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课文《大江保卫战》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文《大江保卫战》教案 篇1
课文《大江保卫战》教案范文(通用11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文《大江保卫战》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文《大江保卫战》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地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地词语。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地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具体语言文字的理解,感受人民子弟兵的伟大,激发学生立志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宏伟志向。
【教学准备】
投影
【拟定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词,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自古以来我们中国就是一个团结的民族,尤其在各种困难面前,更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还记得1998年的夏天,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长堤。就在万分危急的时刻,长江堤上出现了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画面,亲自去看一看。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大江保卫战。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看到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为什么叫战?战斗的经过怎样?)
2、带着问题读课文。
要求:
⑴标出自然段,划出生字词。
⑵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⑶标出难读的地方。
三、学习本课生字
1、根据课后生字表的注音,学生自学生字读音。
投影出示:
日夜兼程 肩膀 肆虐 闪烁
摇摇欲坠 嶙峋 铁钉
2、指名读,随读随纠。
注意:虐n< 嶙l n
3、学生自由练习,同位互相检查。
4、再指名读。
5、全班齐读。
四、指导朗读
1、自由朗读。
2、生提出难读的地方,师指导朗读,学生反复练读。
A、暴雨,大暴雨,一场接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
B、战士们高声喊到: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
加油!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再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C、再安造垸,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蒎洲弯,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徽闪烁。
五、感知课文大意
1、整体通读课文。
2、思考:从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六、指导书写生字
1、仔细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
2、提出难写的字。
3、指导书写。
4、学生描红、临写。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有关抗洪抢险地光荣事迹,读一读。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品位,理解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2、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 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勇于帮助别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1998年那次抗洪抢险的激烈与危险。这节课我们就与战士们一起,参加到这惊心动魄的大江保卫战中。
二、精读指导
第一部分(1节)
1、学生自由朗读第1节。
思考:这一节告诉了我们什么?从哪句看出来?
⑴ 1998年的夏天,长江发大水,很多地方受害了。
①投影出示,全班齐读。
②自读,找出体现水大、猛的词,并划下来。
(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暴怒,疯狂,撕咬)
③通过划下的词语,想象长江洪水泛滥的场面,练习朗读。
⑵ 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① 学生齐读。
② 学生自由读,找出体现气壮山河的词语,并划下来。
(万分危急,几十万,几百万,日夜兼程)
③指名读。
第二部分(2--5节)
1、导入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战士们的表现如何,自由朗读课文2--5节,想想,每节都讲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思考。
3、具体分析
第一层(2节)
⑴ 提示语:2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怎么办呢?
⑵ 指名读本节。
⑶ 重点片段练习。
⑷ 如果当时你就是其中一员,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第二层(3、4节)
⑴ 导语 :面对当时肆虐得洪水,更显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得本色。尤其是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更是令人佩服。
⑵ 学生自学第3、4节,划出体现黄晓文不怕苦得精神的句子,标出黄晓文动作的词。
⑶ 检查自学情况。
⑷ 根据课文内容,自由组合,练习表演这段。
⑸ 指名表演。
⑹ 齐读最后一句。
第三 层(5节)
⑴ 导语 :是呀,I在抗洪抢险的日日夜夜里,像黄晓文这样不顾个人安危的战士数也数不清,激流中,到处是战士们勇救群众的情景。
⑵ 指名读本节。
思考:本节表现了什么?重点写了哪些事例?
⑶ 教师详细介绍解救周运兰老师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感情。
⑷ 学生自由练读,注意声调变化。
⑸ 学生赛读,可试背。
第三部分(6节)
1、齐读本节。
2、自读,思考:说说这节的意思。
3、交流:1998年夏天的那场灾难,已印在了人民的心中,为抗洪而牺牲的人民子弟兵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4、再齐读,将自己的感情完全释放出来。
三、片段欣赏
1、文中多处使人感动流泪,找处最使你感动的地方。练习朗读。
2、指名读。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最使你感动的地方。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指导学生熟练、有感情地背诵第5节。
2、学会用闪烁、惊心动魄造句。
3、交流会:介绍自己了解的抗洪英雄的光荣事迹。
【教学过程 】
一、指导背诵第5节
1、学生自渎,思考:怎样将本节分为三层?
2、指名回答(总分总)
3、按照所分层次自由背诵。
4、指名试背。
5、全班齐背。
6、再指名背。
二、学习用闪烁、惊心动魄造句。
1、体会词语的意思(闪烁:一亮一闪;惊心动魄:场面宏大,让人担心,心惊胆战)
2、找出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体会词语的用法。
3、说说这两个词语能用再什么方面?(闪烁:星星、泪水、露珠、灯光;惊心动魄:战斗、电影)
4、自由造句,教师相机指导。
5、指名读,修改。
三、交流会
1、课外,大家也收集了不少有关抗洪战士的光荣事迹,有的不顾个人安危,受了伤,还有的为了别人牺牲了自己。请将你所收集的事迹讲给大家听。
2、到台前介绍。
3、谈感受:听了这么多英雄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四、布置作业
课文中,哪里有哪里就有;哪里有哪里就有请根据这句话仿造一句。
【板书】
大江保卫战
1998年夏天 长江
赤脚
洪水 赛城湖 惊心动魄
人墙
扛、奔、说、咬、拔、扯、捆
大江保卫战 黄晓文
转、背、跑、爬
飞向飞向飞向
激流中 在安造垸在蒎洲湾
哪里哪里哪里哪里
课文《大江保卫战》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品味,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1998年的夏天,那场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吗?让我们通过录象再一次来感受当时的情景。
2、放录象
3、谁来描述当时的情景
二、学习第一节
1、课文是怎么写的呢?(出示句子),我们一起来看幻灯,谁来把这段话朗读一遍
2、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情势——万分危急,哪些词语告诉你情势危急?
3、朗读时,这些加点词语该怎么读?三个“告急”该怎么读?
4、自己练练看,注意读出当时情势的危急。
5、指名读、齐读。
6、师生接读: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三、学习第二段
1、这场战斗是怎样打的呢?请同学们再看录象,再次来感受当时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
2、课文第一段也向我们描写了这场战斗,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这一段课文,边读边想,从录象和课文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
3、小组交流
从课文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懂,我们以四人小组来交流,把不懂的地方一起讨论解决
4、集体交流
下面我们进行集体交流,谁来先说,从第二段课文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奋不顾身保大堤舍生忘死救群众
5、师:战士们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伟大的抗洪精神令我们感动,课文通过哪些句子把这种精神表达出来的呢?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第二段,划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并想想为什么令你感动?
6、谁来交流,哪些句子最令你感动?
(1)官兵们肩扛……保住大堤(出示)
A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战士们的奋不顾身?
B战士们奋不顾身的精神令我们感动,更令我们敬佩,让我们通过朗读,把对他们的敬佩之情表达出来,先自己练练。C指名读
(2)战士们高声喊道……人墙
A战士们的话语铿锵有力,战士们的壮举惊天动地,谁来把这种豪壮之情朗读出来?
B指名读、齐读
(3)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伤痕累累
A看到战士们伤痕累累,我们感动得几乎要哭了
B谁来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4)黄晓文的事迹
A课文是通过什么把黄晓文的精神表达出来的?(语言、动作)(这一段话抓住了黄晓文的'——语言、动作来表达精神的)
B我们一起把黄晓文的感人事迹读出来
C是啊,黄晓文只是几十万解放军官兵中的一个典型,在那难忘的几十个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啊。
曾经有战士说:“站着是一根伫立的桩,倒下是拦洪的沙袋,无论究竟考验的将军,还是刚刚入伍的新兵,他们都象黄晓文一样,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发出了人在堤在的誓言,他们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显示了我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板书:铮铮铁汉)
(5)汹涌的急流中……电杆
A比较句子
(1)、书上的句子
(2)、汹涌的急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来到树梢、房屋、电杆。
(3)、劈波斩浪:写出了战士们英勇无畏奋勇向前的形象
三个飞向:写出了战士们心情的急切,动作迅速。
B书上这句话写得真令人感动,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C他们的冲锋舟仅仅来到了飘动的树梢,灭顶的房屋、摇摇欲坠的电杆吗?课文用哪一句来表达这个意思的?
D幻灯出示“哪里……”一句,这里的“军旗飘飘”“军徽闪烁”指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管什么地方有危险,解放军就指向哪里?
E谁来读出这个意思,指名读、齐读
(6)在安造莞
A学生说。
B这里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C是啊,他们救出的何止是周运兰和小江珊两个人(看幻灯)他们把老大娘背出了危险的房屋,他们把小木船让给了无家可归的母女,他们把救生圈让给了在洪水中哭哭挣扎的人民群众,所以,在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看到了——就象看到了——
D出示这句话
这里的红五星、迷彩服又指什么?
E这句话的意思是:解放军是人民的大救星
(板书:人民救星)
(7)下面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把第五自然段朗读一遍
(8)这一段课文写得生动感人,课后要求我们背诵,先自己练着背背看。
看幻灯
齐背
四、总结:
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解放军官兵奋不顾身、舍生忘死,哪里有有危险他们就冲向哪里,那么他们为什么能那样做呢?
板书:军民鱼水情
师:这鱼水似的深情,人民群众怎能忘记?他们将永远铭记1998年的夏天,永远铭记——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五、课外延伸
课文学完了,你有没有被解放军伟大的抗洪精神深深打动?课后以《给抗洪战士的一封信》为题写一篇作文,把你对他们的崇敬之情表达出来。
板书:
大江保卫战
铮铮铁汉 奋不顾身保大堤
人民救星 舍生忘死救群众
(军民鱼水情深)
课文《大江保卫战》教案 篇4
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习生字新词,会用惊心动魄造句。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三个富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叙议结合,以情动人,从三个不同侧面体会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本色。
课前准备:
1、歌曲《为了谁》
2、收集抗洪抢险的有关感人资料。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通过朗读短句训练,感受长江遇特大洪水时万分危急的形势。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为了谁》,进入情景
2、揭示课题,简介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理解自己不懂的字词
(1)字词:兼 嶙 峋 虐 坠 烁
(2)词义:
a、日夜兼程
b、惊心动魄
c、铮铮铁汉
d、摇摇欲坠
e、劈波斩浪
f、嶙峋
2、思考分段,理清脉络
第一段(1)长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响了大江保卫战。
第二段(250)部队官兵在与恶浪的决战中表现神勇,涌现出了许多动人事迹。
第三段(6)人民子弟兵的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三、学习第三段
1、范读第一段
2、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灾情危急,奔赴战场)
3、画出反映灾情危急的`语句。
4、第一层的句子较多地使用了短句,词组,感叹号,为什么?并指导朗读。
(1)连用!醒目地表示水情的异常严重和情况的十万火急。
(2)短句、词组等形式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交代了背景,把读者一下子就带入了那非常情况之中。
(3)朗读时声调要高亢,语速要加快。
5、画出子弟兵奔赴战场的词语,读出英雄气概。
四、指导书写。
1、肩:月的首笔为竖,而不是撇。
2、嶙:右下部不是牛
3、坠:上部的人要写得开些。
五、课堂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lin xun kuai jie xiong yong ri ye jian cheng
( ) ( ) ( ) ( )
shi bao nu shan shuo pi bo zhan lang
( ) ( ) ( ) ( )
2、在文中摘抄含有惊心动魄和闪烁的句子,并各造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