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中班主题虹彩妹妹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主题虹彩妹妹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升入中班以后我们班的孩子在家基本用筷子吃饭,家长反映说孩子每次吃饭时,会拿着手中的两根筷子做着不同的造型,或拿着筷子敲着桌面,表现出对筷子的兴趣。作为老师的我想,何不就筷子这种我们最常用的生活用品,设计一节活动希望能满足孩子们的愿望。
活动目标
1、知识:通过摸、看、玩筷子让幼儿了解筷子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的以及筷子的用途和特点。
2、情感:发挥幼儿的想象思维,用筷子创造各种图形或情境。
3、技能:让幼儿练习使用筷子并用筷子学会夹物品。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说重点、难点:如何正确使用筷子以及用筷子夹豆类食材
活动准备
各种样式及色彩的筷子数十双,用盘子装好的混在一起的花生和豆类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
小朋友,生活中我们吃饭的时候,都会用到什么餐具?(勺子、筷子、叉子),现在我们在幼儿园用勺子吃饭,可是我们长大以后,就要用到筷子了,你们想不想用筷子夹到好吃的东西呢?今天老师就跟小朋友一起来跟筷子兄弟做游戏,好吗?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各种不同材质和不同花色的筷子,请小朋友来看一看,摸一摸,并观察筷子都是用什么材质做成的。请幼儿讨论,筷子都有哪些作用。
2、小朋友,你们知道吗?筷子除了可以用来吃东西,它还能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好看的'图形呢?出示课件图片(用筷子摆出的各种好看的图形)请幼儿欣赏。
3、把幼儿分成小组,利用桌子上的不同筷子尝试摆出各种不同的图形,并请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分别说一说他们小组摆的是什么图形。
4、老师教用筷子的正确方法:手捏在筷子的中下方,不能太低和太高,两根筷子不能分得太远,中指与大拇指碰头,其他手指做辅助。
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如何正确使用筷子,那么我们来玩个游戏,请小朋友帮助老师把这些混在一起的花生和豆子分开来,放进旁边准备好的小碗中。
三、结束部分
游戏:分一分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幼儿以小组的形式把混在一起的花生和豆子分别夹出来,放在旁边的小碗中,教师计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夹的最多的一组胜出。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找一找厨房中各种餐具,看一看都有哪些?并记录下来,来到幼儿园汇报给老师。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兴非常高,而且幼儿比较感兴趣。但由于个别幼儿在家基本不使用筷子吃饭,所以不太会使用筷子这种食用餐具。可是我发现我们中一班的小朋友都很有团结友爱的精神,会作用筷子的小朋友会帮助她旁边不会使用筷子的小朋友一起来完成任务,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真的值得我高兴。另外,幼儿气氛活跃时应多提一些有启发教育性的问题,另外,平时说话我的语还有些快,但在教学中我会克服这样的习惯,让幼儿能够充分领悟老师的意图,并做到微笑面对每一位幼儿,这样的教学氛围会使教学效果更好。
今后,如果再让我上一次这样的教学活动,我会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要害怕孩子们玩筷子时不小心互相碰到或出现意外,这样会束缚孩子们这方面的自由。同时也会避免让活动的激情,影响幼儿学习的动力,把玩作为了主要的目的,应该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
中班主题虹彩妹妹教案 篇2
生成背景:
由于开学这一阶段时间在开展“我升中班了”主题活动,小朋友们都知道我是幼儿园的中班小朋友了,小班的弟弟、妹妹比我小,我们要关心弟弟、妹妹。今天早上桌面游戏的时候,杨玉婷画了一张蜡笔画,她告诉我说:“我要把这张画带回去,送给小班的弟弟。”她的一句话萌发了一个活动主题,何不让小朋友动手画或者折叠一些礼物,自己亲自送给小班弟弟妹妹,真正感受到我是中班小朋友了。
教学目标:
1.知道中班哥哥、姐姐要关心弟弟妹妹,增强做中班小朋友的光荣感。
2.能主动大胆地与弟弟妹妹交往。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
1.复习一些原来会做的折纸。
2.正方形纸若干。
3.作画工具。
重点与难点:
做一样折纸的.礼物。
活动环节:
复习歌曲
1.复习歌曲《我是中班小朋友》。
讨论
1.中班的哥哥、姐姐应该怎样关心弟弟、妹妹?
2.回忆折纸过程,出示2-3件折好的范例作品,幼儿交流自己会折的东西。
幼儿自由折纸
1.提醒幼儿先想好内容,再折纸,折纸时要注意对齐、平整,对困难的幼儿,教师可以用范例启发,或示范一些容易折的物品,帮助他们完成任务。
2.教师将幼儿的作品写上姓名和班级。
练习送礼物
1.幼儿送礼物时会用语言表达,如:“弟弟(妹妹),这是我折的XX,你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我把这个送给你。”在班上先练习说说。
2.带幼儿到小班送礼物,鼓励幼儿主动与弟弟妹妹交往。
效果分析:
通过今天的送礼物活动,使我对我班小朋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我眼里他们是非常的了不起,每一位小朋友都很棒。尤其是我们做好礼物去送给小二班的小朋友的时候,个个小朋友都能大胆地与小班的幼儿交往,有好几位幼儿做了好几样礼物分别送给小二班的小朋友。让小朋友真正体验了我是班级小主人。
中班主题虹彩妹妹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幼儿能根据歌曲《虹彩妹妹》的意境,创作关于彩虹和虹彩妹妹的绘画作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虹彩妹妹》的音乐;绘画工具(水彩笔、油画棒、画纸);各种彩虹和女孩的图片资料。
活动过程:
导入:播放歌曲《虹彩妹妹》,幼儿跟随音乐哼唱,营造轻松的氛围。展示各种彩虹和女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彩虹的色彩和形状,以及女孩的服饰和表情。
故事讲述:教师根据歌曲创编一个关于虹彩妹妹和彩虹的`故事,比如虹彩妹妹住在彩虹的一端,每天都和彩虹一起玩耍,她最喜欢用彩虹的颜色给花朵染色。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绘画创作:鼓励幼儿根据歌曲和故事,发挥想象,创作一幅关于虹彩妹妹和彩虹的绘画作品。可以是虹彩妹妹在彩虹上跳舞,也可以是她用彩虹的颜色装饰自己的家。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用色。
作品展示:幼儿完成作品后,组织幼儿进行作品展示,让幼儿互相欣赏,分享自己绘画中的故事,教师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总结:回顾活动内容,表扬幼儿的创意和努力,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中班主题虹彩妹妹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培养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2、能正确认识和使用打击乐器:响板、碰铃。
3、能够看老师的手势正确拍出节奏。
4、能随音乐使用打击器演奏曲子《虹彩妹妹》。
教学准备:
演奏曲《虹彩妹妹》磁带、录音机,响板、碰铃若干,节奏图。
教学过程:
一、律动活动:
1、组织幼儿随音乐学小鸟飞进活动室,复习碎步。
2、律动:
a、《春天》:指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春天的季节特征。如:小树苗发、芽长高、开花、,春风吹拂柳条摇摆。
b、《表情歌》:训练幼儿的面部表情及表现力。
二、欣赏活动:
1、引导“王老师以前请小朋友欣赏了一首曲子叫《虹彩妹妹》是吗?今天,我们在来欣赏一遍好吗?(讲述欣赏曲子的要求)
2、欣赏曲子《虹彩妹妹》。
3、提问:谁能告诉王老师这首曲子的节奏怎么样?(欢快、铿锵有力)
三、学习打击乐曲《虹彩妹妹》
1、请幼儿说出刚才欣赏的曲子是几拍子?(四分之二拍)。并出示节奏图,请幼儿与老师一同练习节奏。
(1)分组练习节奏型(不加音乐)
a:甲组幼儿看见娃娃头就拍头,小手的地方就拍手。
b:乙组的.幼儿看见娃娃头的地方就拍肩,小手的地方也拍手。
c:甲乙两组合拍头、肩,拍手。
d:取下娃娃头和小手图片,请幼儿看节奏卡练习一遍。
xx|xxx|xx|xxx|xx|xx
x|xx|xxx|
(2)集体配乐器练习。
a、分发乐器,介绍乐器名称、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b、幼儿练习一次乐器操作。(看节奏型)
(3)配音乐、乐器练习。
a、甲组响板练习(加上音乐)。
b、乙组碰铃练习(加上音乐)。
c、甲、乙两组合奏:响板、碰铃(加上音乐)。
2、练习打击乐曲《虹彩妹妹》2-3遍。
3、结束:
a、组织幼儿收放乐器。
b、随音乐学小鸟飞出活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