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月球之谜》教案(精选7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月球之谜》教案 篇1
教材:《月球之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课文。作者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着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球表面景象,接着列举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
设计意图:遵循“激趣——质疑—探疑”的思路,重点放在激趣和探疑这两部份。重在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手段去收集、查找、选择、组合信息,在学生学习过程的深入探究、自读自悟,以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性学习,大体知道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知道文中写了哪些月球的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神秘与魅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搜集并整理的有关月球奥秘的资料以及描写月亮的古诗词等。
教学时间:
30分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谈话:今天能来给我们三(2)班的同学上课,老师感到非常荣欣,为了增进我们之间的友谊,老师有一样礼物要送给大家,请看大屏幕。(出示描写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一起朗读。
导入语: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今天我们来学习《月球之谜》。(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引入:请同学们自由的轻声朗读课文(课件出示问题)
1、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在什么时候?登上月球后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学生汇报:
2、过渡:是啊,当我们的宇航员坐上宇宙飞船登上月球,都被这十分奇异的景色吸引住了。所以他有了更多的疑问。
三、学习月球的不解之谜,鼓励质疑,引导想象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让你的同桌来读课文第3—6自然段,看看宇航员又发现了哪些不解之谜?并用笔画出来。
学生汇报交流:
2、学生体会文中第七自然段省略号的作用。
资料交流:同学们,月球真是个神秘的星球,为了揭开月球上的奥秘,就让我们来开一次“科学发布会”,请同学们赶快拿出你搜集到的有关月球的资料。(交流完后,提问:假如三十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准备做些什么?
五、课后作业
1、课文后也列举了一些诗句,请同学们再搜集一些描写月亮的诗句。
2、请把你学到有关月球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月球之谜》教案 篇2
教学目标:《月球之谜》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通过自主学习查找资料,认识月球,了解月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介绍有关月亮的科普短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月亮上到底是怎样一个世界呢?它还有哪些秘密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分小组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习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3、小组合作,展示朗读。
4、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小组合作,探究感悟
1、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
(1)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
(2)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3)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
(4)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
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五、拓展延伸,鼓励质疑
1、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吗?
(鼓励学生质疑)
2、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经解开?
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3、假如3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准备去做什么?
六、作业布置
根据自己了解和收集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办一份手抄报。
《月球之谜》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了解课文中所写的月球之谜,是本文的重点。
《月球之谜》教案 篇4
教学准备:
1、 带生字的词语卡片。
2、 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
3、 学生查找有关月亮的资料,可以是有关月亮的故事、诗歌或知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 观看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1、 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 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 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4、 游戏:猜一猜。
从学生的'描述中猜测他讲的是哪个词语。
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提到的未解开的月球之谜和已解开的月球之谜。
2、 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习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3、 小组合作,展示朗读。
四、理解词语,书写生字
1、 读课文过程当中,相机指导理解词语。
2、 指导书写词 语“悬挂”“奥秘”“努力”“估计”中所含生字:悬、奥、努、估。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小组合作,探究感悟
1。 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
(1)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 ;
(2)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3)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
(4)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
2。 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 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鼓励质疑
1。 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吗?(鼓励学生质疑)
2。 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经解开?
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四、指导写字
引导学生比较“菌”“藻”,书写“菌”“藻”“项”“遐”。
五、积累词语
鼓励学生课余把词语表里的词语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
《月球之谜》教案 篇5
教学过程:《月球之谜》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掌握“悬挂、奥秘”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月球课件
2、月球资料库
3、学生收集的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今天,我们要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瞧—-课件出示月亮清幽皎洁图。
2、师: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向往和疑问。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写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或句子?
3、学生说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或句子。
4、师:我们班的同学可真能干,能背出这么多描写月亮的诗句和句子。月亮离我们那么遥远,可又和我们的生活这么密切联系,它藏着多少秘密呀!多年来,人们都想把月球探悉清楚,可它总又给我们带来新的秘密!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
生:(齐读课题)“月球之谜”!
师:今天我们也实施登月计划,去探索月球,愿意吗?
二、读课文,理解词语
1、师:昨天晚上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回家读课文,并且要求同学们读课文时做到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现在老师就来检查同学们的读书情况。
2、学生齐读课文
3、师:老师仔细听了同学们读课文,觉得读的不错,做到了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看来大家登月的第一步走得不错。但还有一些小障碍妨碍了我们对月球的探索---大家对文中的词语都了解了吗?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在小组里交流你弄不明白的词语,小组里能帮助理解的就在小组里解决。不能解决的就将不明白的词语写在纸条上,等会我们依靠大家的力量来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4、小组内交流
5、学生提交纸条
6、同学们不理解的词语有:
师归纳板书学生不理解的词语。(皎洁、遐想、荒漠、奥秘、悬挂、环行山、费解)
7、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联系你刚才看的图或你课外了解的知识,想一想这些词什么意思?
8、学生再读课文
9、这些词中,哪个是你弄明白的?你能做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吗?
10、学生讲解词语。教师注意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用哪些方法明白这些词语的。
11、师:这些小老师真了不起,用了联系上下文、字理解词等方法自己弄明白不理解的词。其他同学今后也可以学习他们的办法自己去理解词语。把你们学会的词语大声读一遍吧。
三、想象结合,理解课文
1、再次出示课件“明月图”
2、师: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同学们读一读这一句,想一想人们会产生哪些美好的遐想?
3、学生想象汇报。
4、师:是呀,美丽的月亮给人们带来了美妙的遐想,你能边想象边美美地读这一句吗?(学生练习读,齐读)
5、因为月球的神秘,所以引起了人们的遐想。读读课文,找找课文里提到了哪些月球之谜?
6、学生回答,出示问句。
7、读问句
8、除了课文中提到的6个月球之谜,月球还有未解之谜吗?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学生找出省略号,体会月球之谜还有许多许多)
除了课文中提到的问题,你对月球还有哪些疑问?(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9、同学们提的问题真有趣,也真会提问题。有的问题课文里已经给我们揭开了谜底,有的没有,接下来就带着你感兴趣的问题再读课文,到电脑资料库中或老师推荐的网站中看看,你能找到哪些问题的谜底,不能找到的你能不能和小伙伴进行大胆的猜想。(小组合作完成)
10、你刚才带着什么样的问题去看书找资料的?现在有了什么收获?我想先听听看哪一组小朋友是从课文中揭开谜底的。
11、是呀,月球上的景象多么奇异,让我们再来读第二段,感受月球上神秘奇异的景象。(齐读第二段)
12、哪位小科学家对哪个问题你还有自己大胆的猜想,说给大家听听。(注意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发言,如:你的设想真有意思,说不定谜底就真的是你想的那样,你的想法很特别,将来你去研究这个问题,可能会有很大的发现哟……)
13、刚才同学们对月球进行了大胆的猜想.这一轮明月,从古代到现代,我想甚至到将来,人们还会对月球产生新的'遐想,让我们带着对月亮的喜爱再来读第一句。
四、学习写法
1、月球的神秘令人向往,而《月球之迷》这篇课文也有许多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以下是老师为大家归纳的几种好写法,你能找到他们分别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句段中吗?
2、出示
这样写真好……在课文中的哪儿
大量运用问句,增加文章感染力。
第七自然段只有一个省略号,引起读者更多遐想。
课文里还有许多好的写法呢,比如……
3、是呀,写一些文章我们也可以仿照《月球之谜》这篇课文的写法来写。根据老师的提示,我们来试一试,行吗?
4、出示
(1)可以写一段话,把你对月球感兴趣的一个问题的设想写下来。
(2)可以仿照课文,查查资料,介绍别的星球
(3)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内容来写一个题目,比如《月球无水之迷》《月球从哪来?》《神秘的水星》等等。
5、思考,汇报。
五、小结结束
看着同学们认真的样子,老师仿佛看到了一群科学家们在专心地研究太空之谜,回家后就把你们的设想大胆的写出来吧。
[教学反思]
《月球之谜》是第六册的课文,本课主要是通过学习,让学生对月球有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探索月球,探索宇宙,热爱科学的思想。本教案的设计也是围绕着这一点来设计。主要体现在让学生学习课文后,查阅相关资料,共同探讨月球未解之谜,引导学生利用有限的资料大胆猜想月球的一些未解之谜。在上课过程中,我没有能够引导得好,所以学生在想象方面没有能够打开思路,达不到我预期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