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金蝉脱壳》优秀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蝉脱壳》优秀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课文以“金蝉脱壳”为题,告诉我们写的是金蝉怎样脱壳的事情。
如作者所说,“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所以,作者观察最仔细,描写最细致。我将这一段文字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找句子、画词语、读文字、填表格、作复述等多种形式,具体感悟课文内容。这样做,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2.学习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金蝉脱壳”的全过程,使学生从中感悟到事物的发展的缘由,从而加深学生对事情发展有“感悟奇特的情景”。同时对事物的观察掌握好的方法,即(1)要仔细观察;(2)要有重点地观察。
学情分析
1、所教学生缺乏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也欠缺,没有主动去发掘问题的所在,都是等待老师的提示或引导才能慢慢有所领会。
2、由于学生的年龄段原因,对事情的深层次分析未能透彻和领悟,如观察“金蝉脱壳”之时,对“蝉尾出壳”的情景没能仔细观察。从而无法分享作者探究成功后的喜悦,也不容易知晓金蝉脱壳的秘密。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难点: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蝉脱壳》。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一课文。
2、交流蝉的资料。
二、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怎么按顺序来写的?
2、出示:“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交流一下阅读感受。(小组学习)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3、 总结全文:
你看,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么细致入微呀。
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
四、布置作业
小练笔: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写下来。
《金蝉脱壳》优秀教案 篇2
《金蝉脱壳》优秀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金蝉脱壳》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蝉脱壳》优秀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5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田字格中生字“柿、搜、颜、椒、配、协、趴、恢”,认识绿线中生字“籽”。理解词语“柿子树、搜索、枝丫、颜色、花椒籽、配合、协调、恢复、抽搐、依依不舍、趴在、枝繁叶茂”;
3、了解掌握金蝉脱壳的过程和特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4、通过有感情、有重点地品读,引导学生认识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以及树立探索大自然的志向;
5、了解掌握课文的表达方法,理清表达顺序。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和特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3、指导背诵4、5两个自然段。
教学难点:
1、掌握课文表达方法,理清表达顺序;
2、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以及树立探索大自然的志向;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蝉的图片和资料;
2、查成语词典,理解“金蝉脱壳”的意思,搜集有关三十六计“金蝉脱壳”的历史故事。
教学过程:
一、由生活情境导入课题,激发学生自读,整体感知课文的兴趣。
1、夏天刚刚过去,在夏日里蝉给我们增添了不少的生趣,大家捉过蝉、捡过蝉壳吗?能把当时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听,让我们分享一下当时的快乐吗?
(师生进行简要交流,激发学生再现当时情景,提醒学生注意表达。)
2、那你们知道蝉是怎样脱壳的.嘛?
(如果学生知道,让其简要说说。)
3、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地了解蝉是怎样脱壳的。
4、板书课题:金蝉脱壳
(1)齐读课题,正音。“壳”在这个成语里读“qiào”。(出示“壳”的另一种读音“ké”,并组词“贝壳、外壳”。)
(2)理解“金蝉脱壳”这个成语的意思。
(本意指寒蝉在蜕变时,本体脱离皮壳而走,只留下蝉蜕挂在枝头。比喻用计逃脱而是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5、激发学生自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兴趣。
请大家带着下面两个问题自读课文。
(1)划出文中生字新词,自读理解。
(2)课文中描写的脱壳前的蝉是什么样子?他是怎样脱壳的?脱壳后又是什么样子?(划出相关语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生进一步完成自读要求。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
①借助拼音自读;
②指名读,正音;
③齐读。
(2)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①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②齐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感知课文内容。
(1)我们的课题是“金蝉脱壳”,文中哪些小节是写“金蝉脱壳”的,再读课文,用“△”标出。
(2)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来写“金蝉脱壳”这一过程的?
(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
(3)谁来说说,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感受?
(神奇或奇特动人)
(4)那你觉得那部分内容最为神奇?(脱壳中或脱壳后)。我们今天的学习就从你们最感兴趣的部分开始吧。
三、学习4、5自然段。
(一)脱壳中(第4自然段)
1、板书“金蝉”,刚爬上树的蝉是什么样子?——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的亮光。
2、这金蝉是怎样从坚硬的壳里慢慢爬出来的,快速找到课文描写这情景的小节,读一读,感受一下。
3、蝉在脱壳时肯定不是一下子就从壳里爬出来,请同学们轻声读第4自然段了解它脱壳的顺序。
4、交流金蝉脱壳的过程。
背露出来→头钻出来→脚出来→身子慢慢地活动→蝉尾出壳
抽搐裂开 蝉尾:抖动、伸着
极淡的绿色、深绿色 上半身:仰、扑
前脚:抓、抽
5、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二)脱壳后(第5自然段)
1、自由读,金蝉脱壳后又有哪些变化?最让你惊奇的是什么?
2、交流。
刚出壳的蝉儿的样子:除了、全身、翅膀
发生奇迹般的变化:翅膀→肚子→身上的颜色→翅膀→触角
3、指导朗读。
四、总结本节课教学,指导学生课下预习重点。
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最感兴趣的部分,了解了金蝉脱壳的过程,感受了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那么,作者还写了哪些内容呢?你对“蝉”以及“金蝉脱壳”这个成语还有那些了解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与探讨。
《金蝉脱壳》优秀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结合课文理解生字新词。
2、通过有感情地品读,引导学生认识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以及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志向。
3、通过对重点段的品读感知,掌握金蝉脱壳的过程和特点。
4、理清表达顺序,感知课文的表达方法,能准确地背诵4、5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脱壳的过程,感受自然的神奇及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引入生活情境,整体感知文本
1、夏天刚刚过去,在夏日中蝉给我们增添了不少生趣,我们是农村的孩子们,恐怕都捉过蝉,能把当时捉蝉的情境给大家讲一讲,让我们分享一下当时的快乐吗。
2、师生进行简要交流,激发学生再现当时的捕蝉场面。
3、你们知道它是怎样脱壳的?(如果生知道,让其简要说)
4、那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地了解一下蝉是怎样脱壳的。
5、板书:
7、金蝉脱壳
读题,正音。(除在这个成语中读“qiao”其它都读“ke”。)
理解这个成语的.大体意思。
6、激发自读,整体感知课文
A、我们课文中描写的这个蝉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脱壳的呢?请大家默默地朗读,边读边感知。
B、学生带着问题默读一至两遍感知。
二、正确流利朗读文本
1、刚刚大家通过自己的默读,相信对蝉是什么样子,以及是怎样脱壳的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了,现在我们主要的任务就是能把书读得正确流利,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A、划出自己感觉陌生的字词,读准,并结合课文理解。
B、一句一句朗读,读准每一句,达到流利通顺。
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节节过关,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书,并能让绝大多数人读得正确流利。
三、理清文本结构,感知文本内容
1、我们的课文题目是“金蝉脱壳”,课文的哪些小节是写“金蝉脱壳”的,再读默读课文,标出。
2、与生简要交流,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内容结构。
四、指导写字,完成习字作业
1、引领学生仔细读字,体会字的间架结构。
2、有重点地指导一些字。
3、学生完成习字作业,教师再有针对性地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