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送礼物

欢迎阅读中班数学教案送礼物(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数学教案送礼物 篇1

活动目标:

1、不受物体颜色、大小、形状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5的数量。

2、能将数量与数字正确匹配。

3、形成初步的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颜色不同的小汽车、大小不同的小熊、其他各种礼物贴纸若干、操作纸

学具:数卡、点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情境导入:装礼物

第一组:将颜色不同的小汽车在长礼物盒里摆一排

第二组:将大小不同的小熊在礼物盒里摆一排

第三组:将大小、颜色、种类等都不同的礼物在礼物盒里任意摆放

二、基本部分

1、展示礼物

(1)第一组:你们的礼物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颜色不同,数量相同)

你怎么知道是一样多的?(点数)

可以用什么表示5辆小汽车?(点卡、数卡)

(2)第二组: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大小、排列疏密不同,数量相同)

两组小熊谁多,谁少?

用什么来表示这5只小熊?

(3)第三组:你装的是什么礼物?一样多吗?(大小、颜色、排列、种类不同)

可以用什么来表示他们的数量?

2、游戏:比一比

(1)这么多礼物,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的特点?

(2)小结:这些礼物虽然颜色、大小、形状和排列的形式不同,但是他们的数量都是5个。

3、操作:做礼物、送礼物

第一组:统计小动物的数量,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第二组:根据礼物盒上的数量装礼物,摆成你喜欢的造型

第三组:找出和小动物数量一样多的礼物盒,送给小动物

三、结束部分

小结:本次活动情况。

活动反思:

临近圣诞节,孩子们对送礼物的圣诞老人都不陌生,也会受到各种各样的礼物。教师以此为背景,设计了帮助圣诞老师装礼物的情景。通过装礼物,体验物体不受颜色、形状、大小、排列等因素影响,数量是不变的。通过展示自己的礼物盒,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出自己的发现,将“数学动作”变成了“数学语言”,将操作活动内化为幼儿的数学经验。

本次活动以幼儿操作感知在前,充分尊重幼儿的主动性,幼儿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支持者和引导者,很好的鼓励幼儿用数学语言去讲述。从总体来看,本次活动目标顺利达成,效果较好。

然而本次活动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在三组材料的准备上,第一组是颜色不同的小汽车,体现颜色不同但数量是相同的。第二组是大小不同的'小熊,教师对礼物盒有控制:两个画出了格子,另外两个没有格子。想通过这种办法体现出大小和排列的两种不同维度下数量的守恒,将难度层次提升。然而幼儿在摆放的过程中,没有体现出排列的不同,所以这一组在展示的时候没有体现出难度层次的提升。

第三组是种类不同得礼物,可以在礼物盒里任意摆放。其中有一个是黄色的蝴蝶,另一个是绿色、略小、不同样子的蝴蝶,。想通过这两组材料的比较发现大小、颜色、样子、排列的不同,然而数量依然相同。其实可以设计成同一个礼物盒中包含大小、颜色不同的蝴蝶进行对比,这样能够体现出更明显的难度层次划分。

在数学活动中,材料是幼儿获得数学核心经验的载体,有层次的材料即能够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操作需要,又能逐步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因此教师应从多角度出发,结合幼儿年龄段特点等各个因素来设计操作材料。

中班数学教案送礼物 篇2

活动目标:

1. 在比较中感知物品的大中小,初步学习按物体大小进行排序。

2. 尝试在表格上根据物品的大小进行匹配。

3. 乐意为猴子家选送礼物,在游戏中感受为他人送礼物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在比较中感知物品的大中小,初步学习按物体大小排序。

难点:根据物品的大小进行匹配。

活动准备:

1.课前已听过三只猴子的'故事。

2.礼物图卡人手两份装在盒子里(分别是从大到小的皮球、苹果、香蕉),表格人手一张,猴子,及其它小动物图片(小中大共三只)。

3.黑板上已画好带有小红旗和小标记的表格图、三只小框。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三只毛绒猴子,引导幼儿观察

1.——小朋友们看看谁来了?(猴子)

——有几只猴子呀?(三只)

——这三只猴子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说出大、中、小)

2.总结:这三只猴子呀大小不一样,我们可以叫它们大猴子、中猴子和小猴子,一起和它们打招呼吧。

二、出示标有小红旗、小标记的表格。

1.——这三只猴子非常有礼貌,它们想排好了队和我们小1班的小朋友打招呼,我们一起来帮它们排排队吧!

——(教师出示表格,引导幼儿观察小红旗和小标记)你看了这两个标记觉得应该怎么帮它们排队呢?

2.总结:对了,小红旗是排队的起点,小标记是代表从小到大开始排队,那谁来帮猴子排一下呢?

3.请个别幼儿上来为三只猴子排队。

4.你们同意她的排法吗?

三、说一说礼物、数一数礼物。

1.——猴子来我们班作客,那你们有没有为它们准备礼物呀?(事先将礼物放在小椅子下面)

2.教师:你拿的是什么礼物?

幼儿:皮球、苹果、香蕉…

请你们数一数自己的礼物有几个?

幼儿:三个

3.这三件东西一样大小吗?

幼儿:不一样

教师:不一样在哪里?不大不小的我们可以说什么?教师引导幼儿用“中”来表示。并依次请幼儿把表示中的礼物举起来;把大的礼物举起来;把小的礼物举起来。引导幼儿感知物品的大中小。

4.教师:哎呀,猴子们这会已经在着急了,都在等着小朋友们去送礼物了,那我们手里的礼物应该怎么送呢?我请一个小朋友先来帮老师送一送,这个大草莓应该送给谁比较合适呢?

5.总结:原来大草莓是送给大猴子吃是最合适的,说的可真好。

教师:接下来要请每个小朋友来送礼物了,在送之前还要请你们动动小脑筋,怎么送最合适?大的送谁?不大不小(中)的又送谁?最小的又该送给谁?好,请你们拿着自己的礼物轻轻地走到猴子家送吧!

四、分组给其他小动物送礼物。

1.——在我们桌子上呀还来了很多其他小动物,他们也想得到你们的礼物请你们到桌子旁边把另一份礼物去送给它们,在送之前也要动动小脑筋,怎么送最合适?

2.幼儿分组开始送礼物,将手里的三张礼物卡分别贴在表格中三只小动物的下面,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幼儿怎么送最合适。

五、师生共同检查礼物是否送正确。

1.请幼儿讲述自己分别给三只小动物送了什么礼物。引导幼儿大胆地表达“我把**送给**”。

2.为什么大苹果要送给大**?幼儿自由讲述。进一步巩固对物品的匹配。

3.教师:小动物们收到这些礼物都很高兴,说谢谢小朋友!那我们怎么说呀?(不用谢!)

4.教师:好了,小动物要回家了,我们跟它们说再见吧!

中班数学教案送礼物 篇3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2。让幼儿学习按数匹配实物。

3。启发幼儿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活动重点:

让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讨论数量相等的不同物体可不可以放在一起?

活动准备:

教具:实物卡6张(有动物卡、植物卡),红、绿贴绒篮子各一个,贴绒数字6、7,数字卡4、5、6、7,空白卡6张。

学具:4、5、6、7的数字杯、实物卡若干。5、6、7的实物卡、圆点卡、短线卡、数字卡若干。5、6、7的实物卡、数字卡若干。每人一张数字卡和实物卡。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复习3、4、5、6、7的数字:玩认读数字的游戏。

2。目测数群出示实物卡。提问:黑板上有什么?它们各有几个?我们再为这些实物卡送数字朋友。

3。按数摆放卡片出示红、绿色的篮子,请小朋友把数量一样多的.卡片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边操作边讲)提问:放得对不对?为什么?数量一样多的不同实物可不可以放在一起?为什么?谁来给它们送数字朋友?

4。集体游戏:找朋友(配音乐)第一遍,幼儿手持实物卡找数字朋友;第二遍,幼儿手持数字卡找实物。

二、小组活动第一组,给实物卡送短线卡、圆点卡和数字卡。

第二组,给数字杯子送礼物。

第三组,给实物卡送数字卡。

三、活动评价

1。请几个小朋友出来讲自己的操作过程。

2。教师小结

3。复习游戏:找飞机场(巩固对数字4、5、6、7的认识)

中班数学教案送礼物 篇4

中班数学教案送礼物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数学教案送礼物,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数学教案送礼物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发现、再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学习不同的排序方法。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体验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让幼儿发现、再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学习不同的排序方法。

活动难点: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体验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活动准备:

1、彩旗图片一张,磁性蝴蝶、小狗、小兔,红黄蓝皮球若干。

2、雪花片若干。

3、几何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老师:小朋友们好,今天啊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彩旗,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颜色的彩旗吧!

(出示彩旗图片)

老师:这些漂亮的彩旗都有什么颜色啊,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幼儿回答)

老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接下来我们看看这些彩旗都是怎么排的啊?有没有谁发现了彩旗排列的规律呢?

(引导幼儿观察彩旗的排列顺序,并说一说彩旗是怎么排列的。)

老师:小朋友们再看看有谁来啦?它们的队伍是怎样排列的?接下去应该怎么排?

(请个别幼儿示范操作。)

老师:有小客人来了我们可以请它们玩好玩的皮球。

(出示皮球)

老师:这些皮球有红色黄色和蓝色,彩旗和小动物都是有规律排队的,这些皮球可以怎么排呢?

(幼儿回答)

二、基本部分。

老师:小动物们玩的.很高兴,现在他们要回家了,我们送一串项链给它们好吗?

(出示画有几何图形的图纸,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规律,然后接着把项链做完。)

老师:好了,现在请小朋友来看一看,制作好看的项链吧,要看清楚颜色规律哦。

三、活动结束。

1、展示幼儿的作业,评价幼儿的作业,请幼儿将项链送给小动物。

2、收拾活动材料。

老师:在以后的区域活动中小朋友们可以在数学区拿到我们的雪花片来排一排,要记得用不同颜色的雪花片排哦。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