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幼儿园小班数学《点数全家福》教案(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数学《点数全家福》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描绘全家人在一起的感人场面,表现人与人、动物与动物、动物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
2、能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去创意画面中素材之间的关系,画面美丽动人。
3、感受亲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分析】
父母和孩子割不断的亲情,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感情。全家福的画面,总是洋溢着爱的气氛,散发着幸福和温馨。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全家之间都存在着这份纯真的感情。全家福是非常广义的概念,在表现时不光限制于人和动物,可以画自己感动的一个场面。在上课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以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为出发点,使学生画出自己想画、乐画的内容。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如何表现全家福的场面。
【教学准备】
挂图、铅画纸、水彩笔、彩纸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方案一
1、 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分析。在自己欣赏的作品中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
(一)你喜欢的这幅画与其它画有什么不同?
(二)画面表达了什么意思?你领悟到了什么?用一种动作、表情来评价你喜欢的画。
方案二
1、 出示一张纸引导学生欣赏分析,谈自己的感受,在纸上画图案再引导生分析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并把纸撕掉,请学生说出自己生活中相类似的事情。
2、 请学生把自己的感受用线条、图形或一个动物、人物来表达出来。
3、 出示剪纸作品,引导生分析画面的组成,并给画起题目,引导生分析制作方法。
4、 出示由字母组成的全家福的题目,通过欣赏题目的组成,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板书:
(二) 讲授新课
1、“书中出示了许多全家福的照片,想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作品呢?”同桌讨论,教师行间巡视。
2、欣赏书本中的`范画,选择喜欢的一幅。(可以用故事引入这个环节)
如:《全家郊游》这幅画描绘了兔子一家郊游时的情景,各种兔子的形象活泼可爱,动态不一,高矮兔子的配合使画面更加地饱满,兔子的形态相互辉映,在颜色上以黄色为主突出画面的宁静之美。中国河南民间艺术《八戒抱子》,把八戒可爱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在表现形式上利用了陶瓷,设计上让八戒左右手各抱一只小猪,使整个形象更加生动……
3、让学生表演书本中的范作,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同时在黑板上准备一张铅画纸,适时把自己的感受画到黑板上。
4、老师选小老师来上课,让学生自己扮演角色,通过问、说、讲、演等过程使学生能很快掌握画全家福时的注意点,如:大小关系,物体的穿插、颜色的搭配等。
4、学生构图,思考自己要表现的内容及表现的方法。
5、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构思,同时组织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构思。
(三)布置作业
画一幅全家福的画。
学生完成作业,教师行间巡视。
(四)评讲作业(根据课上情况进行评讲)
1、学生自己推荐作业,到讲台前讲述自己的作
画过程及自己的构思。
2、把选出的优秀作业进行全班性的传阅。
3、请一些学生分析。在被评讲的作业上画自
己喜欢的图画。
4、用说、讲、演、唱等方式评讲好朋友的作业。
(五)小结
(六)板书
幼儿园小班数学《点数全家福》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并感知故事的特殊幽默感。
2、感受人物性格与动物形象之间的象征关系。
3、尝试想象并画出自己家庭成员的脸部特征。
活动准备:
故事:《我家是个动物园》。
故事中人物各种图及添画用的画纸,画纸上有动物头像的轮廓线。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教师出示故事中“祥太”的头像图片。
2、t:今天我们中一班来了一个小客人,瞧!就是他,他叫祥太,他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他的很奇怪的一家人,我们来一起听一听他所介绍的这么奇怪的一家人吧!
二、教师边讲故事边添画,与幼儿讨论故事中人物的`特点,重点寻找一个人物和一个动物之间的相像之处。
1、教师出示祥太的图片开始讲故事。
(1)、t:“我叫祥太,是个小男孩,其实呢……我是一只小猴子,……”教师出示猴脸的轮廓,在猴脸的轮廓中画出祥太的特征:短发,戴帽子等。
(2)、出示爸爸的图片。t:这是我的爸爸,其实呢……他是只大狮子。……”教师出示狮子的轮廓,在狮子的轮廓中画出爸爸的特征:头发乱蓬蓬等。
(3)、出示妈妈的图片。t:这是我的妈妈,其实呢……她是一只大浣熊。……“教师出示浣熊的轮廓,在浣熊的轮廓中画出妈妈的特征:长发,戴首饰等。
(4)、接着按照故事的内容,分别出示爷爷奶奶妹妹金鱼和曾祖母的图片,边讲故事边在准备好的动物的轮廓中添画出人物的特征。
2、感受人物与动物形象之间的象征关系。
(1)、t:为什么祥太说自己是猴子呢?为什么爸爸是狮子?
(2)、t:为什么妈妈的浣熊?为什么爷爷是长颈鹿?
(3)、t:为什么奶奶是狐狸?为什么妹妹是兔子?为什么曾祖母是猫头鹰?
(4)、幼儿集体讨论。
(5)、教师总结:“因为猴子喜欢吃香蕉喜欢爬树,祥太也喜欢吃香蕉喜欢爬树,所以祥太说自己是猴子,爸爸喜欢吃肉,早上脾气不好头发总是乱蓬蓬的,狮子也喜欢吃肉,头发也总是乱蓬蓬的,所以爸爸是狮子,妈妈……。”
3、请幼儿来说一说自己及自己的家人像什么。
(1)、t:我们小朋友也有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那么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像什么呢?为什么?
(2)、幼儿集体回答。
三、画一画,说一说。
(1)、t:有的小朋友说自己像大公鸡,有的小朋友说自己像小猴子,还有的说爸爸妈妈像猪,那我们按照这些特征来画一画,可以画自己也可以画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等,画的时候可以先画出这个动物的外形,然后再画上自己或者爸爸妈妈的特征,画好之后可以和旁边的好朋友来说一说我画的是谁?为什么是这个动物?
(2)、幼儿画一画然后和其他幼儿说一说。
四、活动结束。
幼儿园小班数学《点数全家福》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画人物的半身像,能合理分布画面。
2.通过说说画画,感受家庭中浓浓的亲情。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难点: 能够利用线条绘画出全家福的半身像,能够合理分布画面。
活动准备:
⒈投影仪、全家福照片。
⒉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⒈导入——出示全家福。
出示全家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班级幼儿的全家福照片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⒉看看、说说我的`家庭。
师:这是谁家的全家福?
师:他们拍照的位置是怎么样的?
师:身高有什么不同?脸型有哪些区别?
师:如果让你画你的全家福,你先画哪里?
小结:我们先从头部开始画,然后画身体,先把整个身体大的部分画下来,再画小的部分。
(根据照片的内容,幼儿进行观察讲述。主要是从站位、身高差距、一些表情出发。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为下个环节的绘画进行铺垫。
⒊教师示范。
教师进行示范:要求:先想好头部的位置应该怎么摆放再进行绘画。
(美术活动不一定要进行示范,一旦示范之后幼儿就会模仿老师的绘画内容进行绘画。这个活动还有一个难点是绘画内容的布局,教师在进行示范的时候没有把每一个绘画细节都讲述的很清楚,而是重点示范在绘画时如何掌握布局。)
⒋幼儿操作。
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不敢大胆绘画的幼儿,能够大胆的运用线条进行全家福的绘画。
(因为前面几个环节的铺垫,幼儿在绘画的时候,教师可以看出幼儿能够大胆进行绘画,很少有孩子在绘画时犹豫或者是不愿意动手。)
⒌欣赏作品。
请部分幼儿进行介绍自己的作品,对于勇敢介绍的幼儿,教师进行鼓励。
效果记录:
这节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人物的布局这一块我是作为活动的一个难点,也利用了全家福的照片。这个环节让幼儿观察讲述照片中人物头部高低和位置。在绘画时指导他们先从三个人物的头部画起,帮助了幼儿在整个画面的布局,我认为他们的绘画作品还是相当不错的。活动中还有一些小的细节,例如照片欣赏的时候,我们是一张一张进行,有一些细微的观察比较,可以几张图片一起展示,幼儿更能细致的观察比较。
幼儿园小班数学《点数全家福》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点数五以内的数量,并能说出总数。
2、学念《数数歌》,学习用相应的点数表示总数。
活动准备:
1、全家福PPT
2、幼儿用书第一页
3、小兔、小猫、小老鼠、小鸭图片。苹果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设 计 意 图一、小兔分苹果,复习手口一致点数五以内的`数量。
1、创设情景《小兔分苹果》,引出主题。
2、请个别幼儿上来帮小兔分苹果,大家帮他数数看分的对不对。
二、闯关游戏《数数我家有几口》,学习手口一致点数五以内的数量,并与相应的点数相对应。
1、个别幼儿回答,请全体幼儿一起手口一致点数验证。
2、家里有几个人,就可以用几个点来表示。初步了解数量与点数的对应关系。
3、教师总结,鼓励幼儿在幼儿用书中运用手口一致点数的方法完成练习。
4、对于程度较差的幼儿教师鼓励运用《数数歌》手口一致点数。
三、幼儿操作,巩固手口一致点数五以内的数量。
1、 翻到幼儿用书《数学》第一页,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成第一题。引导幼儿了解该练习的操作方法。
2、教师点评,运用《数数歌》进行校对,进一步加深对数量与点数对应关系的认识。
创设小兔分苹果的情景,引导幼儿在情境中复习手口一致点数。
幼儿园小班数学《点数全家福》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2.知道不同的家庭中成员的数量会有差异。
二、活动准备:幼儿全家福一张,幼儿操作材料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谁的全家福
1.依次出示家庭成员为3个、4个、5个的全家福照片,引导幼儿猜猜是谁的全家福。
2.呈现幼儿的头像,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分别说出每张全家福中家庭成员的总数。
(二)我家有几口
1.幼儿分组到主题墙上拿取自己的全家福照片,指着照片上的`家庭成员数一数共有多少人。
2.在黑板上出示数量分别为3、4、5的圆点卡片,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家庭成员的数量,将全家福放到相应数量的圆点卡片下面。
(三)谁家的人口多
1.全家福上都有谁?
2.幼儿观看重新排列的全家福,比一比谁家的人多,谁家的人少,哪些是一样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