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小学四年级语文《巨人的花园》教案(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语文《巨人的花园》教案 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知道课文讲了一个关于巨人的花园的怎样的故事,知道巨人的花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利用先勾画再交流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采取默读与适当方式的朗读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读懂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思考巨人的花园发生变化的原因,体会故事要告诉人们的道理,在生活中学会宽容,学会分享。
课前准备:
课前预习,认读生字,了解故事的整个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很喜欢读童话,相信这篇童话你们也读过几遍了,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认真地读这个故事,因为还有好多的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认真地读文。
2、检查学生的认字情况。
3、指名读文后,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4、指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
三、深入读文,品味探究。
1、默读课文,想一想,巨人的花园发生了几次重大的变化,为什么发生变化,在文中勾画出相应的语句,之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班内汇报:
(1)巨人的花园,鲜花盛开,是孩子们的乐园。
(2)春姑娘没有光顾巨人的花园,仍是冬天的景象,因为巨人不喜欢孩子们到花园里玩,筑起了高墙围住花园。
(3)花园迎来了春色,因为孩子们从小爬进园子,巨人也意识到自己太自私了。
(4)春天跟着孩子们来到了园子,因为巨人拆了围墙,和孩子们快乐地玩着。
2、引导学生思考
①花园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孩子们为花园带来了快乐,带来了春意)
②想一想巨人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开始很自私,后来知错就改了,因为巨人感受不到春色,他也不快乐,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也分享了欢乐)
四、拓展延伸(课后练习三)
巨人要和孩子们一起为花园起个好听的名字,请你也来参加吧!再为巨人花园里的告示牌上重新设计一句话吧!
五、指导书写
1、“旅”字注意右半部分的.笔画,可跟“派”字对比学习。
2、“瓦”要写端正,注意写好第三笔。
3、“恼”可以和形近字“脑”对比学习。
教学反思:
《巨人的花园》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便赶走孩子,在花园周围筑起了围墙,不让孩子进入花园。但是,从此花园里都是寒冷的冬天。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去,园里立刻有了春意。但巨人再次将孩子们赶出了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在一位小男孩的启示下,巨人醒悟了,他立刻拆除了围墙,花园又成了孩子们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提示道理。结合课文内容上对比的特点,在教学时,我以“对比”为主线,采用一系列的对比来进行教学:花园里墙里墙外的景象对比,巨人前后的态度对比,拆墙前后的对比,循序渐进,步步进入,最后理解重点句,提示道理,水到渠成,迎刃而解。
2、紧紧抓住巨人指责孩子的那三句话,让孩子反复地读来体会巨人当时的心情,让孩子通过读,自己领悟到巨人的自私、冷酷,给自己带来的后果,同时感受到巨人开始时的态度。
3、重点段落的教学,我本着让学生多接触文本的原则,在具体的语境中,以情导读,以读促悟。如在教学墙里墙外的变化时,让学生通过读,感受到花园的变化,同时对“对比”的写作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后面以“对比”为主线展开教学打下良好的铺垫。
4、文中多处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想象巨人的花园、春、夏、秋、冬分别会是什么样的?巨人赶走孩子时,可能会怎样想,小男孩儿凝视着巨人可能会对巨人说些什么等。既培养了学生想象能力,又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提出要让学生“积累语言,向课外延伸”。因此,在本课教学我设计了“让学生背诵描写花园变化的句子”这一环节,让学生多积累语言。课外拓展练习,我又让学生想象,后来巨人的花园会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小组互说,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课下又布置了写话练笔,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达到了积累语言来应用的目标。
小学四年级语文《巨人的花园》教案 篇2
能力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把握人物,理解主题。
品味课文生动、形象、准确的语言。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励学生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教学难点
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课前准备
多媒体(制作动画片)
教学过程
一、想象展开
1、师:同学们,首先老师要进行一项调查,你们喜欢童话作家吗?喜欢的同学请举手。
2、师:谁来谈一谈喜欢童话作家的原因?(学生回答)
3、给学生机会,让其充分阐述。
4、师:既然同学们这么喜欢童话作家,老师就让你们尝试一下当童话作家的感觉,一份想象快餐送给你们,(多媒体出示)面对这幅卡通图画,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构思一个美丽的故事吧!
5、发挥学生想像能力,只要说得得当就给以肯定。
6、师:你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善良纯洁的心灵,才会想象出这么动人的童话故事,你比故事中的小孩更出色!
7、指名另一名同学来编故事。
8、师:思路清晰,构思独特,你已具备童话作家的基本素质,如果有一天你成为童话作家,老师一定不会意外!
二、合作探究
1、师:同学们的想象力让老师折服,那就让我们带着这非凡的想象力再次走进王尔德的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吧!(媒体出示课题及作者)(板书课题:6、巨人的花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成功的收获了字词,了解了故事内容,那么在本节课你会不会满载而归呢?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找出你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是你不理解的内容,并记录在纸上。(媒体出示“认真读书吧,你会从书中发现很多的奥秒!”)开始!
2、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将不懂的问题写下来。
3、教师到学生中,与学生一起探讨。
4、师:同学们不仅想象力丰富,而且善于思索,把你们的问题提出来,看谁的更精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此时不必回答)
5、师:同学们的问题提的很深入,很有研究价值,老师将你们的问题归纳一下,共有这几方面:
(多媒体展示:
1、为什么巨人不愿与大家共享花园的美?
2、为什么春天要离开巨人的.花园?
3、为什么后来春天又回到了巨人的花园?
4、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6、下面你们带着这些问题再把课文大声的朗读一遍,开始!
7、我们一起来思考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巨人不愿与大家共享花园的美?(孩子在花园里乱蹦乱跳,会踩坏绿茵,会折断花枝,会破坏花园的美,他就不能欣赏花园的美了;我自己的花园凭什么让你们玩耍……)
巨人想得如此自私,怪不得他这样粗暴地把孩子们赶跑了,你能读出他的冷酷无情吗?(媒体出示)(学生读“这是我的花园,我不准任何人在里面玩!”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他的自私导致了什么后果呢?(师板书:自私时风狂雪飞)
8、那为什么春天要离开巨人的花园?(师适当引导:是巨人剥夺了孩子们的欢乐,气跑了美好的春光和快乐的花草树鸟。)
9、巨人知道自己的任性和冷酷导致的不幸后果了吗?(知道)你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是呀,他经孩子的提醒终于醒悟了,他明白了什么?(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10、醒悟后的巨人不再冷酷、任性,我们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他把围墙推倒,把禁止孩子们到花园里来玩的牌子也摘了。把花园给了孩子们)所以春天又回到了巨人的花园!(师板书:无私时花开遍地)
三、品读感悟
我们一起把最后一自然段齐读一遍!(生齐读)巨人现在高兴吗?(高兴)他的幸福来源于什么?(宽容、善良,愿与别人共享美好的东西。)(师板书:与人共享快乐)这也是这个童话故事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
是呀,巨人变得不再自私无情,他学会了给予、奉献。他想让更多的人分享到他的幸福,还送给大家两句话,我们一起来看看!(媒体出示,生读)
四、心灵感悟
爱使花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
才是真正的快乐。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爱的奉献》吧!
(师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五、拓展延伸
推荐:我们从童话中可以得到更多的宝物,王尔德写的很多童话与《巨人的花园》一起编印成一本书,书名就叫《巨人的花园》,请同学们课后认真读一读,也可以互相推荐好的童话故事,希望大家会获得更多。
六、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的新词
板书设计:
自私时
风狂雪飞
巨人的花园
与人共享快乐
无私时
花开遍地
小学四年级语文《巨人的花园》教案 篇3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我们已经学过了不少童话,童话有动人的故事,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境界,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英国作家王尔德的童话。请读题目(事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两次)
二、初读感知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记住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一个个问题:你觉得故事中的花园是一个怎样的花园?
(生各自读课文)
师:谁能把这些词语念下来
(3生逐排读词语后全体齐读,师订正“拆除”的读音和“火辣辣”ABB式词语的变调。)
师:读了课文,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花园?
生1:这是一个漂亮的花园。
生2:这是一个美丽的花园。
师:美丽的花园也就是一个漂亮的花园。
生3:这是一个鲜花盛开的花园。
师:鲜花盛开的花园也就是一个美丽的花园。
生4:这是一个神奇的花园,这是一个……
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神奇的花园?
生4:我从第三自然知道。
师:是从课文中知道的。
生5:这是一个变化多端的花园。
师:哦,还是一个变化多端的花园。
三、精读感悟
师生:这是一个美丽的、漂亮的、神奇的、变化多端的花园。
师:那你能用课文中的语句说一说这个花园的神奇、变化多端吗?根据老师的提示,再读读课文,然后跟同桌说一说,讨论讨论。
(生各自读课文。)
师:当巨人外出的时候,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的时候,巨人的花园-----------
生6:很美丽。
师:你能从课文中找出花园美丽的语句吗?
(生说不清)
师:当巨人外出时,花园很美丽,课文的哪些语句写出来了呢?
生7:我从第一段感受到,“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冬天白雪一片……”我从这句话感受到花园很漂亮。
师:你是从具体语句中感受到花园很美丽。(点击出示学生读的句子)
师引读:春天是……夏天是……冬天……
(指名读、齐读)
师:读书不仅要读在口里,更要读在心里,读着读着,我们仿佛来到了花园,这时候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生8:我仿佛看到了许多小草从地里偷偷地钻出来,还有----------
师:还可以说闻到了什么。
生8:我还仿佛闻到了花飘出来的香味。
生9:走进花园,我仿佛看到了小朋友们在大树下乘凉,仿佛听到了小狗汪汪的叫声,仿佛闻到了水果的香气……
师:花园里可能还有果树。
生10:我仿佛看到了农民伯伯在收割庄稼。
师:这是在哪里呀?
生齐:是在花园里。
生11:我仿佛看到花园里下了雪,风呼呼地刮着,闻到了-----
师:闻到了什么?(生说不出)闻到了水果的香味。
师:我们看到花园里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小朋友们在玩耍,所以呀------
生齐:到处洋溢着欢乐的笑声。
师:“洋溢”可以换上什么词?
生12:可以换成充满。
师:我们把充满换进去读。
(生齐读两次)
师:所以呀孩子们在花园里生活、玩耍感到非常----
师生齐:欢乐、幸福
师:可是当巨人回来,拒绝孩子们支玩耍的时候,花园变得--------
生13:当巨人回来,不许孩子去玩耍的时候,花园变得清静了。
师:哦,花园变得清静了,因为没有了孩子。
生14:花园变得北风呼啸,刺的寒风吹拂着。
师:这时候你觉得怎么样?
生14:非常寒冷。
师:还可以说花园变得怎么样了?
生15:花园变得茺凉了。
师:当巨人不许孩子们到花园里去玩的时候,花园就变得清静、寒冷、茺凉了。那么你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生15:(读句子“但不知为会么……”)我从这里感受到花园非常寒冷。
师:这个时候外面是什么季节了?(生说:春季)巨人的花园还是冬天,而且是天天雪花飞舞。巨人在这样的花园里感到非常-------
生齐:孤独、寒冷。
(齐读句子)
师:难怪巨人裹着毯子------
(生接读以下的句子)
师:在没有孩子的花园里非常寒冷,非常冷清。可是当孩子悄悄进入花园玩耍时,花园又怎么样了?
生16:变得草翠花开了。
生16:花园又有了春意。
师:有了孩子,花园又有了春意,你能读出课文中的这些句子吗?
(一生读出后师出示句子再由学生齐读)
师:当孩子们偷偷进入花园玩耍时,花园又充满了春意,可是当巨人把孩子赶出花园时,花园又变得怎么样了?
生齐:寒冷、荒凉。(师出示句子后生齐读)
师:当孩子们被巨人赶走花园又变得荒凉、寒冷了。这真是一个-------
师生齐:神奇、变化多端的花园。
师:同样的花园为什么会有这们的变化呢?
生17:因为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师点击出示: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师: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有孩子的花园里面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声使花园变得生机勃勃,所以-----
生齐: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师:当巨人回来,不许孩子们玩耍时,花园就变得-----
生齐:寒冷、荒泠。
师:所以我们说----
生齐: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师:当巨人看到孩子们钻进花园,又把孩子们赶走时,花园又变得----
生齐:寒冷、荒凉。
师:这是因为----
生齐: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师:可是巨人明白吗?
生齐:不明白。
师:巨人面对孩子们一次一次地进入他的花园,他却一次又一次把孩子们赶走。请拿出铅笔找一找,巨人一次又一次地对孩子们的态度怎么样。也可以在旁边作上批注。(生各自默读并划句子)
师:当孩子们第一次进入花园玩耍的时候,被巨人发现了。巨人的态度怎么样?
生18:当时巨人开始是很生气(读出有关的句子)
师:巨人发现孩子们到花园里玩耍,感到----
生齐:很生气
(指名读出巨人说的话)
师:谁允许你到这儿来玩的?能说得明白点吗?
生19:没有人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
师:当时他是怎么想的?
生19:这花园是我的,我不准你们 到这儿来玩,你们就不能来。
师:这里的‘谁’换成什么?
生20:我
师:也就是我不允许你们到这来玩。你能当当巨人来说说这一句话吗?
(1生感情读巨人说的话)
师:听到这巨人生气的话后,孩子们被赶跑了,巨人还怎么做?
生读巨人怎么做的`句子
师:当孩子们又偷偷地溜进花园玩耍时,巨人的感情怎么样?
生21:发脾气
师:想象一下,巨人会怎样发脾气?
(学生想象说话)
师:巨人不仅发脾气还会训斥孩子们,读读训斥的话。
(2生分别读句子后齐读)
师:孩子们听到训斥就------
(生接说文中的句子)
师:巨人发现还有一个小男孩没走时,他说-------
(学生接读文中的句子)
师:斥责是什么意思?
生22:责备的意思
生23:大声责备。
师:怎样大声责备?
生:就是严厉责备。
师:你能大声责备吗?
(3生读后齐读)
师:刚才巨人先是生气地对孩子们发脾气,后来是训斥孩子们,现在又是大声斥责,巨人的态度一次比一次-----------
生齐:生气、凶
师:巨人越来越生气,现在请你们再读读巨人言行的句子,你觉得是一个怎样的巨人。(生读相关句子)
师:你觉得是一个怎样的巨人?
生1:这是一个自私的巨人。
生2:这是一个讨人厌的巨人。
生3:这是一个很爱花的巨人。
生4:这是一个很凶的巨人。
生5:这是一个冷酷的巨人。
生6:这是一个任性的巨人。
生7:这是一个不会分享的巨人。
生8:这是一个霸道的巨人,自己有花园不想让人们进来。
师:这个自私的、霸道、冷酷的巨人就像一年四季中的-------
生齐:冬季
师:给人带来------
生齐:寒冷
师:孩子就像是一年四季中的-------
生齐:春季
师:给人带来------
生齐:温暖。
师:这个小男孩可能会对巨人说什么?
生:巨人你太自私了,这么大的花园只有你一个人玩。
生:巨人你太自私了,应该学会分享,做个无私的巨人。
师:与别人分享你的快乐,做个无私的巨人。
生:带来严冬的是你,你要知道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与人分享是快乐的。
师:巨人听到了小男孩说的话,又看见------
(生齐声接读句子)
师:这时候,巨人终于明白了------
生齐: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师:巨人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告诉孩子换来寒冷的是我——
师生齐: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师:巨人终于醒悟了。醒悟了的巨人不再------
生:自私、冷酷、任性、霸道。
师:他和孩子一起分享花园,和孩子们成了好朋友。齐读最后一节
(生齐读最后一节)
四、总结延伸:
师:巨人感到无比快乐,无比幸福;孩子们也感到幸福、快乐。所以我们说(点击出示)
生齐: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师:巨人明白了(点击出示)------
生齐:快乐要与人分享。
师:一个人的快乐是你一个人的。要把你的快乐与大家分享。所以我们说-----
生齐:快乐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
师:要把一个人的快乐变成大家的快乐。
(下课)
小学四年级语文《巨人的花园》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边读边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美好的东西应该与别人共同分享。
2、认识本课12个会认字,能正确规范地写好6个字。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进行识字,掌握6个字的正确书写。
三、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美好的东西应该与别人共同分享。
四、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生字生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进入情境。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什么呀?(巨人的花园)。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标出自然段。
2、出示电脑课件,认读生字。(单人读、集体读)
3、请同学读全文,进一步熟悉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三)细读全文,边读边感悟。
1、阅读思考,请学生想一想:
(1)巨人不让小孩来花园玩,他做了什么?请一个同学读读第1、2自然段。
(巨人把孩子们赶跑了,又沿着花园垒了一道围墙。)
(2)小孩子不来花园后,花园什么样?请一个同学读读第三自然段。
(花园里,鸟儿不愿唱歌,树木也不肯开花,陪伴巨人的还是那厚厚的积雪。)
(3)孩子们来到花园后,花园又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读读第四自然段。
(孩子们走到哪里,哪里就开出鲜艳的花朵,鸟儿也唱起动听的歌。)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文。
(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花园里有孩子玩和没有孩子玩时景色有什么不同。
(花园里没有孩子玩时,鸟儿都不愿唱歌,树木也不肯开花,陪伴巨人的还是那厚厚的积雪。而有孩子玩时孩子们走到哪里,哪里就开出鲜艳的`花朵,鸟儿也唱起动听的歌。)
(2)请同学们自己先练习读读花园里没有孩子玩时景色的句子。然后读给全班同学听。
①尤其是“春天到了,到处都是鲜花和小草。”读这句话时可以请学生先说说他所见到的春天的景色,也可以请同学们欣赏一段描写春天景色的录像。让学生在此基础上练习朗读,读出春天的美丽。
②在读到“巨人的花园里,鸟儿不愿唱歌,树木也不肯开花,陪伴巨人的还是那厚厚的积雪。”这句话时可以请学生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然后再请同学们练习朗读。
③请学生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出当时的荒凉,巨人原来一点都不快乐的心情。
(3)请同学们再读读花园里有孩子玩时景色的句子。
①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当孩子再次来到花园时,花园什么样。
②然后请同学们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4)最后可以请同学们对比读,进一步体会里有孩子时的美丽与没有孩子时的荒凉。
3、请同学读读5、6自然段。
(1)想想最后又怎样了。
(巨人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推倒了围墙,而且请孩子们到花园来玩。)
(2)请一位同学读读巨人最后所说的那句话。
(“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是你们才是最美丽的。”)
(3)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巨人终于明白美好的东西应该与别人共同分享。)
4、请同学们说说:你喜欢这个巨人吗?为什么?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可采取分组读、师生共读等方式。
板书设计
巨人的花园
赶跑孩子垒围墙请回孩子推倒围墙
鸟不唱歌动听的歌
树木不开花鲜艳的花
厚厚的积雪
共同分享
小学四年级语文《巨人的花园》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溢、允”等生字,规范书写“荫、砌”等生字,积累文中描写景色的词句。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知道巨人的花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抓住花园情景的变化、人物的言行,通过想象,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3.情感与价值
想象出文章的画面,发挥想象,感受巨人的花园的美丽,以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玩耍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进行拓展写话训练。
【教学难点】
明白“快乐要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个道理。
【教学准备】
学生:
完成预习;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课上与同学交流。
教师:
1.查看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情。
2.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童话故事,能说一个给你深刻印象的吗?
(生自由汇报。)
是啊,童话故事以它生动的故事以及优美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真、善、美。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童话就是《巨人的花园》,大家齐读课题。这个课题很有趣,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
生:“巨人”是什么样子的?他的花园又是什么样子的?
课件出示:想象中的巨人是怎样的?对了,童话故事就是这样超出了我们平时的生活。(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巨人,这些孩子们在他身边显得如此的小。想不想去巨人的花园?敢不敢去?有的同学摇头,没关系,巨人现在出去旅行了,跟我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懂的词语。
2.交流感受。
三、识字学词,扫清障碍
1.课件出示:绿树成荫、洋溢、允许、砌墙、禁止、告示牌、呼啸、凝视、脸颊、愉快、拆除
2.开火车式认读词语。
3.指导书写。
“荫”字上部横长盖住下部;“月”撇长,伸到“阝”的底下。
“溢”字“氵”要彼此呼应;“皿”底横稍长。
“砌”字“切”的竖提要直而有力,“刀”起笔较低。
4.多音字。
“禁”在本课的读音是“jìn”,组词:禁止;另一个读音是“jīn”,组词:不禁。
5.“洋溢”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
课件出示: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生:充满。
“凝视”是什么意思?
生:聚精会神地看。
6.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巨人?
生:冷酷、自私……
师: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补充:作者王尔德在《自私的巨人》中还告诉我们,巨人没有朋友,只好到妖怪科尼西家去串门,一住就是七年。听到这里,巨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什么原因导致他没有朋友?
7.快速浏览课文,调皮可爱的孩子与冷酷的巨人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现在能说一说吗?
生汇报:课文主要讲了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花园很漂亮,但后来巨人把孩子们赶走了,结果冰雪覆盖了花园,后来通过男孩的启示,巨人明白了有孩子的地方才会有真正的春天。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师:巨人的花园是一个怎样的花园?
生:猜想。(美丽、寒冷。)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巨人的花园的句子。
师: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巨人的花园美丽或者寒冷的句子,画上横线。
2.汇报。
(1)生读写巨人的花园的句子。
(2)自由读读句子,请你用一些四字词语来描写巨人的花园的美丽。
师:这些句子都写了一个美丽的花园,如果我想找一些四字词语来表示,你能找出来吗?
(3)我们一起读读他写的这些词语。
(4)用同样方法学习描写巨人的花园寒冷的句子。
(5)师:通过刚才的阅读,我们知道巨人的花园一下是春天,一下是冬天,它时刻在发生着变化,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生自由汇报。
3.你能不能给文章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1、2):巨人的花园很漂亮,他不在家,孩子们都去那里玩,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的笑声。
第二部分(3~7):巨人回来后,把孩子们赶出花园,巨人的花园里再也没有春天了。
第三部分(8~11):小男孩的眼神给了巨人启示,他拆除围墙,花园里充满了幸福和快乐。
4.品读第一部分。
自由读读第1、2自然段,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花园。
师: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花园?指导朗读。一年四季,你想在巨人的花园里做什么?(生自由回答。)
听你们这么一说,我还真想去巨人的花园里玩一玩。一起读一读,试着读出你的心情来。(课件出示四季图片)
5.设置悬念。
师:什么声音?谁?谁来了?怎么办?这么高大的巨人站在你面前,你心里有什么感受?我们可是私自闯入别人的花园呀?猜猜巨人会怎样对我们?
(生自由回答。)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请你回顾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巨人的花园》,齐读课文。
二、品读美文,集体研读课文
(一)研读第1至6自然段。
1.课件出示问题:
(1)巨人出门回来后,发现孩子们在花园,他是什么态度呢?
(2)孩子们没来,巨人的花园变成了什么样呢?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出答案。跟随老师一起走进巨人的花园(板书:巨人)课件出示。请打开课本,听老师朗读课文第1至6自然段,你们要仔细听哟。
3.指名回答,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二)集体研读课文的第7、8自然段,完成出示的问题。
1.指名回答。课件出示相关的句子。
2.学生带着感情朗读。小组里读一读,指名读。
(1)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2)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3)“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3.课件出示练习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然后反馈。
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想一想:巨人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说话时脸上的表情怎样、做了些什么、用什么语气来说的?
(1)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心里想:,想到这里,说:“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说着。
(2)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心里想:,想到这里,说:“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说着。
(3)巨人不解地看看四周,突然发现桃树底下站着个小男孩。心里想:,想到这里,说:“喂!你赶快滚出去!”说着。
4.学生回答,并表演。
5.情感升华,研读第9~11自然段。
(1)课件出示问题:巨人把花园给了孩子们,巨人的生活变得怎么样了呢?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
(2)指名回答: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的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3)指名回答并板书:鲜花茂盛、充满欢乐。
(4)明理:待人不要自私和冷酷,常与大家分享快乐,自己才会得到快乐与幸福。
三、拓展延伸
1.再次出示作者的卡片和他的作品《快乐的泉水》,学生听后简单反馈。请听《快乐的泉水》,思考:读了这个故事后,你明白了什么?
2.拓展练习,课件出示填空。
听了这篇童话后,我懂得了。
3.师总结。
只顾自己不考虑别人的处境,自己将永远得不到快乐。老师相信大家都能做到。老师也祝愿大家能在生活中找到快乐,做一个快乐的小精灵。
四、布置作业
1.巨人拆除了围墙,想邀请更多的孩子来花园里玩耍,请你帮他写一块告示牌。
2.课后搜集更多的童话,感受童话的魅力。
3.小组合作,编成课本剧再演一演。
【板书设计】
巨人的花园
巨人
自私时: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无私时:鲜花茂盛、充满欢乐
学会分享快乐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重点段落的教学,我本着让学生多接触文本的原则,在具体的语境中,以情导读,以读促悟。如在教学“墙里墙外的变化”时,让学生通过读,感受到花园的变化,同时对对比的写作手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后面以对比为主线展开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不足之处]本课教学我只注意引导学生明白了“快乐要与大家分享”的道理,忽视了一处对学生的启示:巨人在文中基本上是充当反面角色,但在文章的结尾却给了他改过自新的机会,课文除了让孩子明白分享的快乐外,还让孩子明白另一个道理,那就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课堂教学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并在实践中反思,进行再创造,才能有所得,有所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