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欢迎阅读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父母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许多的心血,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唤起学生对父母由衷的爱。

2.通过自主思考与合作探讨,学生切身理解、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及养育之恩,并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

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唤起学生对父母由衷的爱。

教学难点:

学会正确理解和接受父母的爱,并能和自己的父母正确沟通。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看短片。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静静地观看一部短片(《世上只有妈妈好》片段)。

2.同学们,你们从短片中看到了什么?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

3.是的,我们每个同学从妈妈肚里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再到蹒跚学步,咿呀学语,直到现在已经成长为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都浸透着爸爸妈妈对我们无私的爱。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共同感受、回味父母的疼爱。板书课题“父母多爱我”。

二、新知讲授

1.播放视频歌曲“让爱住我家”,学生聆听感受。

师: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谈谈父母的爱。

2.活动一:父母默默的爱

(1)教师:用心想一想,父母每天都为我们做了些什么?

(2)学生交流

(3)教师:父母为我们做的每一件看似普通的事,里面都藏着对我们的爱。你能发现这默默的爱吗?

(4)学生交流:学生思考自由回答。

(5)教师:打开教材P67页,阅读“妈妈喜欢吃鱼头”小故事。妈妈和外婆真的爱吃鱼头吗?她们为什么这么做呢?

(6)学生交流:小组讨论。

(7)教师:父母关爱你的感人的故事一定不少,讲给大家听听吧!

(8)学生交流:互动交流。

(9)教师:请同学带着感情读一读“妈妈的爱”。

妈妈的爱

妈妈的爱是香的,像鲜花;

妈妈的爱是甜的,像蜜糖;

妈妈的爱是清新的,像森林中的草地;

妈妈的爱是宁静的,像蓝天上的白云;

妈妈的爱是柔软的,像轻风和细雨;

妈妈的爱是温暖的,像阳光和炉火;

妈妈的爱永远在我的心里。

(10)教师:在你眼中爸爸的爱像什么?

(11)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三、教师总结

其实,我们每一天都在感受着父母对我们的爱,让我们将生活中每个温馨的镜头定格,重温一下那些感人的瞬间。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古诗《游子吟》)

总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体现了谁对谁的爱吗?

生:母亲对游子的爱。

师: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父母的爱深沉而厚重,我们在父母的爱中一天天长大,无时无刻都感受着父母的爱。世界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

二、多一些理解

1.教师:父母是爱我们的,但她们也有一些行为和做法让我们不能理解。你的父母有让你不能理解的行为和做法吗?

2.学生交流:

3.教师:有的同学认为,父母有些行为虽然让我们不能理解,但也可能包含着对我们的爱。有的同学不同意这种说法你觉得呢?

4.学生交流:小组讨论。

5.教师:说说父母有哪些行为是你不能理解的?说一说具体的内容,你觉得应该如何改进呢?

6.学生交流: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7.教师:对父母需要改进的地方,要学会多和他们沟通,因为他们是那么爱我们。

8.教师:有时候我们会感到委屈、伤心,有没有想过父母也有委屈和伤心的时候呢?请听听他们的心声吧!

9.教师:打开教材P71页“爸爸给东东的信”。如果你是东东,你会对爸爸说些什么呢?你觉得自己的父母有委屈和伤心吗?好好与他们谈谈心吧。

三、课堂总结

孩子们,父母从你们呱呱落地那一刻起,便用温暖的双手紧紧地抱着你们;从你们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每一件事都成为他们心中的骄傲。这些极其平凡却又深厚的感情无不体现着父母对我们默默的爱,但有时我们会不理解他们的行为和做法,我们要学会理解父母的爱,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有理想有志气的人应具备的品质。

2.知道当今我们仍然要的原因。

3.懂得要从小培养的好品质。

情感:

1.从小培养的好品质。

2.做一个的人。

行为:

1.学会辛勤劳动,不懒惰。

2.做到不攀比,花钱得当,不买不必要的东西,学会储蓄。

3.爱惜物品,修旧利废。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六年级“个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第五框中关于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设置的。的教育各年级都有教育内容,低年级主要是教给学生一些做法,中年级主要是告诉学生怎样做更好,高年级则是教给学生认识为什么要这样做。高年级重在理性教育,使学生认识的好处,对学生在生活条件比较好的情况下,养成的良好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建议:

1、讲勤俭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做到不攀比、花钱得当、不买不必要的东西、学会储蓄等;使学生懂得“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特别是可以通过一些名人,他们很有钱,但非常注意节俭的事例来说服学生会更有说服力。

2、对待学生中的不良现象要注意因势利导,不要过分指责,在讲清道理的基础上,耐心指导。而且多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教育好学生。

3、关于勤劳的教育,主要使学生懂得勤劳对自身成长的作用,以提高自觉锻炼的主动性。

教学设计示例

认知

1、知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有理想有志气的人应具备的品质。

2、知道当今我们仍然要的原因。

3、懂得从小培养的好品质。

情感

1、从小培养的好品质。

2、做一个的人。

行为

1、学会辛勤劳动,不懒惰。

2、做到不攀比,花钱得当,不买不必要的东西,学会储蓄。

3、爱惜物品,修旧利废。

教学重点:讲清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如何做到。

教育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出本课的'话题:

同学们,现在家庭生活都比较富裕,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独苗,可以说要什么有什么;这时我们还需要不需要劳动和节俭?引出第九课

二、结合事例,使学生懂得,的意义。

1、请同学们看一张照片《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

提问:在抗日战争时期,战士们为什么要开展大生产运动?

(通过背景资料的展示,学生参与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没有战士们的劳动开展大生产运动,我们革命就度不过难关,很难取得胜利,)

2、讲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参加劳动的事迹。(课前让学生找)

(通过学生讲,激发学生向老一辈革命家学习的热情)

3、听录音故事,下载《兄弟俩》。(使学生懂得: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创造真正的幸福生活的道理)

4、什么是节俭呢?如今物质条件这么好,还有必要节俭吗?

(节俭是指用钱有节制、俭省,不随便浪费财物,是一种美德。)

5、谁能说说什么是?

(引导学生总结观点)

小结:对!勤劳就是努力劳动,不怕辛苦。节俭就是爱惜劳动成果,不挥霍浪费。

6、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的名句。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了一些。下边请同学们读给大家听。

“只勤不俭无底洞,只俭不勤水无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成由勤俭破由奢”

小结:同学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一生的瑰宝,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把它抛弃。

板书: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联系实际,讲清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

1、请看小品表演。

(学生表演:一家人外出在商场购物,孩子要求家长买一些东西。)

提问:改革开放了,一家人生活比较富裕,孩子应当见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买吗?家长为什么没有给孩子买,他们是怎样想的?

(学生通过讨论,使学生懂得,一个人如果养成挥霍浪费的怀毛病,对自身成长不利。)

2、请看录像《我上大学了》

(说的是,某学生上大学家长给准备了两大包袱衣服,刚上学没几天干净衣服就穿完了。自己不会洗。就又在脏衣服中挑选稍干净一些的,可是还是免不了招来同学的讥笑声。星期六,他穿着脏衣服,背着两大包裹衣服往家走很是滑稽。)

提问: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想法?

(让学生体会,勤劳能给自己带来方便,生活离不了,从而自觉培养自己勤劳的好习惯)

3、听故事,《南京路上好八连》

提问:八连战士是怎样保持艰苦奋斗作风的?

(引导学生回顾八连战士的具体做法,认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八连的传家宝。)

4、听唱歌曲《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

提问: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想法?

板书:国家强盛的需要

5、请同学们讲自己收集的名人、伟人的故事。

提问:他们是怎样做的,他们是怎样想的?

(首先使学生明白的具体表现,以及他们的思想境界,从而体会高尚的思想品质。)

6、夸一夸班上的人和事。

(表扬做得好的同学,给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

请这些同学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小结:对个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做人的美德,是有理想、有志气的表现,也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所以,我们要养成的好习惯。

板书:做人的美德成长的需要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7、提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怎样做到?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提高劳动的自觉性,找机会锻炼自己。节俭做到:做到不攀比,花钱得当,不买不必要的东西,学会储蓄。爱惜物品,修旧利废。)

四、运用观点、辨析练习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学习的认识,发表自己的看法。

1、看课后评一评

提问:你同意谁的看法,如果是你,你会怎样说?

(使学生通过讨论懂得,现实仍然需要。第一种,是使学生明白应当量力为出;第二种,贪图虚荣,盲目攀比,既使自己苦恼,同时增加父母精神负担;第三种,有作为的人绝不应把比吃穿当作主要的追求,应当把学习与工作放在第一位。)

2、小组讨论。结合自己收集的材料,结合实例说明,富裕了注意节俭的好处;富裕了挥霍浪费的害处。

3、结合课后自查题目,谈谈自己的认识。

(把课后自查题编制成互动选择题,制成课件输入电脑,学生通过电脑演示,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题目解答后,电脑显示答案。)

五、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课,通过学习大家不但懂得了,对个人以及对国家的好处,同时还懂得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美德。

希望大家注意从小培养自己的好作风,从点滴小事做起,不怕苦,不怕累。记住“是一个人事业有成的重要条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国家的栋梁之才。

板书设计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国家强盛的需要

做人的美德,成长的需要

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探究活动

1、与家长探讨:现在条件这么好节俭的意义有多大?

2、在家庭中主动承担家务劳动,过一段时间与同学交流体会。

3、在班集体中寻找在方面做得好的同学,与他们探讨这样做的好处。

4、搜集古今中外的事例,召开一次故事会。

5、想一想,自己在节俭方面做得怎么样?今后有什么打算?

6、你怎样理解,一个人是有理想有志气的表现;是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把你的想法跟老师做一次交流。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篇3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通用11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教师节的来历,教师工作的辛苦。

2、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别人的劳动,学会体贴关心老师。

3、培养学生尊师敬师爱师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了解教师的辛苦,学会体贴关心老师,尊敬老师。

班会流程:

一、导入:

在学校里,老师和我们朝夕相处,为了我们的成长,付出了许多心血和汗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老师,您辛苦了》

二、走近老师

1、阅读50——51页的内容,了解教师一天的生活。

2、观察自己的老师一天的工作,说说你的感受。

3、了解“世界教师日”

(1)教师节是几月几日?

(2)谈谈教师节的来历。

三、理解老师

1、默读52——53页的内容,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2、讨论交流:

这几天老师上课时不像平时那样精神饱满,嗓子也有些哑了。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3、小结:老师也上人,他们和所有人一样,都要面对生活中的烦心事和工作上的种种困难,我们要懂得老师的辛苦,充分理解老师。

四、尊敬老师

1、阅读54——55页的'内容,谈谈伟人毛泽东是怎样尊敬自己的老师的?

2、思考:尊敬老师体现在方方面面、点点点点滴滴。作为一名小学生,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呢?

3、小结:教师辛勤地耕耘在三尺讲台,用广博的学识引领学生,用高尚的人格教导学生做人做事,同学们应该用实际行动来尊敬老师。

板书设计:

9、老师,您辛苦了

走近老师

理解老师

尊敬老师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