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小学美术教案

欢迎阅读安徽小学美术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徽小学美术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验各种材料的不同效果。

2、引导学生尝试用线材表现烟花。

3、指导学生学会安全的使用剪刀等工具。

二、教学重、难点

1、点、线、面的应用。

2、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烟花。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一张大纸、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水彩等。学生准备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三、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哪儿见过烟花,都有什么样子的。

2、引导学生回忆烟花是如何升空的,用手势表演一下烟花。(同时引导学生发现烟花升空后是从中间向外放射)

(二)掌握、创作阶段;

1、观察书上烟花的照片,说说它们的形状象什么?

2、请几位同学到前面的大纸上,用油画棒或水彩笔画画烟花。其他同学在自己桌子上用水彩笔或彩线摆出烟花的形状。

3、烟花的形状丰富多变,要如何变?教师在学生画的烟花上进行再创作,有的加粗,有的线加长,有的线弯曲,线一多一密就成了面,让学生领悟点、线、面的大小、长短、粗细等可以让烟花的形状发生各种变化。

4、教师将五、六支彩色铅笔绑在一起花烟花,出现一种五彩斑斓的'效果。鼓励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表现特殊的绘画效果,如:在彩纸上画,用深色油画棒涂满底色后再用硬物刮画等。

5、每两个人合作完成一幅作品,要求设计的烟花与众不同,可添加上人物、建筑物,增加节日的气氛。

作业完成后,贴在教室的墙上,互相评价、欣赏。

安徽小学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会议,抓住洗澡时的动态,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有相同特点的场景。

2、让学生学会体验生活,热爱生活,表现生活。

3、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和丰富的表现力。

4.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的能力。

重点:

抓住洗澡的特点,大胆地想象。

难点:

用各种绘画形式,突出洗澡的趣味性。

教学内容:

一、激情导入:

1、教师用动作谜语(做洗澡的动作)

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表演洗澡的动作,最后一位同学说出他们在做什么?

看来呀!你是个爱干净的.好孩子,如果我们能把“洗澡”画下了一定很有趣。

板书课题:洗澡

二、授新课:

1、提问:刚刚我们这一组的几个同学都持续表演了那些动作呢?请几位同学上台来说说。

2、播放《我爱洗澡》的音乐学生上讲台表演洗澡时不同的形态

3、欣赏多幅洗澡的范画(出示课件)

同学们想一想还有哪此动物,植物······也需要洗澡(启发学生多角度的表现洗澡的情节)

欣赏表现各种事物洗澡的作品

(小结:我们爱清洁,爱洗澡,还有我们的动物、花草、房子和地球他们也爱清洁,爱洗澡。)

三、教师绘图示范:(本节课重要环节)大家仔细看,老师画谁在洗澡呢?

绘图步骤:

1、构思,构图,勾线条

2、上色

3、调整

四、作业要求

同学们,想一想你们准备给谁洗澡呀?同桌相互讨论。

PPT出示作业要求

学生实践,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大胆创作

五、作业展评:

1、学生展示作品。

2、学生互评。

画面和谐,具有表现力构思、构图、色彩三方面进行讲评

六、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

七、课后扩展:

同学们都是个爱洗澡、爱干净的好孩子,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应该具有哪些好习惯呢?

(老师引导:如饭前洗手,睡觉前刷牙等)

安徽小学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静物的分类、组合,及构图中主次关系的基本知识,感受绘画作品中构图的美。

2、运用所学,以线描的形式表现身边的静物,初步做到有意识地运用构图这一绘画语言来传递情感关注与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静物的分类组合特点,及基本的构图关系。难点:用线描来写生静物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课件出示静物画,欣赏,问: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你有什么发现?

二、认识静物和静物画

1、什么是静物?

2、寻找生活中的静物,在情境中唤起学生对静物的情感

(1)静物是个大家族,现在我们一起去找一找这个家族的成员吧。以录像或图片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室内、室外的各类静物。如:书房的、厨房的、客厅的、学校篮球场上的、路边的……

(2)(将图片定格)看到这组静物,你想起了什么呢?

(3)老师出示几个小主题,学生根据主题联想相关的物品。录像资料或图片、实物

三、学习静物分类

1、游戏“静物找朋友”(情境设置思考感悟)

静物家族的每个成员不是孤单的,它们都有自己的朋友。

2、老师在讲台上将自己带来的物品中随意拿出一件,让学生根据其用途等特征在所有带来的物品中找朋友。

3、小组内玩“静物找朋友”游戏(学生将组内的物品初步分类)

4、小组间玩“静物找朋友”游戏(各组间的物品相互交流补充)。

四、学习理解静物摆放的主次

老师:一般来说,主要物品安排在画面主要的、合适的位置能使画面的主题突出;物品的摆放有大有小、有前有后。能使画面更加生动、美观。

学生利用静物在桌子上进行尝试摆放,要求体现主次关系,不同形式的摆放体现不同的个性、情感。体验主次构图关系给画面带来的'美感。教师引导学生适当注意物品间的大小、疏密、前后的关系。

在物品的组合摆放中思考相关的主题名称。

五、师生评价,教师及时予以指导调整。

六、作品赏析

1、欣赏画家作品中选择了哪些物品?主要的物品是什么?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意。

2、教材中的学生作品。

七、自主表现

作业要求:用线描的形式画出本组桌上已分类、组合好的物品,注意物品的组合体现主次关系,构图合理、美观。

八、交流评价

1、小组内交流:相互欣赏同学间的线描作品,从构图、线条表现的角度交流。

2、小组间的交流:从物品的组合摆放、线描作品的角度交流。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参与、交往状况、小组合作及作品的表现等。

九、课后延伸

运用线描的工具,有意识地表现自己所见所感的物品,尝试找一找、看一看、画一画室外的静物,品味活动中的另一番情趣。

安徽小学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2、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方法:

启发式、情境式、尝试法教学

教具准备:

交通标志牌、习题卡、若干立体图形、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圆圆的脸上露出甜甜的微笑,给老师笑一下。咦!你们桌子上都摆积木了,喜欢玩吗?能说说你手中的积木是什么形状吗?

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师:(出示三棱柱)这个物体有点特别,你知道它的名字吗?

生:三棱柱。

师:这些都是立体图形。

二、探究新知

1、师:今天我们还要认识几位新朋友,(当当当??),他们就在这个机器人的身上,请大家来找一找,分分类,看看有几种图形。

(贴机器人)

师:拆分机器人,(贴一个,板书一个名称)

师:它们还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做平面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有趣的平面图形。

(板书:有趣的图形)

2、师:我们每天放学回到家中,依偎在爸爸妈妈的怀抱,享受家的温暖,这些

新朋友的家住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到哪儿去找它们呢?

师:(手拿长方体,用手摸着它的面),请看这个长方体,这个面是什么形状的?生:长方形。

师:我们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也就是从立体图形中找到了今天的新朋友。你试着从其它的立体图形中找找其它几位新朋友。

生:我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

师:你找到几个正方形?

生:6个。

生: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师:摸一摸你刚才找到的几个面,说说摸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生:平平的、滑滑的`。

3、师:这些图形有点着急了,我们赶快从立体图形中把他们请出来吧!自己选一个积木画一画,

(注意:左手按紧积木不动,右手来画。)

师:好多同学的笔上功夫还要加油。

4、师:请同学们放亮眼睛,记住新朋友的样子。

师:请闭上眼睛,老师说四种图形的名字,你用手比划它的样子。

师:你能很快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试试看)

生:长方体、

正方体(同学们兴趣盎然)。

三、寻找生活中的图形

1、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图形呢?(可以离开座位)

生:①桌子的面是长方形

生:②黑板的面是长方形

生:③电灯开关盒的面是正方形

生:④钟表的面是圆形

生:⑤红领巾是三角形

师:生活真奇妙,这么多的地方用了不同的图形,使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

2、请你仔细观察,说出交通标志牌的形状。认识吗?说说看。

师:交通标志主要是提醒大家时时刻刻要注意安全。

你还知道哪些交通规则?

生:红灯停,绿灯行。

生:上下楼梯靠右行。

师:老师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对吗?

四、基本练习

师:这些图形宝宝今天和大家交朋友了,特开心,他们尽情地玩,连自己的家都找不到了,我们帮忙找找吧!打开练习纸。

(生答完后)

师:你们很会思考。

对了的给自己画上一个喜欢的图形宝宝。

(夸夸自己)

五、拓展练习

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这些图形的装扮,用这些图形,可以拼成漂亮的图画,请看:(出示图片)

老师把这间房子的窗户放大了些,看看,有几个正方形?有几个长方形?师:你是个爱思考的孩子。

回家后,把你的收获说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