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地理教案(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地理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2、学会从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
3、能够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教学重点】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
【教学难点】
利用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归纳气候特点。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多媒体导入:多媒体展示几幅不同气候条件的自然景观图片,提问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自然景观的差异。由此引出本节要学习的内容——世界气候。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认识气候的地区差异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自主探究】
掌握分析气候的地区差异,归纳一个地方气候特点的`方法
1、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所认识的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规律。
2、教师点评说明: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差异很大。
3、学生读P62页第一段文字内容,读后,归纳以下认识:
(1)世界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导致世界各地气候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2)由此可见,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
4、教师点拨:解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是分析气候特征的重要方法。
5、学生独立完成书本P63页活动,掌握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气候特征的技巧。
学生活动1:(引导学生读图3.25)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师问:根据图3、25中的气温曲线,可知该地最冷月均温在多少度以上?
生答:10℃以上。
师问:最冷月均温在10℃以上,那么冬季是温和还是寒冷呢?
生答:温和。
师问:该地最热月均温在多少度以上?
生答:23℃以上。
师问:月均温在23℃以上,是温和还是炎热呢?
生答:炎热。
师小结:根据该地最冷月和最热月的月均温,综合得出该地气温特点:冬季温和,夏季炎热。
师问:根据图3、25中的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该地哪几个月降水量多,哪几个月降水量少?
生答:该地降水量12.1。2月多,6、7、8月少。
师小结:由此得出该地的降水特点: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师问:根据前面分析该地的气温特点和降水特点,可以综合得出该地的气候特点是怎样的呢?
生答: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师小结:通过对图3、25的分析,我们应该明白分析气候特征的一般方法:分别观察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地理教案 篇2
教材地位和作用
《世界的气候类型》是中国地图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2章《多样的世界气候》中的重要内容。本节内容理论性强,难度较大,但是对生活和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今后学习世界地理的基础,在全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了解热带的气候类型特征及其典型自然景观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世界气候类型图及景观图,认识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2.通过阅读和分析某一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气候特征,判别气候类型。
3.通过活动、图片等各种方式了解某一气候类型地区的自然景观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例分析,体会自己家乡的气候特点,初步培养运用地理知识指导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及典型景观特征。
(2)教学难点:依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气候类型的特征,判断其所属的气候类型。尤其是区别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差异。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从依赖到自主的过渡期,理性思维还很差,已经初步具备分析图片信息的能力,但在整理信息室缺乏一些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巧,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能够利用各种方式,如:图片、图表、文字材料、景观……,总结出世界气候类型的一般规律。
教学方法:
(1)读图分析法:通过读图培养获取并整合加工地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
(2)问题探究法:在读图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层层深入,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采用小组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形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与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程序的设计与安排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世界气候类型景观》
学生观察:
感知不同的自然景观差异,说说属于哪个气候类型?
教师提问:
不同景观的差异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回答:
降水和温度。
阅读课本:
找出世界气候类型的分类?
小组合作:
分别讨论热带、温带、寒带、独特的气候类型的种类由那些?
小组展示:
略
活动一:
1.展示四种热带气候类型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2.介绍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读出每月的气温度数大约是多少,然后再看每月的降水大约是多少毫米,并且加出每年的降水有多少毫米?
活动二:依次展示热带草原、热带季风、热带荒漠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
学生迁移:以热带雨林的方式来总结以下三个气候类型的特征。
3.提问:.找出四种热带气候类型的共同点?
4提问:热带季风和热带草原气候的区别子哪里?
教师引导:它们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哪呢?如何区分呢?(突破难点:热带季风和热带疏林草原气候)后类型的分布。
课堂小结
提问:根据所学内容,联系自身实际情况谈谈感受。
学习了世界气候类型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吗?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地理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说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知道1月0℃等温线的分布与地理意义。
2.知道我国温度带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3.通过阅读等温线分布图,培养学生判读等值线的技能。
4.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教学重难点
1.1月0℃等温线的分布与地理意义,知道我国温度带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
2.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教学工具
挂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学生收集到的图片,北国冰城哈尔滨的自然景观(冰天雪地)和人文景观(“冰灯游园会”):在冰灯游园会上人们冒着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严寒,观赏那正在开屏的冰孔雀、竞相开放的冰荷花……晶莹剔透,色彩缤纷,像是步入神话中的水晶宫。南国的广州,在一年一度的春节迎春花市上,数不清的奇花异卉、争妍斗丽,竞放芳香,使学生获得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感性认识。
(教师小结)可见,同是冬季、同是春节期间,我国南北的气温和景观差别很大。
二、新课教学
(一)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1.比较学习新知
读图2.13,我们比较一下哈尔滨和广州两地冬季的气温。
要了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的具体情况,还要看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等温线分布图。
根据我们学过的等温线知识,我们分析一下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看看我国冬、夏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1)冬季等温线排列密集,说明冬季南北温差大。黑龙江最北部1月平均气温在-32℃以下,海南省1月平均气温在16℃以上,我国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2)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向西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2.设疑导读
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么悬殊呢?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除纬度因素外,还有冬季风的影响。
引导学生读课本P40图2.28,思考以下问题:
(1)冬季风的源地在哪儿?风向如何?
(2)冬季风对我国北方和南方气温的影响在程度上有什么差别?
(3)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和台湾岛能否受到冬季风的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冬季风南下,我国北方首当其冲,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且冬季风在南下过程中,受崇山峻岭阻挡,势力渐弱,故南方受冬季风的影响而降温的程度远低于北方。
过渡: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很大,那么夏季气温是不是相差也很大呢?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呢?
(二)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
1.读图导读
用同样的方法,分析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指图总结:
(1)夏季全国等温线排列稀疏,除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说明我国普遍高温。
(2)黑龙江省北部7月平均气温为16℃,海南省南部7月份平均气温为28℃,我国南北平均气温相差仅为12℃左右,气温差别不大。
(3)7月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在青藏高原。因为青藏高原地势很高,故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2.设疑导读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很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同学们想一想这些特点对我们平时生产和生活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
(讨论回答。)
(1)夏季普遍高温,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热量资源,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2)冬季北方严寒,使北方取暖的燃料造成很大损失,另外,容易使北方农作物造成冻害等。
过渡:什么样的温度才能使农作物活跃生长呢?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什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三)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
根据活动积温,我国划分了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请同学们读图2.17《中国温度带的划分》。说明读图要求,指导读图方法:
(1)我国共划分哪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
(2)这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
(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与几月份的哪条等温线一致?
(4)我们生活的地区属于哪个温度带?东北大部分地区、黄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海南岛、长江流域、塔里木盆地各属于哪个温度带?
小组讨论、回答。
结合课本P33“活动”,说一说在不同的温度带,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不同?(如水果、房屋、服饰、耕地、农作物、饮食、植被、河流水文特征等。)
(四)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1.读图知新知
读图2.18,小组合作,相互交流。
(1)找出800mm、400mm、200mm年等降水量线的位置。
(2)用彩色笔描出800毫米、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观察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与哪条等温线几乎重合,及其东部大致经过的地区。
(3)总结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
教师总结: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总趋势: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设疑导读
(1)造成我国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找出我国降水最多和降水最少的地方在哪里?
(3)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差异很大,一个地区的干湿程度仅仅取决于当地年降水量的多少吗?
学生回答:干湿程度与蒸发量也有关。根据各地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将我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
(五)干湿地区
划分依据:一个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1.读图2.22,小组交流:
(1)我国分为哪四类干湿地区?其中,山东省有哪两类干湿地区?
(2)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相一致?
(3)我国四类干湿地区各以什么植被为主?
2.读课本P37“活动”
(1)降水量的不同,会影响到建筑、饮食、民俗等许多方面。比较图2.23中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的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
学生比较、讨论和发言。
(2)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不同的影响,阅读课本P37“活动2”,并加以补充,说明干湿地区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提问:书中的描述材料究竟说明了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不同的影响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①干湿地区影响地面植被: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因而林木繁茂;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因而草木矮小。
②干湿地区不同,植被不同,农业类型不同,农作物(经济作物)也不同。
③干湿地区不同,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不同,人们的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也不同。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降水不仅有南北的差异,也有东西的差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地理教案 篇4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地理教案精选范文(通用12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地理教案精选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地理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
2、掌握全球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课型:
新授课。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
2、教学难点:掌握全球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五、教学方法:
读图法。
六、教学过程:
1、导入:看图识区域:观看图片,根据图片景观判断它所属的地区,从而确定其气候类型。(热带雨林地区、热带沙漠地区、温带地区、寒带地区)
2、气候:一个地方的气候是多年天气的平均状况。
天气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
下列句子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
昆明四季如春;——气候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天气
明天大风降临;——天气
全班分十个组,抽签选取一种气候类型,探究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形成原因和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在亚马孙河流域,在非洲刚果河流域、东南亚的岛屿上也有大面积分布。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
极地地区全年严寒;——气候
风和日丽。——天气
3、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的两侧,最大一片分布在非洲大陆上。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干季时炎热干燥,湿季时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的.印度半岛及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等地。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全年高温、年降水量大,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之分。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部和中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热带沙漠。在亚洲的阿拉伯半岛上和澳大利亚中部也有热带沙漠分布。全年受信风带或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全年炎热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