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中班预防艾滋病安全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预防艾滋病安全教案 篇1
为了切实做好我校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活动,体卫室决定举行防艾知识宣传教育周活动,特制定此次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在全体学生中树立预防艾滋病的意识,让全体学生了解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及危害,掌握科学的“防艾”知识,树立正确的理念,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方式,从而避免可能导致艾滋病的危险行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并推动社会防艾工作深入开展。
二、活动主题:
按照我国20XX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副标题是“全面预防,积极治疗,消除歧视”。
三、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副校长 副组长:王国庆(体卫室主任)、许德昌(体卫室副主任)
组员: 黄丹莉(团委书记) 麦来姣(年级组长) 陈开红(年级组长) 张光利(年级组长) 李光良(年级组长) 黄平(年级组长)黄少琼(年级组长)张婵(校医)
四、主要活动:
1、出版宣传板报:体卫到组织全校各班出一期“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板报,于第10周前完成并上交。体卫室将进行组织评比,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2、校园广播宣传。利用校园广播在第8周前后,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
3、横幅宣传:(在校大门和教学主楼分别悬挂宣传横幅)。第一条:预防艾滋病宣传周;第二条: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4、艾滋病基本知识宣传栏宣传。展出时间:第8周。
5、图片宣传展:第8周在学校主道路举行主题图片展览;
6、举行防艾等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医务室负责)
7、全校各班于第8周周一班会课时间举行防艾知识宣传主题活动。
五、其他要求:
各班级要高度重视宣传周活动工作,根据学校的活动安排开展好每一项活动,同时要注意收集相关活动资料。
中班预防艾滋病安全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艾滋病的有关概念及其流行现状,掌握艾滋病传播的主要迷径,危害和预防控制艾滋病基本知识和措施。
2.学会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和措施;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善待和帮助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提倡关爱。
3.树立幼儿的安全行为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培养他们的爱心、自尊、共享文档尊重他人、健康生活方式、改善人际关系等素养。
二、教学重点:
掌握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预防控制艾滋病基本知识和措施。
三、教学难点:
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和措施,树立幼儿正确对待艾滋病人的心态。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艾滋病的有关概念
师:大家知道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人和艾滋病感染者的概念吗?师生通过PPT提示,共同探讨问题
2.艾滋病流行现状师:有哪些同学知道艾滋病的现状是什么吗?
生:幼儿分组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得出。
3.艾滋病的危害师:(通过案例,以救述故事的形式让幼儿理解文滋病给个人、家庭和社会所带来的危害。如:艾滋病孤儿的生存现状、国家青壮年劳动力的丧失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艾滋病人由于疾病遭受看巨大的痛苦和折磨、治疗文滋病所需昂费的药品等等问题)生:让幼儿分别举手发言教师总结如下
(1)对个人的危害
①从生理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②从心理,社会上讲,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
(2)对家庭的危害
①容易产生家庭不和,甚至导致家庭破裂。②使家庭经济状况恶化。有艾滋病病人的家庭,其结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
回安或留下父母无人养老送终,甚至家破人亡。
③文滋病使千千万万的儿童沦为孤儿,使千万无辜儿童被迫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经常忍受人们的歧视、失学、营养不良以及过重的劳动负担。
(3)对社会的危害
①文滋病削弱了壮会生产力,减缓了经济增长,人均出生期望寿命降低,民族素质下降,国力减弱。
师:刚刚我们总结了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及其危害,那么大家想想我们该怎样来预防、控制艾滋病呢?生:幼儿相互交流
在幼儿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总结如下:
(1)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病死率高的严重传染病,是可以预防的。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治愈药物,但已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可以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2)艾滋病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被感染。
(3)洁身自爱、遵于性道德是预防经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4)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大大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
(5)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高危险行为,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6)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必要时,使用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并使用一次性汪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器具。
(7)对感染文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时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减少产时损伤性操作、避免母乳喂养等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胎、婴儿感染的可能性。
(8)艾滋病自原咨询检测是及早发现感染者和病人的重要防治措施。
(9)关心、帮助、不歧视文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鼓励他们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是控制文徽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10)文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三)、课堂小结
1、艾滋病的有关概念
2、艾滋病流行现状
3、艾滋病的危害
4、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方法和措施
中班预防艾滋病安全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艾滋病知识读本”是《健康与安全》课程中的内容,其具体要求是:了解艾滋病的国内外流行趋势;理解艾滋病对人类社会发展造成的危害;积极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和教育活动。
其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健康素养,塑造健康体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整理、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艾滋病的危害性,以及防治艾滋病的紧迫性;通过学习熟悉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手段。
(2)技能目标 能运用所学知识,指导日常行为,预防艾滋病的侵袭,并能够力所能及的指导帮助身边的人进行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激发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互相帮助、紧密团结,为社会预防艾滋工作做出应有贡献。
教学重点:
艾滋病传播途径与预防。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指导日常行为。
教学程序:
本节课教学的主脉络是:复习第一课时艾滋病的相关概念——认识到艾滋病的危害性和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的紧迫性——学习、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与预防方法,并能够用来指导日常行为——引导学生关注并投入全社会的预防艾滋病工作。
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艾滋病病毒图片引出课题 ——艾滋病
2.复习
复习艾滋病名称来历、艾滋病毒、潜伏期窗口期等相关概念。
3.内容深化
通过有关艾滋病患者的真实照片对学生产生强烈震撼,结合相关图表、事例以说明艾滋病的巨大危害性和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工作的紧迫性。
4.重点内容
学习、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与预防方法,并通过分析日常行为具体事例进一步加强、巩固相关知识的落实。
5.学习延伸
通过引导使学生主动投入防治艾滋的实际行动中,以国际艾滋病日和“红丝带”为引线,进一步促进学生关注、参与防治艾滋的社会公益活动。
6.学习拓展
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培养学生利用现代化手段自主学习和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中,根据多媒体课件的详细步骤,一步步进行教学。在导入部分、复习部分、延伸拓展部分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要引导学生整理归纳原有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升华。
中班预防艾滋病安全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情感:体会生命的可贵,培养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态度。
2.能力:发展感受、体验生命的可贵;提高运用科学保护自己的生命和健康的能力。
3.知识:知道艾滋病及其预防的知识,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
【教学方式】
讨论式、启发式。
【教学过程】
展示课件1:(课题)艾滋病及其预防
(伴随着欢快明丽的乐曲,用动态的方式切入课题,给幼儿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师: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视艾滋病为一种可怕的疾病。美国的一些艺术家们就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们。在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齐声呼吁人们的理解。此时,一条长长的红丝带被抛在会场的上空……支持者将红丝带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标志别在胸前。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象征着我们要用
(幼儿讨论后回答,师生共同总结)
师:艾滋病是一个健康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可能成为艾滋病流行的直接或间接受害者。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
滋病的社会责任感,需要从
展示课件8:感染艾滋病毒的三大途径
想一想:为什么说艾滋病是能够预防的?
幼儿回答,师生总结
师:首先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其次,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环境下很脆弱,很容易被杀死,因此艾滋病病毒不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性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蚊虫体内生存,不能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够预防的。
师:同学们依据感染艾滋病毒的三大途径,想一想:哪些行为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幼儿讨论后回答)
展示课件9: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行为有哪些?
师:依据艾滋病病毒的特性同学们再想一下,哪些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
(幼儿讨论后回答)
展示课件10:不会感染艾滋病的途径有哪些?
师:艾滋病虽然可怕,但其传播方式明确。人们只要洁身自好、纠正不良行为,完全可以预防。
幼儿讨论:如何对待艾滋病患者?
师: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身心都由于疾病遭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折磨。目前,艾滋病尚不能为每一个人所认识,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歧视给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带来的是悲观、绝望和无奈;迄今为止的治疗尚不能根除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存在尚需克服的困难,而关怀是一副良药,关爱能鼓励不幸者面对疾病,面对现在和未来,鼓起生活的勇气,以及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预防控制艾滋病更需要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参与,关爱、理解、沟通可以使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医护人员合作,积极接受治疗。
展示课件11:收获平台
展示课件12:播放歌曲《祝你平安》
师: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同学们树立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远离艾滋病,一生平安。
课后小结: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是国际社会的一员,有责任和世界各国携手共同努力控制艾滋病的蔓延;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不仅使青少年能及时了解与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同学们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青少年是社会和国家的未来,是全社会预防艾滋病的主力军。青少年参与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意义深远,不仅是为了青少年自己的生存与健康,而且是为了全社会、全人类的发展。青少年有责任成为抵御艾滋病在二十一世纪猖獗流行的最有生气的社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