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反思

欢迎阅读初中化学教学反思(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 篇1

化学,是九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的一门课程,也是每一位化学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学生能否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且感兴趣,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必须绞尽脑汁设计好每一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化学,去体味化学知识。

化学,虽属理科,但又是理科中的文科。许多基本概念、理论以及化学用语都需要记忆,这些知识是为今后学习化学打基础的,若不熟练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继续学习化学,严重者会产生厌学情绪。其实,让学生学习化学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我认为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实验操作,激发学习热情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老师要加强实验教学力度,既要精心准备教师演示实验,又要组织学生参加分组实验,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对化学知识点也得到很好的掌握,学生这样学到的东西比你在课堂上花大力气照本宣科地讲解实验强百倍。被动地接受知识,对优秀生来说也不一定根深蒂固,何况学困生呢?现在,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就是要让每一位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合作,来达到成绩共同提高的目的,化学分组实验操作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例如,讲解“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内容时,我先备好导学案,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进行分组实验,要求每组成员对每个探究步骤进行认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通过自己动手和观察,学生明白了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层以及哪一层温度最高,也深刻记住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日常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因受实验器材限制或药品等原因,并不是每个实验都能演示成功或学生能分组实验,遇到这种情况,我原则上是能做到哪里就做到哪里,绝不放过每一个操作,也许就这个操作,也许就在这一瞬间,他能看到的现象也许就会深深地烙印在脑海里。对于失败的或不能演示的操作,我也要千方百计地借助课件进行演示。例如,在讲解“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时,明知演示实验不能成功,但我不放弃,起码学生看到现象能知道红磷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这绝非同死记硬背效果一样。为什么集气瓶中的水不能上升约五分之一?然后通过课件演示,分析了我失败的原因,学生对这节课内容也得到牢固掌握。

可见,实验教学非常重要,它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巧设记忆,提高学习兴趣

化学教学过程中,对有些知识点难免枯燥无味,内容多,难记忆,可又是重点,我们不妨巧设记忆,使其趣味性,让学生容易记住,这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提高课堂效益,何乐而不为呢?譬如,空气里成分按体积计算可这样巧记,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零点零三,二氧化碳和杂气;体积分数需记清,莫与质量混一起。又如在地壳中排在前八位的元素顺序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学生不易记住,我用一句生动诙谐的语言表示出来,养(氧)、闺(硅)、女(铝)、贴(铁)、给(钙)、哪(钠)、家(钾)、美(镁)、金(氢),能使学生在欢笑声中记住地壳中排在前八位元素名称。

用简洁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可把枯燥的知识变成形象生动的语言,让学生去巧记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内容多的知识点特别适用,例如让学生识记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可谓难上加难,而且容易混淆,不如给学生编口诀,即一价钾钠氯氢银,还有硝酸、氢氧和铵根;二价氧钙钡镁锌,还有硫酸、碳酸根;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正负价,要分清,莫忘单质价为零。通过背诵口诀,再多做练习,学生肯定会把最基本的化合价记准。

类似的例子很多,在此不一一例举。

这只是我在教学中所想到的一面,提高教学方法的方式还有很多,但只要我们肯去教学反思,去琢磨其中的奥秘,提高学生的成绩指日可待。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 篇2

1、启蒙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初三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如何在这个阶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们能掌握教学规律,因材施教,从开发非智力因素入手,运用直观、形象、生动的媒体创造情景,认真组织好每堂课的教学,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些典型、生动、有趣的事例补充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和享受,能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在学习中最大的兴趣、最持久的兴趣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吸引力。以求学生对所学问题是否弄懂、学会,只有老师的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又能弄明白,他们对学习才有兴趣,课堂的教学才能得到顺利进行,老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调动,才能收到较好的实际效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很注意每一节课的引入,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使学生有一个温故而知新的感觉,使新旧知识衔接好,让新知识能自然过度,为学生接受新知识作了铺垫。同时,在教学中,我们坚持面向差生,紧靠课本讲课。讲课时,力求学生听懂听明白,对大部分学生坚持不讲难题、偏题,重在基础知识。教法上采用小步子,步步到位的做法,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每次测验我们都控制试题的难易程度,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感受到梨子味道的感觉,充分让学生感到学好化学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学好化学。

2、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知识和实验技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们与学生的接触中,我们往往发现初三学生对化学实验非常感兴趣,只要课堂上一做实验,兴趣骤升,如何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引导他们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优越性,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中,我们除按基本操作要求进行示范操作外,还引导有目的的观察实验现象,并能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物质的本质及其化学变化的规律。我们还结合教材内容,对实验进行增补,增强实验的效果,加强实验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进而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增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借助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综合归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 篇3

如何渗透新课程倡导的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自如地进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具有深广的意义和价值。

1、提出问题。首先向同学们提出:如何在实验室里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提示同学们可找出课本中所有能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参考课本第五章第四节内容,探究课本中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否是最好的方法。要求同学们写出实验方案、实验过程、现象、结论及体会,每位同学都要参与其中,分工合作,用家中的小实验室制取出二氧化碳气体,下星期三各“科学小组”进行展示。

2、实验探究。周末的两天里,各科学小组都行动起来,我用电话摸底,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较弱的小组,到现场辅导和鼓励。

3、成果展示与交流,上课前要求各“科学小组”先把设计的实验方案先交上来。

上课开始后,各小组开始展示其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一边实验一边陈述探究的过程。小组实验方案各不相同,甚至有的小组有多种方案,实验的用品更是五花八门,酒精灯有小药瓶做的,有玻璃胶水瓶做的;反应容器却用医用吊瓶、各式各样的玻璃食品罐;导气管用水笔芯、圆珠笔芯、自行车气门芯、细软管代替;而橡皮塞只有这些具有原创力的、可爱的学生想得出:用橡皮擦、捏成小动物的橡皮泥、小木块加橡皮筋代替。实验过程中针筒、衣服架、风钩、回形针、瓶盖等,都成了同学们手中的实验仪器,家里的醋、食用碱、装修用剩的大理石、蜡烛、泡沫、雪饼中的干燥剂等成了同学们实验用的药品,他们的实验橱更是哪个国家实验室也找不到的,用各种粘粘纸、彩笔画装扮得漂漂亮亮。

4、反思与评价。当一个“科学小组”展示完毕后,先由小组成员自我评价,后其他小组对展示小组进行评价,最后由教师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包括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态度情感的总体评价。

虽然,“初中化学探究学习”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这棵“老树”中“开出了新花”,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同时发现了一些其它问题有待解决:①如何让学生在开始学习化学时,尽快具备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思维能力。②学生学习化学的日益深入,想探究的实验越来越多,非课堂内做探究实验,在没有教师在场的情况下,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何控制。③学生对探究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由于时间概念淡,易影响其它学科学习。引起家长的反对这一矛盾如何解决。相信,经过更全面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初中化学探究学习”会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 篇4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10篇

初中的化学知识,同学们掌握了哪些?老师是如何教学的?教学反思如何写写?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