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教师教学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1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需要爱心,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的孩子们更需要爱心,记得一位名人曾经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作为幼教老师,教育好孩子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方位地奉献出我们的爱心。
孩子上幼儿园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起点,他从这里开始了真正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对于刚刚脱离父母怀抱的他们来说,幼儿园是一个全新而又陌生的环境。他们希望得到认可、赞赏、同情、关心和爱护,希望得到老师的爱。在这里,我不妨先举一个例子。康康是小班里一个非常聪明能干的小家伙,自己吃饭,自己尿尿,就是我们常常说的那种小大人型的,但不知怎么的,最近一个星期己经连续尿了三次床了,问他的妈妈,他在家里最近一段时间从来不尿床。这可怪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个小家伙是故意的,他只是不满意老师对他的“不在意”,想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引起老师的“在意”,他是想从老师那里得到关心和爱护。这是一颗多么天真而善良的童心啊!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同时也是非常脆弱的,这就需要教师用自己一颗真诚、热爱、赏识孩子的心去唤醒、去呵护。多与孩子交谈,多给孩子以爱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爱心来浇灌和呵护他们。哪怕只是一道温和的目光,也会让其争当“好孩子”,“乖孩子”的信念倍增。
作为幼教老师,最大的过失莫过于对孩子没有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失去了对孩子的爱。在幼教的日常工作中,爱心的体现无所不在。帮忙孩子系好带子、穿好衣服、盖好被子是爱心;尊重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是爱心……爱心是重要的,有了爱心,我们就会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把这种博大而宽宏的爱心不断地转换成日常保教活动的耐心,责任心。从有利于孩子心理和生理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不断加强自身幼教专业素质的提高,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活动计划,让孩子在幼儿园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孩子”。给孩子爱心,他就会认可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亲近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喜欢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感到幼儿园如家一般温暖;给孩子爱心,他就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去关爱别人。请不要吝惜我们的爱心,让我们在幼教岗位上全方位地奉献出我们的爱心,让孩子在爱的海洋里不断茁壮成长。
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2
通过八年级数学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上做好文章: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此外,在数学教学中应渗透法制教育的思想,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一、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
二、重视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学生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因此在教学时,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大家都能深深感受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经常这样训练,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三、重视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启智功能,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诱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建立清晰的表象,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进而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来。
四、重视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交流沟通、求知进取、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教师只有善于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例如,在讨论课上教师精心设计好讨论题,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研究。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
五、重视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通过方法指导,积极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学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心理过程的效率来促进学习。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而是要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设计适当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从中悟出一定的方法。
六、培养学生反思是作业之后的一个重要环节。
实践表明,培养学生把解题后的反思应用到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检验、反思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解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但不同的解题指导思想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效果,养成对解题后进行反思的习惯,即可作为学生解题的一种指导思想。反思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各方面的培养都有作积极的意义。因此,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要求作业之后尽量写反思,利用作业空出的反思栏给老师提出问题,结合作业作出合适的反思。对学生来说是培养能力的一项有效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反思解题过程是作业之后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七、多准备资料,认真备课,增强法制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如在一次函数的教学时,通过函数的表达式及图像等知识,可渗透《环境保护法》、各年的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的相关的知识。
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3
什么是幸福?是有无尽的财富,是有衣食无忧的生活,还是有受人注目的地位?如果都不是,那么幸福是什么呢?
对于幸福,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
黄帝轩辕认为幸福就是: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帝尧放勋以为幸福是:百姓昭明,合和万国。虞舜重华的幸福观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秦王嬴政最大的幸福就是: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这些也许距离我们有点久远,大家不很熟悉。
但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四句话大家应该是很熟悉的,抛却其中蕴含的阶级性,它同样也揭示了幸福的含义。
大地干旱,恰逢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自然万物得以生长延续,这雨给了万物生长的机会,这是自然万物的幸福;独自飘零在外,为生活四处奔波,能够在他乡遇到自己的朋友,是游子的共同愿景,这是游子的幸福;结婚是一个人美好家庭生活梦想的开始,所以洞房花烛夜是每个人都会拥有的幸福;学而优则仕,金榜题名时正是一个人步入仕途,开创事业的开始,怎么能不是一种幸福呢?
幸福其实就是一杯白开水,平平淡淡,却孕育着无限生机。不同的人放进不同的作料,品尝不同的味道,体验不同的幸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师的职业幸福又体现在哪里呢?
我认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有三种源泉:
一、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幸福。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看看孟老夫子的人生情怀,如果能得英才而教育之,即便能当国王,他也瞧不上眼。所以作为老师,每年都能遇到一批天之骄子、一批英才坐在教室里,共同探讨学问、探讨社会问题,这是人生的一大乐趣。
二、探求未知之幸福。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老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无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位教师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每一位教师为了自己的专业成长,都应该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努力,不断探索,在满足好奇中工作,这是教师职业生活的特殊价值之一。
三、共享生命成长的幸福。
教育活动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这一整体包括课堂、内容、方法,更包括教师和学生。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每天都在成长,都在变化。而教师参与了其中。看到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看到他们慢慢走向成熟,我们教师总会抑制不住内心的幸福。
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的事业,在与生命共舞的教育历程中,共享学生生命成长的快乐,这是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
让我们做个幸福的教师吧,幸福没有指标限制,只要有真爱和付出,只要有心灵的感应,就有很多的时候,很多的细节,让我感受到一个教师的幸福。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一个普通的教师,可我是一个幸福的教师!
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4
今天观看了段老师的教学经验报告光盘我深受启发。段老师一直在乡村小学任教二十多年,默默无闻。他们没有参加教研的机会,全靠自己的刻苦努力,孜孜不倦的追求才取得学生、家长、领导的认可,才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育人的经验。“教就是教做人,育就是育心灵。生活即教育,教育也是生活。社会即学校,学校也是社会。”段惠民老师报告的主题萦绕在我耳边,他认为 “教书”和“育人”是不可分割的,是紧密相连的。在学习上,我们是学生的师长。但是在生活上,我们可以做学生的好朋友。段老师说:宽容有时比粗暴更具有震撼力,有震撼力就有凝聚力,和谐就是教育。段老师提出班主任工作情感上倾注一个“爱”字,做思想工作突出一个“细”字,使用方法表现一个“活”字,处理棘手问题善用一个“巧”字。
段惠民老师用心感悟,点滴小事在他眼里都是教育的契机。最令人感动和敬佩的是他对事业的执著和契而不舍的钻研、用心灵赢得心灵、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记忆最深刻的是段老师所讲一则关于学生犯错事件的处理——《永远的秘密》,他介绍的是他如何使一位误入迷途的学生最后承认自己过错的故事。他采用的是“以集体为教育对象,以集体来教育个体”,通过侧面手段来教育学生,让其自己内心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在他的讲座中,透过诸如“钓鱼”、“永远的秘密”等事例,我看到了一个对学生充盈满腔爱意,对班主任工作充满睿智的班主任的形象。正如他所说:“孩子渴望长大,需要民主,师生之间无距离”。他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人生的价值,在爱的教育中感悟做事的真正目的。
从段老师身上,我学到了班主任成功的秘诀——爱,爱学生,爱自己的事业。热爱学生是形成教育事业和教育艺术的基础,“感人心者,莫乎于情”,班主任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让他感受到你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如果只是一味的严厉管教,孩子会产生逆反的心理,那时我们的教育就失败了。只有在实际活动中让学生体悟事情的来龙去脉,才会真正地体会其中含义。爱学生就是爱自己,就会收获爱的果实!收获成功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