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欢迎阅读江西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工作计划(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江西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小学美术教学是儿童学习生活时期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学校全面贯彻国家“素质教育”总体教育方针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美术教育是一种文化艺术教育,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同时,小学美术教育又是对儿童进行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对儿童进行美术基本素养的培育和审美教育、艺术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加强对儿童的文明教育以及对儿童的学习行为习惯的要求和培养,注意关注儿童学习生活中的已知和未知领域,坚持美术教学的科学发展观。在反思、研究上学期的美术教学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我所教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确定美术学科教学的下期工作计划:

二、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美术教学,一年级的学生在绘画、工艺制作上很有进步,但学习习惯仍较差,注意力易分散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理念起决定作用。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摒弃对美术课的畏惧感,激发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三、教材简析:

本册美术教材共22课,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关注了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成长需要;形式多样有趣,为学生设置了很有趣味的情境,注重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尝试和体验,有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开阔视野启迪思维,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创作学习,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为使教学更方便有效,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适当补充利用本地可利用资源充实教学内容。

四、教学教研目标:

1、通过美术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

2、继续了解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认识美术工具,并能使用工具进行简单的美术活动,加强绘画的技能。

3、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

五、教学重点:

1、认识常用的色彩及形状,并能用英语表示各种色彩,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2、探索感知泥性,归纳几种基本的玩泥方法,口头发表体验感受。

3、欣赏感受剪纸、撕纸、折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折纸造型表现的方法。

4、探索用线描的形式表现各种物体。

5、引导学生感知并发现食物之美,在教学中穿插双语教学,激发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

六、教学难点:

1、学生对感受物体的发表,并用简单的英语口语来表示。

2、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充分学生对卡通形象的感受,在学习活动中能举一反三进行探究。

4、领会自然界中的事物与美术作品中的区别,让小朋友们学习观察艺术作品,对作品的造型、色彩、情节予以描述,说出自己的'感受。

5、怎样使双语教学在美术课堂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七、方法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教学计划。精心准备,做好课前工作。

2、运用不同手段,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游戏教学形式并渗透美术术语,在学生不知不觉游戏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联系其他学科的课堂要求,根据美术课的自身特点,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要求,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动作要规范化,给学生以楷模,学习正确作画方法,充分调动起学习气氛。

5、注意学生的情绪,语言要亲切,气氛要轻松,要积极鼓励学生动脑筋,大胆添画,来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江西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教一年级两个班,共54人。一年级的小朋友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习惯还没有养成,易失去注意力。但模仿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强,可以通过实际手工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对美术的兴趣。刚入学的孩子都有着一定的共性,学生特别的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有较强的表现欲和竞争意识,上课喜欢举手发言,喜欢自己动手绘画。但上课纪律还没有养成,由于年龄较小,所以还处于儿童涂鸦期,大部分学生的绘画简单稚拙,构图单纯。需要老师耐心的指导。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以美术新课标为依据,打破了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本教材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一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全册共有18课,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大多随堂教学,因而均分配在各课之中。

本册单元和课节教学内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如,先让小学生小学美术课的学习内容,认识常用工具、材料。再让学生初步了解、认识基本形(第3课)和常见色彩(第2课),然后进行形的练习(第4课)、线的练习(第11课)、形与色的练习(第8课),最后过渡到用多种手段造型,如撕纸平面造型(第15课)、剪贴平面造型(第5课)、泥塑立体造型(第9、10课)、纸立体造型(第14、15课)等等。

三、教学目的要求

(一)情感态度目标

1、以强烈的视觉形式来展示民间玩具,使学生获得一种视觉上的体验,并初步直观地了解民间玩具的造型与色彩。

2、让学生初步了解小学阶段美术学习的内容,认识相关的工具材料。

3、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物体,直观地感受和认识各种基本形,初步认识各种形状,了解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各种基本形组合而成的。

(二)知识技能目标

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常用色彩,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初步了解平面形的变化和胸卡的有关知识,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初步学习点、线的基本知识;运用线、激发学生大胆地表现生活中的美学习概括地表现不同种类物体的外形特征,进行基本形的练习。

(三)过程方法目标

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设文化情境,涵养人文精神。

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重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3、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广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四、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认识常用的色彩及形状,并能用绘画工具表示各种色彩,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2、探索感知泥性,归纳几种基本的玩泥方法,口头发表体验感受。

3、欣赏感受剪纸、撕纸、折纸艺术美,学习剪纸、撕纸、折纸造型表现的方法。

(二)难点:

1、学生对感受物体的发表,并用简单的口语来表示。

2、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在学习活动中能举一反三进行探究。

4、领会自然界中的事物与美术作品中的区别,让小朋友们学习观察艺术作品,对作品的造型、色彩予以描述,说出自己的感受。

五、课时安排

共18课,每课1—2课时,共约35课时

江西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3

一、同学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习惯比较差,易失去注意力等。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理念起决定作用。假如能在宽松融洽的气氛中开始,那么小朋友将自然地摒弃对美术课的畏惧感,从而激发对美术课的喜爱。

二、教学目的任务:

1、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同学对美术的`兴趣与喜好。

2、 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 培养同学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4、 培养同学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

三、教材重点、难点:

1、 学习有关美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培养同学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发明能力等。

四、个人教研专题:

小组合作学习中同学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

五、主要措施:

1、 精心准备,做好课前工作。

2、 运用不同手段,激发同学学习美术的兴趣。

六、教学进度布置:

第1周 看,我们的画

第2周 走进大自然

第3周 七彩生活

第4周 新花布,新衣服

第5周 圆圆的世界

第6周 方方的物

第7周 找找三角形

第8周 拼拼搭搭

第9周 太阳、月亮你们好!

第10周 水墨游戏

第11周 玩泥巴

第12周 秋天来了

第13周 手印、指印变变变

第14周 像什么呢

第15周 站起来 站起来

第16周 画声音

第17周 难忘幼儿园

第18周 卡通 卡通

江西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一、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由幼儿园转入小学,习惯比较差,易失去注重力。

2、学生的绘画习惯养成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3、美术课的课堂常规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奇的内容,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指导。

4、学生来自不同的幼儿园,所学技能与方法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差别。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有五个单元共二十课,以素养教育为导向,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础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一年级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三、教学目的任务:

1、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爱好与爱好。

2、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

四、教材重点,难点:

1、学习有关美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新能力等。

五、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措施

1、重抓习惯养成教育,美术课堂是较为活泼,但所接触的材料也较多,这就需要学生们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以便在以后的课堂教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重视想象画,主题画的练习,以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并能把自己所想象的表象在美术作品中。

3、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练习,把生活中的多种材料综合到美术课堂中来,让学生能应用多种材料表现美好的事物。

江西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5

一、学生分析:

一年级共有学生31人。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其中有部分学生素质很好,画的不错。但也有个别学生素质较差,且纪律涣散。

二、教材分析:

美术教材在分类上有着共同的特点:分为欣赏、绘画和工艺三大部分,工艺课绝大都是混合课,即锻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锻练了学生的绘画能力。每册教材又由于儿童年龄段的差异而各具特色。第一册教材就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在课业的安排上形式比较活泼、新颖,着重发展儿童多种形式的创造能力。在绘画和工艺课中,突出训练学生形象概括能力和造型能力,教材还安排了大量的色彩课,以锻练学生的色彩感受力,并使学生对色彩有初步认识。

三、教学目标:

1、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同龄人的美术创作成果,扩大欣赏视野,进一步启发小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破除对美术创造活动的神秘感。

2、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色彩兴趣和敏感,鼓励学生更为大胆地使用色彩作画。

3、通过具有游戏性质的撕折,以传授折与撕的规律为核心,启发学生对图案重复规律的`感性认识,并在折叠染色展开后的意外效果中强化这种认识。

4、继续强化视知觉训练,通过一系列有趣的绘画游戏,打破儿童绘画练习中一些僵化的模式,让儿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观察和记忆形象,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再现,从而突出地强化造形训练在开发右脑智能方面所独具的功能。

5、利作丰富多彩的造型游戏形式手段,打开学生在形象记忆方面的思路,为创造形象和再现特定形象基本特征提供必要的造型依据,同时以抽象形象造型的过程中,推动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发展。

6、尝试使用纸张材料,进行制作练习。从纸材的色彩、肌理的选择方面,简要地提出对简单形象的形象表现功能和画面拼组上色、形等方面的组合美化要求,启发学生审美创造的兴趣。

7、是进一步学习平面纸材立体装饰的常用手法,通过纸材加工和立体化组合,进行立体制作的基本技能训练。

四、教学措施

1、课前制作教具,运用直观演示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明确制作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2、启发学生想象,锻练学生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3、优化课堂结构,注意精讲多练,作业随堂完成,注重教学效果作业质量。

4、平行班级作业展评、评比,为学生提供互相学习、攀比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5、使用电化教学,增大课业容量,使所受内容条理化,便于学生接受。

6、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向课堂40分中要质量。

7、记录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认真钻研业务知识,虚心学习,力争把更多、更准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五、课时安排:每周2课时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内容安排

第一周《让大家认识我》

第二周《看谁涂得更好看》

第三周《滚动乐团》

第四周《泥巴真听话》

第五周《剪剪撕撕画画贴贴》

第六周《花点心》

第七周《五彩路》

第八周《美丽的天空》

第九周《谁画的鱼最大》

第十周《让我的飞机上蓝天》

第十一周《画汽车》

第十二周《卡通明星总动员》

第十三周《在家一起画》

第十四周《巧用纸餐具》

第十五周《多彩的拉花》

第十六周《神气的小厨师》

第十七周《漂亮的建筑》

第十八周《妈妈和孩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