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周转房申请书

多美网

2025-10-26申请书

欢迎阅读职工周转房申请书(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职工周转房申请书 篇1

尊敬的xx市xx新区建设管理办公室领导:

我叫xx,是xx市xx区原xx街道xx村xx路xx弄xx号的拆迁户,拆迁档案号xxxx。搬离我家的拆迁房已整整六年六个月,由于在房屋产权的年限上和规划认定有出入,经多方协调,于 20xx年xx月xx日才与贵处的行政征收处签订了拆迁协议。期间50个月一分钱的安居费也没有,虽然现在每个月可以领到四千九百多元的安置费,但因个人文化水平不高无社保劳保、又身患肩周炎、关节炎,无工作还要每月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妻子得胃病多年,长期用药调理,每月也有一笔不小的费用支出;儿子每月3000多元的工资抚养两个小孩都不够,月月入不敷出。6年来本来打算留着养老的积蓄已经透支的所剩无几,实在无力承租高价的合法房产,故现和儿子一起租住在xx宅南片xx路菜农周转房中,每月租金800元。

xx路菜农周转房系近年建成的违章建筑早已被列入拆违重点对象,随时都会被拆除。20xx年6月13日,贵处已安置定位一套使用面积为112平米的大套房源给我。本来打算和儿子一起住的,可是上个月因为孙子的教育问题和一些琐碎的家务分工问题,她们婆媳闹翻,现在已连续吵了一个多月,同住一个屋檐下只会加深她们的间隙。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再这样纠缠下去,只怕会影响对小孩的教育。故急需一套房子和他们分开来住,以制止进一步深化的家庭矛盾。

按照我们村的习俗,房屋拆迁后基本上都会分给出嫁的女儿一套,我家也不例外。我女婿家位于xx乡xx村xx路xx号,今年他家也被列入拆迁范围,根据城市规划的需要,将在那里建一座能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公园,现已动员测量拆迁,预计年内全部腾空。我女婿兄弟2人携妻儿、父母一共8口人居住在140平方米不到的老房子里。兄弟2人以给鞋厂打零工为生,全家每月总收入不到1万元,而且在今年和明年还将陆续降生2个新宝宝。每月不足1万的家庭总收入要承担一家10口人的.日常生活开支和两个小孩的教育费用支出,再加两个婴儿的尿布奶粉钱,已是杯水车薪。对于这样的一个大家庭,要租住一套够10口人的居住的房子,至少要3室2厅2卫的户型,而且面积要够大,才能解决,而这样的户型每月的租金至少在4000以上,初期的拆迁补偿金根本就不够支付这样的房租,回购安置房还需交纳近60万元的费用,简直就是雪上加霜。所以解决他们拆迁后的居住问题,是多么多么的重要呀。

基于以上情况,本人申请提前再安置2套房子在F31地块,以解决2户共16人的居住之急,缓和家庭矛盾。

根据我家的实际情况一共314.15平方米的使用面积,现已安置112平方米使用面积的一套,余下的需再分三套。现看到F31房源明细,F31二期还有2套使用面积为80平方米房源剩余,请求批准给予安置。现提供如下资料:户口本复印件和申请人和户口登记卡上人的关系表一份,希望xx市滨江新区建设管理办公室领导早日核实,予以批准安置,万分感谢!

申请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职工周转房申请书 篇2

xx镇党委、政府:

申请人:xx,男,生于20xx年xx月,农民,现年xx岁。是xx人。

本人具体特殊情况和困难如下:

由于我们所住房屋修建于20xx年,年久失修,已十分破烂,形同危房,现急需拆除新建,建筑面积54㎡,特向镇党委、政府申请安居房项目资助。望上级根据我的实际情况给予解决为谢。

特此申请!

申请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职工周转房申请书 篇3

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叫xx,女,xx岁,xxx人。于20xx年9月有幸成为xx校的一名特岗教师,至今已有三年半教龄。现向镇中心校领导申请周转房一间,理由如下:

一、我家在xx镇,距离单位较远,无法在家居住。

二、因幼儿园没有宿舍,这三年半时间一直租住在林业站职工宿舍。

三、父母年事已高,在家务农,家庭困难。希望学校领导能给予理解、支持和批准!

xxx

20xx年1月21日

职工周转房申请书 篇4

xx县葡萄架乡何庄小学位于何庄村西南,地处葡萄架乡西北,离兰曹公路大约6里,较为偏僻。学校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大约1300平方米。学校现有学生216人,教职工12人,其中三名老教师20xx年已经退休两名,另外一名老教师也将面临退休。

我校三面都是果园,春天处在花的海洋,夏天和秋天到处飘满果香,就连冬季,也是别有一番独特;校内,绿树葱葱,鲜花满园。如此甚美的学校,却因交通的不便,造成学校虽好,就是非常不便,特岗教师不愿意来任教的局面。近几年来,我校三名老教师逐步退休,学校的`师资出现较大缺口,特岗教师必将作为新生师资力量,因而,教师住房成为我校急待解决的问题。恳请领导给与批准我校建一座教师周转房。

xx县葡萄架乡何庄小学

20xx3.10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