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六年级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合理选择用不同统计图来未表述。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不同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名称优点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趋势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下面几组数据分别选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更合适?
(1)绿荫小学xxxx-xxxx年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表。
(2)xxxx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表。
(3)xxxx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数量统计表。
第(1)小题
(1)绿荫小学xxxx-xxxx年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表。
绿荫小学xxxx-xxxx年校园内
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图
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变化。折线统计图更能直观地表示出数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
第(2)小题
(2)xxxx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表。
这题给出了各种树木占树木总量的百分比,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都可以表示出这些信息。但用扇形统计图更能直观地看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第(3)小题
(3)xxxx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数量统计表。
这题给出了各种树木的数量,只能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为什么不能用其他的统计图?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在林业科学里,通常根据乔木生长期的长短将乔木分成不同的类型。
下面是我国乔木林各龄组的面积构成情况。
以上信息可以用什么统计图描述?哪种更直观些?
2、完成教科书第99页“做一做”
3、完成练习二十一第5、6、7、8题
四、整理归纳,反思提升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应该注意些什么?
六年级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 篇2
六年级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正确描述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有关数据。
2. 能力目标: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求百分比并用扇形统计图表示的过程。
3. 情感目标:体验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直观性,激发制作的扇形统计图的兴趣。
重点难点: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求百分比并用扇形统计图表示的过程。
教学准备:
准备空白的等待完善的扇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出示统计表,让学生了解表中的教学信息
李庄共有400公顷耕地,秋季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如下
二、学生自主填表
让学生自主计算各种农作物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并填表。然后交流学生计算的结果。
抽生汇报计算结果
玉米:200÷400×100℅=50%
谷子:40÷400×100%=10%
大豆:50÷400×100%=12.5%
棉花:100÷400×100%=25%
其他:10÷400×100%=2.5%
过渡语:各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可以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三、出示扇形图
出示没有农作物的及百分数的扇形图,师生共同把李庄秋季各种作物及各种农作物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出来。
四、讨论思考
圆表示什么?每个扇形表示什么?
让学生了解:圆表示李庄的400公顷耕地这个整体,每个扇形表示相应的秋季农作物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好的空白的、等待完善的扇形统计图,思考如何将各个数据合理的填入该扇形统计图中,并尝试填写。
请学生将自己填写好的数据在组内进行交流,并说说这样填写的理由。
五、作业布置
练一练
六、教材分析
在认识了扇形统计图之后,教材有创设了一个情景,学习如何将李庄各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本教材要求学生现在能达到的标准,只是能将数据准确的填入已经画好的空白的扇形图里,并不要求从头到尾都由学生单独完成,在教学上教师要注意把握好要求。
七、教学设想
在学习中,应该使学生体会到,各种统计图有不同的特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角度反映数据的特征。根据数据对扇形统计图进行完善时,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分清个数据之间的大小关系,准确选择合适的扇形。
六年级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 篇4
第2课时扇形统计图
综合应用:设计“六一”
庆祝活动方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联系“六一活动”情境,综合运用比例尺、可能性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联系“六一”情景,引入新课
1.激趣引入
教师:同学们,今年的“六一”节将是你们小学成长中的最后一个儿童节,你们想为自己的童年生活留下美好的回忆吗?有什么好的提议吗?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适时引导开展庆祝活动。
2.揭示课题
教师:刚才,有不少同学提到想搞庆祝活动,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设计一个“六一庆祝活动方案”,行吗?
板书课题:设计“六一”庆祝活动方案
二、团结合作,共谋策略
1.了解活动涉及的各个方面
(1)研究需要筹备的活动。
教师:要进行活动方案的设计首先就要弄清楚需要作好哪些准备?安排哪些项目?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适时引导并梳理出相关内容。
①文艺表演节目——唱歌、跳舞、小品、游戏等;
②场地的安排和布置;
③抽奖活动;
④记录活动——照相。
(2)拟定活动安排时间表。
教师:我们首先应制作一个合理的时间表。根据同学们各自上报的节目及节目所需时间我们一同制作活动安排表。
9:00宣布活动开始
9:00~9:05请老师、学校领导讲话
9:05~9:10第一个节目:竖笛合奏《乘着歌声的翅膀》
9:10~9:20第二个节目:歌伴舞《拜访春天》
9:20~9:30第三个节目:钢琴独奏《清晨,我们踏上小路》
9:30~9:45第四个节目:小品《孙悟空三难小聪聪》
9:45~9:55抽奖活动
9:55~10:15第五个节目:舞蹈《算一算》
10:15~10:45第六个节目:游戏《推小车》、《吹气球比赛》
10:45颁奖,活动结束
(3)照相费用计算
教师:我们在活动的过程中由承担照相任务的同学为每个节目拍摄一张照片,并给每位表演者赠送一张照片,按照这样的方案算一算,如果每张照片0.5元,那么照相大致需要花多少钱?
学生根据之前统计的参与节目的人数进行独立的计算。集体汇报。
(4)抽奖设计
教师:活动中进行的抽奖活动,如果我们按一等奖20%,二等奖30%,三等奖50%的方案来设计。大家能想到哪些抽奖形式?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梳理出①摸彩球(红黄蓝各2个、3个、5个),②制作彩色转盘(红黄蓝各占20%,30%,50%)。
(5)场地安排
教师:我们的活动场地安排如果能够在纸上画出来的话那就更好了!能行吗?首先应确定平面图的什么?(强调比例尺应该合理)
教师引导:除活动场地外,我们再按同样的比例尺确定出观众席的位置范围,关于黑板的布置我们可以选用其他的比例尺来呈现。
将学生分两个大组,一组制作活动场地平面图,另一组制作黑板布置平面图。
作业布置
设计一个“毕业晚会的活动方案”。
教学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扇形统计图)你有什么收获?
六年级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作出相关决策。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处理数据并根据的能力;培养学生地预测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收集数据,组织讨论,作出决策的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的习惯,
教材分析已学过一些统计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选择一个全班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收集数据,用统计图表展示数据,并作出决策。
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从扇形统计图中获信息,并能作出决策。
教学媒体:
教师可以再准备课本以外的扇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我们班想在十一国庆节过后举行一次秋季运动会,大会开赛在即,班里要统计一下同学们喜欢的运动项目?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学生们会想到做一个调查,就产生了统计的必要,然后再思考具体的统计方法(具体的问一问每一个人的喜好,具体的数一数喜欢每一种水果的人数)。然后,学生自然会对统计的结果进行表达与交流,最后作出决定,进而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从学习统计的那一刻起,学生们就逐渐的接触到越来越多的需要统计才能解决的问题。
要回答上面的问题,我们需要收集数据,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周围的世界,作出合理的决策。
人们经常利用统计图形象的表示收集到的数据,你能从以下图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吗?
2.提出问题
出示下图,学生通过观察统计图获取信息。(让学生感受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1)哪种活动最受欢迎?
(2)哪两类活动受欢迎的程度差不多?
(3)最受欢迎的两类活动是什么?它们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4)图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了什么?
(1)你认为图中的各个百分比是如何得到的?所有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2)如果你是本班的体育委员,准备组织全班同学去观看运动会比赛.为了吸引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你会组织观看什么比赛?
3.分析问题:让同桌交流,还要让学生观察还有没有其它的信息。(数据的来源)
说明:(1)和(2)可以从扇形或图中所标百分比的大小得出。
(4)和(5)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扇性统计图的特点,学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语言回答清楚即可
(6)目的是使学生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根据调查数据,应组织观看乒乓球比赛。
4.引出概念:
提问:请你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叫扇形统计图好吗?
(应鼓励学生自己总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只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清楚即可,不要求学生背诵。)
强调:(1)利用圆和扇形来表示总体和部分的关系
(2)圆代表总体,各个扇形分别表示总体中不同的部分
(3)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
5.应用反思:观察右图,并回答问题
(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扇形统计图的总体,即100%,而非具体的数量)
6.拓展练习从下列的两个统计图中,你能看出哪一个学校的女生人数多吗??
甲校乙校
(目的在于使学生体会到扇形统计图表明的是部分再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量)
更多练习
7.归纳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应掌握什么或有什么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