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串并联电路电流说课稿

欢迎阅读初中串并联电路电流说课稿(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串并联电路电流说课稿 篇1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会区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实验的良好习惯。

(二)实验器材

电池两节,小灯泡两个,开关三个,导线若干

(三)实验过程

1.课前复习

首先带领学生对电路的'知识进行复习,回顾什么是串联电路?什么的并联电路?让学生回忆上节课老师通过演示进行的串并联电路的实验。

2.进行实验

实验电路图

串联电路实验电路图

并联电路实验电路图

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

(2)、按照合理的位置摆放器材

(3)、根据电路图按照顺序连接电路

(4)、检查所连接的电路

(5)、闭合开关,观察灯泡明亮情况

(6)、记录实验情况

(7)、整理试验台,把实验器材回归原位

实验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一定要按照电路图给的顺序连接

(2)、为避免连接错误,连接电路时最好从电源正极开始连接

(3)、并联电路连接时最好先连好一个完整的支路,再把另一个支路并联到第一个支路上

(4)、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

(5)、实验结束时一定不要忘了整理器材

4.实验小结

各个小组进行交流,讨论一下本节课的收获

5.布置作业

(1)、填写实验手册

(2)、会画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图

反思:略

初中串并联电路电流说课稿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练习使用电流表

2、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科学探究过程的切身体验,使学生领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会科学态度与协作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流表的`使用和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难点:用电流表测电流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

电流组、小灯泡、开关、电流表、导线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引入

[幻灯片]

1、电流表的使用应注意哪些问题?

电流表的使用说明:

(1)要把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

(2)要使用电流从正接线柱流进,从负接线柱流出

(3)要使被测电流不超过量程

(4)不准把电流表的两接线柱直接连接到电源两极上

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有什么关系?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即Ⅰ=Ⅰ1=Ⅰ2=……Ⅰn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并有干路和支路之分,那么,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一节,我们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并联电路中的干路和支路电流间有什么关系?

二、进行新课

1、提出问题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支路支流有什么关系?

2、猜想与假设

(先提问后归纳出有用的猜想,提醒学生尽量使用猜想与假设有根有据)

(1)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大于支路电流

(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3)……

3、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1)实验电路图

(2)实验表格

电流表位置L1支路电流I1L2支路电流I2干路电流I

电流表示数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幻灯片]

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

(2)导线沿顺时针方向缠绕在接线柱上

(3)先接并联电路,试触通电无误后,再接入电流表

(4)不能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接在电源两极上

(5)电流表接法要正确,量程适当

(6)每次改搠电流表,都要断开开关

(7)每次读数,必须保证灯都发光

(8)读取电流表示数,要实事求是

[幻灯片]

实验步骤

(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2)用电流表分别测量L1支路,L2支路和干路电流并把读数记入表格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新的问题,要求学生边实验,边记录数据

5、分析论证:

(先提问,后归纳)

[幻灯片]

实验结果说明:

(1)干路电流大于支路电流

(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结论: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即:Ⅰ=Ⅰ1+Ⅰ2+……+Ⅰn

6、交流与合作

各小组和实验数据与结论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较,有没有异常现象发生,若相差较大,共同研究其原因。

7、评估

练习

[幻灯片]

如图所示,合上开关后,电流表A1示数为1.4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5A,则通过灯L1的电流为____A

三、本节课通过科学探究过程,练习了电流表的使用,得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初中串并联电路电流说课稿 篇3

(一)教学目的

1.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2.通过实验与观察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二)教具

磁性黑板,投影仪及画有电路元件符号的投影胶片,电池阻,小灯泡,开关,导线,投影胶片数张(上面可事先印好电路元件,为画电路连接图备用)。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l)用磁性黑板上如图1的电路,复习上一节电路的知识。

(2)利用投影仪、投影胶片,复习电路元件的符号。

(3)请同学画图1的电路图。

(4)找出图2中几个电路图不合要求的地方。

小结:在图2所示的三个电路中,图甲不应将灯泡画在拐角上;图乙开关应为小圆圈,不是黑点;图丙电路的导线没有接在电路元件上,形成了断路。

2.引入新课

(1)提出问题:在图1的电路里,我们只用了一个用电器,可是在一个实际电路里,用电器往往不只一个,有时有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那么怎样将它们连入电路呢?

(2)用一个电池阻,两个灯泡,一个开关和几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要求合上开关时,两灯都亮,开关断开时,两灯都熄灭,想想看,有几种连接方法,画出电路图(可画在玻璃板上,以便于在投影仪上进行分析和订正)。

(3)下面是几位同学所画的电路图

我们来看看他们都是怎样将Ll、L2。连接起来的呢?

分析:图甲是先接L1;再接L2,如果这个电路里有三盏灯,灯L3。应怎样连入电路?(接在L2的后面)那么这几个用电器在连接上有什么特点?是将它们逐个顺次地连接起来,就像串糖葫芦一样。

图乙的连接方法与图甲有什么不同?开关S的位置不同。那么这两个灯还是逐个顺次连接吗?是。开关的位置对电路有无影响?我们一会再来讨论。

再来看看图丙的连接方法与图甲、图乙是否相同?图丙是把两个灯并列连接在电路的两点间。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我们把这两点分别叫做A和B(图4)。当合上开关S后,电路中的电流从A点分开,到B点汇合。想想看,若有三盏灯,灯L3。应接在哪?(AB两点间)

3.进行新课

(1)串联和并联

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

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

〈练习1〉如图5(事先复印在投影胶片)。

请同学们用笔迹代替导线,将L1;和L2。组成串联电路,画出它们的连接图,并画出它的电路图。

(2)讨论串联电路的特点

实验:请一位同学在磁性黑板上把图5中的元件连成串联电路。

①合上、打开开关S,观察现象。

提问:你看到什么现象了?两灯同时亮,同时熄灭。

②调换开关S的位置,观察两灯的发光情况?

提问:开关S的位置对串联电路有无影响?有人说,开关必须接在电源正极和灯之间才起作用,若将开关放在灯和负极之间,即使开关打开。灯也能亮,因为电流已经流到灯泡那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你能否设计个实验证明一下?

小结: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只有一条路径,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电路中只需要一个开关,且开关的位置对电路没有影响。

想一想,你日常生活中见到哪些电路属于串联电路?教室里的灯能用串联的方法吗?

(3)讨论并联电路

〈练习2〉:将练习1图中的笔迹用温布擦掉,再用新的'笔迹代替导线,将L1、L2组成并联电路,开关S同时控制两盏灯,画出它的实际连接图。可将几位同学所画的连接图,在投影仪上进行评析。

〈练习3〉:找出下面电路连接图中的错误和不足。

分析:甲电路为短路,电路中虽有用电器但没有接入电路。乙电路中L2没有接入电路中,造成L2部分断路。丙电路虽然连接对了,但由于导线交叉易造成混乱。在一个实际电路中,导线是可以交叉的,但我们画电路连接图时,为清楚起见,应尽量避免导线交叉。

实验:找一位同学到磁性黑板上连接Ll、L2的并联电路。

①闭合、断开开关,观察开关S控制几盏灯?

②熄灭一盏灯,观察另一盏灯的发光情况。

③分析电流有几条路径?

④利用投影片,在并联电路图上标出电流方向,找到分、合点A、B。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没有分支的地方叫干路,分开以后的路径叫支路。观察实验2中的开关S是在干路上还是在支路上?若想方便地控制使用每一盏灯,应该怎么办?(做课本上在干路上和支路上都有开关的演示)

小结:并联电路的特点:

①电流有两条(或多条)路径;

②各元件可以独立工作;

③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干路,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本支路。

试分析教室里的灯是怎样连接的?

指导看

①课本中家用电器的连接图和电冰箱内的电路图。

②讨论章末习题第5题。

4.小结(略)

5.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上节练习。

(2)完成课本上章末习题1、2、3。

初中串并联电路电流说课稿 篇4

初中串并联电路电流说课稿(精选11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串并联电路电流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