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堆雪人五年级音乐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堆雪人五年级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掌握歌曲旋律和歌词的基础上,根据歌曲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2、创编不同的"雪人造型"动作。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已初步会唱歌曲。
2、有在下雪天堆雪人的生活经验。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小雪花》
引导幼儿扮演小雪花,快乐地表演唱,鼓励幼儿与同伴组合成不同造型的六个花瓣的雪花造型。
2、复习歌曲《堆雪人》,注意唱出歌曲3∕4节拍的特点以及活泼、快乐的情趣。
3、创编歌曲表演动作。
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堆雪人"动作,并指导雪人堆好后不能动。
创编"不同造型"的雪人,并做好控制,以供同伴们互相交流学习。
教师反馈幼儿的雪人造型,组织幼儿互相观察。
4、完整听音乐做游戏。
幼儿两两结伴,自己商量角色,一人当"雪人",另一人为小朋友去堆雪人。鼓励引导幼儿能根据同伴的意图做出相应的雪人造型动作。
重点:
在掌握歌曲旋律和歌词的'基础上,根据歌曲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难点:
创编不同的"雪人造型"动作。
教学反思:
一、为了能够更好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尽快的融入到本节的教学之中,在开始部分,我给幼儿发了小雪花的剪纸图案,结果,有的孩子就不专心欣赏歌曲了,注意力转移到玩雪花上去了。在音乐中,我感受到创造宽松的氛围让幼儿自由地感受和想象,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产生再次参与聆听的兴趣和期待。但活动的开始部分尽量少用或不用辅助手段,以免分散幼儿对音乐的注意力,固定住幼儿独特的思维和想象。要以幼儿为本,从幼儿的实际水平出发制定欣赏的目标。支持幼儿的表现,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充分释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二、各种辅助手段的运用要灵活,在运用辅助手段前教师必须对音乐进行深入地分析,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仔细研究各种手段在理解作品时应占的比重,避免盲目累加。运用辅助通道帮助幼儿理解作品时仍要强调以听为主,不要让过多的辅助手段喧宾夺主,把音乐成为“辅助”的“背景”。在帮助他们理解作品时要注意以他们已掌握的运动觉参与为主。
三、在活动中,由于孩子比较多,有多个孩子要争着当雪人,由于开始考虑不周,因此,在中间环节有点混乱,有的幼儿因为没有当上雪人而不高兴。因此,在今后的活动设计中,仔细研究本班的实际情况,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快乐的参与到活动之中。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深入的学习有关的知识,以尽快的提升自己,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堆雪人五年级音乐教案 篇2
一、课题《堆雪人》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明朗和欢乐的情绪。
2.指导学生在合唱时低声区保持气息和声音的高位置, 并做到声部的和谐与统一。
3.将旋律模仿的手法,运用在学生旋律创作练习中。
4.在新颖的.教学环境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
1.一个降号调歌曲的视唱与合唱。
2.学生对新歌能进行创造性的综合表演。
四、教学过程():
(一)学生随音乐声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新歌曲调复习,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用口风琴辅助练习。
1.一个降号调的音阶练习。
2.从三度音程练习入手练唱合唱部份(一)。
3.从寻找曲调异同点入手练唱合唱部份(二)。
4.练唱新歌曲调。
5.口风琴合奏练习。
(三)新歌歌词教学
1.揭示课题,启发学生对冬日环境的丰富想象或联想。
2.新歌范唱(采用多媒体演示)。
3.学生学唱新歌。
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内容, 以不同的情感、力度分别唱好新歌的齐唱及
合唱部分。
五、《快乐一刻》
1.学生以二重唱形式演唱新歌,并进行集体点评。(采用卡拉OK形式演唱)。
2.指导学生对新歌用多种形式进行创造性表演。
创设雪景环境,启发学生以唱、奏、舞等多种形式创造性地演唱歌曲,
更完美地表达歌曲意境。
六、小结:
对本课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 肯定学生主动学习及积极创新的精
神。
堆雪人五年级音乐教案 篇3
堆雪人五年级音乐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堆雪人五年级音乐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堆雪人五年级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大组:
1.在感受歌曲欢快活泼性质的基础上,能正确运用各种乐器完整演奏,体现出歌曲的情绪
2.能准确拍出3/4拍的强弱关系,初步具备指挥意识和能力。
3.体验合作完成演奏的愉快心情。
中组: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学习至少用3种乐器演奏。
2.初步学习3/4拍的强弱关系,能关注指挥演奏。
3.体验合作演奏的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
课前熟悉歌曲《堆雪人》。活动室布置成冬天下雪景象,有雪人模型。录音带、录音机,铃鼓、双响筒、三角铁、沙球、鼓、手铃、响板,节奏谱。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进活动室,自由观察活动室的雪景,请中组幼儿说说教室里现在是哪个季节的景象,在这个季节可以玩什么游戏。
2.感受乐曲。
①放音乐,请幼儿边听回忆歌词内容,边拍手感知乐曲节奏,坐下。提问中组幼儿歌曲有几段,是什么内容的;请大组幼儿说出歌曲是几拍子的。
②出示节奏谱,请大组幼儿拍出│×××│和│××××│的节奏,引导大组幼儿帮助中组幼儿拍出此节奏,教师个别指导。
③听音乐熟悉前奏部分,区分│533│和│533│,明确│533│时才开始演奏。
3.通过身体动作学习各乐器节奏型。
①启发幼儿用身体动作(如拍手、拍肩、拍腿、点头等)练习手铃、三角铁等的节奏型。要求体现出欢快活泼的情绪。
②重点教给幼儿三拍子的强弱变化规律,启发幼儿在身体动作中表现出来。如拍手时,第一拍要重,后面两拍轻;点头时,第一拍幅度要大,后两拍要小。引导幼儿反复练习。
③重点练习沙球的节奏型│×××│××××│及其强弱变化,指导大组里接受较慢的幼儿和中组幼儿多练习几遍。
4.幼儿分组用乐器合奏、轮奏,学习指挥。
①请中组幼儿说出乐器的名称。幼儿自由选择乐器演奏,中组幼儿演奏节奏型简单的乐器,如手铃、三角铁、响板,大组幼儿演奏稍复杂的乐器,教师提出持乐器的姿势要求,提醒幼儿演奏时体现出欢快活泼的情绪。
②引导大中组幼儿合作练习,大带小,互相帮助,体验合作演奏的愉快,教师巡回指导。
③教师指挥,引导幼儿理解教师的'指挥手势,如准备、开始、合奏、轮奏、放下乐器等。用手部动作的轻重及表情,暗示幼儿3/4拍的强弱变化及愉快表情。随音乐演奏3遍。
④请大组演奏较好、表情丰富的幼儿学做指挥。重点指导幼儿指挥的手势、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移动位置等,引导演奏幼儿特别是中组幼儿注意看指挥演奏。
⑤幼儿交换乐器进行合奏、轮奏练习,让中组演奏较好的幼儿尝试演奏大组乐器如大鼓、沙球。幼儿指挥(听音乐练习两遍),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指挥幼儿和中组换乐器幼儿。
5.教师指挥,幼儿自由交换乐器,完整演奏。节奏加快,引导幼儿注意力集中看指挥,要表情愉快,注意强弱变化。
6.幼儿离开座位随音乐边演奏边加动作自由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