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动物的尾巴》

欢迎阅读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动物的尾巴》(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动物的尾巴》 篇1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探索欲望。

2、通过故事,能简单的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知道各种动物尾巴的不同形状。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感情。

二、活动的重点、难点:

重点是:幼儿能通过理解故事,知道故事中的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

难点是:了解身边各种动物尾巴的形状,并能根据尾巴的特征分类。

三、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带幼儿观察身边的小动物,记住一些动物的尾巴特征。

2、物质准备:

课件:《动物的尾巴》和《小壁虎借尾巴》

可粘贴的不同动物的身体和尾巴

四、活动程序:

1、一起唱《尾巴歌》,幼儿和老师一起学做动物的尾巴的形状,边做边进多媒体教室坐好。

2、提问引入课:"动物都有什么?可有只动物没了尾巴,你们知道它为什么没尾巴吗?"

3、播放课件故事《小壁虎借尾巴》,请幼儿仔细看。

4、启发幼儿边听边思考,教师提问:

1)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断的?

2)小壁虎都向谁借了尾巴?小鱼的尾巴象什么,没有尾巴会怎么样,老牛的尾巴象什么,尾巴的作用是什么?小燕子的尾巴象什么,尾巴是用来干什么的?

3)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后来尾巴怎么样了?

4)认识各种动物尾巴的形状,能根据尾巴的特征分类。

长尾巴的动物:老虎、猴子、小猫等。

短尾巴的动物:兔子等

伞状尾巴的动物:松鼠、孔雀等。

会飞的动物尾巴的形状:小燕子、麻雀、老鹰等。

5、小动物的尾巴作用真大,我们是小动物的好朋友,应该爱护小动物帮助小动物

五、课后延伸

游戏《找尾巴》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动物的尾巴》 篇2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动物的尾巴》(精选11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动物的尾巴》,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动物的尾巴》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小动物的尾巴,了解尾巴的用途。

2.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动物尾巴的兴趣,满足其好奇心,加深幼儿爱护动物的积极情感。

活动准备:

1.操作卡

2.各种动物图片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实录:

(一)激趣导入(播放动物比尾巴的视频,轻松导入课堂)(5分钟)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为什么喜欢呢?(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所以大家喜欢)

2、播放动物比尾巴视频,让幼儿初步感知动物尾巴的形状。

3、刚刚小动物们在比什么?(比尾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动物的尾巴(师板书课题:动物的尾巴)。

(二)展开学习动物尾巴的形状(10分钟)

认识松鼠的'尾巴(课件出示松鼠的尾巴)

(1)这是什么?这是谁的尾巴?(松鼠的尾巴)

(2)它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像一把伞

(3)松鼠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当降落冬天可以当被子)方法同上依次认识猴子、鸡、兔子、孔雀的尾巴。

(3)问答游戏巩固动物的尾巴样子师:谁的尾巴长?生:猴子谁的尾巴短?兔子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松鼠谁的尾巴弯?公鸡谁的尾巴最好看孔雀。

(4):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小动物的尾巴,他们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细,还有的弯,各有各的用处。

(三)拓展延伸,认识更多的动物尾巴(5分钟)过渡语:小朋友还想知道更多的小动物的尾巴像什么样子吗?有什么作用吗?

课件依次出示燕子、鱼、牛、小壁虎、袋鼠的尾巴,引导幼儿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和作用。

(四)操作巩固,连一连(8分钟)

1、教师出示课件,先示范

2、幼儿在卡纸上操作

(五)音乐声中结束课堂(2分钟)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动物的尾巴》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听故事、观看图片等方式,了解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知道动物的尾巴有不同的用处。

2、对探索观察动物有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学具:动物图片每人一份.没有尾巴的动物图片、尾巴分别放在桌上两个箩筐里,每人一份.

教具:

1、实物苍蝇一只,《苍蝇找尾巴》课件,五角星贴纸若干。

2、《网小鱼》音乐磁带、布尾巴各一。

3、没有尾巴的猫一只、动物尾巴图片若干.

幼儿经验准备:

玩过“网小鱼”游戏,有关于动物尾巴的一些知识。

活动过程:

1、通过音乐游戏“大鱼和小鱼”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和我玩游戏吗?我做鱼妈妈,你们做什么呢?(小鱼),鱼妈妈带小鱼出门去玩啰。

教师与幼儿做鱼游、吃食等样子。

(音乐突然紧张)教师:瞧,捕鱼人来了,小鱼们快躲起来(回到座位上)。

2、用谈话、提问方式引出主题。

教师:刚才小鱼在水里甩着大尾巴,一会儿向左游,一会儿向右游,可真灵活呀,除了鱼有尾巴,你知道还有谁有尾巴吗?幼儿回答。

发出嗡嗡声(出示苍蝇)教师:谁来了?苍蝇有尾巴吗?下面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苍蝇找尾巴》。

3、引导幼儿观看电脑动画,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初步了解尾巴用处。

故事听完了,我想考考小朋友。

提问:苍蝇飞来飞去在干嘛?

苍蝇向谁讨尾巴?

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幼儿讨论回答。

4、阅读图画,观察画面上的动物,了解动物尾巴的用处。

教师:我还带来许多动物,请你们从椅子下拿出来看一看。①图上有哪些动物?谁愿意向大家说一说

②请你和旁边小朋友轻轻讨论一下,这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谁愿意把你知道的向大家介绍介绍,谁的尾巴有什么用?)根据幼儿的回答,在电脑上演示相应的.动物图片.

③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它们的尾巴有什么用?幼儿回答。

如果幼儿知识准备不足,可用电脑向幼儿展示各种动物,引导幼儿观察动物尾巴,猜猜尾巴有什么用。

5、操作活动:“找尾巴”,幼儿进一步认识动物的尾巴。

①发出哭声,教师:“是谁在哭?”出示猫图片。提问:小猫为什么难过?(没有尾巴)出示一些动物尾巴,请一幼儿找出猫尾巴贴上去.

②教师:桌上的箩筐里有许多动物的身体与尾巴分开了,请小朋友找一找,连一连,连好后把动物送回家.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延伸活动“抓尾巴”。

教师:瞧!我这儿还有一根尾巴,谁装上这条尾巴就成了大灰狼,你们会玩“抓尾巴”游戏吗?那我们一起去玩吧。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