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我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读懂例文《小乌龟》知道作者是抓住小乌龟的外形和动作两个方面的特点,写好小乌龟。
2、能根据书上对例文的分析,通过讨论,交流,明确写好动物,要从外形和动作两方面,抓住最有特点的地方写
3、能充分调动自己的观察积累,模仿例文的写法,先说说,再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教学重点:
写出动物的动作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语,准确地表现动物的动作特点。
作前准备:
1、观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并写一周的观察日记。
2、挂图
一、学习例文
1、出示挂图。
2、指名说说小乌龟的外形特点
3、引导悟法
(1)自渎《小乌龟》,思考: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的?为什么他写的小乌龟样子非常像,而且又像活的呢?
(2)交流
4、指名谈学习例文的收获
二、展开讨论
1、让学生阅读对例文的分析部分,同桌讨论。
2、指名学生谈谈懂得了什么
3、师生共同小结写好动物的方法
(1)从外形和动作两方面写
(2)抓住最有特点的地方写
(3)写动作特点时,要注意运用一系列准确的动词
5、再读体会
三、提纲词语
伶俐可爱翩翩起舞体态奇特
饿虎扑食束手无策忽闪忽闪
增添乐趣迫不及待来者不善
调皮可爱尽心尽职忠诚善良
四、进行说写
1、学生阅读作文提示,说说习作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2、课前,老师布置过一个特殊的家庭作业,交流
3、先小组交流
4、指名全班交流,师生点评
5、对照写法,激励学生写出合乎要求的作文来
《我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动物,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善待动物。
2、积极参与照料小动物,了解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重点:
认识常见的动物能说出其名称及主要外形特征等。
难点:
认识常见的动物,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知道要保护动物。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笔人手一支2、幼儿收集关于动物的资料,观看幼儿饲养小动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可爱的动物,我们来看看有谁呀?
2、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感知各种动物的特征,讲述自己喜欢的动物。
⑴看图说说,图上有那些动物?你喜欢这些动物吗?在你喜欢的小动物括号里打√。
⑵启发幼儿讲述喜欢这些动物的原因,并鼓励幼儿谈谈还喜欢哪些动物?它们有什么本领?
3、组织幼儿讨论动物的益处。
⑴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动物?
⑵有些动物很凶猛、会伤人,我们要不要保护他们?为什么?
⑶人们离开了动物会怎样?
4、讨论:如何保护动物
⑴你知道哪些稀有小动物?为什么它稀有、珍贵?
⑵人们是怎样保护它们的?
⑶你会用什么方法保护小动物?
5、交流:你最爱的小动物
⑴小动物爱吃什么?
⑵你喂时小动物表现怎样?
⑶你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⑷请你摸摸小动物的毛,与它讲讲话。
(加深幼儿对小动物的情感,减少对动物的'恐惧感。)
小结:动物和我们一起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庭里,互相帮助、爱护,真快乐!
活动反思:
1.对目标达成情况的反思:本活动较好地达到预期目标,但思维能力的培养较胜于情感的激发
(1)通过T课件,有效地调动了幼儿视、听等感官积极投入活动,通过主动活动,获得观察、分析、推理等多种思维的学习方法,幼儿的推理过程正确率较高,因此目标1的达成度较好。
(2)情感培养也是本活动的重点,但是,活动中教师在这一主线上的把握还有所欠缺,如:第二环节活动中,教师过于强调幼儿思维的训练,而淡化了情感的调动。因此,活动中教师应将情感目标融于每一个环节,从而推动幼儿爱动物的情感不断提升。
《我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动物花灯的外形特征,尝试建构表现自己喜欢的动物灯及细节。
2、花灯色彩美,会用合适的颜色有规律地搭配进行建构。
3、大胆介绍自己作品的建构方法,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参观过灯展、知道各种动物灯的`名称。
物质准备:场景(展台、各种动物花灯),各色雪花片、半成品(圆形、球体、椭球体等)音乐(闹花灯)、电视机、视频展示仪
活动过程:
1、感知动物花灯的形体特征:
(1)欣赏动物花灯:
师:“我们一起去逛逛灯会,好吗?”
师:“灯会上都有哪些灯?这些灯由哪些形体组成?请小朋友们一边看一边和自己的好朋友说一说!”
(2)运用绘画形式设计表现自己喜欢的动物灯:
师:“你还见过哪些动物灯?给你最喜欢的动物灯画一张像吧!”
(3)交流,巩固对动物灯的观察、理解:
师:“你设计的是什么灯?是什么样子的?”
2、尝试建构动物灯,教师观察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按意愿建构自己喜欢的动物灯。
“请小朋友把你最喜欢的动物灯插出来,比比谁插的最像!”
(2)引导幼儿有规律地搭配颜色,感受花灯的色彩美。
“请小朋友想一想,哪些颜色搭配在一起漂亮,比比谁的动物灯颜色最漂亮!”
3、评价:
(1)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花灯及建构方法。
“你设计的是什么灯?你是怎么插的?”
(2)师幼共同从颜色及细节方面进行评价。
“这两个都是兔子灯,可是有什么不一样呢?请小设计者来介绍!”
《我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教案 篇4
设计理念:
让学生观察动物,积累素材;以“我”口说“我”心,盘活心中积累;后自主完成习作。这种教学流程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打开学生的习作思路,旨在体现生活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主,自能作文的能力。
教学目标预设:
1、写一个你喜欢的动物。
2、可以写它的外形、脾气等特点,也可以写它怎样捕食、怎样嬉戏、怎样休息等习性,还可以写和它之间发生的事情。
3、要按一定的顺序写,写出对它的喜爱。
4、写完后要多读几遍,认真修改。
课前准备
1、观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2、收集、积累查找有关动物的资料。
3、动物头饰若干、《动物世界》录像资料。《动物狂欢节》音乐。
教学重难点
1、按一定的顺序写。
2、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流程预设
一、谈话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我们刚学了几篇与动物有关的课文,那高傲的白鹅、古怪的猫、有伟大母爱的母鸡,在作者的笔下是那样的生动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动物世界》,去看看那些人类的朋友们过的怎么样。(播放录像《动物世界》)
2、启发。《动物世界》的录像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畅谈感受) 播放“动物世界”录像,引入新课。
3 、提问:动物世界里的动物有趣吗?有哪些动物,它们长得什么样子? 小结:同学们介绍了录像里的这么多小动物,现在大家将课前看到的动物也说给大家听一听。
设计理念:本小节的设计,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动物世界》的观看,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生活的动物,激起他们说话的欲望,会说就会写。
二、学生自愿结合,小组练说。
1、喜爱同一种小动物的学生自愿结成小组,讲自己喜欢什么小动物,再讲它的外形,生活习性、与人类的关系和用处等。(讨论中鼓励学生质疑,特别是对某种小动物不太了解同学,可以向喜欢这种小动物的同学咨询。)
2、各小组推荐成员,讲一讲喜欢的小动物。
①说说动物的外形。如眼睛、耳朵各有什么特点?
②说说各种动物的叫声有什么不同?
③说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作用。
设计理念:本节设计在调动学生说的兴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说自己喜欢的动物,喜欢的平时接触的就多,就会多一份观察,自然说的具体说的有声有色。
三、摆设擂台,分组交流
1、抓住特征、指导描述。
2、 每组推选两名代表上台交流,学生相互评议,教师相机点拨。
(1)外形主要讲:身子、头、耳朵、鼻子、眼睛、嘴、舌头、脖子、尾巴、腿等。
(2)说说动物的脾气、活动情况(如捕食、嬉戏、休息的情况)。
(3)还可以写你和它之间发生的事情。
设计理念:大家各抒己见,把自己平时的观察到的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以及和它之间发生的事说出来,这样写同样动物的学生就会起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也即是平日的积累,大家共享,也会勾起别的同学的回忆。
四、习作指导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各种动物的特点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类动物,也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同样是猫,有的调皮活泼,有的懒惰,有的温顺,有的凶猛,各有各的特点,因此,观察时一定要认真仔细,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弄清它们的生活习性,了解它们对人类的用处。
设计理念:本节设计引导学生抓住特点写,突出文章的中心。
五、范例引路,指导写作。
1、点击课件:
①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它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注:先总写松鼠外形美丽,然后按头部、身体、尾巴的顺序具体写外形美。)
②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对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注:带点的词语把小燕子的`样子写得惟妙惟肖。)
2、复习《猫》、《白鹅》,了解描写动物的方法。
设计理念:通过对学过的文章的写作方法的梳理,学生就会把心中想说的有条理的写下来,对学生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而且范文的出示,让学生思路开阔,语言的运用也起到感染的作用。
3、学生作文。
①提出作文要求。(怎样才能写出小动物的样子和生活习性呢?)
a 、写自己最熟悉的动物,仔细观察它的外形——头部、身子、叫声和动作各有什么特点。从颜色、形状、大小及作用等方面去写。此外,还要写它的动作情态。
b 、写出动物的生活习性。如吃食、睡觉、活动等。
②学生完成初稿,教师个别辅导。
六 点拨写法习作交流
七、概述习作的情况。
八、进行习作交流。
1、选出初稿中描写动物外形较精彩的片断,由小作者自己朗读,大家欣赏后讨论:这段好在哪里?
2、挑选初稿中对动物生活习性或动作情态描写不具体的片断让学生集体修改。
3、学生根据老师的评改建议,修改自己的文章并誊写。
设计理念:集体修改部分同学的习作,起到示范的作用,让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正如人们所想:好作文是修该出来。
总评:
儿童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小学作文教学理应让学生多读范文,多仿范文。因为范文是一个个具体、可感的活生生的例子。能在学生脑子里形成鲜明的印象,成为写作的具体榜样。它形象地告诉学生某篇作文该写什么和怎样写。直观了然,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模仿,容易掌握。对小学生来说,仿写范文比任何讲授都来得简单。来得清楚,来得有效。班图拉提出:“示范作用在几方面可促进创新性的发展。正像我们曾经看到的那样,示范作用可给创新提供认知和行为的工具……”也就是说,“模仿”对于创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示范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和认知策略,给创新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和手段。小学生学写作文,也必须遵循从“仿”到“作”的原则。在指导学生学写作文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发挥示范学习的作用,采用仿写法,教给学生观察、思考、取材遗迹下笔成文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