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儿歌《四季》教学反思(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儿歌《四季》教学反思 篇1
《四季》是一首琅琅上口的儿歌,通过描述一年四季的代表性事物,生动的表现出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景色。下面是我对《四季》这首儿歌的教学反思:《四季》这篇课文中采用了排比的形式,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亲切生动,读起来很顺口,能引起小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同时课本中的四幅插图形象生动、色彩明丽,对小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很有利。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巧用教材,活用教材”,落实新课标中“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这一教学理念。
1、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创设情境引导孩子去读《四季》:带着拼音跟生字宝宝打招呼、去掉拼音开火车读、摘桃子游戏。在读的过程中汉字不断地自然复现,每次的出现又有一定的层次随语言环境整体自然复现,无意中使汉字得到巩固。
2、课堂上我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了一个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一开始我创设情境,介绍大自然妈妈以及四位漂亮的女儿,激发学生学习《四季》的兴趣,进而欣赏春夏秋冬的四幅图,欣赏图片;接着让学生读准读通《四季》这首儿歌,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个季节和喜欢的理由,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情感体验拉近与课文之间的距离;最后学文时让学生学会了两种朗读方法,想象读和表演读,这样能让学生很有兴趣的读,在读中又能掌握了朗读的方法。
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我在上《四季》时着重从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一是在识字时让学生利用生字魔方小组合作学习生字,然后全班交流总结方法,对识字方法进行总结,并板书,如编儿歌,加一加,形象识记等方法。二是在指导课文朗读时,让学生先观察教师朗读时的表情,然后总结,这就是想象读;接着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演,并告诉大家这是表演读。设想得总是比较好的,实际操作时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学生第一次到多媒教室上课,比较新鲜,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在学生开火车读生字时,居然有个学生不敢站起来读,这让我觉得很为难。由于课堂没把握好,预设中有一个环节没来得及进行,即以说促读,说中激情。《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认知,因此我在预设中是让学生欣赏完大自然妈妈礼物后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四季还有什么会说,也来模仿课文写一首小诗,例如:“桔子红红,它对人们说我是秋天”通过这次教学反思,我觉得语文教学不是让学生被动地获得知识,而应是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去发现知识。识字教学中要注意识字方法,注重培养识字能力。
儿歌《四季》教学反思 篇2
《四季》是一篇有趣的儿歌,通过描述四季代表性的事物,展现了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色,富有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十分适合学生朗读,因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朗读和书写上面,第一课时主要就是朗读,从朗读中感受四季的风景。对于儿歌中出现的学生不容易理解的词语,例如:“插秧”、“稻上场”“戴月光”等,主要通过展示图片和观看视频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在理解之后再次朗读相关词语加深印象。朗读地方式是多样的,自由读和齐读相结合,男女赛读和小组赛读相融合,此外还让学生轻轻地拍着手读,拍着肩膀读,拍着桌子读,孩子们在朗读中找到了乐趣,也从朗读中提升了语感,自然而然地达成了背诵课文的目标。
在书写方面,本课中最难写的生字就是“戴”字,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个字比较复杂,写好这个字的关键笔画,组合恰当的结构,这个字就能写漂亮了。为了减轻孩子们的难度,我引导学生把这个“戴”字进行拆分,分成几个部分,在书写时就像搭积木一样把这个“戴”字写好,斜钩是这个字的关键笔画,我告诉学生斜钩要写得长一些,通过我的范写和带领着孩子写,接着进行展示评议,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多展示几位小朋友的字,发现问题之后让孩子们自己修改,效果还不错,学生都能把“戴”字写漂亮。
当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讲授生字时,方式比较单调枯燥,直接把生字展示出来,引导学生朗读,没有采用随文识字的方式,在以后的教学中将不断改进。
儿歌《四季》教学反思 篇3
在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用各种形式进行朗读。在学习第二小节儿歌时,我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圆圆的荷叶,这时有位同学举手站起来,说:“老师,能不能说还有别的东西在对青蛙说话?”我意识到这个孩子肯定发现了问题,于是就对这个孩子说:“可以啊,你认为还有谁对青蛙说话?”这个孩子说:“图上还有荷花的'花苞,也可以说荷花对青蛙说话。”我当场表扬了这位同学,肯定他善于观察,善于思考问题。其他的孩子都看着他,教室里静悄悄的,所有孩子好像都若有所思。但是至于荷花怎么样,这个学生一时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表达,全班都陷入沉默中。我在此时给学生提示:“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荷花是什么颜色的?可以怎么说?”教室里的孩子们顿时活跃起来,很多孩子都把手举得高高的,马上根据颜色说出:荷花红红,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看着一个个因为动脑思考、急于表达而举得高高的小手,看着一双双闪着智慧火花的明亮的眼睛,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我抓住这一契机,继续引导:“夏天里还有那些景物?还有谁会对青蛙说?”孩子们的思维一下被打开了。此时,让学生联系自己平时见到的夏天的景物,学生马上想到:蝌蚪黑黑,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睡莲粉粉,他对小鸟说:“我是夏天”;蜻蜓飞飞,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我继续引导:“谁能把书中的‘青蛙’也换掉?”然后让孩子们四人小组进行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答,互相启发思维,充分展现自我。
美丽的大自然是丰富多彩、五颜六色的。让学生透过书本,紧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独立思考,开拓思维,充分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这是一个多么不简单的过程啊!
儿歌《四季》教学反思 篇4
《四季》是一首简短有趣的儿歌。教学本课时,我参照了教参与许多教学实例,并对自己设计的教学方案数易其稿,最终敲定教学方案。我认为针对一年级的特点,我的教学有如下优点。
1、符合一年级教学要求,以识字读文为教学主要目标组织教学,突出了低年级教学特点。
2、设计了许多有趣的游戏环节,学生能在游戏中进行识字熟记字形的学习,既保证了学习目标的完成,也能针对学生年龄特点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3、识字环节中,让学生体验到由易到难的渐进程序,越学越有成就感。
4、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了合作学习,互相指导纠错的好处。读课文给同桌听,同桌互相检查生字是否会读,会正确组词,是适合低年级合作学习的模式。
5、在看图学文中,针对学生特点,以指导感情朗读,带动作朗读为主,带动学生从读中感悟文意。
6、课件设计有一定新意,画面美观,设计与教学方案紧密相扣,实用性较强。
不足之处有:
1、教师上课生字与课文教学侧重点不好把握。教学生字环节设计最后一节应以词语形式出现。
2、缺少课间休息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