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比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比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背诵课文。
2、模仿课文一问一答的形式做问答游戏,积累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是教学重点;读好问句语气是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奖牌、多媒体课件、动物图片、板书标题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
小朋友真精神,腰板直直的,现在,我们一起玩一个游戏,好不好?
1、游戏“摸一摸”:老师说你们做
摸摸你的头发 摸摸你的鼻子 摸摸你的耳朵
摸摸你的眼睛 摸摸你的小手 摸摸你的尾巴
你笑什么?
2、出示课题:我们没有尾巴,可是有一群小动物,它们有尾巴,它们正举行比尾巴大赛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比尾巴
二、复习生字
看比赛是要门票的,这张门票可特殊了,要闯关成功才可以得到。你们有信心吗?
1、复习生字: 小猴子过河(开火车、齐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恭喜同学们顺利拿到门票了,我们赶快到森林里看比赛吧!
请小朋友打开课本82页,带着以下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要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做好读书的姿势。头正 、身直、脚放平。)
开始吧!
1、自由朗读
2、参加比尾巴大赛的小动物有谁?(用 把它的名字圈出来)
同学们,我们一起朗读一遍课文吧
3、学生齐读
4、汇报:说话训练:参加比尾巴大赛的小动物有________。(鼓励全部回答)
松鼠、公鸡、鸭子、孔雀、猴子、兔子。
四、再读课文,读好问句
下面,狮子大王要宣布比赛项目了
1、读一读:齐读。
2、看一看:仔细观察,这些句子最后面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谁的尾巴弯?
谁的尾巴扁? 谁的尾巴最好看?
3、认识问句。
每个句子后面都有一个符号叫问号。有这种问号的句子叫问句。
那么这些问句该怎么读呢?
4、引导学生读好问句,读出问的语气。
师范读: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朗读,注意老师语气的变化
齐读
五、趣读课文,背诵课文
你们可以找出获奖的小动物吗?
1、出示第一、二小节。(PPT:)
2、指导朗读
开两火车读(一人一句)-----师生合作拍手读-----男女同学一问一答拍手读
3、理解“长、短、好像一把伞”(引导观察图画-----拓展)
4、拍手齐读
4、出示第三、四小节
5、指导朗读
开两列火车读(一人一句)----全班起立动作读---同桌合作一问一答拍手读
6、理解“弯、扁、最好看”(观察图画-----拓展)
8、做动作齐读
9、全班起立拍手齐读全文
10、背一背
1、挖空背诵
2、借助黑板图片
六、拓展延伸,续编儿歌
刚才,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参加了小动物们举行的“比尾巴”比赛,都当了一回最棒的小裁判。你们觉得有趣吗?
龙老师这还带了许多小动物来报名参赛,你们瞧!这是什么?
(恐龙)
恐龙尾巴的特点是什么?
我编的儿歌是“谁的尾巴大,恐龙的尾巴大” 这是什么?
老鼠
老鼠尾巴的尾巴特点是什么?
我编的儿歌是“谁的尾巴小,老鼠的尾巴小” 这是什么?(燕子)
对了,是燕子。燕子尾巴的特点是形状像?
(剪刀)
我编的.儿歌是“谁的尾巴像剪刀?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请大家以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小动物,像龙老师这样编一句儿歌好吗?
1、“编儿歌”
(PPT:小猪、老虎、金鱼、)
2、汇报:
谁的尾巴粗?谁的尾巴细?谁的尾巴最美丽?
七、小结:
同学们真了不起,还学会创作儿歌了。而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很多小动物尾巴的特点,你还想知道其他动物尾巴的特点吗?请同学
八、作业布置:
通过课外书或者网络了解更多动物尾巴的特点,与家长分享,尝试用“谁的尾巴怎样?”问一问,让家长猜一猜。
《比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2
《比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品11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比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比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自主探索,了解小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及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用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2、在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课堂表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复习旧知
1、板书课题,围绕“借”提出问题:
为什么要
向谁→借→结果?
怎样
2、观察课件演示:
说说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说的时候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词句。
评:直入课题,让学生围绕课题提问题,并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教给了学生一种读书的方法。
二、学习课文第3至第5自然段
1、学生自读自悟,围绕提出的问题,在课文上批注。
(向谁借“△△”,怎样借“ ”,结果怎样“○○”。)
2、全班交流:
你读懂了什么?
(指名学生说,教师相机指导。)
例如:
生:我知道了小壁虎借不到尾巴。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读)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老牛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
燕子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
师:再读读这几句话,想想:小鱼、老牛、燕子为什么都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生:因为它们的尾巴各有用途,小鱼要用尾巴拨水,老牛要用尾巴赶蝇子,燕子要用尾巴掌握方向。
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帮助理解动物尾巴的用途。
生:小鱼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因为如果借给它,小鱼就没有尾巴了,它会沉到水里去的。
生:小壁虎那么小,老牛那么大,尾巴怎么接到小壁虎的身上呢?
学生发表许多意见。
师:同学们的想象非常丰富,相信大家经过努力,也能成为作家的。那么,你们读读看,小鱼、老牛、燕子的话该怎么读?为什么?
学生有滋有味、摇头晃脑地读。
指名学生读,组织全班评议。
可从语气、语调、速度等方面结合动物的特点评议。
评:“动态生成”是“新基础教育”试验课堂教学的最大特点。备课不是简单地备教材,而是备学生,备可能。此处的教学,教师不仅关注“导”的进程,更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了师生在课堂上积极有效、高质量的互动,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大亮点。其他问题的解决也像这一教学片断,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教师把学生的学习、理解一步一步引向深入。
3、小组分角色朗读第3至第5自然段。
4、小结延伸: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多伤心啊!假如小壁虎继续向其他动物借尾巴,它会来到什么地方?向谁借?怎样借?借到了没有?请同学们也来当当小作家,像课文那样,编故事。
⑴ 学生自由编。
⑵ 在小组里说、评、议。
⑶ 指名说,全班评议。
评:加强“说”的训练,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薄弱环节。这里的.教学,在学生“学文悟法”的基础上,让学生“仿文说话”,牢固地建立了知识结构,既发展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留足了时空。
三、学习第6、7自然段
1、自读、讨论: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它爬呀爬,爬回家里找妈妈。结果怎样呢?为什么?
2、指导朗读:
⑴ 小壁虎这时心里可高兴了,它说的话该怎么读?
学生自由读。
⑵ 指名读,全班评议。
⑶ 电脑课件录音朗读。
⑷ 全班齐读。
评:非重点段落采用简略得当的教学方法来处理,通过指导朗读,使学生自己读懂内容,读得有情有趣。
四、课堂演练,加深理解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分配角色,学生进行创造性表演:
⑴ 熟悉角色,练习读,加上动作、神态。
⑵ 小组书练。
3、指名小组上台表演,全班评议、改进。
评议依据:
⑴ 表演的连贯性。
⑵ 各角色设计的动作,说话的语速、语调、语气、表情等是否符合课文的要求。
评:童话表演,不仅帮助儿童深入理解课文,使课堂教学显得生动活泼,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而在自由活泼的氛围中,学生通过表演、评价、议论、比较,对语言文字就会有活生生的感受。
五、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1、总结。
2、作业:
续编故事。
小壁虎看见自己长出一条新尾巴,多么开心啊!它会告诉谁?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编故事:
小壁虎会怎样把这件事告诉朋友呢?朋友又会对小壁虎说些什么呢?
评: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提高语文实践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这能力的发展。
《比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句。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朗读、创新、小组合作和概括事物特征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乐于读书和喜欢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难点
读好文中的问句。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比尾巴》这篇课文。我们来开火车读一读这些生字,好吗?)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谁能来读一读课文。)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
3、指导朗读三个问句。
二、图文结合,学习新课。 `
(一)学习一、二小节。
1、(课件出示:猴子、兔子、松鼠三种小动物图)动物王国中的比尾巴活动开始了,瞧,首先出场的是哪些小动物呢?学生说动物名称。
2、它们的尾巴各是什么样的`?谁看得最仔细?(学生自由说。)
(1)这三种小动物是怎样比尾巴的呢?(课件出示三个问句)
(2)谁来读一读? 参加比尾巴活动的是谁?谁来说一说?(板书:猴子 兔子 松鼠)
(3)指导观察:这三个句子都用了什么标点符号呢?(问号)
(4)读带有问号的句子,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读问句,句尾要上扬。)谁来试一试。)指名读。
(5)竖起小耳朵听老师读一读。能像老师这样读一读吗?
(6)加上动作美美地读一读吧!
4、了解比赛结果。
请大家当当小裁判,来评一评--到底是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指名回答。(板书)
(课件出示比赛结果)(自己试着读一读吧。)学生自读。
5、指导对读。
(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一读,愿意吗?老师问,你们答。)师生对读--(同桌同学我问你答,然后再换过来读,开始。)同桌对读。
指名对读,学生评议。
(二)学习三、四小节。
1、比尾巴的活动有趣吧!第二组的小动物等着我们去当裁判呢!(出示课件:公鸡、鸭子、孔雀图)看它们来了。参加比赛的有谁?(板书:公鸡 鸭子 孔雀)
2、同桌两个同学一个问,一个答自已读读第三、四小节。
3、谁能来说说比赛结果?到底是谁的尾巴弯……(板书:弯 扁 最好看)
3、展示读:哪一对小朋友愿意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4、比较评议:哪对小朋友读得最好,好在哪里?
5、为什么说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6、结合课件理解孔雀的尾巴最好看。(孔雀的尾巴一开屏,像一把五彩的大扇子。)
(三)朗读全文,指导背诵。
1、(能把整篇课文读一读吗?男生问,女生答)男女生对读。
2、这么有趣的文章,让我们试着把它背下来吧!可以看图背,也可以看着板书背,不会背的可以看书。开始。
3、谁来试试?(这么多同学想背,让我们来一起背吧!)齐背。
三、添画尾巴。
1、(出示课后作业第三题)这些小动物真贪玩,把尾巴都玩丢了,它们可着急了,你们能帮它们找回来吗?拿出彩笔,给动物们加上尾巴。
2、师生共同评价作业:用实物投影仪把学生的作业投上屏幕上讲评。
四、学唱歌曲《比尾巴》。播放歌曲,学生跟唱。
老师还为你们带来了《比尾巴》这首歌,大家站起来,加上动作一起来唱一唱吧!
五、创编儿歌。
1、作者编得多好啊!我们也来试编几句吧!(出示课件:八种动物图)仔细观察,它们的尾巴各是什么样的?再任选其中的三种或自己平时所看到的动物尾巴来编一首儿歌。
2、交流。
六、课外积累。
像《比尾巴》这样的儿歌琅琅上口,简明易懂,喜欢吗?老师还为你们带来了一首--《问答歌》。跟老师来读一读吧!
七、作业。
把这首儿歌带给你的爸爸妈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