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假如我是一名患者演讲稿(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假如我是一名患者演讲稿 篇1
各位同仁:
我希望有一天早上起来,可以一整天看不到想不到“网络”这个词。我快淹死了。
我一天有三四个小时泡在网上,它夺去了我大部分的时间,我是说脑子最好使的清晨和夜晚的时间。身边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现在已经发展到书籍,没有一处不被“网络”两个字充塞,刚刚从屏幕上移开的眼睛再次感到生疼。
我就奇怪,按说大家都做媒体,是竞争对手是天敌啊!为什么传媒疯狂炒作网络?炒什么炒,非得吹捧到被它取而代之的那一天,那岂不是自掘坟墓?我这么思考的时候,觉得自己身处网络,心优现实,居江湖之远而虑天下之忧,思路清晰,不太像个病人,可我知道我还是个病人。表面症状是脸呈菜色精神委靡,做多少次美容也是眼圈黑得像熊猫,倒是符合最新、最前卫的青蓝色眼影“酷装”标准。腰疼背疼眼睛疼,脖子终日发直,坐立卧起僵硬感觉都挥之不去,常常觉得余生就将一直这么“落枕”下去,真是去日苦多。其实,这只是癣疥之疾,真正病人膏育的是心理。
中医有外寒内热一说,具体表现在COM症患者身上就是见着真人发木,见到机器来神儿。在日常生活中,我是说和人facetoface的时候,常常五迷三道,心不在焉,IQ在80以下,宛如行尸走肉,一旦开了电脑,对着屏幕,立刻精神焕发、思维敏捷、感情丰富,敲键如有神助,思维滔滔如长江之水。比如我的一位女友,以干练务实闻名,在网上玩“拖拉机”,够俗吧。然而她边玩边聊,跟人谈勃拉姆斯时,抒情得令人难以置信,见解之独到评价之深刻,让人顺舌。离开电脑,再聊,语言含混,和刚才判若两人。看看那些聊天记录,她都不信那字是自己敲的,以为春秋大梦。
在我病得最重的时期,发现自己都懒得说话,一天该说的话,都写在往来的邮件里。生活对我来说,就是那台奔四。
那时候最大的灾难是服务器出故障,有三天,我开不了我的Ya-hoo信箱,对我来说那真是如同世界末日一样的黑暗。从清晨到深夜,平均一小时试两次,每一次都心头狂跳充满期待,失望之后就气急败坏。我听说在英国,他们管这叫“电脑狂暴症”。
我的`狂暴有些好转,是因为听说正在热烈网恋的人和我一样看着屏幕着急,心里陡然平衡。想想我等的不过是些八卦文字,和人家期盼的不可同日而语,立时心里就好受多了。心理学有一种理论说,只要这个世界上有人比你更倒霉,你就自然会觉得好过些,这是人类普遍的阴暗心理—就是这个意思,当然学术上不提倡这么表达。
直到有一天,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一只患有幽闭症的猫》,我腾的冒出一身汗,想:谁在说我?
偶尔清醒的时候,·我会告诉自己必须安静地走开,实施学习自救,远离COM时代的狂飘。我认为这个心愿只有在旅游时才能做到,居无定所可以帮助我摆脱这种没完没了上网的日子。
我于是立刻跟朋友认真地商议,她从眼镜后面看着我,悲悯地摇摇头,叹口气说,你没准儿会带上手提电脑的—互联网无处不在。
天啊!
假如我是一名患者演讲稿 篇2
各位同仁:
“护理”这个平凡的职业注定在工作中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我只是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由日出到日落、由日落到日出、周而复始的度过每一天。
平凡的工作注定要做平凡的事。我们科室推行的是整体护理,我是责任护士。20xx年12月份,我负责的病床住着一位心肌梗死病人,入院已经七天,一直没有解大便,导泻药物已经用了,但没有效果,病人有腹胀感,就是解不出来,因病原因既不能也不敢用力解,怎么办呢?看着病人痛苦的样子,我很着急,我想不能再等了。于是我戴上手套,挽起袖子,让病人摆好体位,决定给他抠大便。病人很是意外,更觉得不好意思,连声说不必了,但是病人痛苦的表情让我毅然决然的进行下去,把他肛门附近处干燥的便块抠了出来。又给他作了腹部按摩,在我的努力下,病人排出了大量的粪便。腹胀缓解了,患者病痛解除了,脸上露出了舒心的微笑。患者亲属连声说:“小张!谢谢你,真是太难为你了。”此时此刻看着病人满脸轻松和快乐,我觉得我平凡的工作是有意义的。这位病人出院时,在留言薄上留下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
在医院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病人,但我始终牢记一点:“病人至上”。记得20xx年春节期间,我们科室来了一名老年患者,老爷子八十多岁,由于老伴去逝,孩子常年外出打工,缺少关爱,脾气暴躁,再加上春节期间别的病人总是亲朋来往不断,却没有一个人来看他,内心的孤独让他脾气更加暴躁。一天早晨我去给他输液,刚推开病房的门,就听见他大吼道:“滚!滚出去!你们这些蠢货!又治不好我的病,天天就知道拿针来扎我。让我死了算了!让我死了算了!”“咣当”一声,我的治疗盘被他扔来的鞋子打翻在地。我委屈死了,强忍着泪水,默默地收拾着地上的碎片。但是治疗是要做的,收拾完后,我又重新准备了一套输液用品,再次走进了他的病房。这次老爷子伸出了手臂,没有再难为我。可能是我的反应让他有所感悟,输完液后,我居然从他的口中听到低沉的声音“谢谢!”。那以后我主动去嘘寒问暖,去病房与他拉家常,听他讲陈年往事,每当我看见他久久地沉浸在回忆中时,就感觉自己内心和他更贴近了,我更理解他了,他也更配合我的工作了。临出院时他紧紧地拉着我的手:“孩子你就是我的亲孙女!”这时,所有的'委屈、不快都烟消云散了。是啊!作为一名护士,要用春天的雨露去滋润患者久旱的心田,要用有力的双手搀扶患者走过心灵的沼泽,要积极与病人架立一座座心灵之桥,患者才能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从事护理工作已十四个春夏,在波澜不惊的十四年,却让我没有勇气对我的家人说无悔。记得一天下午快下班的时候,我接到爱人的电话,我的爱人是一名外科医生,他说他的科室有急诊手术,需要马上过去,让我下班后立即回家,他把我们年仅五岁的孩子独自一人锁在了家里。眼见时钟的脚步离下班越来越近了,我迅速做好了下班准备。然而,就在离下班仅几分钟的时间120急诊送来一名心肌梗死病人。患者浑身大汗,胸痛剧烈,面对这种情况,我忘记了家中的孩子,急忙投入到病人的抢救中去:输液、抽血、输氧......等到病人稳定下来已是万家灯火。这时我才想起锁在家中的孩子急忙往家中赶。刚进小区大门,就听见门卫冲着我喊:“哎呀!你怎么才回来呀?你家的孩子已经哭了一个多小时了,但现在不哭了。”现在不哭了?我的心中忐忑不安:怎么不哭了?出什么事了吗?我疾步往家奔,心中一遍遍的祈祷:我的孩子,你千万不能有什么事啊!打开门一看,我的泪水倾泻而下,我的宝贝儿蜷缩在地板上已经睡着了,满脸的泪痕,眼角还挂着两串泪珠。我急忙把她抱在怀中,孩子睡梦中吓的一哆嗦,睁开小眼一看是妈妈回来了,两只小手紧紧地搂着我的脖子,再也不愿放开,沙哑的嗓音一遍遍的喊着:妈妈!妈妈!那一刻,我泪流满面!我无愧于我的每一位患者,但却独独对不起我的孩子。由于
工作性质不同,我注定要比别的母亲承受更多孩子的埋怨,但是我别无选择,我爱这个职业,因为爱,我愿意承受更多。
寒来暑往的十四年,我经历了许多许多......这些只是我平凡生活海洋中几朵小浪花。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一定会用我至诚至热的爱托起明天的太阳,撑起一片健康的天地,让平凡职业中平凡的事放射光芒。
假如我是一名患者演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假如我是患者》,是啊,不可否认,造成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医务工作者,谨记白求恩大夫“把自己想象成一外患者”换位思考,从患者的角度审视我们的服务和应遵循的医德医风显得特别重要。
那么,假如我是患者,希望医院有干净明亮的医疗环境;有热心周到的服务窗口;有耐心细致的医护人员;有明码标价的药品价格;有关爱温暖的公开承诺。在患者心急如焚时候照顾;在患者孤独无助的时候能及时给予关怀。
假如我是患者,盼望医院被褥干净、环境优美。有完整的质量、病案、药事、感染、输血等医疗管理制度,熟练掌握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将事故扼杀在萌芽阶段,切实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控制医疗风险。医技人员能耐心细致做好各项检查,提供科学、准确的'诊断报告,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防范医商勾结损害患者利益的行为,减少以权谋私唯利是图,杜绝医疗过程中的不正之风。
假如我是患者,渴望医护人员以真诚的笑容,热情的服务和高超的技术驱散我心中的阴霾和身上的伤痛。给患者最大温暖、给伤者最好救治,给逝者最高尊严。医护人员多一点笑容、多一份关爱,多一份亲切,对患者和蔼可亲,做到对待病人有同情心、护理病人有关爱心、医治病人有责任心,给患者生的希望,勉励与病魔抗争。缩短挂号、候诊、交费、检查等排队和就诊时间。能征求患者对医院的意见和建议,为患者排忧解难。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合理、能快速、准确引导患者实施最佳治疗,降低患者焦急、烦躁的情绪,让病痛早日远离患者。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坚持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
作为患者,同样要常怀感恩之心,尊重在病房里艰辛忙碌的医护天使,学会对护士小姐亲人般的关爱鼓掌;提高对再世华佗精心般的医疗信任。做到将心比心,明白相处之道在与真,相守之程在于心。把医院当家庭。把医生当朋友,把患者当亲人。记住医生与患者需一个华丽身份的转身,只有心与心融会贯通,才有可能让神圣与纯洁滋润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彼此间把真情传递少些误解化解医患纠纷;相互间把大爱传递多些理解构建和谐新风。
朋友们,让我们携手在呵护人民身心健康的殿堂里,传承南丁格尔风采,弘扬白求恩精神,用博爱和慈仁履行天使职责,用爱心和真诚践行高尚医风,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群众身心健康,无私奉献我们的热忱和青春!
谢谢大家!
假如我是一名患者演讲稿 篇4
各位同仁:
我是一名医生,在工作中我的体会是一个字“忙”,出诊一天,看五六十个病人,不喝水、少上厕所,和每个病人平均讲10句话,等下午勉强看完了病人,喉咙已经开始有点嘶哑了,一回家,连和老婆孩子说话的力气也没了。
曾经,我也是一个病人。20xx年因身体不适接受检查,回想起在门诊和一个个病人一起焦急等待专家就诊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那时总觉得自己会不会非常严重,不敢面对疾病的真相。只记得那个老专家看起病来慢条斯理,不慌不忙,对焦灼不安的我说“你的病不是病,是你的急性子害的病!你只要像我慢下来,再慢下来就可以了!”,想想也是,日常做事总是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完成的个性以及工作上的压力才是真正的病因。
在老专家“慢吞吞”思想的指导下,我“沉下心,细思量”!学会了换位思考。作为一名患者,“当医生和病人谈话的时候,说的是最常见的情况,而病人担心的是最坏的情况。”那次就医,我的'体会是一个字“慢”,俗语说“急惊风碰上了慢郎中”,后来我想慢郎中的“慢”也许蕴含的是古人最早“尊医重卫”的萌芽吧。
有人说,当你生命垂危时,在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人中,医生是最希望你活下来的人。因为医生最大的快乐就是治病救人,没有一个医生想把病人治坏治死。
而在全球医生中,中国医生是最能吃苦的群体。在很多大医院,医生出诊一天,看七八十个病人,劳动强度相当大。
因此,不管是医生,还是作为一名患者,都要学会换位思考,互相理解。尊重医生是社会文明的体现,医务工作者只有不断努力,提升职业精神、技能、素养等,这样才能对得起患者的信任。今年7月,医院邀请书法艺术家现场挥毫洒墨,书写医院愿景、院训以及医学格言、警句,倡导医患双方换位思考、彼此尊重、相互信任,共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铸就医务人员病人至上、精益求精、乐于奉献的核心价值理念,以实际行动培育“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医者父母心,辛苦付出应该得到社会认可。”不少患者家属说,当患者对医生特别信任时,医生会更全力以赴对待患者、处理疾病;但如果医生的努力受到质疑,敷衍了事反而没有责任,最直接的受害人将是患者。
尊医重卫,敬畏生命。当你生病时,如果希望得到良医的照护,就请从尊重医生做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