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小学美术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1、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使学生掌正确的观察方法。(了解、练习)
(2) 用线描写的方法表现人物的头部特征。(练习)
(3) 通过绘画,(4) 增强同(5) 学之间的友情。(感受)
2、 课时安排
一课时
3、 课前准备、
写生用具:画板或讲义夹。
4、 教学步骤
(1) 作启发性谈话,
(2) 揭示课题。
画好写生的关键是什么?根据学生的讲述作小结:对写对象进行认真地观察。这节课,将进一步学习写生的方法,给我们的同学画张像。
(3) 导入 新课。
找几位性别、发式、五官特征不同的学生到讲台前做模特,教师辅导学生对这些模特比较观察:
这几位同学的脸,有什么明显的特征。
以一同学为例,组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边观察边分析:由于位置角度的不同,结构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察、分析并回答;教师作适当的小结并作简单的板画。
1、 头型特征:正面头像以鼻梁为中心线,
2、 左右两边相同
3、半侧面头像,
4、 人的五官位置和大小就产生了透视变化。着重观察头型特征,
5、 如大头、长脸、圆脸、扁脸………..
6、 头发:发型。男同
7、 学,
8、 看他们的'发际重点看耳前、脑后;女同
9、 学,
10、 发型各不同,
11、 无论短发,
12、 还是小辫,
13、 头发总比头型轮廓线略大一层。
14、 五官特征:着重观察绘画对象五官中最明显的特征。如大眼睛、方鼻子、大耳朵、小嘴巴………..教师简略演示后小结:写生时最重要的是细致观察,观察时一定要抓住写生对象最明显的特征。
(4) 组织座位。座位拉开一定距,被画的同学要坐隐,坐端正。
(5) 学生写生
(6) 教师巡视指
(7) 整个过程要严肃,认真。除了努力画出同学的特征外,要尽量美化。教师巡视时,不断表扬、鼓励仔细观察、认真写生的同学,避免学画时嬉闹和出现丑化同学的作业 。
(8) 展示一部分同学的作业
(9) 引导大家讨论
(10) 具定优秀作业 , 给予鼓励.
(11) 找出大部分同学共有的问题,教师作重点分析、演示。(课后录:可以画出喜、怒、哀、乐等不同的表情)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欣赏熟悉的动物明星,激发绘画兴趣,
2、并认识角色造型特征,临摹喜爱的动物明星。
教学难点
欣赏与临摹;人物造型;服饰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
本课精选了中外动物明星都是我们熟悉的好朋友,这么多的小伙伴聚在一起,真够热闹的!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美美地饱览这些动物明星多姿的风采。
这些动物明星有的、外国的,有表现人物的,也有表现动物的,你们都认识哪些动物明星?
2、学生简述以前看过的动画片名、主角等。
3、这些动画片中的故事选自中外名著,这些故事感染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如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孙悟空具有嫉恶如仇、英勇顽强、不屈不饶的品质)、《三个和尚》(寓意集体要有协作)、外国的《白雪公主》(歌颂善良纯洁、遣责贪婪凶残)等,通过讨论,学生了解、学习某些动物明星优秀品质。
(二)欣赏课本动物明星形象,了解认识明星形象特点。
1、欣赏课本动物明星,了解片名、明星名字。
2、认识动物明星形象特点及性格特点。
(三)用基本形概括动物明星。
1、启发学生用基本形概括动物明星。
说说动物明星主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然后概括出各部分特征(一般以椭圆为主),从整体入手,然后分析各部分大小比例及高低位置。(举一例具体分析)
2、学生用基本形画出几个喜爱的动物明星形象。
a.动物色彩一般具有简明、鲜艳、夸张的特点,留白也是一种手法。
b.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二、
1、作业
a.学生将绘制好的动物明星剪下(轮廓外留一条白边)贴到黑板上的“动物明星图”中。
2、学生讲解自己作品的性格特征。
3、教师对学生作品形象、比例、色彩略作点评。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推荐】小学美术教案模板汇总十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美术教案 篇4
教师:刘丽君
第1课 色彩的对比
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色彩的对比,使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过程与方法:进行对比色的涂色练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辨别以及对色彩对比的初步认识,以及对美的感知。
教学重点:
认识色彩的对比。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对比色。
课前准备:
学生:你认为什么是对比色,在生活中哪里能见到对比色? 教学用具:
教师: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到对比色的强烈,在观察色轮表发现哪些颜色是对比色,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明白补色的关系,最后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1、欣赏:
(1)出示色环图片,让学生认每一种颜色。
(2)比较: 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2、发现:
(1)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
(2)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3)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4)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3、实践:
(1)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的作品展评:根据本节课的要点开展点评。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了对比色,从作业反馈看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对比色的知识,但还有个别同学在具体的实践中没有很好地运用色彩对比,把几种对比色混合在一起反而没能很好地表现出对比的强烈。
第2课 色彩的和谐
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过程与方法: 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学重点:
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 教学准备:
教师:水粉颜料和绘画工具。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使他们感受到邻近色的和谐美;接着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邻近色之间的色彩关系和变化规律,并在多媒体的演示下理解邻近色的调配方法;最后最后通过动手实践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
教学过程:
1、引导欣赏:
(1)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
(2)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
(3)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目标发展:
(1) 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
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
黄——黄绿——绿
红紫——紫——蓝紫
黄橙——橙——红橙
(2)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
A、 家居图片
B、 生活图片
C、 建筑图片
(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
(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
3、实践活动:
(1)作业: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作业展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