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教案

欢迎阅读《分数的意义》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弄清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3、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一)分数的产生。

1、请一位同学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作单位,其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

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的苹果数是不是整数?

(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分数的意义。

1、以前我们已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下面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了几份?想一想: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怎样用分数来表示?

(依次出现糕点图、正方形图、1米长的线段图)

2、我们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如一堆苹果、一批玩具、一班学生等。

出示图片“苹果图”

教师提问:这幅图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把它平均分成了几份?

每份是几个苹果?

每份苹果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边讨论边板书)

出示图片“熊猫图”

教师提问:这幅图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把它平均分成了几份?

每份是几只熊猫玩具?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4只熊猫玩具是其中的几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边讨论边板书)

3、将下面的两幅图与上面的三幅图进行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点与相同点?

明确:一个物体、一个单位或是一些物体都可以看成整体1,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它们的相同点在于都是把各自的'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

(板书:单位“1” 若干份 一份或者几份 分数)

4、总结、归纳分数的意义。

根据上面的例子,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数叫做分数?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体验中理解单位”1”,感受什么是分数,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的教学。

教学难点:突破一个整体的教学。

教学具:多媒体课件、纸片、一分米、方块、小棒、小刀、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引入:

师:板书数字1。这是几?表示什么?能具体说说可以表示1个什么吗? 学生回答(1个苹果、一张白纸、一根绳子、一个学校的全体学生??) 师: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1+1=?(点击课件)可能等于1吗?(点击课件)

师:一吨煤+一吨煤=一堆煤 (点击课件)

7个苹果+8个苹果=? (点击课件)

师:这个简单而又神奇的1有如此丰富的意义,老师可以给它加上引号,起名叫作单位“1”。

师:取出学具袋,倒出其中的学具,分一分、说一说,哪些能用单位“1”表示?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教学单位“1”,突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单刀直入式的导入无疑是本课亮点之一,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其分一分、说一说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体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课题揭示

师:板书“分”字,问这是什么字?

师:分过东西吗?你是怎样分的,能举例说明吗?

生:??

师:他这样分叫做什么分?板书:平均分

师: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中,什么和平均分有关?

生:分数(板书)。

师:你对分数了解有多少?

生:??

师: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让读课题后,问学生意义指什么?

分数起源于分,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点击课件介绍分数的产生)

三、探索新知:

(一)回顾旧知:

师:用以前所学的分数的知识,分你手中的单位“1”,你能得到哪些分数?

学生操作,组内交流,各组推荐汇报。以1/4为例说明。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对不准确的地方要加以修正,尤其要强调“平均分”,尽量做到不要重复别人的发言内容。

【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教师将几种学具材料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操作用分数表示,既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又在不知不觉中为新知的构建架设桥梁。】

(二)、研究几分之一

师:你们想研究别的分数吗?教师出示1/○

师:这是分数吗?你会读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师:请大家拿出12根小棒,分一分、说一说,看看可以有多少种不同

方法来表示1/○ ?

学生操作,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2 →6根、1/3 →4根、1/4 →3根、1/6 →2根、1/12 →1根。

师:你又发现了什么?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知识!

【设计意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犹如一枚枚石子投进蓄势已久的湖里,激起了层层涟漪,让学生在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中自主探究、积极合作,足以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

(三)、研究几分之几

1、教师出示○/○

师:猜猜看,老师想让你干什么?

教师出示要求:

分一分(选择合适的学具表示这个分数)

画一画(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这个分数)

折一折、涂一涂(选择合适的学具,用折叠、涂色的方法表示这个分数) 说一说(组内互相说说这个分数)

学生动手操作、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各组推荐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遵循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规律,问题设计得精且极具开放性、挑战性,以丰富的操作实践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注重学生感性认识,学生真正在“做数学”。】

四:阅读教材:

1、师:关于分数的知识,以前我们学习过一些,在课前我们也通过自学课本、查阅资料、请教别人,你现在知道多少分数的知识,能告诉老师吗?

学生回答??

2、师:让我们看看数学书上专家是怎样说的?

学生看书、圈划、摘读,组内交流。

3、师:什么是分数单位?我们刚才研究了吗?3/5 的分数单位是什么?有几个? 7/12 、11/20 呢?

【设计意图: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熏陶。在设计时,注意到学生自我获取信息能力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课前自学课本、查阅资料、请教别人,了解分数的有关知识,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 综合应用

1、完成课本第62页做一做。

2、填一填:

(1)把一堆苹果平均分成5份,一份是这堆苹果的( )两份是这堆苹果的( )。

(2)这两位同学是( )人数的几分之几?

3、糖块游戏。

拿走9块糖的1/3,拿走几块?为什么?再拿走剩下的1/3,拿走几块?为什么?再拿剩下糖的1/4,拿走几块?

4、写分数游戏

师:下面请同学们练习写分数,比一比谁写得规范好看?任务是8个。 学生在写分数的过程中教师突然叫停。

师:数一数,你写了几个分数?你能用刚学的分数说一句话,让大家猜一猜你完成的情况吗?

生:我写了??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在应用中赋予数学活力与灵性,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数学学习活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所谓“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六、全课小结:

师:对于分数的意义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提问。

学生质疑,学生解答,教师补充。

师:关于分数的知识你掌握的情况如何,你能用今天学习的分数的知识

说一说吗?

生:??

本课设计特色:

1、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讲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本课设计淡化形式,注重实质,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性来体现教学的严谨性。整节课教师都没有将“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这句严密、枯燥、抽象的话语塞给学生,但是整节课彻头彻尾都紧扣“分数的意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苦心经营,匠心运作。

2、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同时数学又必须回归于生活,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力与灵性。本课设计注意到数学的教与学紧密联系生活,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意义,注重现实体验,力避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体现生活中教学相长的互动关系,大胆改革教材的例题呈现方式,“跳出教材教数学”。

3、强调合作,知识增殖。

本课设计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思考和表现的机会,多些成功的体验,突出每个个体的作用,使每一个学生不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形成人人教我,我教人人,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合作中完成任务,实现知识在交流中增殖,思维在交流中碰撞,情感在交流中融通。

4、注重体验,培植兴趣。

学生学习的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本课教学中的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为学生提供了高频率、多维度、深层面的体验,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时感到了乐趣,体验到了成就感,激励他们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与研究。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3

一、说教材

教材地位: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约数和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关于分数的意义,学生在四年级时,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根据出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是本单元的重点,它是解答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教学和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单位“1”的含义,初步掌握分数的概念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根据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分数意义的归纳与单位“1”的理解

教学难点:

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教学准备:

每小组一张圆形纸片,一条一分米长的线段,6个正方体,8个苹果图

二、 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分数的意义”一课,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的特点,为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这一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演示,遵循概念教学的原则,启发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解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法

古人云:“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一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现代教学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而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

(1)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从具体直观到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为了使学生建立清晰的分数意义概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2) 引导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 说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由旧引新

首先,通过激趣谈话问学生:把蛋糕分给4个学生,怎样分大家才满意?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很快回答是14,然后出示一个不平均分的蛋糕图,问:这样的一份能用14表示吗?两幅图进行比较,得出:分数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

(二)探究新知,建构概念分4个环节来探究

1、独立动手做分数

如果用图表示14 ,100个人会有100种表示方法,老师为你们每组提供了一些材料,你们能分别表示出它的14 吗?

本环节充分利用“分数初步认识”中学到的知识,通过对具体、形象的实物图片的观察,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2、动手操作,感知意义

学生分五人一组,每组有一套学具,然后让学生选一种材料自己动手创造分数,并提出学习要求。学生操作,汇报交流展示学生把不同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

本环节在大量感性认识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

3、观察比较、抽象单位“1”

思考:你们能给平均分的对象分分类吗?

引导生归纳: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中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

讨论:单位“1”为什么要加引号?它同自然数1的意义一样吗?

你能举例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可以看作单位“1”。

本环节,通过小组讨论比较异同,全班交流,全面具体地感知单位“1”,这是理解分数意义的关键。

4、抽象概括、归纳分数的意义

(1) 学生尝试自己归纳分数的意义。

(2) 理解“若干”一词的意义。

(3) 结合学生发言,板书分数的意义。

本环节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数的意义。

三、分层练习,巩固深化。

为巩固所学新知识,设计了基础练习和拓展练习,贯穿“讲练结合,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通过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理解掌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引导反思,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请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总之本课教学设计,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特点进行教学,旨在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建立明确分数意义概念。教学重点放在把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上,让学生通过大量实例感知分数意义的基本内涵,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学生对分数意义有较深刻认识。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4

一、分便笺情境引出分数梳理已知揭示课题

老师这里有4张便笺想平均分给两名同学怎么分?(一人两张)

还有2张便笺还想平均分给两名同学怎么分?(一人一张)

最后1张便笺还想平均分给两名同学怎么分?(一人一半)也就是每人分得这张卡片的1/2

这是什么数?关于分数,你都知道些什么?

看来大家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来研究分数的意义

二、动手操作建构分数意义

1、独立操作用一样物品做1/4全班交流引出分一群物体

2、小组合作分一分一群物体实物展台学生边操作边汇报分得的分数

3、针对板书揭示单位“1”

4、层递说分数意义深化分母分子含义揭示分数的意义联系班级实际说分数

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分数?

好,看清要求

独立操作用桌上的材料表示出1/4涂上颜色或作上标记

做得快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的作品贴到黑板上注意重复的就不要贴了

大家做得都非常好来,先看这个圆纸片想一想你是怎么表示出这个圆纸片的1/4?这个圆纸片上还有分数么?

再看这条线段,它的1/4又是怎么表示出来的?

哦,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分一分都能分得一些分数

那,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分一分,你能分出一些分数来么?

别急,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这样的材料请你们小组合作共同分一分并且把分得的分数记录在纸上

等会儿我们会请操作最棒的小组上台来汇报

好赶紧开始

贴板书

现在让我们总体的看一下这些分数都是用什么办法得到的?

哪些东西被平均分的?对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被平均分获得分数,它们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在数学里通常叫做单位“1”

现在老师给你一个分数,你能试着说说它的意义么?

再来一个

来点难的?难在哪儿?也就是不知道......?

再来一个难的?

最后一个,还难么?

你们真行,你们不经意间自己就把分数的意义给出来了

请看大屏幕轻声读读是不是和你说得一样好给你一点时间能记住它么?

开始停你来说好极了慢着同学们看好这名同学占这桌人数的......?怎么想的?

这名同学还占这排人数的......?

你自己能说一句么

好第一组把分数的意义再说一遍大家瞧好他们组占全班人数的.......?还有答案么?

精彩全体起立说一遍分数的意义预备齐

请问所有站起来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也就是?

学的真行啊

那,敢不敢接受练习的挑战?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练一练

2、想一想

3、试一试

4、说一说

5、画一画

6、玩一玩

好,打开课本独立完成“练一练”

谁来说对么第二个有点小难度谁说?好让我们看看动画演示平均分成三份两只熊猫是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四只熊猫是两份就是这个整体的?

下面请你想一想......

评论别人头头是道那自己做如何呢?请你试一试

看清题目在作业本上写出你的答案

这么会说就请你们来说一说

轻声读题用心考虑

喜欢画画么?那想不想在这节课上画一幅数学画?

哪位同学读题?

想好了再动笔,画出你的理解和个性

大家的表现真的是精彩极了

做了这么多想不想玩儿?

好这是?数数,几个?

谁能上台来拿出这9个球的1/3?对么?

谁能继续来拿出剩下球的1/3?对不对?

怎么都拿1/3却一次拿3个一次拿2个?

猜猜这里装的是什么?哦,2个球。听好,这2个球是袋子里原有球的1/3,你知道袋子里原来有球多少个么?真的么?倒出来看看

再来还是2个球这2个球是袋子里原有球的1/5,你知道这个袋子里原来有球多少个?再次验证一下

四、布置作业留下思考

你看关于分数,有趣的知识真的是太多了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这节课的研究只能到这儿

请同学们在余下来的时间把课本76页练习十三的1-4题做在本子上。

大家都在看