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欢迎阅读小学语文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身的理解。

教学准备

字典、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诗题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过年吗?说一说,你们家里都是怎样过春节的?(指名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自由反馈)

2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描写欢度新春佳节的古诗,教师板书课题,解释课题。(元日就是农历正月七年级)

二、学生自读,读通古诗

1教师范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3指名朗读,师生一起正音,注意强调“竹”“除”“苏”“曈”等平翘舌音和后鼻音。

4认记生字。告诉学生:假如认识了诗中的生字,就能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听。

5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

6指名读,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三、自读自悟,理解诗意

1根据自学提示展开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诗,结合书中注释或工具书、课外资料等理解诗句意思。

(2)把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

2合作小组交流。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再读古诗。

3汇报前两行诗的自学情况,说说前两行诗的意思。(借助“一岁除”和“屠苏”的`注释,理解诗意)

4诵读诗句并展开想象,你从前两行诗中体会到什么?你此时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5读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用自身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和你的感受。

6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点什么?

引导学生从“曈曈日”“新桃换旧符”处想象:人们对新的一年充溢了新的希望,寄托了人们对来年的美好祝愿。

备注: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搜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

7指导朗读。(配上欢快的古典乐曲)

谁能把你体会到的欢乐热闹的气氛通过朗读表示出来?(抽生读,男女生竞赛读,全班齐读)

8指导背诵。

(1)分组接背诗句。

(2)指定学生背诵。

(3)小组竞赛,哪组背得好。

(4)同桌互相背。

五、拓展延伸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感受春节快乐、幸福、热闹的局面)

2你们最喜欢春节里的什么节目?为什么?

六、安排作业

想象这首诗描绘的景象,试着写下来。

和:板书设计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热闹、欢快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青霉素发现的经过及意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弗莱明热爱科学的品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3.认识本课的7个生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情 揭示课题

(出示居里夫人、牛顿等学生已经了解的科学家的图片,简单议论后出示弗莱明的图片,告诉学生他也是一位值得世人为之骄傲的人物,引出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青霉素的发现》。(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板书:弗莱明、认真、严谨)

2.默读课文,哪些自然段写青霉素发现的经过?

(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为今后的独立阅读打下基础。)

三、再读课文 读中感悟

1.小组合作读文。你认为哪些语句能体现弗莱明认真钻研的精神,画出来,读一读。(板书:重做试验、马上试验、动物实验)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子,师生共同评议。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借助书中插图和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感受弗莱明那种热爱科学的精神,然后说一说。

(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4.你知道青霉素都能治疗哪些疾病?(课前搜集的'资料)

5.你此时最想对弗莱明说些什么?(板书:伟大)

6.多媒体出示:

科学是讲求实际的,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

———郭沫若(中国)

指名读郭沫若的名言。

7.再读课文,加深感受。

四、拓展延伸 丰富知识

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科学家的故事,交流科学家的发现、发明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板书设计:

重做试验

青霉素的发现 马上试验 认真严谨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观察图画,认识图上的动物,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2、学会本课6个生字,2个词语。认识3个偏旁、1种笔画,会认8个生字。

3、理解句子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学习用问答式朗读儿歌。背诵课文。

4、教育学生喜欢小动物,爱护小动物。

二、教具准备

录音机,动物图片,电脑,课件

三、教学时间 2 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用电脑显示动物图片: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

(在看图片之前老师提一个小小的要求你们仔细观察一下他们的尾巴有什么特点。问:谁能说出图上小动物的名字?)(一张一张图片显示)

2、看完图片后同学们发现它们的尾巴的形状有没有什么不同?(长、短、伞)既然它们的尾巴各不相同我们来比一比好不好?(板书课题)

3、同学们注意(黑板展示翻开65),自己轻声朗读。想想课文分了多少小节。(4)

(1)第一节提了几个问题?(3)(1、2组同学读一读)(谁)

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三个问题的句末都是什么符号(?)——问号,用在句子末尾,表示疑问,读的时候,语气要上扬,句子末尾的词(长、短伞)要重读。(听录音,自己练习,找同学读)

(2)你们知道答案吗?自己从课文中找一找。找到的同学举手。

(3)从哪找到的?(第二节)(3、4组同学读一读。指导学生做一些动作,加深对“长、短、好象一把伞”的理解。)(猴子-长,兔子-短,松鼠—一把伞)(读的时候注意回答的句子要平缓、肯定。)

(4)讲了几种动物?(3)(把没有尾巴的'猴子,兔子,松鼠贴在黑板上),同学们看看这些动物怎么了?(缺少尾巴),好!请三个同学上来帮忙找尾巴。(奖红花)

(5)你们看这三只小动物长上了尾巴多神气,多高兴呀!你们高兴吗?同学们把书合上,小眼睛?(看黑板)找两个同学上来表演背诵下面同学认真听他们的语气,然后从中选一个最好的奖励他,下面同学集中精神听,能说出他好在哪里的也有奖励。

(6)我们来背一背好吗?一、二组背第一节(注意问问题时语气要上扬,句末的词要重读);三、四组背第二节(回答的句子要平缓,肯定)。(看哪两组背得好)

(7)现在我们来学习第3、4节。同学们轻声朗读,并想想电视上出现的问题,应该怎么回答。

电脑显示问题:

a 、 第三节提了几个问题?分别问了哪几种动物的尾巴?它们的尾巴怎么样?

b、答案在哪里?自己找。

a、( 谁 )(3个),(公鸡,鸭子,孔雀),(弯,扁,最好看)

(9)找两个同学一问一答的对话。(注意问句:语气要上扬,答句:语气平缓,肯定)(下面的同学认真地听,选出一个读的最好的)

(10)找三个同学上来帮这三个动物找尾巴。

(11)前两节女同学问一句,男同学就答一句。后两节男同学问一句,女同学答一句。(看女生呢?还是男生读的最神气。)

(12)发印有缺尾巴的图片,让学生自己加上去。评出画的最好的几个表扬。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奇观一单元中,我们感受了浙江潮的神奇壮观,今天让我们再次来到浙江,欣赏位于浙江淳安县境内的绿色千岛湖那美丽旖旎的自然风光。(板书课题)首先让我们从“绿色”入手,去感受那里的魅力,为什么说它是一个绿色的湖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一自然段,从中找出答案。

二、感受“绿色”

1、生自由读,找出有关绿色的句子(板书:水绿、岛翠、山青)

齐读最后一句话,让同学们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同是一个绿,作者却能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足以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

2、这一段除了写水绿、岛翠、山青,还向我们写了千岛湖的什么呢?

3、绿色的千岛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美)能形容一下美的程度吗?(像诗,像画,像仙境)板书:诗

让我们用诗一般的语言来吧这幅美丽的画卷读出来吧!(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趣探“千岛”

1、感受了千岛湖的绿,让我们去欣赏一下那形态万千、各具特色的岛吧!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千岛湖的岛?(2——7自然段)生自由读

2、千岛湖有多少个岛呢?(这可真是名副其实的千岛啊!)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岛屿众多。课文重点向我们介绍了四个特色岛屿,你喜欢哪个岛呢?请同学们再次读,重点读你自己喜欢的岛,老师要你做小导游给游客们介绍的哟。

3、指名以导游的身份来介绍,师提出要求:要有亲和力,要和游客有交流,可以带上动作。

4、总结:从同学们的介绍来看,这些岛有的因动物而知名,有的因——花树而著称,有的因——名胜古迹而闻名遐迩。(理解“闻名遐迩”)请大家快速作出判断,作者是按什么结构来写岛的?(总——分)

四、研读“奇迹”

1、美丽的千岛湖在作者眼中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而且是一个奇迹(板书:奇迹)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8、9、10自然段,画出重点句子。

2、提问:从这几个自然段中你有获得了有关千岛湖的哪些信息呢?

3、所有这一切信息告诉我们,千岛湖不仅风景优美,而且资源——丰富(板书:资源丰富)从《枫叶如丹》中,我们知道绿是播种者的颜色,是开拓者的颜色,千岛湖正是蕴含了人类智慧和汗水,同时又孕育着人类绿色的希望。让我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来感受生命的力量。

五、总结升华

1、生齐读最后一段,师: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揭示中心句。

2、师:是啊,千岛湖的成功改造,给我们一个深刻启示:大自然造福于人类,人类要和自然保持和谐,只有我们与自然保持和谐,就一定能创造出更多的绿色奇迹。因此我们说,千岛湖是人与自然合写的诗,是一个人工创造的绿色奇迹。学完课文,你对绿色有更深的了解吗,你所知道的还有什么冠以绿色呢?让学生充分说后总结:这里的绿色不仅指颜色绿,而且蕴含着勃勃生机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六、拓展延伸

其实,在我们的家乡三门峡也有这样一个美丽的景观,每年冬天,这里都会迎来一批尊贵的客人,他们三五成群在湖面上玩耍嬉戏,悠闲散步,振翅欲飞,同学们,告诉我,这批客人是——白天鹅,这个美丽的景观是——天鹅湖。我们只需改动题目中的两个字,也能像本文作者一样写出一篇文质兼美的作文《绿色天鹅湖》。(稍作指导,课下完成)

附:板书

人与自然合写的

┍────────────

绿色 水绿 岛翠 山青 诗

千岛 岛屿众多

湖 资源丰富 奇迹

┕────────────┚

人工创造的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