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课包饺子说课稿

欢迎阅读劳动课包饺子说课稿(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劳动课包饺子说课稿 篇1

一、说设计意图

音乐做为一门艺术,它是借助声音、动作将乐曲所要表达的内容、感情展现给人们的。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除了唱,动作更是他们表达感情的最佳方式。在我们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往往为了整齐好看,老师创编好完整的一套动作,然后再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教给幼儿,孩子们常常是机械的模仿,一遍一遍的重复孩子们也失去了兴趣,这本身与《纲要》中“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的精神不符,《纲要.艺术》中要求“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她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为了更好的贯彻《纲要》精神,更好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我设计了这次活动,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出发,在谈话中了解孩子们都很喜欢吃饺子,有些孩子讲了自己包饺子的经历,非常自豪、开心。于是我将幼儿的生活经验迁移到艺术活动中,通过让幼儿创编擀饺子皮、包饺子、煮饺子的动作,在乐曲中有节奏的舞蹈,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说活动目标

包饺子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她们了解包饺子的过程,这次活动我尝试将生活经验迁移到音乐活动中,让孩子们模仿创编包饺子的动作,丰富活动内容,因此制定三个目标:

1、尝试将包饺子的经验运用到音乐活动中,并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2、在游戏的情景中能随音乐有节奏进行表演。

3、培养幼儿学会与人合作,并体验合作的乐趣。

三、说活动难点和重点

我将第一个目标和第二个目标做为本次活动的`难点和重点。这是因为我们的孩子在创编活动上进行的不多,孩子创编的动作单调简单,很多孩子是在模仿别人,缺乏想象力。其次因为这个班的孩子在合作方面能力比较弱,没有合作的经验因此第三个目标也将是此次活动的难点也是重点。

四、说活动准备

1、在活动前,在班级开设生活区,让孩子在生活区里包饺子,积累生活经验。

2、了解爸爸妈妈煮饺子的方法,为创编煮饺子的动作做好铺垫。

五、说活动过程

活动共有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擀饺子皮;第二个环节---包饺子;第三个环节---煮饺子;第四个环节---幼儿合作。其中幼儿煮饺子的动作创编和两两合作将是本次活动需要重点突破的部分,老师通过启发引导,课前准备来突破。

最后,通过乐器演奏渲染气氛,激发幼儿的兴趣。

劳动课包饺子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福建历史悠久,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享誉中外。福建地方小吃品种繁多,制作工艺考究,大多是以本地的土特产作为原料,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这些小吃融入了福建人民几千年来劳动与智慧的结晶。饺子就是其中的一种特色小吃。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就是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孩子们在浓浓的包饺子的喜庆氛围里,来体验包饺子的乐趣。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家乡饮食文化和本地小吃饺子。

2、能力目标:通过各种造型饺子的包法、摆盘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想象和创造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乐趣,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

三、说教法:

激趣导入法、教师示范法、多媒体展示法、评价法

四、说学法:

小组合作法、观察法

五、活动过程: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分为:尝试包饺子阶段、老师示范指导阶段、不同造型摆盘阶段、交流品尝劳动成果阶段等四个环节。

(一)尝试包饺子阶段

确定实践小组,学生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尝试完成任务,学会包普通的饺子。

[设计意图]:综合实践活动应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动手实践,提高学生动手实践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即使学生的劳动成果多么蹩脚,也要以爱因斯坦的板凳鼓励学生勇于尝试。

(二)教师示范指导阶段

1、教师示范包饺子的方法,取一块饺子皮放上肉馅,将饺子皮两边对折用力捏紧,对折叠加。

(视频)(这一环节既是培养学生耐心细致观察的过程,又是对学生尝试阶段的反馈与指导)

2、教师根据各组完成任务的实际情况授予一些更难的`包饺子的方法——鱼形饺、荷包饺、金元饺等。(课件出示从易到难包饺子图片)

3、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尝试第二次包饺子。

(三)不同造型摆盘阶段

孩子们顺利进入活动扫尾阶段,有的同学包金元饺,有的包金鱼饺,有的包荷包饺,有的包美人扇饺子,并进行不同造型的摆盘。

[指导策略]:教师作为一个指导者,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是有必要的。此时我除了及时了解各组的进展情况并加以指导,教给他们摆盘的技巧和组织摆盘活动的方法,同时对个人具有创意的作品及时进行评价,给予鼓励,给予自信,让学生享受苦尽甘来的劳动的乐趣。(课件展示最佳创意奖)

(四)交流品尝劳动成果阶段

各小组围绕本组的实际情况,设计成果的展示形式,在班级交流汇报。

交流汇报结束后,各小组煮饺子、吃煮饺子,品尝劳动成果——这也是对这次活动的总结。(展示图片)

[设计意图]:这是活动的总结和高潮阶段。通过这个环节,

一是让同学们全面系统地总结活动得失,以期能够在下次的活动中做得更好,更得心应手。

二是通过展示成果,让孩子们享受苦尽甘来的劳动的乐趣与自豪。

三是通过煮饺子、吃饺子活动,把活动推向高潮,让孩子们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和同学情谊,营造融融泄泄的班级氛围

六、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的主题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家乡饺子文化有很强烈的兴趣。因此,学生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每个人都有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从动手包饺子的热情、饺子摆盘中的兴奋、品尝劳动中的快乐中,都能感受到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饺子是一种文化,让它走进千家万户,家喻户晓,让每个学生喜欢吃饺子也喜欢包饺子,这是活动的根本目的。通过这次活动研究,学生亲身参与到包饺子的活动中,不仅对饺子有了更浓厚的兴趣,了解了饺子的不同包法,更与同学加强了交流合作,推荐了自己喜欢的方法,制作了饺子不同的造型摆盘,交流品尝了劳动成果。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学生能更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活动课当中。

劳动课包饺子说课稿 篇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风族习惯,激发学生包饺子的兴趣,学会包饺子的方法。

2、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有际交往的能力;能将自己的劳动成果通过不同形式展示与交流,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3、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到与他人合作的乐趣

重点:对学生创新思维及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难点:在包和煮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与失败的乐趣,增强学生爱生活的信心。

准备:饺子皮、饺子馅、碗、筷、锅等劳动工具。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手的卫生情况。

一、谜语导入,板书课题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则谜语,看谁能猜岀来。(出示谜语)

学生猜谜语。

2、师:同学们真聪明,对于饺子我们都不陌生,那么你们对饺子了解多少呢?下面就把你们课下搜集的资料交流一下吧。(各小组组长汇报资料)

3、教师: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内容很丰富,可见课下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看,老师也搜集了饺子的资料。教师课件补充饺子的资料:

《饺子的来历》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了解饺子的来历吧。

4、饺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随着时光的变迁,勤劳的人们用双手和智慧又创造出了许多花样饺子的包法,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花样饺子吧。(图片展示花样饺子图)

师:欣赏完了,你有什么感受,交流一下吧。(学生谈感受。)

5、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包饺子吃。好吗?板书:包饺子。

二、探究学习

(—)初步了解饺子的包法

1、师:同学们,你见过妈妈包饺子吗?妈妈都做了哪些工作我们才能吃到香喷喷的饺子?学生思考。

2、指名让学生说一说。

(二)课件展示包饺子的步骤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包饺子的步骤吧。出示包饺子步骤图:和面——调馅——擀皮——包饺子——下锅煮

同学们,从包饺子的具体步骤可以体会出妈妈包饺子真是太辛苦了,所以,我们要对妈妈说声“妈妈,您辛苦了”。同时我们还要珍惜妈妈的`劳动成果。

(三)包饺子

1、你包过饺子吗?小组交流说说你是如何包饺子的?(学生小组交流。)

2、教师: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了解如何包饺子以及包饺子的注意事项。(学生欣赏)

师:好,看完了,谁能说说该如何包饺子以及包饺子的注意事项?(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课件:如何包饺子课件。

3、学会了包饺子,好多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不过别急,在包饺子之前老师还有要求哟。

出示温馨小提示,指名读一读。

教师:好了,明确了要求,下面就请同学们动手包饺子吧。把包好的饺子放在盘子里,别忘了撒点面粉。(学生开始包饺子,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创意饺子,评价。

(1)小组展示评选出创意饺子。

(2)全班展示

(四)煮饺子

教师:你会煮饺子吗?怎样煮饺子?指名学生说一说。

课件展示煮饺子步骤:

师生共同煮饺子。

用煮饺子的时间视频播放花样饺子的包法。生欣赏后谈感受。

盛饺子,各小组组长端一盘,小组共同品尝饺子。

学生吃完谈感受: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你学会了包饺子,最想送给谁?为什么?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总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我们掌握了一种劳动技能,了解了关于饺子的资料,学会了包饺子。课下请同学们以“饺子”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看谁设计的手抄报内容丰富,样式新颖,好不好?下课!

劳动课包饺子说课稿 篇4

大家好!今天我将围绕劳动课包饺子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包饺子为主题,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生活技能,了解传统文化。教材内容从饺子的历史文化入手,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包饺子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包饺子的全过程,包括和面、调馅、擀皮、包饺子,熟练掌握至少两种包饺子的方法。

2.知识目标:了解饺子的文化内涵、营养价值以及不同地区的饺子特色。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包饺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制作出合格的饺子。

2.难点:在团队合作中,合理分工,高效完成包饺子任务,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饺子馅料和形状。

四、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播放视频、教师现场示范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包饺子的过程,加深学生的印象。

2.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包饺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教学准备

1.准备足够的面粉、水、各种馅料(如牛肉大葱馅、三鲜馅等)、调料(盐、糖、酱油、料酒等)。

2.准备充足的擀面杖、案板、刀具、筷子、饺子盘等工具。

3.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饺子文化的相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播放一段关于饺子文化的视频,展示饺子在不同场合的重要地位,提问学生对饺子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文化讲解(5分钟):介绍饺子的起源、发展以及在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例如,北方过年吃饺子寓意着辞旧迎新,南方有些地区在冬至吃饺子等。让学生了解饺子丰富的文化内涵。

3.示范操作(15分钟):教师在讲台上示范包饺子的全过程。先展示和面的过程,讲解面粉与水的比例以及揉面的技巧,使面团达到光滑有弹性。接着示范调馅,展示如何将各种食材和调料混合均匀,调出美味的'馅料。然后示范擀皮,强调擀皮时的力度和方向,使饺子皮厚薄均匀。最后示范包饺子的两种常见方法,一种是传统的对折捏合,另一种是捏出花边的方法,让学生观察每个步骤的细节。

4.小组实践(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相应的食材和工具。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进行和面、调馅、擀皮、包饺子等操作。教师在各小组间巡视,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尝试创新,如制作不同形状的饺子,尝试新的馅料搭配。

5.成果展示与评价(10分钟):各小组将包好的饺子放在展示台上。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介绍小组包的饺子的特色,包括馅料的创新、形状的独特之处等。其他小组进行评价,从饺子的外观、创意、小组合作等方面进行打分。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进行表扬,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6.总结拓展(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包饺子的关键步骤和技巧。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调查不同国家类似饺子的食品,了解世界各地的饮食文化差异。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在评价环节,要注重评价的多样性和客观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劳动中收获快乐和成长。

谢谢大家!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