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9-101页例1、例2、例3和做一做,以及练习二十三的1、2题。
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七单元《分数的简单计算》。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分数,并能比较分数的大小,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为他们探究同分母(分母小于10)分数加减法及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奠定了基础。但受整数加减法的影响,学生很可能认为+等于,鉴于这一点,教学时着重引导学生在情景中感知,形成正确表象;在操作中体会,得出正确结论;在交流中明理,认识到分数计算中分数单位并没有发生变化,从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理念,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通过小组合作探索、对比观察,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4、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正确计算。
教学方法
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算理,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以及采用对口令抢答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效、有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复习旧知,夯实基础
⑴、让学生任意说说想到的分数,师随机扳书这些分数:、、……)
⑵、根据板书,用“几分之几里面有几个几分之一”的话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之前已经学过有关分数的知识引入新知,不仅进行了有效的复习,而且由问题引发学生猜测推想,渗透新课所要运用的知识,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
2、巧设情境,生成问题
分吃生日蛋糕的情景:
⑴、小明今天过生日,全家为他准备了生日蛋糕,妈妈将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小明吃了1块,妈妈吃了2块。
⑵、(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小明吃了蛋糕的,妈妈吃了蛋糕的)
⑶、情景存疑:“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
①小明和妈妈一共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计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观操作,理解简单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几何直观,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让学生任意说说想到的分数,师随机板书这些分数。
2.根据板书,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分数里分别包含几个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由学生之前已经学过有关分数的知识引入新课,不仅进行了有效的复习,而且由问题引发学生猜测推想,渗透新课所要运用的知识,为探究新知打下基础。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1.提出问题
(1)出示分西瓜的情境图。
将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哥哥吃了2块,弟弟吃了1块。
(2)从上面的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哥哥吃了西瓜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图片 第1张,弟弟吃了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图片 第2张)
(3)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问题1:哥哥和弟弟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问题2:哥哥比弟弟多吃了几分之几?
问题3:西瓜还剩下几分之几?
……
2.探究同分母分数的加法
(1)教师有意识地选择第1个问题,要求学生列出算式。
(2)同桌讨论: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图片 第5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图片 第6张等于多少?
(3)操作验证答案。
如果出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图片 第9张这种答案,教师不忙于下结论,而再询问:有不同的答案吗?
如果出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图片 第11张这种答案,要追问:你是怎样想的?
集体验证:
(预设)方法1:把○平均折成8份,先涂了2份,又涂了1份,合起来涂了3份,也就是;
方法2: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图片 第13张是2个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图片 第14张,2个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图片 第15张加1个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图片 第16张是3个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图片 第17张,也就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图片 第18张……
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用进行示范。
(4)引导辨析: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图片 第25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图片 第26张的结果为什么不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图片 第27张?
【设计意图】在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时出现了两种思路,第一种思路停留在直观感知层面,第二种思路是根据分数的意义从抽象的加法关系进行分析的。显然,让学生的思维仅仅停留在直观感知的层面是不合理的,这时,要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比较,不要急于在此时的教学中就把学生的思路统一起来,可以在后面的练习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优化。
2.探究同分母分数减法
(1)观察:哥哥比弟弟多吃了几分之几?
(2)猜一猜: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图片 第31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图片 第32张等于多少?
(3)小组讨论: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图片 第35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图片 第36张等于多少?
(4)汇报算法,思路可能有:
方法1;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2份比1份多1份,也就是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图片 第39张;
方法2:2个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图片 第41张减掉1个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图片 第42张还剩1个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图片 第43张,也就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图片 第44张;
……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用演示计算的过程。
(5)讨论:爸爸吃了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图片 第49张,同学们想想,他们一家人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可以用几种不同的结果表示?(1,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图片 第50张)
【设计意图】通过“他们一家人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这一问题的讨论,既巩固练习了前面的分数加法,又为后面学生自学1减几分之几这一环节中对于“1”的理解做好了铺垫。
3.探究1减几分之几
(1)自学第97页例3,把你不明白的问题记录下来。
(2)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说出怎样想的,是把“1”看作多少来减的?
(3)“1”还可以看成分母是几的分数?请写出几个。
(4)巩固练习(指名让学生板演)
1-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图片 第53张 1-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图片 第54张 1-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的图片 第55张
计算并思考,这几道题中的1分别应该看作多少来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确:1在不同的算式中表示的分数不同,意义亦不同。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完成第97页“做一做”第1、2、3题。
(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2题。
【设计意图】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从而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相应的调整,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为组织后续教学打下基础。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你是怎样计算的?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 篇3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9页~100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具、学具准备:
西瓜图片,圆片,方格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
1、填空
1)3/4里有()个1/4 2)2/5里有()个1/5
3)4/8里有()个1/8 4)5/9里有()个1/9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题
展示情境图内容,让学生观察,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分数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分数的加法
1)让学生借助学具计算:2/8+1/8
2)学生交流
请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
3)教师用教具演示2/8+1/8的过程。
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
2、教学分数的减法
1)用教具演示从5/6里减去2/6的过程
2)让学生说出教师演示的过程
3)让学生根据教师演示的过程列出算式
4)提问:5/6表示几个1/6?
2/6表示几个1/6?
5)引导学生说出算理并计算
3、教学例3
1)出示1个圆片
整个圆可以用几表示?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
2)用教具演示减的过程
3)让学生说一说演示的意思。
4)学生根据演示列出算式1—1/4=
5)让学生计算
6)全班交流
请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4、学生先探讨,然后师生共同小结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5、练习
教科书第100页的1、2题
三、作业
教科书第101页的1、2题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
2、通过交流,总结,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
3、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
4、使学生能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分数的简单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在分数加减法中,分母相同时,分子相加或相减;
2、在加法中,和的分子和分母相同时,可以写成1;
3、在减法中当被减数为1时,可以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减。
学情分析
简单的分数计算,看似简单其实不简单,要让每位学生都明白其中的算理,那就是真的不简单。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
1、打开PTT,让同学们回答屏幕上的问题,复习之前学过的内容。
(1)4/9里面有()个1/9,5/6里面有()个1/6。
(2)3个()是3/7,5个()是5/9。
(3)()个1/3是2/3,()个1/7是3/7。
(4)5/8里有()个(),4个1/4是()。
(5)1=4/4=()/8=3/()=6/()=()/5。
(二)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好,老师买了个大西瓜,我把它平均分成了8份,那么每份是这西瓜的多少了?
学:八分之一。
师:真不错,哥哥吃了这西瓜的八分之二,弟弟吃了这西瓜的八分之一,问:他们一共吃了这西瓜的几分之几了?你能否用数学算式表示出来吗?大家试着写一写、做一做。
师:先提问一些学生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引导学生"2/8+1/8=3/8"可分解成2个1/8加上1个1/8等于3个1/8。然后板书,让同学们齐读。
师:屏幕展示:长方形的六分之一与长方形的六分之五刚好凑成这个长方形。问:谁能用数学算式表式出来?引导学生正确表达出来。然后,老师板书"1/6+5/6=6/6=1"问同学们你们从这两个式子发现了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下。
学生:分母相同,只要把分子相加,和的分子分母相同时可看做是一。(引导学生得出概念)
师:让学生齐读并抄写在课本例题1上,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做练习,巩固知识,讲评。
师:刚才我们学了分数的加法,现在我们来学习分数的减法。屏幕展示:解释长方形的六分之五去掉六分之二等于六分之三。老师板书"5/6-2/6=3/6"问同学们你们从这个式子发现了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下。
学:分母相同,可以把分子相减。(引导学生得出概念)
师:让同学们齐读,并抄写在课本例题2,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做练习,巩固知识,讲评。(练习最后一题是1-1/4=?这道题可能同学们都不太懂得,那么现在老师来帮大家解决好吗?)
师:屏幕展示:解释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分每一分视这个圆的4/1,拿走一份剩下3/4。板书:"1-1/4=4/4-1/4=3/4"问1还可以看做几分之几呢?
学:积极回答。
师:同学们学得好快呀,你们真聪明,在减法中当被减数为1时,可以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减。要求同学们抄写在例题3上。好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同学们做练习,反馈。
师:对今天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参与了许多活动,重点学的是什么内容?计算分数加法要注意什么?减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