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小学一年级语文《要下雨了》教案设计(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语文《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了、不、太、也、左、右”6个字。认识笔画“乚”和4个偏旁“心、
2.认识句号和句子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懂得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主动提供帮助
教学重难点:
①`认识生字识记字形认读字音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投影
课程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学习认读字。
一.导入新课
大家见过蘑菇吗?蘑菇的形状像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蘑菇帮助飞虫的故事。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领悟课文内容。
三.学生练习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音
四.学习生字
1.出示
xiǎng dǎ wèi sǎn zài qián miàn hòu hái shì
想打为伞在前面后还是
2.小组内互学并讨论方法
①联系实物想象,识记“伞”。
②用比较法记“左”“右”“不”“还”“后”“在”
③用顺口记“为”:点撇横折钩,最后一点在里头。
3.从课文中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词义,并读带有生词的句子。
4.指读生字,扩词训练
5.巩固练习
①小组进行抢读字卡游戏
②继续扩词
五.继续练习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生字
一.检查复习
1.读字卡
2.指名读生字生词
二.指出本节课要学的生字
1.le bù tài yě zuò yòu
了不太也左右
2.观察字的各笔画位置,说说怎样写好这个字
3.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书写,教师相机辅导
5.投影比较生字,指出优缺点
三.学生书写生字
四.抄写词语
五.作业:抄写生字、生词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练习说话.
一.检查复习
1.默写生字及生词
2.指名读课文
二.认识句号和句子
1.出示“下雨了,下雨了,蘑菇想为飞虫打伞。”
2.思考: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写完后的标志是什么?
“。”句号
句子后面画句号,表示一句话,一句话能说明一个完整的意思。
3.数一数这篇文章共有几句话?
三.说一说蘑菇为飞虫打伞都打在什么地方?请画出方向词
板书:前后左右
四.再读课文说说蘑菇是个怎样的孩子?那当你看到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怎么办?
五.练习背诵课文
六.想一想:你能用“前、后、左、右”说几句话吗?
七.作业
请你说说自己家住的位置,学校的位置等,最好说别人没说过的。
小学一年级语文《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篇2
一、概述
1、课题来源:人教版教材小学语文小第二册16《要下雨了》
2、所需课时:3课时
第1课时:初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认识部分生字、词,能够利用词语说句子。
第2课时:随文继续学会部分生字新词,知道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有“鱼游水面” “燕子低飞”等,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3课时:了解下雨前还有哪些自然现象,扩展延伸。
课前透视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介绍了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读来饶有趣味。通过小白兔去河边田边两次奇怪疑问,最终明白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的原因,使学生知道通过观察小动物“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等异常表现也能预测天气变化,也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学习这篇课文,要注意三点:一是抓联系理解课文内容,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雨前动物行为的变化与雨前气候状况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注意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习惯;二是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来体会、揣摩语言形式的表达效果;三是抓朗读训练,以读促理解,特别是对话,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的朗读训练要到位。
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留心观察下雨前的天气及物候变化,并做好记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由于以前教学始终把识字和朗读放在重点,所以学生在这方面能力有所提高。本课合体字居多,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规律或熟字带偏旁的方法自主识字。对于朗读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方法迁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
二、教学目标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鱼游水面,燕子低飞”这些自然现象是夏秋季节快要下雨的征兆。初步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2、能够注意到写字姿势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指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进一步掌握和体验识字的方法。
2、能够通过创编故事的方法,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意见或看法。
3、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将生字识记方法或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结合图片和语境理解新词的意思,会用“奇怪”说话。
2、 学会本课的12个认读字,会写“吗”、“吧”等6个生字和组成的新词,书写端正整洁,笔顺正确,间架结构规范。
3、 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 以课文为范例,自主阅读课外学习资料,丰富表象。
5、 结合个人感受,自主创新写作出小故事。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使学生知道“鱼游水面,燕子低飞”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
2、教学难点:通过对话的朗读体会,知道下雨前“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的原因。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1、对于本课生字,部分学生在课前就能够认读,其他学生也能够认读部分。但是生字的书写,大都比较生疏。
2、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课文学习,编写小故事。但在这一点上,学生之间存在较大能力差异。
3、学生能较好地接受活泼有趣、直观形象以及贴近生活实际的知识。
4、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出有个性的学习方法,部分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有较好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5、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但教师需要创设有趣的活动情境,促进学生的投入程度。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启发式、自主、合作、探究式。
六、学习资源
1、录音、投影、生字卡片。
2、图片:小白兔、小蚂蚁、小燕子、小鱼儿。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认识部分生字、词,能够利用词语说句子。能够正确
流利的朗读课文。
课前预习:
1、完成预习任务:圈画生字、读读认认
2、用前面学过的方法认识、记忆生字。
3、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
1、出示课题“要下雨了” ,比较读题,发现要字加与不加有什么不同?
提问比较:“要下雨了”与“下雨了”意思有什么不同?(“要下雨了”说的是将要下雨了,“要”是将要、快要的意思;“下雨了”是说雨已经下来了。)
2、下雨前有哪些特别的现象?我们来学习课文。
【初读课文,自学指导】
(一)、听录音,边听边特别留心生字的读音。
(二)、提要求:读生字词时,要求读准字音。
(三)、出示生词新句:
1、山坡、割草——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直——弯)
2、闷——天气很闷。
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1)自由读,说说应该把哪个词说成重音?
(2)闷得很——也可以说很闷很闷,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3)假想:捏住鼻子,闭上嘴巴、眼睛试着沉入水底,体会透不过气来的难过,与透了气以后的轻松。
(4)再读:“闷得很”难过“透口气”轻松快
(5)要下雨了:因为要下雨了,所以闷得很,透透气,游到水面上来了。
(6)多音字:闷 ——闷热、闷闷不乐
3、伸腰、大声喊、潮湿、捉虫
(1)用动作理解“伸腰、大声喊”
(2)反义词:潮湿——干燥
(3)虫的书写
(4)出示句子,练习用“因为??所以??”说话:
“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粘上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5)句子训练:书上71页读读说说
3、消息——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蚂蚁。(谜语识字:告)
4、消息、搬东西——注意轻声
5、篮——字理配图讲解
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
6、哗哗哗——引导读出下雨时的'声音,比较春雨的声音“沙沙沙”
(四)、巩固生字:坡、割、伸、喊、消、阵、哗、潮、湿、闷、虫、搬、篮
【通读课文】
1、自由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1) 这个童话写了小白兔和( )、()、()的对话,从对话中,小白兔知
道天( )。()、( )和( )知道要下雨了。
(2) 在文中找一找,“要下雨了”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在书上用铅笔画出来,并且看
一看是谁说的?
(3) 课本剧表演:
小组内1人陈述课文,1人扮演小白兔,1人扮演小燕子,1人扮演小鱼儿,两人扮演蚂蚁(也可两组合作)。
2、指导书写: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知道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练习用“要下雨了,(谁)(怎么样)”说话。
3、指导学生用“看、读、议、读”的方法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进行句式练习。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下雨前一些动物活动的原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小动物头饰。
课前预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给要写的字注上拼音,并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我能正确书写下面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新课。
1、上课了,我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你看到什么?知道了什么?(出示雷雨图片)
2、引题,齐读课题:要下雨了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是的,要下雨了,请同学们打开书,到68页。
1、自学提示:指导画批——正确、名字
(1)、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中有哪些小动物?圈出他们的名字。
①课文中有哪些小动物,板书贴图:小白兔、小燕子、小鱼儿、小蚂蚁
②用一句话说说:谁知道要下雨了?
(2)、思考:课文中有哪些小动物?用——画出他们的名字。
(2)、看着课文中的拼音,把1—3自然段读正确。
(3)、用()画出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对话。
(二)、学习1—3节。
1、那么,下雨前,正在割草的小白兔有什么感受?
3、读1—3节。(板书:读)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1)学习生字:闷、坡、割、伸
(2)理解“割”:看图——割草、收割、切割
(3)指名读第一段。
(4)教师引读第二段: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学生读)。
(5)小燕子飞得很低,小白兔奇怪地问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学生练习朗读小白兔喊叫的句子,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大声喊”和句尾问号。
(6)指名读第三段,然后逐句以问引读:
①教师指第一句问:燕子边飞边说——
②小燕子飞不高是什么原因呢?——(学生接读第二句)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③教师板书:捉虫子,学习生字“捉”,练习朗读句子。(板书:议)
(7)朗读第三段。
4、利用句式进行说话训练,小结内容。
要下雨了,小燕子()。(板书:燕子低飞)
6、指导朗读。(板书:读)
7、小结学法——读、画、议、读
(三)、学习4—6节。
1、出示“是要下雨了吗?”请学生读。小白兔听完燕子的话,相信了吗?书上这句问句该怎么读呢?
比较句子:(1)要下雨了。
(2)是要下雨了吗?
指导朗读句(2)。
2、不相信要下雨的小白兔是怎么做的?同学们先自己读读四到六段,然后同座位分角色读一读。
3、汇报
①小鱼游到水面上来的原因是什么?(板书:透透气)
②句式练习:要下雨了,小鱼()。(板书:小鱼游到水面)
③指名练习分角色朗读对话。
4、看见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听了燕子和小鱼的话,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大家读读下面几段课文就知道了。
(四)、学习第七节。
小学一年级语文《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篇3
一、细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分段读。
2.小组合作,讨论:这篇课文读懂了什么?有不同标记画出小白兔与小动物们的对话。
3.课件演示小白兔与小燕子对话情景。
A.指名读,并评议。
B.师指导读“…呢!”句子。
C.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D.表演读。
4.课件演示小白兔与小鱼、蚂蚁对话的'场景。
A.指名读,并评议
B.男、女生分角色读。
C.同桌互读对话,互相评议。
D.学生自由合作读。
5.小组合作讨论:听了小动物的话,小白兔是否相信天真的要下雨了。
6.师引导学生体会,说出小白兔心理变化过程。
7.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头饰)
二、指导背诵课文
1.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2.表演童话剧:《要下雨了》
三、拓展延伸
学生谈一谈哪些动物在下雨前有异常的活动。
四、布置作业
把这篇课文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16要下雨了
燕子低飞
小鱼游到水面
蚂蚁搬东西
小白兔……
小学一年级语文《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吧、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在有史以来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提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要下雨时的一些自然现象吗?(生自由说)好,今天我们一来看看课文里是怎么说的(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理解课题
1题目讲的是什么时候的事?
2“下雨了”和“要下雨了”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
三朗读课文认读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的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时不加字不减字,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阅读情况:“小老师”领读生字
四观察图画
1课文中有几幅图?
2小白兔在下雨前看到了什么?(边讨论边板书)
五理解课文内容
1哪几自然段的说明下雨第一幅图画内容?(指名读)
2图上画了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
3从课文中你能读出小白兔在干什么?(第一自然段)
A“闷”是什么意思?(空气潮湿或不流通时,引起一些不舒服的感觉,让学生回忆下雨前紧关窗户的感受)板书:天气很闷
B谁能用“——正在————-呢?”这样的句式说话?
4从课文中读出描写小燕子的段落(二三自然段)
A小白兔看见燕子从它头上飞过就大喊(指导朗读)为什么要大喊??
B读小燕子的话
C说燕子低飞的原因:要下雨了翅膀沾了水珠飞不高捉虫子
5是要下雨的吗?小白兔在前面的池子里又看到了什么呢?
朗读4——6自然段
看第二幅图
1“是要下雨了吗?”说明什么意思?(小白兔对燕子的话半信半疑)
2小白兔怎样问小鱼?(跑过去)为什么跑?(对燕子的话半信半疑,想让小鱼证实)
3从哪儿看出小白兔的心情急切?(用了2个小鱼)
4读小鱼回答小兔的话
5从小鱼的'话中你知道他瘟神么游到水面上吗?
6听了小鱼的话小白兔怎么做的?
朗读第7自然段
看第三幅图
1蚂蚁们在干什么?(忙着搬家)
2从大蚂蚁的话里,你们想想:大蚂蚁的早就知道要下雨的消息还是刚知道的?
朗读第8自然段
小白兔从开始的半信半疑到听到小鱼和蚂蚁的话后态度有了转变吗?从那些词语可以看出?
(“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加快步子往家跑”“一边跑一边喊”)
看第4幅图齐读最后一段
“大雨真的下起来了”中的“真的”说明什么?
小结拓展:课文通过小白兔和燕子小鱼蚂蚁的对话,讲述了下雨前常见的一些动物的活动现象,你们还知道呢写现象吗?
板书:
小白兔感到很扪
小燕子低飞
16要下雨了小雨游到水面上来
蚂蚁往高处搬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教师出示生字卡,指明抽读,出示生字卡检查读音并组词
二分析字行并记忆
1小组交流用什么方法记忆生字
2说说识字方法
A熟字带生字记忆:池—潮—湿悄—消吃—喊门—闷
B熟字加偏旁:申—伸车—陈华—哗皮—坡害—割
3猜字游戏
三指导书写
1描红找相关笔画
2教师范写
3学生临写
4同桌互评
5展示
四课堂作业
1看偏旁写字
口( )( )( )( )( )
2读句子,加标点
A是要下雨了吗( )
B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
C天气很闷( )
五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