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大班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尝试用火柴棒拼摆,创造性的拼出人的各种运动姿势。
2、能有规律的念儿歌,体验仿编成功的愉悦。
3、感受多种运动姿势,会用简笔画表现所拼姿势。
活动准备:
1、幼儿了解多种运动项目及姿势、动作。
2、火柴棒,白纸,水彩笔。
3、《运动员模仿操》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在《运动员模仿操》的伴奏下,幼儿边跳边唱入场,感受身体的运动。
小朋友春天到了我们一起来做运动锻炼身体吧。
二、谈谈自己喜爱的运动及知道的运动项目。
我们都做了哪些运动?你还喜欢哪些?
你来做一做,我们来猜一猜
三、学习儿歌《拼小人》。
今天有个调皮的小人,它也来和我们一起做运动。听一听他做了那些运动:
儿歌:拼小人火柴棒一根根我用棒棒拼小人拼个小人立正站拼个小人跨步走拼个小人打篮球拼个小人爬山坡小人个个爱运动身体健康棒棒棒!
提问:小人做了哪些运动?这个儿歌有什么特点?我们念的时候要怎么样?我们一边拍手一边念儿歌。
四、幼儿学习用火柴棒拼小人。
1、幼儿用火柴棍拼小人。
下面我们就来拼拼小人。儿歌里的小人是立正站?怎么拼呢?哪个小朋友来试试。
2学习用折断或链接的方式拼小人弯曲的'环节。
拼个小人跨步走。请个小朋友上来做跨步走的动作。大家看,他一只手在前,一只手在后,我们先拼身体,你们看,他的手是什么样的。他一只手在前,一只手在后,脚呢?前面的脚是弯的,怎么拼这个弯的脚呢?
哪个小朋友来试试。老师这里也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你们看!这是一根火柴棍,我把它怎么样了呢?那你们看它是不是弯了呢?小朋友的方法真好,老师这也有一种,如果你不想折断火柴棒的话,还可以用两根火柴拼一起,你们看,弯弯的腿就拼出来了。
3、幼儿拼篮球这是拼个小人跨步走,拼个小人打篮球怎么拼。谁愿意来做个打篮球的动作。大家看他的手是怎么样?请个小朋友上来试试。先拼身体,两只手是往上的,一只脚直,一只脚弯的,弯的怎么拼?
五、幼儿操作
1、幼儿在桌上自由拼出小人的各种动态,并用水彩笔将所拼的运动记录下来。
刚才儿歌里的小人做了几种运动,他们还想做别的运动,请你们帮助他。我们小朋友也来试试用火柴棒拼小人,看看谁拼的多,谁拼的小人最爱运动。
用火柴棒拼摆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
用简笔画按拼的样子记录下来。
2、教师巡回指导,对能力弱的幼儿给予帮助。
六、展示幼儿作品将幼儿作品展示在白板上,请幼儿相互介绍自己所画的小人是什么动作。
活动反思:
大班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初步发展,在活动中我借助音乐、动作、语言、图片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了解运动,提高了幼儿自我观察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孩子自己的价值,从而使幼儿获得真正的满足。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性较高,学习效果较好,达到预期的活动目标。现我反思如下:
第一次上教研课,虽然事情做了很充分的准备。但是当老师一个个进班的时候,还是会有一点点紧张、有一点点担心,总怕自己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一节课下来,觉得小朋友和自己的配合还是不错的。就是由于自己的一点点紧张,在教课过程中一些细节处理上还不是很到位,比如说:个别汉字发音不准、在幼儿操作前,没有很好的提醒幼儿场景布设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我努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教育好学生,还会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大班教案 篇2
一、主题来源
阳春三月,春意浓浓,世界万物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慢慢苏醒过来。饭后,我带着孩子们来到后操场的草坪上找春天,当孩子们欢呼雀跃地讨论着自己的发现时,徐季超小朋友拿着一片小小的羽毛来到我身边,用他稚嫩的声音问道:“赵老师,这是什么鸟身上的羽毛呀?”
旁边围观的孩子都抢着说:“我知道,是燕子身上的。”“不对,是麻雀身上的”……这时候,徐季超又抬起头来问:“赵老师。是不是有人用枪打了小鸟后,小鸟的羽毛才会掉下来的?”看到孩子们这么关注这片轻轻的羽毛,而且还想到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就产生了这样一种构想,就是让孩子们去了解鸟、发现鸟的秘密,从而去关注鸟、爱护鸟。于是,我们就开始了“鸟”的主题活动。
(分析:孩子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就会特别关注,从而会产生丰富的联想,提出质疑。那么碰到这种问题时,成人应给予相应的关注,让孩子的联想得以实践,让孩子的疑惑得以解决,这样孩子的这种瞬间产生的好奇心的火花才不会熄灭,并且会生生不熄地燃烧下去。)
二、调查已有经验
为了了解孩子对鸟的已有认识,我们首先进行了一个调查活动,让孩子们说说“我知道的鸟的名称”,孩子们说了很多很多鸟的名字,当苏开明小朋友说到“雕”时,胡陈超马上说出他自己的意见:“我知道,雕就是老鹰。”这个观点引起了其他孩子的争论,有的说:“雕和老鹰的名字不一样,所以雕不是老鹰。”
有的说:“雕和老鹰长得一样,所以雕就是老鹰”……争论不休中,有的孩子为了证实他的观点是正确的,就走上来问我:“赵老师,雕到底是不是老鹰?”
我故意摇摇头:“我也不知道。今天小朋友问了这个问题非常好,回家以后你们就去找这方面的资料,看看到底谁说得对。”于是,我们首先就展开了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孩子们终于获得了答案,原来雕不是老鹰,但是它们是同一科的,都是猛禽类。
(分析:由于孩子的知识经验不丰富,容易混淆事物,所以对事情就有很多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发争论。但是我觉得这些争论正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导火索,有了争论就有质疑,有了质疑就会产生问题,重要的是老师如何点拨这根导火索,如何让孩子的争论变成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
三、收集资料、交流介绍
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孩子们收集了很多鸟的资料,有图书、图片、识字卡、鸟的羽毛以及实物鸟等等。
一天,张心仪小朋友带来了一张蝴蝶图片,她向大家介绍说:“我带的鸟的名字叫蝴蝶。”这时,翁少航听到了马上站起来说:“不对不对,蝴蝶不是鸟。”其他孩子也争论起来,我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刚才我们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蝴蝶是鸟,一派认为蝴蝶不是鸟。我们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聪明的王若愚小朋友把手举的高高的:“我知道,是‘蝴蝶是不是鸟’的问题。”经过我的提点后,孩子们的问题产生了,而且学会了概括和提炼。以后,他们就针对这个问题去深入探究。徐季超带来了他观察后的发现:“我发现蝴蝶有触角,小鸟没有的。”赵君磊带来了他姐姐的一本生物书介绍说:“蝴蝶是毛毛虫变成的,小鸟是从鸟妈妈生的蛋里出来的。”由此,我们得出了结论:蝴蝶不是鸟。
又一天早晨,贡弈桢小朋友带来了一本图书,他向大家介绍说:“有的鸟是不会飞的,企鹅就不会飞。”汪凯迪觉得很奇怪,马上问:“为什么企鹅不会飞呀?”这个问题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后来,贡弈桢把他带来的图书和同伴一起分享后才发现,原来企鹅的翅膀已经退化了,所以不会飞了。发现了鸟的这个秘密后,季雨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老师,我看到动物园里的孔雀也不会飞,是不是有很多鸟不会飞呀?”根据这些问题,孩子们乐次不疲地去寻找着、探究着。
(分析:孩子们在接受同伴信息的同时自己也在反馈、思考,在和他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碰撞。在这种碰撞中就会产生疑惑、发现问题,只要成人稍加点拨,孩子就会很自然地提出问题。另外,孩子在提出问题后一定要去关注它、想办法解决它,那么,孩子才会保持长久的提问习惯,也会更深入、更有目的地提出自己的问题。)
四、参观、采访
孩子对一些图片资料上的鸟是不满足的。因此,我们就带孩子去实地参观了我们镇上唯一的一个鸟店。一来到鸟店,我们就被淹没在一片叽叽喳喳、百鸟争鸣的鸟的海洋里。孩子们满怀兴奋,但更多的是一种新奇,恨不得伸手去摸一摸、抱一抱。他们拉着鸟店里的老爷爷,争相提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王若愚:老爷爷,那只绿色羽毛的鸟是鹦鹉吗?它会说什么话呀?
胥冰清:老爷爷,这只长长尾巴的鸟叫什么名字呀?
翁少航:老爷爷,那种红色羽毛、一点点大的鸟叫什么名字呀?
徐嘉浩:老爷爷,这些鸟喜不喜欢吃饭?
赵君磊:老爷爷,这些小鸟关在一起要不要打架的呀?
汪凯迪:这些小鸟的嘴巴很尖,会不会咬我们的手指呀?
季雨:这些小鸟要不要经常洗澡的?
徐燕:老爷爷,这些鸟食都是些什么东西呀?
……
一次次的提问,在老爷爷一次次耐心地解答中获得满足。于是,孩子们知道了很多鸟的名字:娇凤、鹦鹉、八哥、芙蓉;他们也知道了要经常清洗鸟笼,经常给小鸟清理羽毛;他们还知道了那些小鸟喜欢热闹,喜欢和同伴住在一起……
(分析:环境是培养孩子问题意识的源泉。孩子们在环境中感受、体验、发现和思考。因此,我们应多带孩子进行实地观察和采访,在自己的发现中产生问题、提出问题。)
五、喂养鸽子和娇凤鸟
参观过鸟店后的一天,王若愚小朋友带来了一只鸽子,徐季超小朋友带来了一只漂亮的娇凤鸟。教室里多了两只活生生的小鸟后,孩子们可喜欢了,一有时间就去看小鸟,和小鸟说话、聊天,还把自己的饼干和饭菜省给小鸟吃。在喂养小鸟的过程中,我经常听到孩子们在兴高采烈的描述他们的发现,同时也不断地提出自己的疑问:
季雨:鸽子怎么经常在叫,是不是肚子饿了?
赵卿如:鸽子最喜欢吃我带来的米,它要吃很多米的。
赵铮:鸽子好象很不开心,经常走来走去,是不是口渴了?
汪致远:我发现鸽子要吃很多东西,娇凤鸟吃得少,是不是鸽子肚子大呀?
汪凯迪:为什么娇凤鸟不喜欢吃米、喝水?
翁少航:为什么小鸟不要吃我的饼干呀?
大约喂养了两周后,周一的早晨,我刚进教室,几个孩子就来告诉我,娇凤鸟死了,很多孩子都陷入悲痛中,他们都来问我:“赵老师,小鸟怎么会死的呀?它为什么会死呀?”我把这个问题留给了孩子,很多孩子说出了他们的猜想:
汪凯迪:我们礼拜天在家没有给它喂食,是不是饿死的?
胡陈超:是不是我们两天没有给它喝水,渴死的?
季雨:是不是我们小朋友太吵,把小鸟吵死了?
苏开明:是我们没有问养鸟的爷爷怎么养小鸟,我们不会养,所以小鸟才会死的。
徐志程:是不是我们两天没来,小鸟很孤单,寂寞死的呀?
……
孩子们伤怀的话语深深地震动着我,他们对这只相处了两个星期的小鸟充满着感情。后来,他们都建议把小鸟埋在地下,种点花陪伴小鸟,让小鸟不再孤单。
(分析:孩子们特别喜欢小动物,而且特别喜欢亲手去喂养小动物。在喂养的过程中,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不够,往往就会把自己的一些生活习惯和动物联系起来,于是,就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就成为他们日后探索的东西。老师应多让孩子观察实践,多倾听孩子的问题,寻找有价值的教育契机,让孩子的问题真正成为其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六、宣传爱鸟、保护鸟
在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中,孩子们深深地感受到了鸟对大自然和人们的好处,鸟是人类的好朋友。
他们自发地组成了爱鸟小分队:有的做起了鸟窝,准备放到大树上让小鸟住进来;有的画起了宣传画,准备向大家介绍怎样爱护小鸟;有的在设计保护鸟类的标语,准备贴到树上、大街上,让大家一起行动;有的做起了宣传小旗……在这些行动中,孩子们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动手做鸟窝前,季雨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鸟窝用什么材料做?”孩子们想到了很多,有的说用铁皮做,有的说用铅丝做,有的说用纸盒做,根据孩子的能力,我们就选择用纸盒做。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包装盒。在做的过程中,汪凯迪、赵铮又发现了新问题:“小鸟从哪里进去?小鸟怎么透气?”于是,他们又想到了为鸟窝开门和窗,而且开出了各种形状的门窗。做好了鸟窝,孩子们正想挂到树上去,却发现正下着雨,徐志程着急地说:“赵老师,这些鸟窝要被雨淋湿的,要烂掉的,怎么办呀?”
又一个新问题产生了:“怎样才能让小鸟的家不淋湿?”孩子们又开始动起了小脑筋。
徐季超说:“在鸟窝上撑一把小伞。”
汪凯迪说:“把鸟窝放在密密的树叶下就不淋湿了。”
汪致远说:“在鸟窝上套塑料袋,雨就进不去了。”……
(分析:一个个问题在孩子的探索中产生,又在孩子的探索中得以解决。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产生出了新的问题,又有了新的探究行为。其实,孩子一直在重复这样的过程,这种重复将激励孩子更主动地去提出问题,更深入地去发现、探究……)
大班教案 篇3
【精华】大班教案模板汇总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大熊过“拥抱节”的情境中,体验大熊的情绪变化。
2、感受被朋友原谅和接纳的情感,体验朋友之间互相宽容,互相珍惜的`情谊。
3、初步感受人们之间互相拥抱的意义。
准备:课件《大熊的拥抱节》; ppt图片;背景音乐
过程:
一、大熊要过拥抱节
1、说一说自己喜欢过的节日,引出主角大熊,他想过什么节日?(拥抱节)
2、猜一猜,拥抱节会是一个怎么样的节日?
二、分段欣赏——感知拥抱
1、体验大熊沮丧的情感
(1)猜一猜大熊想过一个怎么样的拥抱节?数字100可能代表什么意思?
(2)大熊看到它的动物朋友们,好朋友们愿意和大熊拥抱吗?
2、观察讨论:怎样获得朋友的爱和拥抱
(1)大熊心里沮丧极了,大家能帮大熊想想办法吗?满足一下他的心愿呢?
(2)如果你的朋友也曾经和你有过不愉快,那你愿意和他过拥抱节吗?
3、完整欣赏媒体《大熊的拥抱节》
幼儿感受和朋友在一起拥抱的快乐情绪
三、经验拓展:我们的拥抱节
如果我们人类也有拥抱节,除了和好朋友拥抱之外,你还想和谁拥抱?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