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小学数学《十几减几》教学反思(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十几减几》教学反思 篇1
20以內的退位減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础的知识,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起始课,它是学习十几减几的基础,因此学好它非常重要,但计算课比较枯燥,学生不感兴趣,特别是一年级小朋友。基于这一思考,在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将计算教学融入到具体情境中,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教学,现将这节课的反思如下:
整堂课以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卖气球、套圈、猜字谜等)为主线展开教学,而这些情境又是学生所熟悉的,他们能在已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根据信息轻松地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
而在计算思路上也做好了铺垫。教学例1时以扶为主,出示了书上第10页的主题图,孩子们认真观察并提出数学问题,列出了算式15-9,15-9=?,然后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亲历新知的形成过程,接着让孩子们同桌讨论,你是怎么计算的?孩子们讨论开了,接下来让孩子们交流汇报,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这节课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的有吸引力的活动背景中学习十几减9的减法。这节课,我充分利用书上的主题图,使乏味的运算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连成一体,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思考,让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来计算算式的结果。
因为不同生活经历、不同知识能力水平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使有的`解法不是很简单,不一定是最佳答案,但毕竟是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动脑筋想出来的,它闪耀着创新的火花。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主动参与算法的优化过程。
2、既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又不忘教给学生一般的优化的计算方法。
班上的学生数学思维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计算15-9时,所用的计算方法在思维水平上也是有差异的。王鑫:9+6=15,15-9=6;雷鸣:10-9=1,1+5=6;有的同学通过观察与思考说出15-9=6,多种方法呈现后,我不急于评价,为学生提供了两次比较、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分析、比较中,使学生充分体验想加算减方法的优越性,使学生在自愿选择方法的前提下,自觉主动地选择想加算减的方法。促进了低层次思维学生的发展,在练习中有的同学对破十法还是对新知仅知其然,还是不知其所以然,如14-9=?10-9=11+9=10。
小学数学《十几减几》教学反思 篇2
《十几减几》是一年级数学下册的重要教学内容,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反思。
一、成功之处
以旧引新,知识迁移
在教学开始,我通过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引导学生利用加法与减法的互逆关系,来探索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例如,在计算14-5时,我让学生先回忆5+()=14,然后通过想加算减的方法得出14-5=9。这种以旧引新的方式,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了知识的迁移,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游戏活动,增加趣味
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我设计了一些游戏活动,如“开火车”“摘桃子”等。在“开火车”游戏中,学生们依次回答十几减几的算式,既锻炼了他们的口算能力,又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在“摘桃子”游戏中,我将算式写在桃子卡片上,让学生上台摘下正确答案的桃子,这种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这些游戏活动,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数学知识。
注重启发,培养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破十法时,我先让学生观察算式,然后提问:“我们可以把14分成几和几?怎样先算出一部分,再算出最后的结果?”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们逐渐理解了破十法的计算过程,并且能够自己动手操作,用小棒摆出计算过程。
二、不足之处
个别指导不足
在课堂练习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计算时仍然存在困难,出现错误较多,但我没有及时对这些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导致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
对算法的优化不够
学生们提出了多种计算十几减几的方法,虽然我都进行了展示和讲解,但在算法的优化上做得不够。没有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算法的优缺点,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导致部分学生在计算时方法比较混乱。
课堂总结不够深入
在课堂结束时,我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但总结不够深入,只是简单地回顾了计算方法和步骤,没有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进行反思,没有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三、改进措施
加强个别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优化算法教学
在展示多种算法后,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分析,让学生明白不同算法的适用情况,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深入进行课堂总结
在课堂总结环节,不仅要回顾知识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总结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本节课中遇到的困难是如何解决的,哪种方法对自己来说最容易掌握等。
总之,通过对《十几减几》这节课的教学反思,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十几减几》教学反思 篇3
《十几减几》这节课的教学结束后,我静下心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回顾和反思。
一、成功之处
注重知识的迁移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他们将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进行联系。例如,在计算12-3时,我引导学生思考3+()=12,通过想加算减法,学生很快就能得出答案。这种知识的迁移,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还让他们体会到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多样化的练习巩固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我设计了多样化的练习题。有直接的口算练习,如15-4、11-6等;有填空练习,如13-()=7;还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如“小明有14颗糖,吃了5颗,还剩几颗糖?”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练习,学生在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例如,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我鼓励小组内的同学互相帮助,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同时,在练习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布置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二、不足之处
教学节奏的把握不够准确
在讲解新内容时,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讲解的'速度较慢,导致后面的练习时间有些紧张,部分学生没有完成所有的练习题。这说明我在教学节奏的把握上还需要进一步改进,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对学生的评价不够丰富
在课堂上,我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回答问题是否正确上,对于学生的思维过程、学习态度和方法等方面的评价不够丰富。这样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评价的多元化,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认可。
课堂互动的深度不够
虽然在课堂上我设计了一些互动环节,如小组合作学习、师生问答等,但在互动过程中,我发现有些问题的设计还不够深入,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小组讨论中,有些小组只是简单地交流了计算结果,而没有深入探讨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和算理。这说明我在问题设计和引导学生思考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改进措施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在讲解新内容时,要突出重点,简洁明了,同时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练习时间,让他们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丰富评价语言和方式,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通过及时、准确、丰富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设计有深度、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在课堂互动中,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提高课堂互动的质量和效果。
总之,通过对《十几减几》这节课的教学反思,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和探索,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小学数学《十几减几》教学反思 篇4
《十几减几》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成功之处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在课堂开始,我通过创设一个小朋友们去动物园游玩,看到猴子吃桃子的情境,引出了十几减几的问题。生动有趣的情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展示了13个桃子,小猴子吃了5个,然后问学生还剩下几个桃子。学生们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状态,积极地思考问题。
注重算法多样化
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学生们提出了多种算法,如破十法、想加算减法、连续减等。我让学生们分别展示自己的算法,并解释其思路。破十法是将十几分成10和几,先算10减去减数,再加上剩下的数;想加算减法是根据加法算式来计算减法,比如因为5+8=13,所以13-5=8。通过算法多样化,学生们不仅掌握了计算方法,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设计有层次
我设计了形式多样、有层次的练习题,从基础的口算练习到解决实际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在基础练习中,我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十几减几的口算练习,巩固计算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中,我设计了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妈妈买了12个苹果,小明吃了3个,还剩下几个苹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不足之处
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和全面
在学生展示算法和回答问题时,我有时没有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评价语言也比较单一。这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时间把控不够精准
在讲解算法的过程中,我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导致后面的练习时间有些紧张,部分学生没有完成所有的练习题。这说明我在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上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对个别学生的关注不够
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有个别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比较困难,但我没有及时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导致这部分学生在后续的练习中出现了较多的错误。
三、改进措施
加强对学生的评价,丰富评价语言,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认可。
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在讲解新内容时要突出重点,简洁明了,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练习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