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

欢迎阅读《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 篇1

一、确立辩论双方

1、读教材中的提示,确立个人辩论观点。

2、根据观点异同分组:

正方:人人要讲诚信,不能撒谎。反方:生活中可以说些善意的谎言。

二、观摩录像,了解辩论特点

1、导语:大家各有各的`观点,也各有各的根据。那该怎么辩论呢?是不是像平时争吵那样呢?请看录像《大学生电视辩论大赛》。

2、总结辩论方法,辩论程序,明确注意事项。

三、推荐人选,全班辩论

1、全班推选出6人,举行辩论,其他人和教师一起作评委。

2、点评辩论情况,评出优胜方。

3、师生共同总结辩论情况。教师提示小组辩论要求。

四、分组辩论,人人参与

1、八个人为一组,三三合作,另外两人作评委,小组内展开辩论。

2、各组评委评出优胜方,并给出理由。

五、师生总结,明确认识

通过这次辩论,你对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有什么新的认识?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 篇2

【学习目标】

1、回忆和了解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情境,充分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能有针对性地得体地劝说。

2、了解和感悟劝说的策略和技巧,能态度真诚的劝说他人。

3、通过创设具体的场合让学生明确发言稿的写作特点和要求,学写一份发言稿。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课前准备〗

1、收集与水资源有关的资料。

2、校内师生浪费水资源的镜头捕捉图片。

3、写字板若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话题

1、展示图片:

(幻灯片展示本校水资源浪费的新闻图片,图片下配有简短的文字说明。)

2、画外音,引出讨论:

导语:最近,我在校园内发现了这样一些现象,有些同学水龙头打开后不关上,任水白白流淌;有些人关不紧,任水滴漏;还有些同学洗手时,水龙头开得很大……

发生了这样的事该怎么解决?

3、生畅所欲言,导出话题。学生各抒己见。

(倡议书、报告老师、劝说、写警示牌、开班会……)

教师归纳,并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办法之一──劝告(板书)。

二、小组交流,探究方法

导语:劝告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以理服人。那么,怎样才能以理服人呢?让我们来讨论一下。

(准备:各小组领写字板一块。)

1、小组就怎样以理服人展开讨论,小组负责人负责记录本组发言提纲。

2、小组上台交流:

(各小组汇集共同点写在黑板上,不同点留在写字板上。)

共同点:

用水资源的宝贵来劝说。(生成、不可再生)

用水的用途来劝说。

用积水成渊的故事劝说。

不同点:(留在写字板上)

3、教师补充: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 做出相应的补充。

4、听录音:明确诚恳的态度在劝说中的作用。

⑴ 导语:同学们,我们的道理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那么让我们来听一听两位同学劝说的开场白。

(播放录音1)

甲1:乙1同学,快去把水龙头关掉,水在那里哗哗地流,太浪费了。

乙1:关你什么事?(一边哼歌一边走)

(播放录音2)

甲2:乙2同学,你刚才水龙头忘了关了,水哗哗地流,我觉得很可惜。

乙2:噢,对不起,我忘了。(回头把水龙头关了,流水声停了。)

⑵ 比一比,说说自己的想法:

甲1 甲2

态度:生硬──和气

语气:直接──婉转

角度:自己──他人

结果:接受──拒绝

生小结:

甲1说话的时候语气生硬,有指责批评的意思,引起了乙1的.反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甲2说话婉转、诚恳,至表示了自己的态度,并无指责之意,所以对方接受了他的建议。

师小结:劝说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仅靠理由的充分是不够的,诚恳的态度、婉转地表达是让人接受的前提。

三、创设情境,尝试实践

要求:同桌分别扮演劝说者和被劝说者,他生当群众。

尝试实践:生应用劝说提纲展开劝说工作,他生适时插话补充。

师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依据提纲有理有节地劝说,提醒学生不要扯与话题无关的事。

四、组织评价,促进提高

1、评一评:

对话理由是否充分,态度是否诚恳,被说服者是否心悦诚服,还有哪些道理没有讲清楚?

2、利用媒体适时补充出示关于水资源的资料,各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摘录、补充自己的提纲。

3、擂台赛:

⑴ 推荐两组4人上台,展示劝说本领。

⑵ 评一评:

评价标准:态度是否诚恳、调理是否清晰、理由是否充分、表达是否婉转,被全者是否心悦诚服。

五、创设情境,拓展劝说

1、生活中,需要劝说别人的情况有哪些?

(爸爸的烟瘾很大,妈妈多次劝爸爸戒烟,可他就是不听;走到大街上,好朋友把果皮随手乱丢,其实不远处就有果皮箱;剧院里,大家都在静静地看戏,可身旁的两个人就是说个没完没了;邻居的大哥哥一放学就玩电子游戏,顾不上吃饭,既影响学习,以伤身体……)

2、每位同学选择一种情况,分小组练习劝说。

3、小组推荐两位同学面对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劝说情况,组织评价。

六、作业

生活中我们一定遇到不少这样那样的不该发生的事情,有些事情我们有能力和义务对当事人进行劝告。请从小事做起,从周围的朋友们开始,选定一件你认为必须劝告但经过自己或他人多次尝试都未成功的事情进行劝告。注意:先收集相关的资料,再拟提纲,然后找一个人一起练习一下,准备充分后带着诚意去劝说,祝你成功。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辩论会能认识到人要讲诚信,但有时候也需要善意的谎言。

2、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3、善于用敏锐的双眼发现真情,体会人间处处有真情。

4、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诚信与善意的谎言故事。

2、搜集生活中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揭题

《论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曾子和他的妻子上街之前,小孩哭闹着也要跟着去,他不让小孩去,他妻子就哄着说,我们回来杀猪拿猪肉给你吃,因为小孩贪吃,这样就敷住了小孩跟路的想法。回来之后,曾子说不能欺骗小孩,我要把这只猪杀了给儿子吃。

你们同意曾子的做法?意见发生分歧,我们这节课就开一次辩论会: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

评:用一个故事抛砖引玉,打开学生话匣子。

二、自学学习提示,明确要求,确定自己的观点

正方:人要讲诚信,不能说谎。

反方:生活需要善意的谎言。

辩论的要求:

1、用普通话辩论,语速不宜太快,语言表达要清晰。

2、要说清楚自己的观点,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评:开门见山,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明确正反两个观点以及辩论要求,是很有必要的。

三、自由练说或小组交流

按要求进行准备,组内交流。

四、全班分成正方、反方两组,临时调整座位进行辩论

辩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

2、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以理服人。

3、运用反问,增强语气。

4、辩论时说话要文明礼貌、得体大方、机智敏捷而又不失诙谐幽默。

选定主持人一名,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调整座位一个找不到母亲的小孩,你肯定会骗他说:妈妈一会就来了肯定不会说***妈不要你了一个得了绝症的人,家人肯定会骗他:你很快就会好起来的肯定不会说:你等死吧!

我们在丛林里迷路了,我们会互相欺骗:没事。很快就会出去的肯定不会说:我们完蛋了,等着喂野兽吧!

注:教师此时应成为辩论会主席,进行调控、指导,辩论中的优点及不足之处。

评:辩论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畅快欲言的同时,注意进行适当的调控和指导,让学生明白辩论不是争吵,而是要用事实说话,使对方心悦诚服才是。

五、教师总结,达成共识

诚信是美德,是大前提,社会应该弘扬诚信,时时讲诚信,事事讲诚信,做到诚信从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个人做起,不论大小长幼,进而形成良好的诚信环境,营造强有力的诚信氛围,诚信很重要,但是有些场合还是需要善意的谎言。

六、评选三名辩论小明星

第二、三课时

一、交流谈话,情境导入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帮助。孩子你曾经帮助过别人?感受到陌生人对你的关爱?请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这节课我们就将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写下来,再修改成为佳作。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读文中习作提示。

2、交流习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⑴ 写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

⑵ 写前先构思。

⑶ 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抒发真情实感。

三、挖掘记忆,交流构思

1、指名学生交流。

2、学生评议,补充:

(如,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帮骑车受伤的你看病;未曾谋面的朋友以书信、电子邮件、贺卡等方式成为你学习、生活上的良师益友。)

四、回顾本单元课文,小结写作方法

通过事件刻画人物,从而表达真情,注意刻画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

恰如其分的环境描写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语言平实,感情真实。

五、习作取题,试写初稿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3、找喜欢的伙伴修改。

六、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朗读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

特别要肯定习作中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抒发真情实感的地方。

七、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规范地抄写在作文本上。

【全课评析】

习作的选材是非常重要的,完成习作前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我们每个人都肯定与真情相遇过,但学生不一定能忆起,所以互相交流启发这个环节相当有用。确定了有价值的题材,再学习本单元通过事情刻画人物表达美好情的写作方法,完成习作。重视修改习作这个环节,从自改到互改,既是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又是一个相互学习欣赏的过程,对最后构成一优秀习作大有裨益。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

3、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学会根据具体情景、具体需要写发言稿。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景、激发劝说欲望

1、学生表演。

2、提出问题:这个模拟表演为什么颖没有说服爷爷?

3、让学生回忆被别人劝说的事情,思考自己是怎样接受别人意见的。

4、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总结:在劝说别人时,以理压人、说软话求人都不大可能奏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对方心服口服。另外,劝说还要注意对象、场合、方式方法。

二、交流、体会劝说语言特点

1、小组交流:

假如你是颖,你会怎么劝说爷爷?在小组内讨论、表演。

2、全班交流:

把每个小组的方法进行交流,比较,说说哪种说法更容易奏效,体会劝说的艺术。

三、拓展、运用

1、小组交流:

师:刚才大家帮颖解决了难题,可是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如:爸爸烟瘾很大、妈妈多次劝爸爸戒烟,可他就是不听;走在大街上,好朋友把果皮随手乱丢,其实不远处就有果皮箱;剧院里,大家都在静静地看戏,可身旁的两个人就是说个没完没了;邻居的大哥哥一放学就玩电子游戏,顾不上吃饭,既影响学习,又伤身体……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应该劝说别人。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先说说你打算针对什么事进行劝说,再商量一下怎样劝说会更有效。

2、模拟表演:

请若干小组上讲台进行模拟表演。

3、全班评议:

让学生评一评谁的劝说效果好,为什么好?

第二课时

(习作)一、了解发言稿

1、课前让学生收集发言稿,如:班委竞选发言稿、班队会发言稿等,课堂上让学生在全班朗诵自己所收集的发言稿。

2、师在全班朗诵课前搜集到的发言稿:

如:开学典礼上校长的发言、值周老师的发言新生入队时新生代表的发言,教师节表彰的先进教师的发言,厂长任职时的任职演说。以此调动起学生的经验积累,使学生从感性上了解发言稿,体会到发言稿的作用。

二、明确发言稿的写作特点

1、请写过发言稿的学生讲一讲他们在写某一发言稿的时候要写进哪些内容?

(如:为竞选准备的发言稿,要讲清楚为什么竞选这个岗位,自己有哪些优势,如果竞选成功怎样为同学服务。)

2、师举例讲一讲在写某一发言稿的时候要写进哪些内容。

3、请学生根据以上例子归纳总结发言稿的写作特点:发言稿的内容要根据具体需要、具体环境而定。(师予以帮助)

三、尝试习作

1、让学生根据习作提示自己选择写作情景。

2、明确习作要求:

⑴内容具体、适合当时需要。

⑵感情真实。

⑶语句通顺。

3、学生根据自选情景写作。

四、评改、交流

1、全班学生互评互改:

评价方向:不必拘泥于字数多少,以符合当时的发言要求为评价标准,以发言稿内容是否具体、语言是否通顺为评价重点。

2、教师根据巡视观察指名几个学生读习作草稿,让学生结合评改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自己修改作文草稿。

3、小组交流评改。

4、教师评改后小结作文情况。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 篇5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谈话引入

下周班队课我们班要进行一次读书交流会,这次交流会要求每位同学抓住要点将自己喜欢的篇幅较长的文章,简要地介绍给大家。要介绍得好,首先要学会缩写。什么是缩写,怎样缩写呢?

二、揭题,了解要求

看习作要求,读一读,说说你明白了什么?画出来,并标出序号。

1、什么叫缩写。

2、缩写的具体要求。

3、缩写后的字数要求。

三、结合《景阳冈》缩写,掌握缩写的要领

1、读《景阳冈》原文与缩写稿,自学思考:

⑴说一说《景阳冈》一文有哪些要点。

⑵比较一下,缩写以后保留了哪些内容,删除了哪些内容。

⑶保留的部分是怎样连接成文章的?

⑷朗读缩写文章,看看是否保留了主要内容,意思是否比较准确完整,语句是否通顺连贯。

2、全班交流讨论,初步掌握缩写的`方法。

四、选出自己准备缩写的课文,交流讨论怎样缩写

1、每位同学将准备缩写的文章(《草船借箭》、《金色的鱼钩》或其他文章)多读几遍,理出要点。

2、小组讨论交流:

⑴所选的文章分为几部分,哪些部分可以删掉?哪些部分可以一带而过?哪些部分应重点写,为什么?

⑵保留的部分怎样改写,怎样连缀成文。

3、全班交流,教师总结点拔。

4、试写初稿,教师指导点拔。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谈话导入,拟出故事会评比标准

1、我们的读书交流会马上要开始,我们将评出最佳缩写故事奖6名,你们说说,评选的标准应该是什么?

2、师生共同拟出评比标准(即缩写的要求)

二、进行读书交流

1、小组内交流,全体组员共同评议。

2、全班交流:

⑴教师根据课前浏览初稿的情况,选择数名同学上台介绍自己喜欢的文章。

⑵其他同学边听边对照评比标准,看看这篇文章好在哪里?有没有不足之处?如果有,可以怎样修改?

⑶每一位同学讲完后,全体同学都可以当评委进行点评。教师予以补充。

3、评出最佳缩写故事奖6名。

三、全体学生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习作修改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