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第八次》教学反思(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八次》教学反思 篇1
这节课,我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了以下的教学新理念。
一是以读为主。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让学生亲历阅读的过程,教师只是作个导演,引导学生如何去读,如何去体会、品味。比如在学生朗读“突然,一阵大风吹过,丝断了,网破了。”这一句时,教师没有指出哪些词该重读,哪些词该轻读。而只是说“这位同学的风刮得不够大。谁能再把风刮得大些。”这样的语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我在教学中尽力体现这一教学思想。在教学中我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当学生的声音一次比一次高,终于能把网“读”破时,我们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二是在教学中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时,为了使学生能充分地体会到布鲁斯王子为什么能从蜘蛛结网受到启发而决定再干第八次时,我是采取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意见,使思想教育水到渠成。特别是最后让学生自己书写名言,更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书写自己所受到的体会时,一次创造性活动也就开始了。从学生们书写的名言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在阅读文章后的独特的感受。
《第八次》教学反思 篇2
《第八次》一课记述苏格兰王子长期英勇抗击英格兰军队侵略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课文的精华是学习布鲁斯王子坚持不懈的爱国精神,文眼就是布鲁斯王子的心理活动。从整节课的情况来看,环节设计得还是很清晰的,让学生在体会布鲁斯心情变化中,逐层深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在反复的朗读中学习语言文字背后隐含的道理。
一是以读为主。
指导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纵观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让学生亲历阅读的过程,引导学生去读,去体会、品味。尤其是蜘蛛结网的过程,通过圈出重点词语,学生反复练习朗读,指名读,教师泛读,赛读等不同方法让学生用自己的读来表现当时的情景,为下文体会王子心情做好铺垫。
二是能够抓住教材的空白处进行想象。
针对布鲁斯王子面对蜘蛛七次织网都失败的情景时,我采取步步追问之法,让学生觉得自己就是那位王子,学生想王子所想,说王子所说,来领略布鲁斯复杂的内心世界,激烈的内心斗争。过程在变化,王子的情绪也在变化,从萎靡不振走向精神抖擞。还有,王子要动员经历七次失败的士兵重新抵抗敌人,想像动员书的内容也是检查学生对王子的精神的感知程度。但是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如教学节奏还应该加快些。原本设计的“动员书”环节是要学生静心想一想,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写上一两句话的,因为时间不够只能让学生改为直接说,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沉下心来想象就直接说出来,显得仓促了些。
《第八次》教学反思 篇3
教学这篇课文,要让学生深深感受蜘蛛、布鲁斯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面对失败的态度,从而对他今后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上完这堂课,总体来说板块比较清晰,教学过程比较顺畅,基本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
但是教学并不是完美的,特此反思如下:
1、在本次教学中,我重视以语言文字为本,培养学生抓词语来理解文章的能力。
在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写蜘蛛结网过程的部分。我先让学生通过朗读初步感知蜘蛛的坚持不懈的精神,然后抓住文本语言精炼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自读,找出重点词语,来体会蜘蛛结网时艰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同时用学生自己的感悟来指导他们朗读。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本课的教学中,为培养学生想象力,我通过创设多个语言情境,促使学生进行语言与想象力的训练。
如:七战七败后的布鲁斯在磨坊里唉声叹气,他在想些什么?我给学生出示了相应的的插图,并且加上教师的语言情境作为先导,学生较能展开想象,进行充分想象,语言表达也较不错。又如:面对着这些身上负了伤,几乎失去了信心的士兵们,布鲁斯会怎样动员他们起来参加第八次抵抗呢?让学生把自己当成布鲁斯自己先练说,给了学生人物角色来体验,给了学生语言环境来想象。这样学生就有了角色定位和想象的环境,能促使学生进行有效的,贴近文章的想象与阐述,同时在无意之中,把课文主要内容复述了出来。在情境中境人互动,实现人境融合的理想境界。
3、在最后的拓展中,我设计了让学生思考:假如蜘蛛第七次就成功了,布鲁斯还会干第八次吗?从而让学生明白布鲁斯是被蜘蛛的精神所打动,我们要学习他的精神,重要的不是第几次,从而达到感情的升华。
4、整个课堂教学,我注重了听、说、读、理解的能力训练,但是在写的方面,似乎没有考虑到,因此,课堂感觉好像少了那么一点。
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实践、学习、改进、再实践,我对于这篇课文的把握会更到位。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会更加踏实地钻研教材,研读文本,组织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八次》教学反思 篇4
学生的想象是丰富的,如果我们无法创设一种情景让他尽情“散发”,那么无疑会抑制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我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课文的情景中,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人物来思考、来动作。从而让学生来领悟体会当时布鲁斯的军队七战七败,他自己也负伤后,几乎失去了信心。
当学到课文“他躺在山上的一间磨坊里,不断地唉声叹气。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时,我问:“如果你现在就是布鲁斯王子,躺在山上的一间磨坊里,不断地唉声叹气时,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学生若有所思,我便趁机创设情景,边出示图片,边渲染:“现在我们来到了古时候的欧洲,来到了美丽的苏格兰,在这里,你和苏格兰人民过着无忧无虑幸福快乐的生活,可是当外国侵略军踏到苏格兰土地上的时候,这种幸福的生活便被打碎了!难道苏格兰就像一只小羊一样等待着被这匹恶狼吃掉吗?不!你,苏格兰的王子,勇敢的布鲁斯王子,带领军队奋起抵抗!两支军队在战场上相见,顿时尘土飞扬,喊杀声震天,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我们败了,可我们并不灰心,再打,败了再打,就这样打了败,败了打,一连打了七了,都失败了,军队被打散了,你拖着疲惫的受伤的身体,逃到了山上的一间磨房里,实在走不动了,就一头倒在了木板上,此时的你,会想什么呢?”学生沉思片刻后,有小手纷纷举了起来,有的说:“他叹了口气,想:哎!我打七次败仗,我实在没信心打了。”有的说:“他心里十分难过,想:父王,我无脸再见您,您自己可要保重啊!”有的说:“他可能已经泪流满面,想:哎!苏格兰王国要面临灾难了,老百姓要遭殃了”……这些话,把当时王子十分沮丧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通过图片的展示,加上教师语言的渲染,学生一下子好象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与外国侵略军连续奋战了七次,此时,学生对王子当时那种屡战屡败后沮丧的心情都能深刻地感受到了。
当学到王子看到蜘蛛第八次结网成功时,“布鲁斯感动极了。”我为了能让学生再次感受布鲁斯的心情,就出示书上的图片,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此时王子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有的说:“他想:蜘蛛结网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它却不放弃,坚持不懈,最后结成了网。我如果也干第八次,说不定也能成功呢!”有的说:“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啊,蜘蛛都明白这个道理,我为什么做不到呢?”还有的说:“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我终于明白这个道理了,我一定要干第八次!”从他们与布鲁斯王子一样的动作——手握紧拳头,从他们脸上坚毅的表情,从那高亢的声音,我想学生体会到当时王子的那种必胜的决心了,让学生感觉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王子形象就站在我们面前。
这两处提问,都是文章的空白,在这些地方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可以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布鲁斯王子情感上的一次波澜。
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已成为世界先进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和目标。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创造力。小语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也明确指出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我们必须在各种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插上创造的翅膀,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给他们广阔驰骋想象的空间,引导他们从多角度看问题,想问题,养成求异和创新的思维习惯,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思考的综合素质良好的跨世纪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