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学生调查报告(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在XX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413万,XX年年到500万,比往年增加了87万人,增长率为21.1%,加上往年待就业毕业生人数,XX年年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总量将超过600万人。据了解XX年年大学生就业缺口是10年以来最大的,可见当今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单靠人力市场上的供需关系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是要开辟一条有效、创新和适合当代青年发展自身潜能的新道路!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时下各地方政府机关积极开展的方针政策,而且成效比较好,还适合当代青年的发展意向。有见及此,中山市团市委正创立一个中山市青年创业基金,来推动本土青年的自主创业,更好的解决中山市内青年就业的问题也是大势所趋。为了使这个项目更好的开展,中山市大专院校社会实践指导中心进行了一个中山市大中院校大学生创业调查问卷的校园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共发问卷有2669份,有效问卷有2134份,有效调查率为80.0%。其中大一1124份,大二666份,大三294份,大四41份。在调查中,男生1231人,女生1044人。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大学生对创业的了解、创业所需要的各方面因数、期间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内容。
中山市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基本情况:
根据本次的调查显示:中山市目前已经进行创业的大学生只有4.4%,而创业成功就少之又少了,只有1.1%。由此不难看出大学生创业之艰难,同时大学生也迫切需要外界给予创业上的支持和帮助。
早在1999年,团中央就启动了中国青年创业行动,并于XX年设立了中国青年创业基金。近年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以及我省深圳、佛山、东莞等城市相继开展青年创业行动,通过设立青年创业基金、举办青年创业大赛等,推动了一大批青年创业人才脱颖而出。同时为了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
而目前中山市对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支持还处在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20xx年5月16日中山市正式创立了中山青年创业基金, 该基金是中山市首个青年创业基金,该基金将为有创业计划但缺乏资金的青年创业者提供贴息贷款,并且可以免除前两年的贷款利息,到两年期满后再全部偿还。此次中山设立的青年创业基金明确规定,将中山市高校大学生和35岁以下中山户籍青年,作为创业基金的扶持对象。而在XX年7月3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就创立了中山创业联盟,这是一个汇集了校内有志创业青年聚集而成的以研究创业理论、指导创业实践、探索创业道路为方向的大学生创业组织。该联盟的宗旨是:同心共创业,携手创未来! 帮助大学生就业,帮助大学生创业!
一、实际情况
现在很多大中院校的学生都对自主创业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觉得自主创业是一个很好体现个人才能的平台,还对自主创业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很多学生认为,创业就是开创一个事业或者一所企业,而并不了解创业除了建立企业,还要懂得怎样去运行和管理这个企业,这样才是真正了解创业是怎样一回事,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没有创业是怎样一回事。如以下图表所示:
1、你对创业概念的理解为:
创业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没有好的准备,就算能够创建了一个企业,也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有计划的创业才是一个真正的创业者。现在社会上或者高校里都开始举办职业规划大赛或者创业计划大赛,以此来提高学生们对就业或者创业有个提前的认知与了解。但是很多同学都没有参加过校内或者社会上的创业计划大赛,而且觉得这种比赛只是比赛而已,并没有真正能够帮助个人自主创业提供一些经验,所以并没有抓紧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机会。只有一部分同学对自己的未来有着良好预见性,并积极的参与其中,来提高自己对就业以及创业的新认知。如以下图表所示:
2、你写过创业(商业)计划书吗?
3、你参加过创业计划大赛吗?
4、你认为创业计划大赛对大学生创业有多大帮助?
正是因为对创业缺乏了解,很多学生都是对创业抱着一个空想的态度,毕竟自己认识不多,而且创业的难度较大,因而大多数人都是想想而已或者不去想这样的问题。只有一些对自主创业有着深厚兴趣,并做出真正行动的学生开始了创业或者管理着自己事业。在生活中,金钱不能缺,为了使自己的生活过得安定或者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富翁,很多人都是很努力的赚钱。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可以满足自身的生活需要之外,还可以累积工作经验,发掘自己的才能,使自己以后能够更好的发展,这些同学们都能够体会得到。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因而创业的观念也会受到身边环境的影响,大多数的人都是由于家里的亲人或者朋友在做生意,耳濡目染地也会受到他们的对拥有自己的事业有着美好的憧憬,还有传媒对事业有成的人士的报道和探讨,使很多人对这些成功人士产生一种崇拜,例如比尔盖茨是很多年轻人的偶像,想自己也成为这样一个有自己的事业王国和社会地位的人,因此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如以下图表所示:
5、你现在是否有创业的打算吗?
6、你进行创业的目的是什么?
7、如果你有创业的想法,是来源于
有创业意向的人都会先去了解一些创业的条件,才去开始创业之路。看创业的书籍、到企业实习和寻求创业家的帮忙是很多人为自己创业而做的先前准备,而且这些也是很多人认为最为可行和最快的了解创业是怎样一回事,所以在校期间就很少人去参加创业计划大赛,可见创业计划大赛在学生里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在创业之前,有很多因数需要考虑,例如自己的资金来源,工作经验以及社会关系等等,这些都是很多有意创业的人所烦恼的,不过现在的家庭都比较赞同创业的,这也是现代思想观念的改变,给创业者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不过在校学生实际上都是比较看重继续升学或者就业情况,除非自己真的有条件,才去考虑毕业后去创业的,这样也是正常的。如以下图表所示:
8、你在创业之前,您会做哪些准备?
9、你认为本(专)科生创业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10、您毕业后的计划是什么?
在学校里学的,自己也想学有所用,不过现实中,并不是很多机会可以在自己的事业里可以用得上,所以大多数同学都觉得所学专业对创业关系不是太大,更多的是向着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去创业,或者是一些启动比较容易、热门的方向发展,而发展与专业相关的领域的人比较少。在创业方式上,比较多人倾向合伙或者个人创业,而家庭创业相对较小,不过这些创业方式也是因人而议,也没有哪个特定的方式比较有优势。在选择地方来创业,都会倾向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和东部沿海地区,这里商机与机会都比较多,而想去西部地区的就少很多。如果在中山本地居住的学生,也是比较多人在这里创业,毕竟对这里的环境熟悉,在选择创业方向和社会人脉都有比较大的优势,一些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同学都很少愿意回家发展。确定好创业的方向,就要想想自己要投入的资金了,对此比较多的学生觉得幅度在10-50万的启动资金比较合理,不过启动资金比较充裕的话更有利于创业的启动。
学生调查报告 篇2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是一日三餐中的第一餐,早餐不仅需要营养丰富,更需要每天坚持,早餐对我们很重要,不是早餐等于慢性自杀。然而,现如今,部分大学生不吃早餐的问题日益显现。为了解大学生吃早餐情况,我们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做了关于大学生吃早餐情况的调查,我们于20xx年5月1日-5月3日在南阳理工学院,对各个院系的学生做了调查。
我们以一百份调查问卷,对我校的问法学院,音乐学院,软件学院,建筑学院,及经管学院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结果分析统计,我校学生早餐就餐情况如下:
67%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健康情况表示满意,其中女生对自己健康状况满意的比男生要少;3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健康情况一般;但是没有大学生对自己的健康情况表示不满意。说明身为青年人的大学生正处于活力四射的阶段,健康状况良好;也说明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也不够强。
对于吃早餐的重要性,27%的大学生认为非常重要;67%的人认为一般;6%的人认为没必要。说明,大部分大学生都没有认识到吃早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于吃早餐的次数,73%的大学生每周吃3-4次早餐;13%的学生为1-2次:14%的学生每周吃早餐的次数为5-7次。而且,吃早餐的次数与大学生的早上有无课程有密切的关系。例如:67%的大学生每周有三次早上有课,这与前面的每周吃早餐的次数是对应的。
同时,吃早餐的时间与早上有无课程也有密切的关系。67%的大学生早上吃饭时间为7:00-8:00;27%的大学生为8:00-9:00;只有6%的大学生为9:00-10:00这一时间段。这些数据都说明了大学生早上有无课程的重要性。
对于吃早餐的时间和地点:20%的人选择在学校餐厅;33%的人选择在教室;27%的人选择在路上解决;20%的学生在宿舍,其中男生占三分之一,女生占三分之二。据统计分析,在宿舍就餐大多与早上有无课程有关系,在学校餐厅或者在教室或路上与起床的时间早晚有关。 73%的大学生吃早餐的时间为5-10分钟,27%的为10-15分钟;其中男生的就餐速度普遍比女生快。
关于吃早餐的类型和变化度,47%的大学生选择面包牛奶类食物;50%的选择豆浆,豆腐脑,包子,粥类,这一类别中男女比例相同。大约3%的人选择面食一类。其中,37%的大学生早餐类型一成不变,其他的都会变化。
对于大学生不吃早餐的原因,40%的大学生因为起来晚来不及吃;30%的认为吃早餐太麻烦;15%的大学生没有吃早餐的习惯;5%的认为早餐质量不好;4%的大学生是为了节食减肥;还有大约5%的是为了省钱和其他原因。
对于是否了解不吃早餐的危害这一重要问题,13%的大学生非常清楚;60%的学生大概了解,27%的大学生不了解,(男生不了解的要多于女生的比重),由此看来,大学生不吃早餐与他们的意识有很密切的关系。对于是否要改变不吃早餐这个不良习惯的调查,6%的大学
生认为没有必要改;53%的'学生认为需要改;大约有41%的大学身认为自己没有形成不吃早餐的生活习惯。
关于吃早餐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影响问题:27%的大学生认为不吃早餐对其生活和学习没影响,其中大多数为男生;73%的大学生认为有影响;影响主要集中于:第一,会头晕,睡眠不良;第二,学习没精神,没质量,没效率。从这个数据中我们也可以得知:早餐对我们大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大学生不吃早餐明显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的。
关于大学生吃早餐的一系列问题,虽然只做了南阳理工学院的部分院系的调查,但根据结果我们也知道,这是一个普遍问题,不仅是某个院系,更是全校存在的问题,甚至是很多的高校都具有的情况。
早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可以给人提供能量,让人有更充沛的精力去生活和学习,而且还能促进我们大学生身体的健康。这个百利而无一害的习惯我们大多数学生却不能好好坚持下去。营养学家也指出,人经过一夜的睡眠之后,胃早已排空好,前晚所吃得营养物质早已被消耗完,急需补充。所以我们大学生一定要把吃早餐的习惯坚持下去,尤其是男生,当然也不排除部分女生,不仅要坚持下去,而且还不能马马虎虎。要想身体健康,就要先从吃早餐开始。
我们说早餐对我们是百利而无一害的,那么不吃早餐的危害到底有哪些呢?不吃早餐的危害:第一,不吃早餐会造成低血糖,使人精神不振,第二,会使大脑出现能量不足的现象,影响记忆力。第三,易患胃炎等慢性肠胃疾病。第四,不吃早餐会诱发胆结石。
基于上述情况,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在学校开展各种鼓励学生吃早餐的宣传活动 ,第二,提倡学生吃有营养的食物,合理膳食,均衡搭配。第三,学校餐厅要提高早餐质量优化服务,使每个学生迟到舒心满意的早餐。第四,学校也可以调整好课程。
调查人:汪双 20xx年5月8日
学生调查报告 篇3
一、 调查方法和内容
针对大学生理财情况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西华大学各学院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包括文科、理科、工科和艺术专业的在校本科生。本次发放问卷80份,收回68份,问卷有效率85%。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方式来回答问题,主要包括当代大学生的月消费水平、消费来源、消费结构以及自己的理财观念和能力等几个方面。这些问卷内容从不同角度真实的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理财观和消费观。
二、调查数据分析
具统计本次接受调查同学中男生占32人,女生占36人;而其中文科类占34人,理科类占11人;艺术类占4人,工科类占19人;大一、大二占45人,大三、大四占23人。
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月消费在300元以下的没有;300-500元的18人,占27%;500-800元的44人,占65%:800元以上的6人,占8%。消费在300-500元的同学伙食费占不到1/2,在交际费和衣饰费等方面支出较多,生活相对宽松。500元以上的学生伙食比例降低,用于其他方面费用较多,部分有享乐主义观。在学习用品、书籍方面消费占100元以上的仅有15.7%。在回答“您有花钱记账的习惯吗”时,仅有28.5%的大学生回答“有”,64.8%的大学生回答“没有”。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家庭供给,占到被调查人数的63%,有18.2%的学生是家教、兼职或勤工俭学及贷款和奖(助)学金。
某高校网站bbs上发表“一百两百贫困户,四百五百刚够用,千儿八百是扮酷,两三千是大户。”这的确是当今大学生消费的真实写照。
三、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显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消费结构不合理
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本应以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购买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品以及各种考证)为主。而伙食费又是重中之重,然而却出现“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各种服饰、化妆品,数码产品消费成为日常消费大头。除此,通讯费和网络支出费用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成为几乎每个大学生都不可缺少的日常消费。
爱情是神圣的,但也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矗一些男生为了爱一掷千金,甚至不惜负债。“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即使三天不吃饭,也得给买花送女友”已经成为一种信条,用时下流行的一句歌词可以形容为“恋爱大过天”。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零食、逛街、泡吧娱乐等方面,礼品消费是恋爱消费中绝对的“大头”,逢年过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或是俩人过生日及特殊的纪念日,恋人之间必要互送礼物,此项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在恋爱消费中,支出较大的还有在校外租房居住,每月要支付150-200元。
除此,消费也玩张扬个性。手机、笔记本电脑、mp3一样都不能少。假期回来,常常会发现班里很多同学换了新手机,有些班级大约一半同学拥有笔记本电脑,大部分同学有mp3。调查还发现,一些大学生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且存在攀比心理。有些为了一款流行手机或者名牌衣物,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它必要开支,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在追求物质消费的同时,他们也强调人际交往消费,主要表现在恋爱及同学间应酬的支出。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原则
学生调查报告 篇4
大学生都开始面对现实,走向社会。打工无疑是很好的途径,甚至在校园内形成潮流。这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的观念变化。观念的变化带来的各种现象则值得我们关注。
89%的老师和家长支持大学生假期打工,他们认为大学生通过打工不仅可以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还可以让课本知识得到实践。仅有11%的家长和老师不支持孩子平时打工,他们认为那样会耽误孩子的学业。有78%的人认为大学生打工是为了锻炼自己,17%的学生认为打工是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也减轻自己的压力,有5%的老师和家长认为大学生打工是为满足自己的个人欲望。
在打工时是自己找还是通过中介机构?有的同学是通过中介机构的,他们认为中介还是比较可靠的,虽然收费有点贵,最终还是找到了比较满意的工作。不要被一些中介蒙蔽,要慎重。有的是自己在外面贴传单,自己宣传,效果也挺好的,
打工受骗:
骗财
一:中介诈骗 有一些非法的中介机构,抓住了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同时又挣钱心切的心理,收取高额的中介费却不履行合同,不及时地为大学生们找到合适的工作。
二:乱收押金 有些用人单位声称为了方便管理,向应聘者收取一定数额的押金或者保证金,并许诺工作结束后退还,然而工作结束时大学生只能领到工资,保证金却不见了踪影。
三:直销、传销本来是以销售人员的名义上岗工作,公司却让应聘者如法炮制去哄骗他人,骗力:
一:克扣工资
二:网上欺骗有的在网上发布信息,要求应聘者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工作,比如翻译、创作等。然而学生从网上把内容发过去之后,就会被告之不能采用,其实他们已经利用了学生们的信息或智力资源,但是在网上很难取证。
骗色:一些不法之徒往往把目光盯在女学生身上,利用大学生社会经验少、轻易相信人的弱点,进行犯罪活动。
规范 打工问题: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社会上打工兼职的在校大学生一旦合法权益被侵害,劳动监察部门一般情况下不接受其维权投诉,大学生要维权,只能上法庭打官司。但昂贵诉讼费用、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往往令贫寒学子望而却步。
在校大学生打工维权难是一个普遍性问题,症结之一在于现行《劳动法》并未将在校大学生包括在调整范围内,在校大学生只能通过法律诉讼来维权。一般情况下,大学生所要争取的不过几百上千元钱,但诉讼成本可能高达好几千元。,并且还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打官司打不起,只好忍气吞声。但他们的合法权益如何来维护呢?四川大学法学院教师、法学博士莫小雨认为,解决在校大学生打工维权难,最重要的是要得到制度保障,对现行《劳动法》进行修改,把在校学生包括进其调整范围,切实降低他们的维权成本,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此外,一是政府加大力度宣传劳动法律法规;二是假期到来之前,高校让大学生们掌握相关知识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三是工商等职能部门在企业办理或换发相关证照时,通过培训或签订责任书等形式,督促其遵守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必要时将这一内容作为市场准入门槛。
对大学生打工者而言,打工者的三思是必要的。
一、打工不能放弃学业。大学生打工者的第一身份是学生,因此我们在处理打工和学习时,应以学习为主,打工为辅。
二、打工要为能动而不为利动。挣钱确实也是打工的一个目的,但这不应该只是唯一目的。对大学生而言,如果能利用打工增加社会能力,这无疑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但打工最好能与自己所学专业的有关工作结合。
三、打工应擦亮你的眼睛,提高自身素质。打工其实也具有很大的冒险性,在良莠不齐的社会大染缸里,必须有一双洞察社会的慧眼,在思想上多一道防线,提防一些居心险恶的人。
大一、大二做家教固然可以,大三、大四仍然做家教,就不太适宜了。一般来说,大学生们开始大学生活以后,最优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经济独立。尤其是到外地读书的同学,经济独立是人格独立的基础。所以,大一、大二做一些有稳定收入的工作,是相当必要的。
在这些有益的工作稳固之后,就应该寻找更为有效的兼职工作,为走上社会或者是进一步深造做好实践准备。学习传播的学生适当在媒体单位兼职,学习电脑技术的搞一些小编程,学习外语的做适当的翻译、导游工作。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对学习、对生活、对深造都有极大的益处。既提高了打工的效率和效益,又使大学生从劳动者,转变成了社会的新兴创造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