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信客教案

欢迎阅读八年级语文信客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语文信客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并积累“唏嘘、诘问、焦灼、伎俩、颠沛、穷愁潦倒、连声诺诺”等词语。

2、了解信客职业及其品质。

3、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4、揣摩佳句,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朗读法、引导法、讨论法、继续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学习方式。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揣摩其写作意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信客的风雨生涯中、感悟人生。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2、把握信客形象。培养学生洁力自好、待人宽容、任劳任怨、等品格。

重、难点:

1、感受本文的语言、体会人物品格

2、理解文章思想内容,、揣摩品味语言。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印好的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识记字词、扫清阅读障碍、阅读课文、疏通文章脉络。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正如一则广告语所说的“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电信业的迅猛发展,给忙碌的现代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手机短信拜年已成为一种时尚,提及20世纪初期的乡,对外通信往往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人——信客。也许人们难以想象,其实在很长时期中,信客沉重的脚步是乡村和城市的纽带,余秋雨《信客》将向我们讲述这段故事。“信客为远行者们效力,自己

却是最困苦的远行者”。今天,让我们通过文章《信客》去认识信客,去体会他的苦涩人生。

二、整体感知:(检查预习情况)(课件展示)

1、正音

2、释义

3、理清行文脉络:做信客的原因——怎么做信客的——怎么不做信客的——为什么当教师、校长也是好样的。

三、启发探究:

1、填充信客档案:信客是我们的主人公,那么他有哪些遭遇,他是怎样一个人呢?这是我们首先要了解的。老师设计了一个信客档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从文中捕捉重要信息。老师边问学生边答来填充档案的内容。(课件展示)

职业:信客。

身体状况:老犯胃病和风湿病(职业病)(第12段)

收入情况:收入微薄(第3段)

最高兴的事:几十年来从未失过会一封信,一件物品:给焦急等待的家属送去了在外亲人的消息;他的工作被乡亲们还有老信客认为,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表杨(信客的幸福快乐是建在别人的幸福快乐的基础上的)。

最痛苦的事:报死讯、被怀疑、被诬陷、被打、被扭送到巡捕房。

最敬重的人:老信客(最后一段)

座右铭:信客信客就是一个信字(诚信是信客的生命)。

2、用一个字概括你对信客这份工作的初步印象(苦)。

3、学生畅谈信客形象,师归纳。

明确:诚信无私、任劳任怨、待人宽容、善良厚道、属尽职守、洁身自好、忍辱负重。

四、小结:

信客就是这样一个人:尽管时常饱受职业病的困扰;尽管收入永远和付出不成正比;尽管有时还要蒙受无端的猜疑,诬陷和欺凌,但他牢记老信客的教诲,诚信无私,从不雁过拔毛,风得忘义;心胸宽广,所有基、累、辛酸委屈都默默承受;他有情有义,总是以最恰当的方式处理邮件两头的难事。他用大半辈子辛劳履行自己的承诺,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同学们,这是一个多么朴实感人的形象。你们在阅读过程中一定也遇到了许多震颤你心灵,让你感动的语句和片断,下面请你们把它们自由地、小声地、深情地朗读出来。

第二课时

一、品味佳句、体会风格

1、请同学们把刚才找出来的感动你的名子读给大家听并对其作一品析,教师作适当引导。(可侧重从它们所表现出的人物品质分析它的美感)

它们可能是:

①第三世界16自然段“闯荡都市的某个谋生者……连声诺诺”

②第18自然段:“直到他流了几身汗……堆在他的肩上。”

③第22段中的“传唤来的同乡……他不想让滇沛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

2、文中还有一些含义丰富的美句,你们都懂它的含义吗?可以提出来,师生一同讨论解决(提示:可从修辞角度,重点词句等理解它们的深刻含义和表达效果)

如:①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

②信客沉稳地点点头,他看得太多,对这一切全能理解,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未梢。

③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

④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回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他的肩上。

3、归纳本文的语言特点:

①质朴的典雅。

②精辟而又畅达。

二、互动合作:展示作品人物形象

请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试写一段话,描写信客基碑上的文字,或某一补白性的文字,鼓励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的得意之笔,并作简要点评

参考示例:(多媒体显示)

三、迁移拓展,寻找现实生活中的信客。

1、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像信客一样,默默奉献着,而又处在社会下层的平凡人?请举一两例,并谈一谈你对他们的.看法。

例如:马路上维持交通秩序的交通协管员、清洁工……。

师可补讲关于四川藏族自治县的乡村邮递员王顺友的故事。

小结:他们虽工作平凡,但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同学们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将来从事的也像信客一样普通平凡的工作,我们虽然不能做伟大的事情,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将来就算是一名清洁工,你也要像贝多芬绘画一样,全身心地投入,热爱、忠诚于我们的职业,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无怨无悔,生命才有意义。课上到这里,老师不禁想起一首歌,歌中这样唱道……(多媒体展示《好大一棵树》的歌词,师生齐读,读后放这首歌,在歌声中结束本节课。)

四、中考链接:布置作业

1、按例名仿写:

例1、同情是一缕春风,让枯秃的枝头绽出新绿。

同情是 。

例2、信誉就是你立足社会的通行证。

信誉就是你 。

信誉就是你 。

例3、真诚,友谊的桥梁,没有它,人们之间就失去应有的平和与信赖。

批评, 。

2、请同学们以“诚实为话题,写一篇小短文,可以谈看法,也可以讲故事。”

板书设计:

信客

脉络

做信客的缘起

怎么做信客的

怎么不做信客的

为什么当教师、校长是好样的

品格素质

任劳任怨

诚信无私

八年级语文信客教案 篇2

内容预览:

《信客》教案

教学目标:熟悉课文内容,掌握全文结构,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学重点:熟悉全文内容,掌握课文结构。

教学难点: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作者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其中散文集《文化苦旅》曾获得多个书评大奖,《山居笔记》更获得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第一名。

2.导语

现在通讯事业发达了,电话、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的沟通方便多了,但是传统的书信联系在很多地方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邮递员也延续着他们的工作。不知道大家对邮递员有什么印象呢?

二、听了几个同学对邮递员的看法后,我们看看余秋雨先生所写的邮递员也就是信客的故事。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并给文章的四个部分各写一个小标题。

生字词:克扣 接济 唏嘘 稀罕 噩耗 呵斥 诘问 焦灼 伎俩 颠沛 吊唁 文绉绉 穷愁潦倒 风尘苦旅 鸡零狗碎 低眉顺眼 连声诺诺 生死祸福

文章结构:信客当信客的原因---信客是怎样做信客的---信客为什么不做信客了---信客为什么当教师、校长也是好样的

2.阅读课文一遍后,文中的信客给你怎样的饿印象呢?可以用形容词来描述一下吗?

任劳任怨 待人宽容 善良厚道 恪尽职守 有才干

3.结合课后练习第一大题的3个小问题,再次仔细阅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看看文中主要写了信客的'哪些故事,各个故事又体现信客怎样的为人呢?

任劳任怨:代读写书信 帮忙料理乡人后事、安抚死者家属

待人宽容:遭别人怀疑、遭同乡诬称为小偷仍不计较

恪尽职守:前后当了三十年的信客

有才干: 当教师、校长同样受到赞誉

4.在信客的这么多的故事中,哪个最让你感动呢?并说说原因。

5.解答课后的练习

三、小结

回顾文中信客的故事和他的为人,如果让你在信客的墓碑上写碑文,你回用一句怎样的话来写呢?

板书:

信客当信客的原因---信客是怎样做信客的---信客为什么不做信客了---信客为什么当教师、校长也是好样的

任劳任怨:代读写书信 帮忙料理乡人后事、安抚死者家属

待人宽容:遭别人怀疑、遭同乡诬称为小偷仍不计较

恪尽职守:前后当了三十年的信客

有才干: 当教师、校长同样受到赞誉

......

八年级语文信客教案 篇3

教学指导思想:

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和交流。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才华。

3、教学过程中体现全员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

教学目标:

1、自读感知课文,独立完成[信客档案]的填写。

2、分组合作进行探讨问题、画信客肖像、写诗等活动,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

3、启发学生尝试撰写“乡村邮政史”。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中部分。

教学准备:

1、与学生沟通、布置预习。

2、设计本课课件。

教学过程:

一、暖身活动:师生互相提问。

二、导入

请学生依据课前所准备的资料介绍作者余秋雨。

三、整体感知

(一)请学生在自学基础上谈谈〈信客〉一文的内容,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二)速读课文后,完成以下内容的填写

[信客档案]

性别年龄适合人群(指性格)

信客是一种什么职业(一句话描述)

信客的职业道德(关键词)职业准备

信客的职业特长(从文中找相关信息)

信客的作用(重要性)

(三)画信客的'肖像画

设想:本文篇幅较长,可以挖掘的东西很多。设计[信客档案]旨在从信客这一职业角度出发,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面上的了解,为下面的问题能深入研讨作准备。

四、独特感悟

在预习的过程中,不少同学有这样的疑惑,信客为他人付出了很多(文章作了很多描写),自己却落得遭人误

解,穷愁潦倒,按现代某些价值观衡量,似乎很不划算。是不是当时的人们都在想着做信客?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信客?所以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

(一)问题研讨(提示:在课文中找相关信息来说明)

1、文中青年信客让别人得到了什么?

2、青年信客是否也有所得?如果有,他又得到了些什么?

(二)根据你的理解,为信客写一首诗(一段也可)。

(三)引导学生得出:助人自助的一生才是充实的一生。

设想:这一环节旨在对课文有一定深度的理解,对文章主题作多角度探索,并以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学生。

五、课外拓展:撰写乡村邮政史

本课小结:在乡村和城市间踽踽独行的信客,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大半辈子的风尘苦旅,他是外出谋生者与家乡联系的纽带。

反思:你能通过观察我的教学,给我一些下述问题的信息吗?

1、有百分之多少的课堂时间用于教师讲话,有多大比例的时间学生在讲?

2、在讨论中有多少学生在发言,男生多于女生吗?

3、我说话的语调是交谈的语调,还是盛气凌人的讲授方式?

4、你认为我对学生们的评论是否恰当?

5、你看到可能有助于我解决问题的其他事情吗?

6、请给我一些帮助我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建议。

八年级语文信客教案 篇4

一、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归纳事件,品味描写,把握人物的特点及理解作者在文中寄予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围绕主要人物归纳事件。运用多种方法加深对作品人物特点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善良,体味人间各种爱。

二、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三、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阅读文章,思考下面问题:

1.文章中的年轻信客为什么想“从此不再做信客”?找出原因,在文章中做适当的勾画、批注。

2.年轻信客这类“好人”的困境折射出我们社会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好人”难做?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

1.同学们,知道画面上的人物是谁吗?(介绍20xx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获奖者王顺友。)

2.王顺友的故事打动了全国的人民,他也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尊重。但是,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信客》中的年轻信客,却突然不想再做信客了,这是为什么呢?

(二)筛选归纳

1.师:年轻信客是在文章第几段提出不想再做信客的?如果他想写一封信给老信客,说清不想做的原因,他应该如何写?请大家把该信要补充的原因简要概括出来。

尊敬的老信客:

您好!我从此不再做信客了,因为我要承受 ,实在太 了。

此致

敬礼

惭愧的年轻信客敬上

xx年x月x日

提示:

①先读文章,然后将预习中所找到的不做信客的原因与同学交流,并在文章中勾画出重点词句;

②将所找原因概括整合,逐条分列。

2.在全文阅读的基础上,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活动,完成信件。每组推举一位发言人发言。

3.随机抽四人小组代表发言,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把信客不想再做信客的具体原因概括出来,并从文章中找出依据。

根据学生发言,先确定信件中“实在太 ”中填“苦”,再要求学生尝试根据所找原因用一个两字词语概括出信客当时的'内心感受,并以“xx之苦”的形式表述出来。

学生可能回答的答案:①身体所受之苦:“奔波之苦”、“病痛之苦”、“贫穷之苦”……②心灵所受之苦:“蒙冤之苦”、“委屈之苦”、“责任之苦”、“孤独之苦”……

4.教师根据板书小结要点。

明确:做信客,要承受身心之苦,所以年轻信客不想再做信客。

(三)品味感悟

1.师:老信客收到了年轻信客的信,万分感慨,他深知做信客的艰难,也看到了年轻信客的未来,对俗世早已看透。于是想给信客回信,以安慰、赞扬这位年轻信客这二三十年来的辛勤工作。如果我们是老信客,这封信应该怎样写呢?

年轻信客:

你好!收到来信,感慨万分。你不做信客也可以,因为 。

你是一个“好”信客,因为你具有 。你的品质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虽然,如今做“好人”很难,因为现实社会中的人们往往 。

但并不表示我们要放弃自己的信念,请你记住

是可以 。

此致

敬礼

老信客

xx年x月x日

2.第一段可能答案:随着经济的发展,信客这种职业是会消失的。

第二段可能答案:任劳任怨、待人宽容、诚实守信的品质。

第三段可能答案:既需要你,又轻视你;既信任你,又怀疑你;

势利;不宽容……

第四段可能答案:良知是可以点燃良知的;诚信是可以唤醒诚信的……

(四)总结提升

总结:正是这种品质,这种信念的延续,才有王顺友这样的邮递员。因此,通过《信客》,通过这两封“信”,我们明白了,做人就应当讲一个“信”字。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