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教案

欢迎阅读我想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想教案 篇1

班会目标:

1、明确目标是成功的保证,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要心存高远,立志超越,从思想上战胜自己。

2、人人奋勇,奋起直追,满怀信心迎接期中目标检测。

班会重点:从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为期中目标检测做好准备。

班会准备:有关的名人名言,典型的人物事例。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进入情境。

航船破浪前进,是因为有辨识方向的罗盘;列车奔驰千里,是因为有引导它前行的铁轨;航行中,风雨也许会把帆撕碎,但是永远撕不碎的是人的理想。理想就是人生航船的罗盘,就是人生列车的铁轨。鹰可能有时比鸡飞得低,但是鸡却永远飞不到鹰那么高。同学们,我们正是风华正茂,我们正在人生的里程上飞奔,你想飞得更高吗?(板书:我想飞得更高)

二、思想教育,鼓舞斗志。

1、出示相关的名人名言。

①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②与其当一辈子乌鸦,莫如当一次雄鹰。

③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

④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有千难万险。

⑤山鹰绝不会把巢穴构筑在屋檐下。

2、经典小故事。(请3名同学演讲)

① 朱元璋当皇帝后,多次微服出巡。有一次,他出巡回来,到金陵郊外一个渡口等船渡江,正遇上一群来金陵参加进士考试的举子也在候船。这里的风景十分壮丽,万里长江滚滚东流,苍茫的钟山似虎踞龙盘,偌大的采石矶屹立于江岸。一个年轻举子凝视着眼前的景色,脱口吟道:采石矶兮一秤砣,举子们听了都一致称赞。朱元璋听后却冷笑一声道:“这个句子的气魄是很大的,但恐怕后难为继啊!” 大家听了后一想,不错,偌大一座采石矶仅仅是一个秤砣,那么,秤杆、秤钩又是什么呢?纵使有了这么大的秤,又去秤什么呢?……大家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朱元璋见状大笑,说道:“待我试续一下,好吗?”说完,高声朗诵起来:采石矶兮一秤砣,长虹作杆又如何?天边弯月是钩挂,称我江山有几多。 果然厉害,竟把江山称为己物,举子们一个个目瞪口呆,不知这位先生是何许人也。朱元璋的豪迈、自信让举子们汗颜。做任何事,最不能缺乏的就是自信,丢掉了自信,也就丢到了继续前进的热情!别人能做到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到?给自己一个去行使信念的机会,你就能做到!

②黎锦熙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民国头十年他在湖南办报,当时帮他誊写文稿的有三个人。第一个抄写员沉默寡言,只是老老实实地抄写文稿,错字、别字也照抄不误,后来这个人一直默默无闻。第二个抄写员则非常认真,对每份文稿都先进行认真仔细地检查然后才抄写,遇到错字、病句都要改正过来。后来,这个抄写员写了一首歌词,经聂耳谱曲后命名为《义勇军进行曲》,他就是田汉。第三个抄写员则与众不同,他也仔细看每份文稿,但他只抄与自己意见相符的文稿,对那些意见不同的文稿则随手扔掉,一句话也不抄。后来,这个人建立了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就是毛泽东。

③著名化学家李比希读小学时,校长曾向他提问,问他长大后的打算,他大声说:“我想成为一名化学家。”他的话引起了班上同学的大笑。他立下志向后百折不挠,努力奋斗,后来终于成为一名化学家。

3、议一议。从三位同学讲述的故事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学生各抒己见)

4、教师及时小结。是的,无限风光在险峰,我们应该心存高远,勇于翻越困难之山,做生活中的勇者!

三、明确任务,奋勇争先。

1、光有理想目标而没有具体行动是不会取得成功的,想一想,最近的时间你打算如何度过?(举手发言)

2、典型学生发言:王国华(简单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

3、班主任提几点建议:

①充分利用好一切可利用的时间,不浪费大好时光。(表扬:王国华、李敏等)

②进入紧张的学习状态,从学习状态可以预知检测结果。(表扬:进步的同学)③作业是巩固课堂所学内容的最佳途径。要及时完成作业,课代表要填好作业

上交记录。

④数学题要勤做,进入深度学习状态,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

⑤学校的各项常规要严格遵守,杜绝一切可耻的言行,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每做一件事,尽量做到极致。(重点提醒:不迟到,不无故旷课,课前做好准备工作,预备铃响后就要保持安静,背上书包上学,带作业回家,值日生打扫要及时,注意室内和楼梯处的卫生保洁,规范使停车,禁带零食和其它违禁物品进教室,保护好良好的学习环境等。)

⑥学无止境,永远要有追求目标。

四、总结情况,给以鼓励。好成绩的取得不在于你聪不聪明,而在于你有没有努力。希望每位同学能明确目标,努力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在自己的一片天空中飞得更高、更远。父母养育辛苦,报恩唯有苦读!

我想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能画出人物的主要特征及坐、走、跑等基本动态。

2、大胆想象进入小学后的情境,进一步增强进入小学的光荣感。

3、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二、活动准备

已经多次欣赏过小学生活动的照片或已参观过小学。、

三、活动过程

1、谈谈对小学生活的印象。

提问:你在参观小学时,看到小学生都在干什么呀?

2、想象自己做小学生的摸样。

教师:我们长大了,做小学生了,想象下自己的样子,你的小伙伴在做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绘画范例。

3、大胆展开想象,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理想。

提醒幼儿自己的模样特征要画明显,人物形象稍微画大一些,简单画出人物走、坐、跑的基本动态,并注意要将画面安排的合理、丰富。

4、举办"我是小学生"的展览会。

鼓励幼儿努力学习,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活动反思】

本次主题活动是以幼小衔接为主,情感为主线的一系列生动的活动。以幼儿参观小学掀开主题活动的帷幕,到对小学的好奇、想要上小学,再到对幼儿园的依依不舍、对老师朋友的分别,都体现了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情感发展。与此同时,一系列活动中教师、家长的参与也是我们作为成人参与者心灵受到了孩子们的触动,萌发了想要为孩子留住幼年回忆的想法。

我想教案 篇3

《我想》是一首充满了纯真幻想的儿童诗,语言纯净优美富于韵律美,诗中的“我”热爱春天,热爱自然,对生机勃勃的春天充满了热切的向往。 设计第一课时的教学时,我坚守这样的设计意图:

1、随文识字、识写结合

随文识字,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认读词语,理解词语,从而培养学生在特定语境下理解词语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能力,在积累的同时达到培养学生书写能力的目标。

2、读中感悟

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之一,新课标提倡学生以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要重视学生读的训练,朗读与理解相结合,体会到什么程度就读出什么水平,读出自己对文章的独特体验。

因此,我通过导语的精心设计,力求与文本、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在这种交流中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自己的感受充分的表达出来。在读中识字,在读中解词,在读中品意,在读中悟情,一切的教学任务均在读中完成。课堂上我运用多种读书方式,或范读,或指名读,或齐读,或男女生赛读。每一次读书前都有明确的目的,读书后都有及时的反馈,使学生既读懂了课文,更培养了读书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创设情境(充分利用课件中的风景画和音像),辅以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和描述,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诗歌的意境,在听赏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学生不仅在阅读中学到了知识,更得到了美的享受:聆听优美的歌曲、品味饱含激情地朗读??在这种轻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孩子们的思维和想象被激活了。这就为第二课时的仿编打下了很好的铺垫。

另一方面对于诗歌中重点词句的理解,我主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在蓝天上你会看到哪些景物?从而理解了“蓝天是我的课堂”。同时,借助图片,引导学生说说柳絮和蒲公英的共同点,顺利地帮助学生走进诗歌中小作者的内心,对自由的向往。

虽然一堂课下来感觉自己能较顺利的完成教学,但还有一些遗憾之处,没能将课前的设计意图很好的展现出来,课堂上时间掌握的不太好,有点儿前松后紧,在“美读”环节由于个人的导语并没有做到感情充沛,导致指导学生朗读的不到位,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太单一,不能很好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朗读及时跟上激励性评价语,对学生进行鼓励。

同时,在积累词语环节,要做到识写结合。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指导书写更应该力求做到“硬笔书法”。因此我主要指导学生书写“随”“商”字,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易错点,然后师生共同书写。由于时间关系,指导书写环节变成有点“走过场”。

我想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人是慢慢长大的。

2、感受长大的变化,看到自己的进步,萌发自信心。

物质准备:

1、收集幼儿使用过的物品,衣服、鞋、袜均可;小时候的照片和最近的照片各带一张来园。

2、挂图第14号,故事磁带。

经验准备:

事先收集小时候的照片和最近的照片,了解自己是慢慢长大的。

活动重难点:感受长大的变化,看到自己的进步。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出示故事中的小动物角色小老鼠、小猴子和小青蛙的图片,请幼儿一一辨认,并模仿小动物的样子。

2、讲述故事第一句,“小老鼠、小猴子和小青蛙天天盼着自己长大”,他们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呢?听了故事你们就明白了。

3、出示图片,教师完整讲述故事。提问:

(1)小老鼠想了什么办法让自己马上长大?大;考吧.幼,师网出处小猴子和小青蛙呢?(小老鼠拼命吃东西,小猴子穿爸爸的衣服、裤子、鞋子,小青蛙每天练跳高)

(2)结果它们长大了吗?

二、谈话

1、展示幼儿用过的物品,(如小鞋子、小帽子、小衣服等)和小时候的照片、长大后的照片。

2、你们现在已经长大了吗?你们想长大吗?你有什么办法让自己长得快一点?

3、长大了可以干些什么?

活动反思:

通过此次活动让我深刻意识到:当今社会幼儿接受的新鲜事物多、想象力丰富,凡事都有自己的想法与主张。过去的那种“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好奇、求知的欲望了也不利于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更愿意和老师一起去发现、尝试、探索,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活动进行起来师生都感到轻松、愉悦,幼儿接受得快、掌握好。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幼儿其实不是需要一个教师而是需要一个合作伙伴。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