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我的元宵节教案

欢迎阅读大班社会我的元宵节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社会我的元宵节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尝试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

2、感知元宵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感受节日快乐的.氛围和对节日的喜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1、“元宵节的来历”视频;

2、准备几个简单的有关的谜语;

3、彩泥每个幼儿一份;

4、《卖汤圆》儿歌。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对幼儿说:“今天啊,有几个小朋友来和我们一起过节日,小朋友们认真看看动画片里说的是什么?”

(二)、基本部分

1、认识元宵节

幼儿观看动画片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们都看动画片那动画片里讲什么啊?她们过的是什么节?他们是怎样过节的?都有什么活动?

教师请幼儿认真思考大胆回答问题,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猜灯谜

教师依次出示灯谜

(1)“白白胖胖,圆圆溜溜。甜甜五脏,装中间。吃在嘴里,又软又黏”提醒幼儿元宵节有的,让幼儿开动脑筋说出谜底(汤圆)。教师提示,元宵节吃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

(2)“什么花天上开?天上开了花,人人笑哈哈。”(大家来猜猜——烟花)

(3)“一个南瓜,两头儿空,肚里开花放光明,。有瓜没叶儿,高高挂,照得面前一片红。”(打一物——灯笼)

(4)“元宵佳节就有它,谜语往它身上藏。”(打一物——花灯)

(5)“正月十五,全家聚,圆桌坐来,圆着吃。”(打一名词团圆饭)教师可以提示幼儿全家一起开开心心地在吃元宵饭,叫什么饭?引导幼儿说出团圆饭,教师解释团圆的意思,让幼儿知道元宵节可以一起开开心心吃团圆饭。

3、做汤圆

教师发给幼儿每人一份彩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不同种类的汤圆。让幼儿自己动手做,感受到做汤圆的乐趣。

4、唱儿歌《卖汤圆》

(1)教师教幼儿学会唱儿歌。

(2)根据歌词边唱表演动作。

结束部分

教师让幼儿收拾好桌上的东西,放会原处,活动结束。

大班社会我的元宵节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

2、能运用揉,搓,团圆,包馅等技能做元宵。

3、品尝元宵的不同味道,体验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有关元宵节的录相。

2、黑芝麻,豆沙,五仁,不同口味的熟元宵。

3、花灯

4、黑芝麻,豆沙,五仁馅若干分别盛在小碗内,和好糯米粉并分成小团,干糯米粉

5、碗,勺子,抹布,塑料台布,盛元宵的容器皿。

6、欢快的庆新年乐曲

活动流程:

一、观看“元宵节”录相,并引出主题。

1、小朋友们从录相中看到了什么?(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放烟花)引出元宵节的习俗。

2、教师讲解“元宵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3、介绍“元宵节”的习俗是吃元宵,元宵又叫汤圆,它象征着全家团圆,生活幸福甜美。

二、学做元宵。

1、小朋友们吃过元宵吗?(吃过)吃过什么馅的呢?(有五仁,豆沙,黑芝麻)小朋友们真厉害吃过这么多口味的`。那大家一起来看看老师这有什么口味的元宵,请小朋友来尝一尝(幼儿挨个品尝不同口味的元宵,并说出其口味)。

2、元宵是什么形状的啊?(圆形的)你们想不想自己来动手做元宵呢?(想)

3、认知做元宵的原料—和好的糯米粉团,干糯米粉,黑芝麻,豆沙,五仁馅。

4、观察教师做元宵:先将小团的糯米粉揉一揉,搓一搓,团圆,再挖坑,然后把馅放在中央并包起来,最后再把它团圆。

5、让幼儿自己动手做元宵,根据教师讲解的做元宵时的重要细节:揉,搓,团圆,挖坑,包馅。并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馅料,最后将做好的元宵整齐的排列在容器皿中。

(小结:让幼儿了解元宵的形状,颜色及不同口味的元宵,同时能运用揉,搓,团圆,挖坑,包馅等技能制作元宵。)

三、品尝元宵,体验劳动的快乐。

1、教师出示花灯,让幼儿跟随音乐玩舞花灯,猜灯谜游戏。

2、煮元宵的同时教师把碗,勺摆放好,幼儿洗手。

3、幼儿品尝元宵,互相说说此时心里的感受,体验劳动的快乐。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第1册第14—15页,进一步了解元宵的制作过程,并学说绕口令。

大班社会我的元宵节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乐于参与游戏,体验“元宵灯会”游戏活动的乐趣。

2、通过律动和打击乐器感应乐曲的拍子和重音。

3、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欣赏各式各样花灯并创造性地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花灯的造型。

二、教学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看过有关元宵灯会的图片。

2、打击乐器(大鼓、小鼓、吊镲、鼓棒)、呼啦圈、打棒、故事挂图等。

三、教学队型

四、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传统习俗。

难点:感应乐曲的重音

五、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宝宝和爸爸妈妈吃完元宵后,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元宵灯会。哇!好多灯笼啊!有龙灯、金鱼灯笼、火箭灯笼等,宝宝看得眼花缭乱。”

(二)习俗活动:认识元宵节和花灯(观看花灯造型图片)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灯笼呢?哦,原来是过元宵节啦!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它是整个春节节庆活动的最后一个高潮,家家户户都热闹庆祝。元宵节的夜晚,小朋友手提灯笼在外面游玩,全国各地也会组织各种活动……(如果提供有关元宵节的视频给幼儿观赏,效果会更好)

(反思:这个环节做为本节活动的铺垫,得到了良好的引入效果,孩子们在观看了花灯图片后,对元宵灯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禁热烈的讨论起自己有关花灯的经验。)

(三)肢体花灯造型

你们今年元宵节看到花灯吗?你们在哪看到花灯呢?(万绿园)你们见过什么样的花灯?能与你的朋友一起做出花灯造型吗?

1、老师敲鼓(可尝试放音乐),鼓励幼儿尝试随拍子的快慢以及各种步伐行进。

2、幼儿听音律动,创编单人、双人或多人一组,变化各种花灯的造型。

(1)单人游戏。

幼儿听音走一种步伐,听吊镲一声变一种花灯造型,二声变两种造型,多声变多种造型。

(2)双人游戏。

幼儿双人听音走另一种步伐,听吊镲一声变一种花灯造型,二声变两种造型。

(反思:孩子在这个游戏环节玩得非常尽兴,多次要求老师重复游戏,由于时间关系,每个游戏我只进行了一次,单人游戏和双人游戏孩子们都配合得很好,这个环节只是热身运动,在整节活动的时间安排上大概需要5分钟来完成,但是实际用到的时间为10分钟。)

(四)感应拍子和重音。

大班社会我的元宵节教案 篇4

活动主题:良辰美景共赏,佳节游园齐乐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玩灯、赏灯、吃元宵、划旱船等);

2.知道元宵节有赏灯猜谜的习俗,

初步了解灯谜的结构。

3.积极参加猜谜活动,体验猜想和推测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一)物品准备:

自制灯笼、米奇、奖品、易拉罐、玩具筐、气球、条幅、音乐、桌椅、灯谜、答题卡、铅笔、笑脸、哭脸、元宵、碗、牙签、活动广告、活动宣传页等等。

(二)人员安排:

1、咨询接待:x老师、x老师

2、灯笼展示:x老师(家长可以为喜欢的灯笼贴贴画、准备售带、贴画或便利贴)

3、中班教室展示元宵节动画片(x老师、x老师)

4、催场:x老师

5、吃元宵碗、勺子(x老师、x老师、x老师)

6、音乐播放(xx)照相(x师)

7、元宵节故事讲述:xx

8、米奇扮演:xx

9、场外布置:全体老师

三、活动流程

1、主持人致开场词

2、故事讲述:元宵节的`由来(老师提前准备故事生动的讲述)

3、唱唱跳跳米奇和我闹元宵(米奇和老师领小朋友跳舞庆祝)

4、亲子游戏:看你笑不笑

规则:“米奇”和“开心老师”作出搞笑的动作或者表情来逗家长和孩子,家长用上唇和鼻子夹住一支铅笔尽量保持不要掉落,老师宣布开始后家长铅笔掉落或者孩子发笑,都视为失败,坚持到最后的家庭为获胜家庭,发放礼物。

5、欢乐元宵蒙眼画灯笼

规则:老师给参赛家庭展示一幅灯笼的图画,参赛家长在规定时间内蒙上眼睛凭记忆内容作画,规定时间内灯笼画的最好的家庭获胜。

6、欢乐元宵提灯笼游戏

规则:爸爸妈妈在规定时间内,用提灯杆在指定路线往返运送灯笼(旺仔易拉罐),规定时间内宝宝筐里瓶数最多者获胜,赢得奖品。

7、欢乐元宵猜灯谜

规则:老师将家庭分组,每组5-10道谜题,答对题数最多者获胜,获胜者可以扎“幸运气球”赢大礼。

8、欢乐元宵和我一起吃元宵(后勤人员提前做好糕点及元宵和大家分享)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