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课文《梅兰芳学艺》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文《梅兰芳学艺》教案 篇1
课文《梅兰芳学艺》教案(精选11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文《梅兰芳学艺》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课文《梅兰芳学艺》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书写部分生字。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书写部分生字。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1、播放一段京剧。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戏吗?(京剧)
2、简介京剧:京剧也是国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许多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很喜欢。提到京剧,不得不提这位大师,(出示挂图)
3、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梅兰芳小时侯是怎么学艺的(板书:梅兰芳学艺)?
4、交流资料:
a:梅兰芳是男的,但在舞台上演女生。
b:梅兰芳小时候学艺是老师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
c:梅兰芳是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刚才有小朋友提到梅兰芳是京剧大师,那么书上是怎么说的呢?
1、指名读,
2、理解世界闻名、大师的意思。(用近义词理解)
3、理解“终于”
句式练习:
a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终于( )。
b终于( ),我( )。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真是好事多磨呀,梅兰芳小时侯学艺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你能找到是哪一节吗?
1、指名读
他遇到了什么困难?(板书:没有神儿 不是料子)
理解“不是料子”的意思。
a、句式练习
因为梅兰芳( ),所以( )。
师傅说他( ),是因为( )。
b、再读第一小节。
四、学习第2小节
听了师傅的话,梅兰芳是不是灰心、失望了呢?
1、指名读
2、哪一句话说出了他没有灰心失望?(板书:没有动摇)
3、梅兰芳下定决心后,又是如何做的?请小朋友们一边读一边画。
4、交流:
出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女生齐读)
是呀!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他下定决心要克服自身的缺点,好好学唱戏。谁来读好这句话?
(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梅兰芳学好京戏的决心读出来了。真棒!还有哪位小朋友也想?来读的?我们一起来试试好吗?)
5、光有决心是不行的,还要有方法和行动!
那么梅兰芳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来看图,梅兰芳在干什么?(鸽子)怎么看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一眨不眨,但是眼珠子要不停地的转动,鸽子飞到哪儿,他的眼睛就转到哪儿。)
书上是怎么说的?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再读一读。
哪个词语最能表现梅兰芳在认真看鸽子呢?(紧盯,指导朗读)那么你能给这个词语找个好朋友吗?(注视)
那么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练习,师画一点:你紧盯这一点,眼睛不能眨,等老师说停,你再停。
(1)现在你有什么感觉呢?(学生自由发挥)
(2)那么梅兰芳是不是就练了一天、两天呢?(不是的)从哪儿知道的呀?(常常)小朋友只坚持了一会就感到眼睛特别酸、累,想冒眼泪。他天天这样练习是多么辛苦呀!谁来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呢?指导朗读(注意“紧盯”、“注视”“常常”)
6、经过苦练,出示: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灵活得好象心里想说的话可以从眼睛里看出来。所以人们怎么说?(引读 :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7、齐读第二段。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梅兰芳苦练了什么?(眼神。)
五、再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梅兰芳的眼睛变得有神了,他是不是就满足了呢?
从“勤学苦练”中你还可以知道些什么?还苦练了什么?(其他的唱戏基本功、说、唱、做、打。)
1、引读。(师引)是啊!梅兰芳下定了决心,不但苦练眼神,还苦练唱戏的各种基本功,终于成了——(生读)。(板书:勤学苦练 京剧大师)
2、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3、读到这里,你有什么话要对梅兰芳说吗?
六、总结课文。
1、 讨论。一个被师傅认为不唱戏料子的人,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最后成了一位京剧大师,你们觉得梅兰芳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爱学习,坚持不懈、有决心)
2、 除了勤学苦练这个成语,你还有别的成语或句子来概括他成功的秘诀吗?(学生自由发挥)
3、老师相机出示:
勤能补拙,人一己百,奋起直追,笨鸟先飞。
愿小朋友们向梅兰芳学习,从小苦练各种本领,长大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才。
课文《梅兰芳学艺》教案 篇3
一、复习: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
2.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
【出示词语】
3.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个芳再写一个或。
4.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98页,自己大声的读读课文,边读边想想你知道了梅兰芳是个什么人呢?
5.【出示】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谁来读读这句话?(从你的朗读中我听出来啦,想要成为京剧大师可不容易要经过勤学苦练)【板书:勤学苦练】
二、精读课文,感受勤学苦练。
1、梅兰芳为什么要勤学苦练?他是怎么练的?勤学苦练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请小朋友在小组里根据四色学习单的要求一起学习。
【出示学习单】
汇报:
红:请红色同学来汇报。(指名)(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1、【出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2、什么叫不是唱戏的料子?(指名。不适合,唱不好,没有天分……)
[板书:不是唱戏的料子]
3、不适合唱戏是因为他的眼睛——(没有神儿)
4、孩子们,有神儿的眼睛是什么样的?恩,我看到了你们的眼睛都很有神儿,张老师的眼睛就是有神的眼睛。
5、那没有神的眼睛就是?你看,这就是小时候的梅兰芳【出示梅兰芳小时候照片】师述:他的眼睛有些近视,眼皮总是下垂,遇到风还一直流泪。当师傅看到梅兰芳这样的眼睛,你能想像师傅对梅兰芳会怎么说?【板:不是学戏的料子】
6、如果你就是小梅兰芳,你那么想学京剧,听到这些话的时候,你会怎么想?(是呀,一般人都会像我们这样想,小梅兰芳是怎么想的吗,他失望了吗,退缩了吗?)
7、【出示:梅兰芳的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指名读,师随机评价,梅兰芳的不但没有退缩,反而更坚定了他学戏的决心,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黄、绿:小梅兰芳是怎样勤学苦练的呢?请蓝色和绿色同学来汇报。
1、【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张老师听出来了,“盯”这个字你读的特别准,“盯”是什么旁?跟什么有关?现在请您盯着张老师的鼻子。对呀,像你们这样吧目光集中在一点上,只看着我的鼻子,这就叫做“盯”。把眼神紧紧的跟着我,这就叫“紧盯”(读词“紧盯”)
这句话里,还有一个词和“紧盯”意思差不多。(注视)
视是个生字,就表示看,注视就是怎么看呀?(指名)是呀,全神贯注地看这就叫注视。
注视和紧盯他们的意思差不多,那我把他们都换成紧盯行么?
【出示】读读看呢?你有什么感觉?
看来一句话中,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就能让句子读起来更加生动。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句子)
2.张老师这儿也有许多鸽子,我马上要放飞啦。你可要选好其中一只紧盯好,眼睛跟着它,不能看看这只又看看那只哦!【视频展示鸽子飞翔】
3.练完了眼神,感觉怎么样?小组里讨论一下(汇报)我们刚刚练了一分钟眼睛就酸了,累了,小梅兰芳一练就是十分钟,二十分钟甚至几小时。共3页,当前第1页123
4.紧盯鸽子是这么的不容易,那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呢?
5.是呀,梅兰芳练得多苦啊!你能读出来么?(指名指导朗读)
6.梅兰芳用什么时间来练眼神?仅仅是一天吗?(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常常)一天,两天,他这样苦练了整整十年,没有一天间断过。
无论是白天还是傍晚,只要一有时间梅兰芳就―――
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只要一有时间梅兰芳就―――――【引读】
7.要唱好京剧,仅仅练好眼神是不够的,还需要苦练其他的基本功。如练身段,练唱腔等。据梅兰芳的朋友回忆说,梅兰芳为了演好女英雄梁红玉敲鼓的这场戏,别的演员都休息了,他还不停地用手敲打腿部体会敲鼓的动作,最后把腿都敲肿了。你看,[点击出示:梅兰芳指法图]这是梅兰芳表演的不同指法图,单单一个手指的动作,就练出了这么多的变化。现在你觉得梅兰芳学京剧学得怎么样啊?(勤奋辛苦……)
这样勤奋的学,辛苦的练,就是——勤学苦练?
对呀,这就是“勤学苦练”。
蓝:梅兰芳这样的勤学苦练,结果怎样呀?
(请蓝色同学用朗读来告诉我们)
1评读: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你觉得他读的怎么样?哪个词读的特别好?(你的小耳朵真灵呀,这个渐渐告诉我们梅兰芳不是一天两天,是十年的功力才让眼睛灵活起来的,这个时间是多么漫长啊)
2.因为勤学苦练,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孩子们,眼睛真的像嘴巴一样会说话吗?(指名说)咱们来看看吧【出示图片】
这是梅兰芳在表演《霸王别姬》中虞姬时的样子。虞姬这时听到在外征战的丈夫大败,正准备自杀殉情,她就要和最爱的人永远分别了,她的眼睛里你看到了什么?
这是梅兰芳在表演《贵妃醉酒》中杨贵妃的样子。这时候贵妃娘娘,喝着美酒在庭院里赏花。这时她的眼睛在说?
现在,谁来说说什么叫眼睛会说话?(就是把心里想说的话通过眼神来告诉别人)
3.从眼睛没有神到眼睛会说话了,梅兰芳该多么开心呀!咱们一起来读这句话吧。
11.会说话的眼睛是怎么来的?有句话说的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勤学苦练才会有高超的技艺,让我们捧起书本把第二自然段完整的读一读。
2、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2.【板书:大师】师是什么?(老师)大师就是?(指名)
3.梅兰芳在台上表演了50多年,他扮演了杨贵妃,虞姬,穆桂英等等100多个性格不一的女性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到80岁的老人小到几岁的孩童都喜爱看梅兰芳的表演,在国内,以梅兰芳命名的公园,大剧院,发行的金币,邮票,磁卡上都有他的身影。他不仅在国内有名,他还多次收到国外的邀请到日,美,德,英,意大利等多个国家表演,因为他优秀的表演,让许多外国人一提到中国就想到京剧,就知道有个梅兰芳。这呀就叫“世界闻名”。
3.多了不起的梅兰芳呀,谁来读这句话?
【评读】1)张老师发现你读的时候把“终于”突出了?为什么?
【引导】1@梅兰芳成为京剧大师可不容易呢。你从那个词能读出来?(终于)谁再读?(指导朗读)
4.从不会到会,从不可能到可能,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你能用终于说一句话吗?
红:经过……,梅兰芳终于……。共3页,当前第2页123
黄:经过刻苦练习,怀素终于……。
蓝:经过……,刘翔终于……。
绿:经过……,——终于……。
三、拓展成语
1.小朋友,梅兰芳开始学唱京剧时,眼睛没有神,这是先天的不足,但他经过后天的努力,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这就叫“勤能补拙”(读2遍),这里也有两个词“笨鸟先飞”“人一己百”也告诉我们,也许我们一开始有些地方不如别人,但只要下决心,付出比别人多百倍的努力,“奋起直追”就一定能练出过硬的本领。
2.咱们一起把这4个成语读读。
今天回去的作业就是读一读,背一背这些语句。
共3页,当前第3页123
课文《梅兰芳学艺》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这文章是记人的,记述了我国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克服自身不足,勤学苦练获得成功的事,题目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材设计理念:
语言文字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和基础,语文教学的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语文能力,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启发和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现象,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能把握略读课文的大意。
3、认识本课9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可他后来却成为了世界著名的京剧大师,这是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播放京剧,激趣导入
(上课开始,播放一段梅兰芳的京剧。)
1、小朋友,知道刚才我们听的是什么戏吗?
2、简介“京剧”(服饰、脸谱、丑角、旦角),谈到京剧肯定要说到这样一个人——梅兰芳(出示课文插图),你对他了解吗?
3、检查课前资料和预习情况,教师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并设立一个《梅兰芳资料展》。
4、揭题:《梅兰芳学艺》
二、开放时空,自主学习
1、你喜欢文中的哪一节,请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小组读、找朋友读、当小老师读,老师加强朗读指导,及时鼓励,找出生字,划分自然段,板书生字新词,指准字音。
三、创设情景,体验感悟
1、听课文录音第一段,提问: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师范读第三段: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3、讨论: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但梅兰芳后来却成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师傅是不是说错了?(分小组讨论)
4、提出思考题:梅兰芳是怎样苦练眼神的?
5、生带着问题自由读第二段,标出有关语句。
6、课件演示梅兰芳苦练眼神的情景,欣赏梅兰芳表演的京剧,要特别注意他的眼神。
7、师生体验“紧盯”、“注视”,感悟“勤学苦练”,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体验的感受:紧盯、注视后感觉怎样?
四、讨论交流,自省自悟
1、再次自由感情朗读,加深体会,回归课文。
2、学了这个故事我们受到什么启示?
3、四字成语,延伸,理解积累:“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奋起直追”。
4、提出希望:梅兰芳勤学苦练,终于成为著名的京剧大师,希望小朋友将来能成为“书法大师、建筑大师……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用多种方式收集伟人小时候刻苦读书的事例,下节课来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