、互答等活动形式,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④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对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来认识锐角和钝角。

四、教学难点:能分辨锐角和钝角的.汉字表述。

教具、学具的准备:

课件 三角板 纸卡活动角 彩纸

五、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数学王国里的一位朋友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他是谁呢?(多媒体出示)

配音:嗨!小朋友们,你们还认识我吗?我是你们的老朋友——直角,今天我请你们去我家做客,不过,去之前我想考考大家,你们认识我的这位朋友吗?(多媒体)当你一眼看不出它是不是直角时怎么办?(生:请三角板帮忙)

配音:你们回答得太棒了!欢迎来我家做客。瞧!我的角兄弟们也来欢迎大家了,你们找到了吗?(出示含有锐角、钝角、直角的漂亮房子)(学生踊跃回答,每答一个,教师鼠标指向相应位置,抽象出角)。

师:同学们太棒了,找到了这么多角,你们能根据角的大小,试着给这些角分一分类吗?

(课件显示)

二、自主探究 锐角和钝角。

1、学生拿出角的卡片练习在小组内分类。

2、指名汇报分类方法。

A:分两类一类是直角,一类不是直角。(教师评价:这一组是根据是不是直角来分的,挺有道理的。)

B:按照角的大小分成三类:直角、比直角小的角、比直角大的角.(师:你们觉得哪一类分法更好,为什么?)

3、比较验证直角、比直角小、比直角大。

你是怎样判断一个角是比直角大还是比直角小的?(生到前面实物投影上演示)

4、学生具体说一说如何分?教师多媒体演示。

5、命名引题

师总结:你们真能干,把比直角大和比直角小的角都找到了。其实,比直角小的角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锐角,我们一起来叫它们的名字:“锐角、锐角”。把这种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来大家一起叫它们。今天,我们就和锐角、钝角来个亲密接触!

6、、比较

有一天,锐角、直角、钝角三兄弟为争大小吵起架来,同学们,咱们赶紧帮他们排排队吧。

三、练习

1、师生互动 巩固概念

①师:请同学们拿出你自制的活动角,我来说角的名称看谁摆得又快有对。②师:谁来摆个角,同学们来叫角的名称。

2、找角

①找图片中的锐角和钝角

师:大家都认识锐角和钝角了,下面请大家找一找它们藏在图中什么地方?

(课件展示:毛衣“V”字领、跳高架、双面梯、路灯、剪刀……)

学生指出锐角和钝角藏在哪里。

②找身边的角。

师:我们在图片中能找到锐角和钝角、直角,那么在我们的身边能不能找到它们俩呢?(黑板、桌子、板凳、红领巾)

师:当我们看不出红领巾的这个角是直角时,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判断。

小结:看来像这样用眼睛无法判断是什么角时,我们可以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量一量

③用身体的某些部位表示出直角、锐角和钝角。

3、画角

用不同的方法画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标出名称。

4、创造角

A、拼一拼。用多个三角板拼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B、折一折。用纸张折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自由发言)。

五、作业布置

师:角真美丽,它能创造出美丽的图案。看这一张简笔画吧,它身上有哪几类角?相信你也能用直角,锐角,钝角来创造美丽的图案,课下试试吧!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篇7

【学习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38-40页)

【基于标准】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

【基于标准】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

【基于教材】

通过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并在判断直角的例题中渗透了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用三角板来判断一个角是否为直角。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本单元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所用的方法与上学期是一致的,都是利用三角板中的直角来比较,但比较的重点发生了变化,前者是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而后者是看一个角比直角大还是小。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使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数学交流,另外,直角、锐角和钝角概念的掌握,可以为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奠定基础。

【基于学情】

学生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用三角板来判断一个角是否为直角。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跟上学期一样都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能正确判断某个角是锐角或钝角。

2、能用语言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学习重难点】

1、正确辨认锐角和钝角

2、能根据锐角和钝角的特征说出某个角是什么角。

【教具学具】

课件、三角板、硬纸条、白纸等。

【教学思路】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找一找、拼一拼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评价设计】

交流式评价:通过师生、生生对话交流,在交流中对学生进行评价。

表现性评价: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情况,适当对学生进行点拨。

选择性评价:通过评价样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评价方案】

1、通过课堂观察、提问,检测目标1达成。

2、通过判断、抢答练习检测目标1的达成。

3、通过找生活中的角检测目标2的达成。

【学习流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老朋友,看他是谁?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知道的关于角的知识?

2、导入新课。其实呀!关于角的知识还有很多,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角的知识。(教师不板书课题)

二、在具体情境中探究新知,认识锐角和钝角。

1、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教师出示杨浦大桥图片,学生观察。)师:看屏幕,这是上海杨浦大桥的图片,你能从上面找到一个角吗?

学生观察,到前面指一指。全体学生共同判断。如果学生找不出钝角来,教师可以适当提示。

课件出示在图上标出直角、锐角和钝角。(闪烁提示学生)

师:如果把这些角画下来,会是什么样子的?

(点击出示几何图形的锐角、钝角和直角。)师:把这些角画下来后得到的图形。仔细观察这三个角,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说一说。如果学生说不出有关大小的知识。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它们的大小相同吗?同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看他们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学生比较后回答。

2、认识锐角和钝角。

教师指着屏幕直接讲授:象这样的比直角小的角在数学上叫锐角,象这样的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师:你能说一说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吗?

学生说一说,教师板书: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

3、动手做做看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一个角,做完后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做了一个什么角?(画一画、拼一拼、摆一摆……)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你能说出下面各角的名称吗?

2、抢答。

四、联系生活,拓展新知

出示图片,师:说一说这些物品上哪里有什么样的角。学生找出说一说,集体判断。

师:你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上有锐角,哪些物体上有钝角?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知道了什么?教师联系生活总结结束本课。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