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读《草房子》有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草房子》有感 篇1
《草房子》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书,是著名的小说作家曹文轩的作品,写的是曹文轩小时侯的事迹,文中的主人公是桑桑,主要写了桑桑和他的朋友的一些故事。
整本书分为九章,其中最令我爱不释手的是第一章秃鹤,秃鹤在我的心中是这个样子的:头上光秃秃的,身着一件满身泥土的衣服,让人家感觉一定是上哪儿顽皮去了。
秃鹤与桑桑一到六年级都是同学,因为秃鹤是一个十足的小秃子,所以大家都爱摸秃鹤那光溜溜的头,开始秃鹤也乖乖地让他们摸,可在三年级后,秃鹤的头碰不得了,谁要碰一下,秃鹤就会立刻放出狼一般的眼神,恶狠狠地瞪着他,然后冲上去拼命,看这个小秃子好玩吧!
有一天,秃鹤带了一顶帽子上学,在上完第一节课后,秃鹤的`同桌克制不住了,把秃鹤的帽子摘了下来,秃鹤慌了,连忙去追同桌:“给我,还给我。”同桌使劲把帽子一扔,就像一只展翅的白鸽飞起来,恰好又被一个同学拿到,眼看就要追到了,那个同学如法制炮,立刻让“白鸽”又飞了起来。就这样传来传去……..这时帽子落到了桑桑的朋友阿恕手上,阿恕飞快地跑到旗杆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帽子放到旗杆上,风一吹,帽子在旗杆上微微旋转摆动,好像在说:“你来抓我呀。”正在这时老师过来了,他问:“是谁干的?”大家都连连后退,只有阿恕站在那里,老师说:“是你干的?”秃鹤大声叫道“是桑桑指使人干的。”反正今天桑桑是一定要被棍棒伺候了。从这些事中我看到了那个年代的童年生活。
这本书主要写了桑桑亲眼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是一部我们必读的文学经典,相信只要你读了后一定会爱不释手的。
读《草房子》有感 篇2
四月的艾草随风哗哗地响着,空气中苦涩的味道略带香气,不能不使人心旷神怡。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一位慈祥的奶奶离开了,她去了遥远的天国……
没有孩子的秦大奶奶和秦大并只能做一个美梦:拥有一大片金灿灿的稻穗和一块风水宝地。经过秦大夫妇的不懈努力,这个美梦终于在几年后的一天实现了,伴随着田地的成长,秦大并幸福的倒下了,他倒在了金灿灿的麦穗里,只留下秦大奶奶孤独的一人。然而,好景不长,还没等秦大奶奶把那金灿灿的麦穗收上来时,那块风水宝地就不在只属于她了。
有一位新的占领人——桑乔,用尽千方百计想把秦大奶奶赶出这块风水宝地,但这并没有改变秦大奶奶那坚定不摇的心,改变秦大奶奶要保护属于她那块地的事实。眼见着冬天就要来了,出于爱护老人的职责,桑乔无奈的给秦大奶奶搭了一间房。但那时的秦大奶奶在众人的眼中就是一位可怕的老太婆。
直到第二年春天发生的一件事。
同学乔乔因为贪玩失足落入了快而急的河流中,他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秦大奶奶的身上。秦大奶奶不计前嫌,为救乔乔,自己落水差点丢了性命。油麻地小学的人看见了秦大奶奶的善良和大度,容纳了她。从此学生们都喜欢到秦大奶奶搭的小篷屋里去玩,特别是桑桑,他十分开心,时常玩得忘记上课。秦大奶奶彻底融入了油麻地小学,她像士兵一样守着油麻地小学的一花一草一木,不许任何人碰学校的东西。
最后的一次守护,仅仅是为了油麻地小学的一个南瓜……秦大奶奶走了,她永远地走了。油麻地小学全体师生、家长组成了一只庞大的队伍为她送行,可这永远不够,我们对不起您,您为了这块付出了多少心血?!几十年不分昼夜的工作。而我们为您做的,远远不够。
秦大奶奶的一生和艾一样苦,她需要的仅仅只是一份理解,一个能与她谈心听她倾诉的人,可是有谁给她了呢?艾,随风起舞,它寄托着秦大奶奶的灵魂,寄托着秦大奶奶生的灵魂……
读《草房子》有感 篇3
曹文轩写的《草房子》是我最喜欢一本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感动万分。读完这本书,我迫不及待地想把我的所感所想写下来。
桑桑是这本书的主人公,也是我最喜欢人物。他喜欢写作,他写的作文经常被老师拿来当范文在全班读,每次读到这里,我都会羡慕他的好文采,多希望我也能像桑桑一样,写得一手美文。他调皮、捣蛋,他为了不让人知道他偷看了白雀写给蒋一轮的信,竟然把信扔到了河里,读到这里,我的`心揪紧了,“这封信对他俩来说很重要啊”我的心在大喊着。 他不知道正是这封信,让读者期待的这两位有情人的结局改变了。
但他又是勇敢的,他挺身而出保护被高年级同学欺负的纸月,充当护花使者送她回家,他的勇气令我敬佩;他是善良的,当秦大奶奶孤单时,他陪在秦大奶奶身边,使她感受到亲人的陪伴与温暖;他还是坚强的,在死神面前桑桑毫不退缩,身上充满了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息,他顽强地走着,就算马上要倒下,也要多走几步,就算很累也不愿意停下向前的脚步。在与死神搏斗中的一次次倒下,一次次失败并没有让他气馁,终于在神医的帮助下活了过来。读到这里,我不禁热泪盈眶……
在油麻地小学里,我跟随桑桑还认识了秃鹤、 细马、杜小康这几个小伙伴,他们身上同样有值得我学习的美好品质:秃鹤的乐观自信,细马的孝敬,杜小康坚强不服输精神……
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感人又令人心灵震撼的故事,它教会人们许多做人的道理:要诚实,要善良,要坚强,要和同学团结友爱、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等等。
这本书让我获益匪浅,我太喜欢这本书了!你也赶快读一读吧。
读《草房子》有感 篇4
读了《草房子》这本书,我深有感触,里面的人物、事情让我心里都感受到温暖。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一章节——《红门》。
杜小康家有一面大红门。在这扇神秘的红门里,到底隐藏着些什么?以前,杜小康家很富裕,红门几乎天天都是亮堂堂的,伴着杜小康那甜蜜的笑容,然人羡慕不已;而现在,因为杜小康家往酱油里灌水,大家都要求退钱,从此,一片凄凉和忧愁笼罩着杜小康家死也不松手,形影不离的只有一阵阵的烦恼和焦虑。从一直娇生惯养的小少爷变成一个有书却没钱读,从高高兴兴降到沉默不语,尽管杜小康不愿接受,但事实强迫他担负起了家庭中的一份责任——去赚钱。杜小康便要求爸爸一同去放鸭,寂寞、孤单使他变得可怜,一次次的暴风雨和艰难挫折,无情地“整弄”着他,也使他越来越坚强。如果是我,我只会哭、吵闹,怪爸爸为什么往酱油里倒水,害得我们全家破产。鸭子长大了,该去卖钱还帐了,眼看着杜小康马上要跨进富裕的大门,结果,那群该死的鸭子却吃掉了别人的一万多只鱼苗,鱼苗的主人一下子扣押了杜小康的所有鸭子,还让他赔鱼苗的.钱,又一次的破产让他爸爸一病不起,而杜小康却总冷静地对待这一切,困境让杜小康长大了,变得沉稳、镇定了,长成一个小小男子汉了。是什么让杜小康懂事了?不是一直的娇惯,不是得意地炫耀,更不是舒适、富裕的生活,而是长久的挫折,因为,没有经历过痛苦的生活,怎会领略幸福的可贵呢?没有尝试过穷人的滋味,怎会懂得金钱的来之不易?而我们呢?父母用心血挣来的钱,哪怕是一角钱,都挣来不容易,但却被我们白白浪费了,不懂得珍惜……
如果我们能学杜小康那样,懂得坚强、珍惜钱、不怕困难,那该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