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练习书法的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练习书法的心得体会 篇1
学习书法是长期持续努力才能达到一个高的水平。学习书法是极其考验一个人持久性和耐心的一门学问,以下是我学习书法的一些心得体会。
开始临帖时,头几天当然会不像或不太像,到后来一天比一天好,越写越像,自己看到不断进步,心里当然高兴,因此越临劲头越足。过了一个时期,渐渐地觉得越写越不像;这是学习书法的常见现象,许多人由于这种现象而悲观失望,先是自怨自艾,到后来干脆换一本帖,也有的甚至从此停下来,以至于前功尽弃。
还有就是不能三天两头频繁的换帖,往往有些人学欧字,学了些时,觉得不大对劲,就改学颜字,颜字过了几时又不对劲,就改学柳字,这样改来改去,自己没有一定主见,其结果必然一事无成。也有些人欧字刚学了不久,看见颜柳字帖,认为颜柳都比欧字好看,就丢开欧字,改从颜柳,这样练字也是永远练不好的。临帖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选定了某一本帖,就要一口气练下去,不到成功不止,这也是学习书法重中之重。
还有就是“流水式”的练字,今天临第一页,明天临第二页,后天临第三页,十天就临完了,再从头里临起。这样临帖,也是要不得的。因为每天换临一页,等于每天换写若干生字,要十天方一转回,帖里所有的字就不容易全部记住。所以必须每天临同一页字,临他十天八天,临熟了,方换一页,如有某一字或某几字老写不好,还得重复练习。
再有一种情况是不能“一曝十寒”。有些人练字像犯冷热病,高兴时一天写上几百字,不高兴时一歇就是半个月,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练字,肯定是不会有好结果。
还有不能一味追求独特与怪异,有一种人明明自己对写字从未下过苦功,而目空一切,专批评别人写的字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就是在选择字帖时,也嫌这嫌那的,不是说这本帖不好,就是说那本帖俗气,凡是整齐规矩的字帖都瞧不上眼,专挑冷僻的、残损的以及字形奇里古怪的碑帖,作为学习范本,想从这里面练成一手不同凡俗的字来。这种人,不肯打正规基础入手,而只是从秒奇立异的动机出发练字,不用说,是决不会有良好结果的。
古代那么多精品碑帖,要取法乎上,终成正果!还有就是不能眼高手低,临帖的越临越像,说明手与眼逐渐跟帖里的'字接近;后来的越临越不像,则是眼已能进一步看出帖字里的某些特征,和自己字课里的某些缺点,而手还不够熟练,掌握不住帖字的特征,克服不了自己的缺点,尽管诚心诚意地照帖临写,而写出来的字总与帖里的字不一样。这是生理现象的自然规律,不能勉强,也不能灰心丧气。一定要闯过这一关,坚持苦练,最终会有所收获的!
练习书法的心得体会 篇2
在丹桂飘香的季节,我加入了文化馆的书法学习班,学习的时间是欢乐的,也是短暂的,转瞬间,在寒冬岁尾,第一期书法班在我们的不舍中即将结束。虽然只有短短四个多月的学习,然后,有良师教育,有同学相伴学习,真是令我收获良多,现总结如下:
一、了解书法的系统学问。
书海浩瀚,名家辈出,作为一名业余的书法爱好者,虽心憧憬之,却不知从何开头。陈斯老师在开学初就为我们系统地介绍了各个朝代书法的名家及其特点,在他的建议下,我选择了褚遂良的'《伊阙佛龛碑》作为临摹帖。褚遂良的字清秀雅致,内蕴而不张扬,《伊阙佛龛碑》又是他的精品之作,临摹了一个学期,收获良多。
二、订正错误姿态,调整学习方法。
由于没有经过老师教导,虽然自己儿时曾练过一段时间,但始终无法把握要领,字也没有进步,往往练着练着就布满挫败感,以至对书法也提不起练习的爱好。陈老师一眼就发觉了我的问题所在,最大的缘由是握笔姿态不对,没有手腕发力,所以字写的虚软无力,于是,在陈老师的订正下,我最终把握了正确的握笔姿态,字也得到了进步。另外,在学习方法上,我们常用的就是抄书式地临帖,往往一抄一大本,追求快、多,字却没有多大进步。陈老师建议我们每天五个字,每个字反复的练习,多多亦善,这个方法一下子把无趣的书法联系变成了一个好玩的嬉戏,每天练着,看着自己的进步,都不想停笔。
三、开拓了眼界,了解书法之美,提升内在修养。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每天都在匆忙地奔波着,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们的心找不到安放的地方。而书法,能让我们焦躁的心静下来,感受身边的美妙。冬日的早晨,暖暖的阳光,临帖,看帖,一本书,一杯茶,已是我最大的享受。
最终,感谢文化馆的这期活动,让我们可以跟着老师开头系统的学习,我想,只要我们仔细、勤奋、坚持,终有一天,也能写出像陈老师一样美丽的字。然而,学习书法是一个浩瀚的过程,短短的几个月是完全不够的,盼望文化馆的书法班能够始终办下去,让更多人了解书法,爱上书法,发扬我们中国的国粹。
练习书法的心得体会 篇3
汪竹柏是这样称赞汉字的——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连缀成句,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具特长。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狂草奔放,凤舞龙翔。对联形式,汉字独创。左右工整,能简能祥。既便言志,又供欣赏。
我自从上小学半年前就开场写书法,如今,我已经把行书、楷书、隶书写的有模有样了!我对这三种字体有所理解。
先说说楷书。楷书,又称正楷、楷体、正书或真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其字形较为正方,不像隶书写成扁形。楷书仍是现代汉字手写体的参考标准,也开展出另一种手写体——钢笔字。楷书起源于魏晋时代,南北朝时分流开展,到隋开场交融,入唐以后开场成熟并出现了众多楷书艺术家。楷体的创造者——钟繇。
再说说行书。行书是在楷书的根底上产生,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识别而产生。“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本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据王僧虔?古来能书人名?云:“锺繇书有三体:
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押书,相闻者也。河东卫凯子
,采张芝法,以凯法参,更为草稿。草稿是相闻书也。〞由是而知行书亦称行押书,起初当由画行签押开展而来。相闻者,系指笔札函牍之类。
最后,就说说隶书,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在东汉时期到达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相传秦朝有一个叫程邈的徒隶,因为得罪了秦始皇,被关在监狱里。程邈看到当时狱官的么牌用篆书写很费事,就作了改革,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又创立一种新的字体。秦始皇看了很欣赏,不仅赦了他的罪,还封他为御史,并将这种字体规定在官狱中应用。因为程邈是个徒隶,起初又专供隶役应用,所以把这一书体称之为隶书。这个故事可能有很大附会的成分。实际上正像书法的产生一样,隶书也是靠日积月累许多人共同创造的,程邈所作的大概是整理工作。
经过这么多年的日积月累,我把楷书、行书、隶书三种字体的书写作了总结。楷书,在用毛笔写字时要把起笔、收笔写成方头,少量的沾墨,要给人一种非常有力量的`效果。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可以说是一部书法著作,他巧妙的表现出了行书的流畅,但无论是什么字体,都要有“骨〞有“肉〞。在写行书时,要沾的墨比楷书多得多,在书法中,楷书沾的墨是相对较少的,而行书站的墨是和隶书不相上下。最重要的一点是写的流畅,给人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让人回味无穷。隶书是很端庄的字体,横都是像直线一样,非常平,起笔要写出平头,中间稍细(要非常微妙)收笔缓慢,用墨雄厚。
练习书法的心得体会 篇4
我们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既是一项独特的艺术,又是一项综合性艺术。书写时手、眼、脑的协调配合,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对人体各系统的调节发育都有好处,对培养孩子优美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进步审美才能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一、学习书法可以使孩子静心养气,有益于身心健康
孩子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主要是动手,尤其是训练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动作,到达协调性和灵敏性,这些动作靠大脑指挥,经常有规律的训练,有益于大脑的生长发育。小学生正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练习书法对于促进孩子大脑生长发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练习书法可以消除孩子的急躁情绪,使其安静下来。信笔挥毫,不求其成为名家、成为美术品,而为调节生活、宁静精神。如今还有一说法,练习书法也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良方。
二、学习书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正如郭沫假设先生所说的,要把字写得符合标准,比较端庄、干净、容易认,养成这样的习惯有好处,可以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注意力,擅长体贴人。
书法是一项非常精细的活动,要想把字写好,需仔细观察字的构造,并要脑、眼、手相应,久而久之,养成沉着镇静的习惯。而孩子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乃至今后的开展都是极有好处的。
三、学习书法可以陶冶性情,锻炼意志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学习书法并无捷径可走,只有从一点一滴学起,由笔画到构造再到章法,多临摹,多创作广取博收,拓宽视野,记之于心,熟之于手,到达心手相应,创作忘我方为佳界。
有些孩子刚开场学习书法,爱丢三落四,心绪急躁,无法集中注意力,练一会就坐不住了,甚至把墨汁弄得满脸满身都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书法练习,渐渐的沉稳下来,这些缺点都消失了,能平心静气的写字了。
四、学习书法有益于开展孩子个性
书法艺术的生命在于个性,这一领域向来都有接纳各种美的雅量。在学习欣赏别人、接纳别人心目中的美的同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取长补短来滋长自己心中的美,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书法推崇创新,追求个性。临摹古人的书法,是为了在大脑中积累丰富的材料,为今后的创作做好铺垫,因此,书法教学从临摹到创作的过程,实际上是让孩子不知不觉中从模拟走向创新的过程。
五、学习书法,进步孩子的审美素质
人们在欣赏书法的同时,对于书法的美,或沉雄、豪劲,或清丽、和婉,或端庄、厚重,或高逸、幽雅,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情为所浸透,人格为所感染,心绪为所改变,嗜好为之进步,渐渐的将审美程度进步。
六、学习书法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小孩子不可能一下子有如此感受,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他们按正确的笔顺去写,力求将字写得正确、标准、整洁、美观,进而逐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最后用美去感染他们,激发他们追求美、创造美的欲望。
如王羲之学书使池水尽墨,颜真卿为官刚正不阿的高贵品格……这些千古流传的事迹,对培育孩子的品德、毅力有很强的感染力,因此,孩子在学书的过程中,更学会了做人。
汉字是一种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字更是一种凝聚力。因为每一个汉字都积淀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睿智与精华,更凝聚着一种民族精神,教孩子写汉字,就是让他们理解体验民族文化,体验民族的思想和情感以及民族的精神。
因此,无论是有志于成名成家还是作为兴趣爱好,让孩子从小学习书法都是一项很好的选择,这对于孩子心智的锻炼、习惯的养成都大有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