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两个宝》教案

欢迎阅读《人有两个宝》教案(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有两个宝》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⒈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⒉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⒊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

教学难点:能联系课文,体会双手和大脑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们猜字谜“一撇一捺,本领最大”,猜一个字。(板书:人)

2、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因为每个人都有两个宝。

(板书:人有两个宝)

3、谁来读课题?课题中的“个”字怎么读?前面读的响,后面读的轻短。谁想试试?

4、听小朋友们读完课题,老师心中有了个小疑问,“人的两个宝是什么”,有谁想帮助老师的?老师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里,大家把书打开到68页,自由读课文。

5、小黑板出示生字词:

两个宝 双手 大脑 会做工 创造

6、指名读课文,进行正音。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句

1大家读过课文后,一定已经能解决老师的问题了,“人有哪两个宝”。

指名回答

2指导朗读

跟读,男女生赛读。

2、学习第二句

1提问:双手和大脑分别有什么本领呢?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2理解“做工”

a、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们用自己能干的小手在干什么?

b、人们的双手会做工什么?

c、师:双手会做工,“做工”就是做事,工作。双手能做这么多的事,真是个宝啊!

3理解“思考”

a、我们在用双手做事时,我们的另一个宝贝大脑在干什么呢?(生回答)

b、人们用双手做事时,大脑同时也在想这件事,在动脑筋想问题想办法,也就是“思考”。这样才能把事做好,所以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4指导朗读

3、学习第三句

1怎样用好这两个宝呢?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2理解“创造”

a、爱迪生发明电灯。(举例理解)

b、小朋友,怎样才能创造?

做事更要边做边思考,用手又用脑

3指导朗读第三句

4、老师范读

1这么棒的两个宝,老师忍不住也要读一读。

2还有哪位小朋友也想来读一读。(读出喜爱、高兴)

三、识字

1、你们的大脑真灵,手真巧,我们来用这双灵巧的手来写两个字。

2、教学“人”、“个”、“手”

a、人:撇捺分开,左右对称

找朋友:大人 人口

b、个:人字头像把伞,伞把不相连

找朋友:一个 个人

c:手:手指有长短,指尖空相等。

找朋友:双手 人手 手工

四、总结

小朋友们真聪明,用手又用脑,不仅解决了问题,还背出了课文,老师相信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用好自己的两个宝。

《人有两个宝》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几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讲爱迪生发明创造的故事。

2、出示课题,认读生字,读题;说说“宝”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指导

人有哪两个宝?怎样用好它们呢?书上有首儿歌,我们读一读就知道。

1、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读儿歌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同句子。

3、这首儿歌共有几句话?

4、指名分句读课文,正音,指导停顿。

三、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

(2)人有哪两个宝》

(3)出示:双手

大脑

“双手”就是左右两只手,举起你的小手,轻轻的拍拍你的小脑袋!

认读。举起双手,拍拍脑袋。

(4)指导朗读第一句。重读“双手”和“大脑”。

(5)双手和大脑分别有什么本领呢?下节课我们再学习。

2、学习生字。

(1)出示:人

(2)自学生字。

看笔顺,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个朋友。

交流。

3、指导写字。

“人”:撇从竖中线起笔,撇和捺都要舒展,撇脚要平。

“个”:“人”偏上,竖在竖中线。

“大”:撇从竖中线起笔,捺从交点起笔。

“手”:第一笔是平撇,竖钩在竖中线。

教师范写。

学生描红。

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双手

大脑

两个宝

人(认读)

2、给“人、大、手”找朋友。

3、人有哪两个宝?

二、继续精读训练

1、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1)指名读第二句。

(2)出示“会”,认读。

(3)双手会干什么?出示“做工”,认读,理解词义。

观察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双手会做哪些事呢?出示:双手会()。你的双手会做哪些事呢?

双手会做这么多的事,真是人的一个宝啊!

(4)大脑会干什么呢?

“思考”什么意思?

观察图上的插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做这些事时,大脑里会思考些什么?做航模的'小朋友在想什么?拉手风琴的小朋友在想什么?

(5)指导朗读第二句。

2、学习第三句。

(1)指名读第三句。

(2)出示:才能创造。理解“创造”的意思。

(3)怎样才能有创造?出示“用手又”,认读。

(4)手脑并用,创造是大有希望的。你能说说你做事时是怎样用手又用脑的吗?有没有什么创造呢?

(5)指导朗读第三句。

重读“又”、“创造”。

三、总结全文

这首儿歌告诉我们双手和大脑是我们身上的两个宝,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用手又用脑的好习惯,把事情做好。老师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都能做到,对不对!

四、朗读背诵全文

五、学习生字

1、出示:会、工、用、又、才。

2、自学生字。看笔顺图,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朋友。再交流。

3、指导写字。

(1)讲清要点,教师范写。

“工“:独体字,形体扁宽。末笔横略长。

“用“:上包下结构。第一笔是竖撇,倒数第二笔是横在横中线,最后一笔竖竖在竖中线。

“又“和“才“都是独体字。

(2)学生描红。

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

《人有两个宝》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课文、识写汉字

教学准备:

ppt、词语。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智力问答:你觉得世界上谁的本领最大?有什么本领呢?(学生分组讨论后,各组组长宣布本组讨论结果,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rén “人”,生认读汉字。)

2、师:听大家这么一说,老师也觉得人的本领可真大呀!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宝(师完整rényǒu liǎnggè bǎo板书课题:人有两个宝)

3、生看拼音认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

1、师提问: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回答提醒学生读时强调“两个”,“宝”是指“宝贝”)你又有什么小问号要问呢?(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整理后有序地板书)

2、小问号的答案就在课文里,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吧。(各组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试读课文,师生共同参与评价,相机正音(特别注意双手、大脑、做工、思考、创造的字音)。

三、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句。

①大家读过课文后,现在一定能解决自己提出的第一个小问号了——人有哪两个宝呢?(请学生试读文中的句子,师相机用投影打出书上68页图帮助理解)

②指导朗读,注意词儿连读(可边读边做双手摸头的动作)

2、学习第二句。

①提问:双手和大脑分别有什么本领呢?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请学生试读文中的句子)

②理解“做工”

a、出示词语卡片“做工”学生认读后,用投影打出书上69页图,请学生看图后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们用自己能干的小手在干什么?(引导学生有序地看图,并把话说完整)

b、小组交流:人们的双手还会做哪些事呢?(学生练说“××的`双手会……”句式)

c、师:双手会做工,“做工”就是做事、工作。双手能做这么多的事,真是人的一个宝啊!

③理解“思考”

a、我们在用双手做事时,我们的另一个宝贝——大脑在干什么呢?(生回答)

b、小组讨论:(可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也可说说自己)

c、师:人们用双手做事时,大脑同时也在想这件事,在动脑筋想问题想办法,也就是“思考”,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所以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④指导朗读第二句。

3、学习第三句。

①怎样用好这两个宝呢?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请学生试读文中的句子)

②理解“创造”

a、出示词语卡片“创造”学生认读后,小组讨论:工人叔叔做出了哪些新东西?农民伯伯在田里种出了哪些新东西?(师小结:这些都是他们的创造,世界上出现的新东西、新事情都是人们的创造。)

b、请学生谈一谈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③师:同学们在平时用手又用脑,有了很多的创造,以后做事更要边做边思考,用手又用脑(强调“又”)。

④指导朗读第三句。

4、听老师范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自学生字“人、个、手、大”。

看笔顺图,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个朋友。

交流。

2、指导写字。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

附:板书设计

1、人有两个宝

双手——大脑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课《人有两个宝》。本课是根据陶行知的《手脑相长歌》改写的一首儿歌。共六行三句话,语言朴实无华,内容通俗易懂,符合儿童口语习惯,便于朗读背诵。配有两幅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朗读背诵课文、识写汉字

教学准备:ppt、词语。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认读生字

二、精读练习

1、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2)齐读,注意词儿连读。

2、学习第二句: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呢?

(1)指名读第二句,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意见。

(2)理解“做工” “思考”。

(3)齐读第二句,我们怎么用好这两件宝?

3、学习第三句

(1)指名朗读。

(2)启发学生领会什么是“创造”。

(3)小结。

三、看图试背课文

1、看图齐读课文后试背,展示自己最好的读书、朗诵水平。

2、师用问题引背(人有几个宝?双手会什么?大脑会什么?怎样用?)

3、学生试背,可自己创编动作,让我们每个人来用手又用脑,看谁最先背出来。

4、小结背诵情况,请学生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首儿歌的?

5、师表扬学生用手又用脑,不仅解决了自己发现的小问号,还背出了课文,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用好自己的两个宝。

四、指导写字

1、自学生字“工、用、又、才”。

看笔顺图,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个朋友。

交流。

2、指导写字。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

五、拓展活动:(课后完成)

1、课外阅读注音连环画故事《鲁班是怎样发明锯的》。

2、准备《我会想!我会做》展示会(展示学生的各类作品,如字画、手工……)

附:板书设计

1、人有两个宝

双手——大脑

《人有两个宝》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第一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学会8个生字,认识笔画。

2.懂得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才能有所创造。

3.注重培养学生主动、积极、愉快的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等。

教学重难点:

创建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懂得课文的意思。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录音机、图片或投影片等;学生各准备一张16K的白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上节课初读了课文,会读了吗?敢和“录音”比赛吗?

2.录音范读(要求认真倾听)。

3寸旨定学生读课文,和“录音”比赛(巧妙检查复习,相机引导评价)。

二、愉快学习,主动求知

1.播放录音让学生边听边学。

2.让小朋友边读课文边想一想,各人读懂了什么?(小声读,读几遍)

3.分组交流讨论: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说说自己不同的意见。(教师参与小组平等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4.利用实物投影,演示工人、农民、学生、科技者等“做工”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尝试提问,尝试回答。

5.实物创设情景.积极导思,突破难点。

展示本校中高三级学生的手工制作、图画等,虐发思考:这主要亮的东西是怎么来的.?(动手动脑皂造三夹芝》

三、动手动脑,做中活学

1.小朋友们!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新的比赛:同学们课前准备好的一张白纸进行小创造,比比谁能干(提示:折一折或画一画均可……)

2.选部分同学的“小创造’通过投影展示,均给予充分表扬;强调手、脑并用。

四、表演朗读,尝试背诵

1.问题引读:人有哪两个宝?怎样用好这两个宝?

2.学生离开座位,边读边加上动作表情,自由发挥。

3.尝试背诵,边背边表演。

4.边背诵边表演比赛。

5.全体学生有感情地齐背,并录音。

6.播放学生背诵的录音,让学生体味成功的喜悦。

五、课外延伸,情趣盎然

1.边背课文边表演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看。

2.动手又动脑:创造一件小物品存入自己的“档案袋”。

《人有两个宝》教案 篇5

《人有两个宝》教案合集12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有两个宝》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